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势心理健翻Wi籍号浮触喀探当前,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绊脚石。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接连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 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普通高等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旨 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该课程教 育教学的重要任务。目前,已有诸多学者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包括心理测试、情 景模拟、参与

2、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尝试从“融合”“延伸”“贯通”三个层面探索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一、以终为始,增强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在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等各环节均要以终为始,以结果和目标为导向,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时时紧扣目标。(一)心理学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双向融合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教学师资主要由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和以辅 导员为主的教辅人员构成。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触较少,对学生面临的 实际心理问题

3、了解不够全面;而辅导员大多是刚毕业的研究生,且无心理学专业背景,他们拥有的心理学知识主要来自本 科的通识教育和入职后所参加的短期培训,因此存在理论知识欠缺和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但他们长期与学生接触,比 较清楚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实际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将解决实际困难和解决心理问题相结合,因此, 笔者所在学校在师资上加强了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融合,通过取长补短、相互协作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具体方法如下:(1)集体备课,课前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交流各具体教学章节的重点和难 点,共享和优选课件及辅助教学资料等。(2)相互听课,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对教学效

4、果有较大影响,辅导 员多是年轻教师,其教学经验不足,应该多听专业教师的授课,汲取其长,而年轻教师在收集资料和运用多媒体手段等 方面有优势,可为专业教师提供合理的建议,双向融合,可实现优势互补。(3)团体教学,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组成授 课团队,各自讲授所擅长的教学内容,开展更加精细化的、优质的教学,更好地服务学生。(二)心理学专业知识与实践体验的有机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 的楝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学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 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

5、生全面发展。心理学知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内容。心理学是一个完备的科学体系,心理学知识具有高度的 专业性,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限的课时内向大学新生普及心理学知识有一定困难。为此,有学者提出了 体验式教学方法,将心理学知识寓于情感体验、反思领悟、行为训练和交往互动中,既关注知识的获得,又关注“情感” 和“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校园情景剧、心理学游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这些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情”“意”统一。笔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践中,也设置了学生制作校园情景 剧的环节。例如,基于教材中“宿舍你我他人际交往与合作”的章节

6、,布置学生根据宿舍矛盾引起的冲突所造成的宿 舍成员心理和情绪变化及其解决方法等方面构建剧情,自编、自导和自演,在课堂上进行戏剧展演,或拍摄约10分钟 的剧情片并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在校园情景剧的制作过程中,能够主动钻研教材,积极提高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 增加课程的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高度融合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做出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不同于结果性评价,其目的在于充分发 挥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通过引导教师、学生对教学、学习过程的关注,全面提高课程实施质量。这种评价采用以过 程性的观察为主的质性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7、进行考察,以了解动态过程的效果,及时反 馈信息并进行调节,使计划和方案不断完善,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结果性评价指在教育活动结束后为判断效果而 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主要以量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进一步学习 提供反馈信息。传统课堂多采用结果性评价的方式,主要是进行期中测验和期末测验,以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课程学习 是一个连贯性的持续过程,加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高度融合才是衡量课程教学效果和检验学习成果的合理设 置,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公平评价。鉴于过程性评价的反馈更及时和利于后续教学计划方案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过程性评价,笔者所在的学 校要

8、求平时成绩要由至少5项考核指标组成,目的是增加过程性评价环节。因此,笔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学中,基于每个章节知识相对独立的特点,在完成各教学主题的课堂教学后,设计相应的实践和体验环节作为过程考 核指标,以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例如,笔者设置了课后阅读心理学书籍或观看相关电影并写观后感的环节,以考查学生 分析书中和电影中蕴含的心理学知识的能力;设置制作校园情景剧环节,以考查学生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情景剧设计中的 能力;设计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调查问卷并撰写调查报告,以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参与、 体验、总结和分享的过程性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及时反馈教学

9、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作为公共普修课,考试方式是考察。普修课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学习,这就说明 了它的基础性和必要性。考试方式是考察,说明对一些具体的心理学知识不要求死记硬背。在结果性评价中,重点是要 考查学生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技巧、产生的体验与反思结果等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在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期末考试中采用了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二、因时而进,推进延伸(一)教学资源从固定课堂向开放平台延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的概念在不 断延伸,所以要因时而进,推动课堂资源向网络平台延伸。在传

10、统课堂上,由于受上课时间、教师水平和课堂人数等条 件限制,仅有教师课堂授课的形式往往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推进固定课堂向网络开放平台的延伸,就是要利用网 络资源弥补现实课堂的不足。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收集资料,学习新的教学技能、手段和方法;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课程补充 知识点、拓展知识面,或接受远程指导,甚至模拟体验心理咨询等。目前,我国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包括得到精品课、 有道精品课、中国大学MOOC和易班YOOCD等。例如,在中国大学MOOC上,能找到很多名师讲授的心理学类课程 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的课程资源。笔者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除了课堂讲授,还要求学生学习 至少一门网络课程。

11、例如,得到精品课程中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中国大学MOOC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松全 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等都值得推荐学生学习。(二)教学实践从现实体验向虚拟联通延伸自高校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来,经过不断探索,课程实践环节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心理 情景剧、校园情景剧、心理沙龙、心理游戏、团体辅导和心理咨询等陆续进入课堂。这些体验式教育有利于实现心理健 康“知”“情”“意”统一的目标,但现实体验中也存在课时有限、学生羞于表达、学生对心理咨询原则不了解和不信任等问题。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实践环节从课上延伸至课下、从现实延伸至虚拟的网络,这样安排设置,能较大程度解决上 述问题。虚拟

12、技术由于其良好的互动性,在我国高校课程教学中得以推广,使学生能愉悦和顺利地参与课程教学。笔者 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促进教学方式的延伸。例如,既可以设置现场表演心理情 景剧的环节,也可以要求学生录制心理情景剧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使学生从直接面对观众转向面对镜头,避免出现学生 羞于表达、情绪紧张等情况;在心理咨询中,可采用网络匿名咨询替代面对面咨询,使咨询者更加坦诚地和心理咨询师交 流,更好、更及时地解决咨询者所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并利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帮助 他人或自助。(三)教学评价模式从教师主导向师生分享延伸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

13、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即教师教学评估)和对学生学习效 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传统的针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教学评价主要由教师自行评估、同行听课、督导教学和学生评 教等环节构成。然而,这些评教环节往往是一次性评价,且学生参与评教率低、学生评语较敷衍。同时,教学评价的目 的是督促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只在期末进行教学评价,存在滞后性,不利于优化教学。传统的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 价主要是考试和测验,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笔者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实施教学评价从 教师主导向师生分享延伸,增加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增加对学生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以利于课堂的高效

14、运转。一 方面,对教师教学评估实行即时评价,即教师应在每堂课的评估环节中发放评价问卷和进行即时评价、现场反馈,对师 生反馈的焦点问题,进行分享交流和答疑。采用此评价方法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普 修课,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章节内容相对独立。要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效果的评价应该实 施立行即改。另一方面,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要改变教师的绝对主导地位,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点评相 结合的模式,减少教师评价时的主观性,增加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同学之间互相学 习。三、着眼全局,推进课程贯通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不是单一开设大学

15、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可以实现,需要构建全社会、家庭、学校和政 府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不只是预防和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要发掘他们的发 展潜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与其他课程、实践和其他促进心理健康方式的贯通。(一)心理健康课与其他课程的贯通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教 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过程, 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三全育人体系下,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载体

16、,也是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强心理健康课与其他课程的贯通,特别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思想道德教育相关 的课程的贯通。一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 类课程的贯通。两者在教育目的上有共通之处,其贯通有前提基础。学者冯刚在立标准建机制探索建设中国特色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一文中提出“要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与学生 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形成合力,通过多学科、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的交流、互动和综合运用, 做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重要的目

17、的之一是让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学生若有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会形成坚毅的性格,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击倒,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 心理健康。二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安全教育课的贯通。安全教育课是高校的常设课程,生命安全教育是其 重要组成部分,而生命安全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一方面,在生命安全教育课中要突出心理健 康安全的重要地位,并将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相关的知识和危机预防技能贯穿其中。另一方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要 将灌输预防自杀等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将危害生命安全的一般心理问题作为讲授重点,并传授应对 一般心理问题的方式。三

18、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贯通。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为将来早做规划,创造 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根据马斯洛发展层次理论,人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的目的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心理健康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规划课与心理健康课贯通,能增强课 程教学效果。(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课堂、网络和实践的贯通教育家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一文中提出“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做”含有三个特征:行动、思想和新 价值之产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课堂、网络和实践的贯通也是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是将课堂的主渠道与 网络延伸平台和实践的贯通

19、。首先,课堂教学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渠道,在课堂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完成课堂讲授和实践方法的教授。其次,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点扩充、情景体验、模拟心理辅导或者心理咨询的延伸。最 后,学生开展实践,即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对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进行准确分类,积极调试自己的心理 状态或寻求帮助,建立良性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全的人格或利用所学帮助他人。如此,能实现课堂、网络和实践 融会贯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课堂、网络和实践贯通的另外一种形式是指在教学中应用新网络科学技术以实 现因材施教。例如,在新加坡的一些高校中,教师通过布置学生在装有眼动仪的平板电脑上进行自学,根据眼动

20、仪获得 的数据,分析学生自学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难点,对少数学生的难题进行个别指导, 实现精准教学。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也可运用这一方法,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设置合理的实 践环节,检验学习成效,做到因材施教。(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大一至大四的贯通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教学)一般设置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 (32学时)。有研究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贯穿大学四年,可采用必修结合选修形式 开设。笔者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贯穿大一至大四,大一期间作为必修课,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认

21、识心理 健康问题、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大二至大四作为选修课,重点以某一专题的心理学知识为重 点,如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自我认知、生命教育和心理咨询基础知识等。总之,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 索。笔者所在学校采取了有效的教学改革举措,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知识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师资队伍 的融合、评价形式的融合;推进教学资源、实践和评价方式的进一步延伸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相关课程贯 通,实现课堂、网络和实践贯通,教学时长贯通整个大学阶段等,最终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遇到问题能够 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培养出身心健康、具有理性平和心态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参考文献黎翔.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 (17).2姜杨,张炼,陈雷.新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