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形象和表达技巧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一、鉴赏作品的形象 二、鉴赏作品的语言 三、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鉴赏作品的形象(1)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 抒情主人公)(2)景物形象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3)事物形象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形象(意象)分析形象的要点一、把握形象的特征二、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三、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形象的内容和特点一、内容 (1)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和其他人物 (2)自然景物形象(意象)二、特点 (1)诗歌形象蕴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诗歌形象不同于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中的形象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
2、官,而只能借助语言由欣赏者自己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再现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1 )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一)鉴赏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抒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 例1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 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赏 析: (1)诗人在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答:词中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 限辛酸的不幸者的形
3、象。(2)这个形象又如何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答:词人借塑造主人公,抒发了亡国的悲哀, 抒发了人世间离愁别恨的深沉感受。 例2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抓人物的语言:“念”、“悠悠”;抓人物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广阔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诗歌表达的是封建士大夫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例3 诉衷情 南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
4、,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注沧洲 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赏析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例4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寒冷、寂静) 问 (2)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孤寂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渔翁
5、形象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抒情主人公的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李 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 甫)(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王维)(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 游、辛弃疾)(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李 白、王 维)(7)献身边塞、反对征战的形象(王昌龄)(8)爱恨情长的形象(柳 永)(2)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例5 催租行 宋 范成大 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跄里正敲门来。 手持文书杂嗔喜:“我亦来营醉归耳!” 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 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
6、君草鞋费。 注文书:农民交租后官府发的收据。营:谋求。 悭囊:存钱 罐:能放不能取,用时打破。 问简析里正的形象 答里正是一个狐假虎威、假公济私、惯于敲诈欺压百姓的狗腿子。(2)鉴赏诗歌的景象、物象、意境1、欣赏写景诗要注意以下四点: a、景物的组合方式 b、景物的色彩 c、景物的动态 d、景物的静态例6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试从一个或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答: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近景,万里船远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
7、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绘画美,更促人深远的联想。同时表现了作者开朗坦荡的心境。 2、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以下几点: a、咏物诗中的“物象”是作者人格化了的形象。作者借此曲折的反映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b、分析咏物诗的思路:提炼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例7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早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环境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
8、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诗人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例8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问: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问: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例9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 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 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白鹭是一个孤单、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古典诗歌常用景象、物象的含义1、冰雪的晶莹-喻心志的忠贞、
9、品格的高洁。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情。3、以折柳表惜别-引发感伤离别之苦。4、以“蝉”喻-品行高洁。5、以“草木茂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松-坚贞高洁。 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莲-品行高洁,也表达爱情。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7、杜鹃鸟-凄凉哀伤。 鹧鸪鸟-离愁别绪。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怀。 寒蝉-悲凉的同义词。8、燕子的意象: a、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b、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c、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之情。
10、d、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e、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9、水的意象: a、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 握的事物。 b、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绪不断。10、月的意象; a、抒发乡思乡愁。 b、蕴涵边人的悲愁。 c、蕴涵情感的无奈。 d、蕴涵时空的永恒。3、体味诗歌的意境: A、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B、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古典诗歌意境有: 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
11、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雄阔-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 细腻-含蓄、缠绵、幽静、宁谧、朦胧。 明丽-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 凄清-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C 、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古典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 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使诗歌具有音韵美。鉴赏诗歌语言应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一、把握词的含义,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1、动词: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2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例4:雨
12、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也是鉴赏诗歌要注意的词汇。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例2: 闺怨 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例3: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 3、特殊词: a、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例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例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拟声词:使诗文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例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表颜色的词:在诗中可做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借颜色 表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
13、和画面感。 例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例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例3、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例4、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例5、红藕香残玉簟秋。 例6、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4、词性活用: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的某些词语的词性。而这些词语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日色冷青松。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春风又绿江南岸。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二、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重点。 1、主语后置: 崔颢 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宾语前置: 杜甫月夜香雾云
14、鬓湿,清辉玉臂寒。 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3、主、宾换位: 叶梦得贺新郎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4、定语的位置:古典诗词定语可前可后。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刘叉从军行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陆游昼卧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以上三例是“定语”挪前的。 以下两例是“定语”挪后的。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分。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
15、微。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例1、贾岛访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例2、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例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分析诗歌语言特色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诗歌语言特点: 1、形象生动。 2、含蓄。“言有尽意无穷。”思想感情寓于形象之中。 3、精炼。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
16、富的内容。 4、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5、平淡。选用确切 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6、绚丽。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7、明快。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8、简洁。干净利落、言简意赅。诗歌评析常用词语: a、简洁-洗练(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明白如话 b、质朴清新 淡雅 ,自然。C、词藻华丽。 d、明快:明白通畅。 e、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f、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类别概念 说 明 例 句 赏 析表达方式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用叙述的方式写自
17、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事。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刺的响声,议论对人和事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铎墙。因思杜陵梦,鳬雁满回塘。”
18、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常见修辞手法类别概念 例 句赏 析修 辞手法比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巧妙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形象生动。借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竞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对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比拟“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排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设问“问人间谁是英雄?有
19、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反问“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1、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 运用典故、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寓褒于贬、欲擒故纵、言此意彼、画龙点睛。2、诗歌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3、几种常用的表现手法: (1)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 例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20、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例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例3、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2)运用典故; 主要是借用历史故事和引用前人诗句。 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a、明用典故 例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b、暗用典故 例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举长矢兮射天狼 ” 楚辞 东君 c、正用典故 例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以典代人. d、反用典故(3)虚实:指的是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竞、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感情。另外,诗歌中的“虚
21、”包括以下三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b、以逝之景之境。 c、设想的未来之境。 诗歌中的“实”则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4)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例1、“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5)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例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6)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例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7)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
22、抑之分。 例4、“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8)对比 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相互比较。 例5、“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近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9)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例6、“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时。”四、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态度一、评价诗歌思想内容要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2、作家生活的时代社会特点; 3、诗词的题目及“序”; 4、作品复杂的感情; 5、涉及的文化常识、典故神话等。 不同的主题是由不同的题材
23、反映的,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不同题材歌的特征。要了解各类诗歌常用的意象及相关的主题。二、常见的古诗歌题材:1、送别诗 特征:a、文题(送、赠、别等) b、意象为柳、酒、歌、船、长亭短亭、江边水边、亭里 桥上、南浦等。表现要点:离情别恨 深情厚谊 激励劝勉 例诗: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别董大(高适) 赠汪伦(李白)2、爱情诗 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要点:绵绵思念 款款深情 离情别恨 例雨霖铃 寒蝉凄切(柳永鹊桥仙 纤云弄手(秦观)一剪梅 红藕香残(李清照)锦瑟(李商隐)3、哲理诗 特征:宋诗议理诗较多。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 例:题西林壁(苏轼)观书
24、有感(朱熹)4、边塞诗 特征(意象):便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仇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5、田园山水诗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 6、行旅诗 特征(意向):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表现要点: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鬼气要药、孤独彷徨、思乡思琴等。7、咏史诗特征:古迹、古人。表现要点:借古讽(喻、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8、咏物诗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花、山,水
25、等。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9、其他题材-闺怨诗、题画诗、爱国诗等。扬 州 慢 姜 夔 淳熙丙辛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鉴赏姜夔此词,几乎囊括杜牧咏扬州名句 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
26、满阶砌,白鸟故留迟。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赠别:婷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遣怀:落拓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唐 咏扬州的诗句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刘禹锡送白居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
27、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善书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婉约派。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反对油腔滑调,不写淫词秽语;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一生过着清客生活。正因为
28、他托身权贵门下,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赏析起笔写小驻“名都”扬州。本来作
29、品主题的主调是感时伤乱,而起笔不写扬州的荒芜景象,却着笔于忆旧: 先点出“名都”,再借用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中的赞语,以“隹处”来点染,只八个字,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接下去,写“解鞍少驻”既突出了对名城风华的仰慕,又表明忆旧是为了伤今。那么,概写昔日扬州的繁华又为了什么呢? 作者只用十个字概括了扬州浩劫之后的荒凉。一方面用“春风十里”和上句“竹西佳处”互相呼应,铺叙昔日扬州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另一方面,用“尽荠麦青青”铺写荒凉景象,一个“尽”字,以夸张手法突出景物全非的思绪,情调低沉。同时“荠麦青青”的情景又和诗经黍离“彼黍离离”相吻合,从而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
30、盛今衰的伤感,含义是丰富的。然而是谁造成这样的荒凉呢? 作者进一步揭示扬州变化的原因。 3、 很明显,“春风十里”只剩“荠麦青青”,一切繁华景象,自是荡然无存;“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人们心情的沉重,也就可想而知了。作者触景伤情,既怨外敌的入侵,又伤国势的衰落,思想感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上阙的结句,感情更见沉郁。 4、 紧承上句,按时间的推移,景物的转换,进而捕捉景物特色,借景以抒情。这里用“渐黄昏”渲染了沉郁的气氛,与上文配合,使“黍离之感”更加浓烈;用“清角吹寒”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同时与“犹厌言兵”相呼应,更见忧心忡忡! “都在空城”一个“都”字,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
31、“空城”一词不仅写出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而且对国事前途的渺茫,蕴蓄着无限的哀婉。 上阙: 小驻“名都”,感慨今昔。 下阙紧承上阙,运用联想对比,进一步抒发情怀。 换个开头,从杜牧身上落笔。为什么这样写? 一方面,因为杜牧吟扬州繁华的诗篇为后世所传颂;另一方面,正是扣合上文,以杜诗为背景,使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败作对比。作者的用意是赞杜郎,伤时世。“算而今”是以设想的形式抒发怀古伤今的感慨,又呼应上文的“竹西隹处”、“春风十里”,为盛衰之变作印证,痛惜“名都”的沉沦。杜牧的赠别诗、遗怀诗是他题咏扬州的名作,这里用“难赋深情”翻进一层,加深了感慨;同时以杜牧自况,纵有满怀风情,也
32、不能不为名都残破的哀怨所淹没了,“黍离之悲”达到进一步的深化。 紧接着,从设想转入现实,推展开去,情景交融,情调更为凄清。 这里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特别是点化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意,融入新的境界,情意婉转,娓娓动人。这里以“仍在”点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以“波心荡,冷月无声。”描摹名都的空寂寥落。其中一个“荡”字勾联名桥、冷月、,静中有动,含情脉脉,似乎是在默无声息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从而形象地衬写了盛衰兴亡的巨变,勾勒出一片凄清的景象。这景象和上阙的“黄昏”、“空城”互为呼应,融为一体。随着时光的推移,景象愈写愈凄凉,情感也越来越沉重了。这种层层深
33、入的写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心情,结句也富于余味。结句仍以委婉的手法抒情,妙在联想名都名花,化景物为情思,托名卉寄哀怨。从浅处看,空城寥落,红色芍药年年开放,竟无人观赏,有“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诗句)的感慨,以点染当时扬州的荒寒。叹名花“知为谁生”,进一步抒发了花开花落“人不知”的感慨。结句仍以黍离之悲收束。 下阙: 设想杜牧重来,难赋深情。 对本词评价: “黍离之悲”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序中称: 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词的上、下阙各有侧重,通篇与词前小序结合,紧扣驻、看、闻、想以抒发“黍离之悲”并运用联想把昔日的盛况反映今日的荒凉,构想巧妙,对比强烈,情景相生,色彩鲜明,加上作者又精通音律,注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儿童早期教育合作项目合同4篇
- 2025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人民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旋转门销售及安装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猪圈建造与农业循环经济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厂区物料运输合同风险评估与管理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合同4篇
- 2024年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软件研发安全管理制度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竖式运算300题
- 寺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比摩阻-管径-流量计算公式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课件(马工程)
- 高三开学收心班会课件
- GB/T 33688-2017选煤磁选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
-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