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与会计舞弊问题研究3500字_第1页
盈余管理与会计舞弊问题研究3500字_第2页
盈余管理与会计舞弊问题研究3500字_第3页
盈余管理与会计舞弊问题研究3500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盈余管理与会计舞弊问题研究3500字 管理睬计研究的核心是探究在企业管理中,盈余管理的使用在何种程度上是被允许的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会计舞弊。本文主要阐述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的概念和界定、分析两者区别以及浅析盈余管理演变成会计舞弊对企业以及社会的影响盈余管理;会计舞弊;影响一、盈余管理与会计舞弊研究现状财务报告最重要的作用是及时有效地将财务信息传递给外界信息使用者。年度财务报告中一个主要组成局部就是盈余数字,外部信息使用者做出有效的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个盈余数字。企业管理者有才能和动机来管理报告出来的盈余数字,以此来实现企业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所以,管理睬计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盈余管理被允许使

2、用的程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成为欺诈。虽然已经有一些专家尝试创立框架来明确区分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但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普遍的共识。这主要是因为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在定义方面存在重叠。二、盈余管理的概述专家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不尽一样。Healy and Wahlen1990阐述,盈余管理是管理者通过对财务报告和交易构造的判断来修改财务报告的结果,以此误导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经营情况的根本理解,或者以其他方式来影响契约结果。这个定义强调了盈余管理的时机主义,即误导信息使用者。然而这种观点很片面,假如管理者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是合理的,那么通过盈余管理反映出的会计信息那么是可靠、有效的。D.Fiel

3、ds,Z.Lys,and Vincent2001指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超越了法律法规限制行使自由裁量权对会计数字进展修改,这样的自由裁量权可以帮助企业价值最大化。然而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管理者的意图是无法观测到的。上文阐述的两个盈余管理的定义有两个突出的共同点。第一,他们都强调盈余管理是指管理者采取的有目的的、深思熟虑的行为,目的是改变财务报告的盈利情况。因此,盈余管理不同于无意识犯的错误,如会计人员错误地输入不正确的数字。第二,盈余管理可以通过会计制度或公司的业务交易来实现。前者实际上是基于会计的盈余管理。企业管理者在会计监管允许的范围内使用会计估计,如估计固定的资产预期寿命、净残值和资产

4、减值损失;合理选择会计方法,如存货计价方法,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后者被称为真正的盈余管理,因为这种方法管理了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收入以及费用,通过操纵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收益,以此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三、会计舞弊的概述会计舞弊是指当事人有意地扭曲财务报表的内容来获取非法的利益。我国对会计舞弊的定义:为了获取非法利益,企业管理层、员工或者企业外部人员利用不正当手段篡改财务报表信息的行为。会计舞弊的目的可以是为了个人不正当利益,比方成心挪用企业资产,也可以是为了企业的利益,比方逃税漏税。尽管不同国家对会计舞弊的定义不尽一样,但会计舞弊都被认定是违背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Wells2022

5、指出,会计舞弊案件中常见的四个特征是:虚假的陈述、欺骗的意图、受害人对虚假陈述的信赖以及后续的损失。四、盈余管理与会计舞弊的鉴别为了修改企业的财务报告结果,企业既可以在会计准那么允许范围内进展决策判断,也可以运用欺诈的手段来实现。在会计允许范围内的决策判断通常被称之为盈余管理,这种观点基于会计准那么以及法律法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可承受性,并与会计舞弊进展明确的区分。然而在判断盈余管理是否向会计舞弊转移是很不容易的。原因有:1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在某些情况下有着一样的要素。比方他们有着一样的目的,都是管理层为了公司或者个人私利而误导或者欺骗财务信息的使用者,都存在造成资产损失或者损害股东权益的可能性

6、。2盈余管理通常情况下伴随着会计舞弊的发生。Healy1985表示,当企业通过增加应计收入来虚增利润时,将来必定要转回多计的收入。因此,当企业在以前年度发生虚增应计收入的情况时,企业一定会通过转回之前多计的利润或者通过会计舞弊来冲减多计的收入。Lee,Ingram,and Howard(1999)指出,企业以前年度存在通过盈余管理导致盈余增加的情况时,会导致企业不可以再有效使用盈余管理。因此,虚增应计收入以及以后年度的利润转回会导致盈余管理灵敏性的降低,企业管理者不得不通过会计舞弊手段来实现本应由盈余管理而实现的目的。3很多的会计准那么、政策中没有明确规定准那么运用的限制条件,即在哪些情况的运

7、用是违背了会计准那么规定的,比方对固定资产净残值的估计。假如对净残值的估计很极端,那么会计估计的使用是违背规定的;假如估计的数值是合理的,会计估计的运用那么被认为是有效的、合法的。但是会计准那么并没有明确哪些是极端,哪些是合理。五、盈余管理演变为会计舞弊的影响正因为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的定义、特点以及动机都有相似之处,很多企业管理者借以盈余管理的手段来施行会计舞弊。盈余管理演变为会计舞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会计准那么、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展的决策判断,对财务报表的不利影响很有限。假如盈余管理转变了会计舞弊,那么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将受到不可估量的影

8、响。这将使得企业投资者以及债权人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甚至导致严重的损失。2阻碍企业的开展。相比于盈余管理,企业通过会计舞弊更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利益是无法长久的。从长期来看,会计舞弊损害企业的形象,导致信任危机,最终企业的经济效益、资本以及信贷都将受到沉重的影响。3无法施行有效的资源配置。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这表现为:企业的鼓励机制使得管理者为实现股东的目的而谋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管理者也为了获取私人利益而谋求在职期间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管理者会运用盈余管理手段来到达目的。但是,假如企业管理者过度的追求利益的实现,使得盈余管理演变为会计舞弊,这将影响

9、到财务报表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导致会计信息失效,降低效率,最终影响资源配置的优化。六、结论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和动机,比方都是为个人或者企业获取私利到达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判断企业对财务报表的修改属于盈余管理还是会计舞弊是很难的。虽然先前的研究并没有提供一个达成共识的框架来区分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区分会计舞弊和盈余管理主要依靠判断管理者的意图以及是否在会计准那么的允许范围之内。但是管理者的意图是很难观测的,除非主动成认他们成心欺骗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事实上,对照会计法律法规更容易区分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运用需要自己的判断和估计,比方递延税款、坏账以及

10、存货计价方法。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会计准那么并没有明确规定限制条件,这可能会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一旦盈余管理演变成为了会计舞弊,将会对企业的开展、社会资源的配置以及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参考文献:1Healy,P.M.,Wahlen,J.M.(1999):A Review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 AccountingHorizons:13(4):365.2Lee,T.A.,Ingram,R.W.,Howard,T.P.(1999):TheDifference between Earnings and Operating CashFlow as an Indicator of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6(4):749-786.3Healy,P.M.(1985):The Effect of Bonu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