儿童幽默感的发展研究综述_第1页
儿童幽默感的发展研究综述_第2页
儿童幽默感的发展研究综述_第3页
儿童幽默感的发展研究综述_第4页
儿童幽默感的发展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幽默感的发展研究综述摘要:研究表明,幽默感与儿童认知、人格、创造性、社会技能、情绪等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儿童幽默感与其心理特质有着复杂的关系。儿童幽默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幽默感在性别和年龄上存在差异。关键字:儿童幽默感;发展IABriefReviewonthePsychologicalReseachoftheDevelopmentoftheSenseofHumorinChildren【abstractResearcheshaveshownthat,thesenseofhumoriscloselyrelatedtochildrenscognition,personality,creativ

2、ity,socialskillsandemotionsIIIuThedevelopmentofthesenseofhumorinchildrenhaveacomplicatedrelationswithhispsychologicalspeciality.AndithasCharacteristicsofstagesanddifferencesingenderandage.KeyWords:senseofhumor;Developmentofchildren幽默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早在1930s就有研究描述了儿童关于幽默感的表达(e.g.,Justin1932),但对儿童幽默感的系统研究是从19

3、70s开始的(Chapman1973;McGhee1971)。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外学者已对幽默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针对儿童幽默感发展的研究却只是在最近的二三十年兴起的。本文拟对儿童幽默感发展的研究结果作一简明介绍。一、对幽默概念的认识在近代汉语中,幽默是由林语堂先生从英语“humor一词音译过来的。弗洛伊德早在上世界60年代就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提出,幽默和笑是压抑的宣泄,特别是攻击和性的宣泄,个体在此过程中会体验到轻松和快乐1。McGhee艮据幽默的认知性定义为:它是一种心智经验,能发现或欣赏滑稽可笑、荒唐不和谐的想法、事件或情境2。Long与Graesser(1988)从情绪情感体验

4、层面指出幽默是指任何有意或无意做出来或说出来的心3,而能引发人们喜悦或好笑的感觉3o我国心理学大辞典(2003)将幽默感定义为“以有趣、可笑而又富有意味的言辞或行为机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可见,幽默感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行为能力4。但是,幽默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因此从心理学这个角度很难给其一个全面完整的定义。关于幽默感的理论,主要有三:一是康德在两个世纪前提出的失谐理论。这一理论是说,幽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事件(笑话、活动、语言)与我们所预期的不一致,并引起瞬间的认知努力来解决感知到的不和谐。一旦失谐得到解决,此情境便被感知为幽默。二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优势理论,他们认为当我们发现别人

5、比自己愚笨、丑陋、不幸或软弱时,会产生相对的优越感,因此会有愉快感和笑的产生。三是发展而来的释放理论,这一观点认为人们内在的力量会随着时间的累计而造成心理动力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状态的释放和缓解的过程既是幽默。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欣赏幽默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幽默感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可以增加儿童的词汇量,扩大知识面,提高对形象语言的理解,发展元语言(meta-language)意识,增强知觉意识以及提高解决问题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儿童幽默感的相关因素.幽默感和认知幽默感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分不开,有人干脆就把幽默感看做是一种认知能力,一种理解、记忆、传讲和创造幽默的能力5oMcGhe啾为儿

6、童对幽默感机理的理解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关。儿童幽默感的发展与认知能力的发展往往存在相互作用。当儿童的人认知能力趋向成熟,他的幽默产生也更加复杂(NahemowMcGhee1985)。他的实验结果发现,若儿童不具有守恒的概念,那么儿童就无法对某些事情感觉到幽默。由此得知,个体幽默的产生,必须具备某些特定的认知能力,否则个体将会感到困惑不解,便无法产生好笑的心理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完善,年龄大的被试比年龄小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理解和解释复杂幽默材料的能力。例如5岁的孩子开始理解“文字游戏”类的幽默,而3岁的孩子则无法理解其幽默所在。.幽默感和个性心理特征幽默感和人的人格等心理特

7、征有着复杂的关系。有关研究发现性格、气质与幽默感显正向相关。所以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具有幽默感,而多血质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幽默的行为。Brodzinsky与Rightmeyer(1976)发现,冲动型的儿童更容易对卡通或笑话发笑且发笑时间较长。而其他气质类型形成幽默的行为模式相对较难。.幽默感和创造性在西方国家,有许多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实证研究指出幽默感与儿童创造性的高相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Treadwell,1970;Brodzinsky,1976;Verma,1981;Derk,1988)。弗洛伊德(1905)以强调笑和玩耍的关系来阐释儿童笑的发展,他指出年幼时喜欢创造概念和玩文字游戏

8、,这种倾向后来被批判和抑制,而机智、幽默提供了这种心灵游戏的正当理由和转机。幽默要求儿童以非常规思维方式和新的视角看待事物,经常欣赏幽默和创造幽默使儿童获得发散思维的能力,从整体上促进其创造性的发展。此外,除了上述三点,儿童幽默感的发展还与儿童的发展阶段,儿童先前的经验,父母的教养方式,社会的文化背景等都有关系。三、儿童幽默感发展的特点。根据幽默感的认知性,儿童幽默感发展的四个基本阶段最初是由McGhee(1979)定义的:阶段一(1-2岁):对物体的失谐行为。阶段二(2-3岁):对物体和活动的失谐标志。阶段三(3-7岁):概念的失谐。阶段四(7岁-成年):复合模糊含义构建幽默。6儿童初级阶段

9、的幽默感往往缺乏真实的交流的意义,随着儿童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逻辑等能力的发展,儿童幽默感由简单变得更加复杂,由单纯的游戏转变成玩笑,社会性意义逐渐增强,并能逐步掌握幽默的技巧性方法。从最初使用常见的幽默行为到能够创造出他们自己的幽默。McGhee)勺观点随后被在这个领域的研究验证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幽默感的发展大致经历一下过程。1岁幼儿对脸部表情十分敏感;2岁幼儿已能从人体或物体的不和谐中发现幽默;3岁幼儿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4岁幼儿特别喜欢幽默角色扮演,如过家家或扮卡通人物;5-6岁的孩子开始敏感于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如滑稽的押韵字;7岁孩子喜欢讲或听笑话

10、;8岁以后儿童已初具幽默感,幽默的理解和创造程度已显著提高7,8o由此可见儿童幽默感的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而表现出阶段性。但是并不是所有儿童均按着这一规律发展,儿童个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差异与诸多因素均有联系。年龄和性另差异年龄差异style=FONT-SIZE:12px研究表明,年龄小的儿童和年龄大的儿童在表达和鉴别各种各样的幽默类型上不同(笑话,文字游戏,表演失谐行为;Bergen1989)。年龄小的儿童典型地喜欢看物体表现出奇特的失谐行为(狗戴着帽子),年龄大的儿童喜欢在谜语和笑话的文字游戏中找到双重含义。年龄大的儿童和年龄小的儿童喜欢的幽默类型完全不同93-5岁幼儿幽默感发展总体上存在

11、显著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呈非直线上升的趋势,各维度发展变化也有其特点。幽默理解在3-4岁发展迅速,幽默应对在3-4发展缓慢,4-5岁较快,说明幽默感三维度发展并不完全同步。从以往的研究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儿童幽默感在年龄上的差异实际上是与其幽默感阶段的发展,认知能力发展是具有一定相呼应的性质的。性别差异一些研究表明,男孩女孩在同一年龄阶段都能理解和解释出不和谐幽默的关键点(Yalisobe1978)。但是男孩的幽默感显著高于女孩。男孩更乐于表现出幽默的行为,通常作为表演者,而女孩较之则少,通常作为幽默表演的观众。(1984)指出,男性是高幽默创造者及低幽默欣赏者,女性则为低幽默创造者及高幽

12、默欣赏者。性别角色和期望的不同导致两性在幽默能力上存在不同。幽默创造和应对多表现于外显性行为,女孩由于社会期望和角色认知,常常羞于表达因此我们应该常常鼓励女孩发展自身的幽默感,这将有助于发展她们的认知能力,创造力与社会交往技巧。四、小结与展望综上所述,儿童幽默感的发展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幽默感在儿童的身上发生发展的很早,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显现出阶段性特征。儿童幽默感存在年龄与性别的差异。我们也许可以假设幽默感是儿童的一个稳定发展的人格特质,那么这将执导我们使用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去继续探索这个假设。在以往的幽默感研究实验当中,研究者已经编制并使用了多种量表(CHS,SHQR,MI

13、SS,HBD-R,HSQ,以及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法,教师或家长问卷评定的实验方法来测量被试幽默感的相关因素、维度、发展特点等。虽然儿童幽默感发展的研究已经在渐渐兴起,但是与其他主题相比,而处在初步阶段。所以在未来的研究当中,除了要着重于从心理发展和人格特征这两个角度去探索儿童幽默感的发展,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家庭教育方式,社会文化等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并开发适合我国儿童的幽默感实验研究模式。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可以采用EPRFMRI等研究手段进一步的探讨儿童幽默感发生生理机制等。最终我们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培养儿童幽默感、社会交往技术等领域当中。1 Freud. S .Humor Intern

14、ational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1928,9:1-6.2 McGhee. Laughing matter. A symposium: Sex differencesin children humor.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76,26(3):176-189.3 Egon. Fabian. On the DifferentiatedUse of Humor and Joke in PsychotherapyJ.PsychoanalyticReview,2002,89:399-414.4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

15、海教育出版社,2003:1582.FeingoldA,PowellFC.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amultidimensionalmodelofWittinessJ.JournalofPersonality,1993,61:439-456.PaulJ.Pagliano,AlanaM.Zambone,PatKelley.HelpingChildrenwithvisualimpairmentdevelophumor:areviewoftheliterature.BritishJournalofVisualImpairment,2007;25(3):267-279IjIIiIiIIIIIIIIDorisB,JudyB.Senseofhumorofchildrenatthreeagelevels:5-i-inii6,8-9,1112.PaperPresentedattheInternationalHumorConference,1994:1-10._III_IIUIII_IIBegrenD.Developmentofthesenseofhumor.In:WillibaldRuch,Ed1IIIThesenseofhum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