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共14页)_第1页
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共14页)_第2页
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共14页)_第3页
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共14页)_第4页
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共14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chb)观察鉴定笑嘻嘻(闽南师范大学生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nqun)14级 363000)摘要(zhiyo):熟练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并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纯化,根据菌落形态观察及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结果,对照种属特征初步鉴定分离纯化的微生物所属的类群。关键词:细菌、霉菌、放线菌、培养基配制、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平板划线、斜面接种ISOLATED FROM SOIL MICROBIAL AND PURE TRAINING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APPRAISAL EXPERIMENT REPORT笑嘻嘻(Foodqua

2、lity and safety ofFujian NormalUniversityacademy14 363000)Abstract:skilled purification microbial the basic oper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nd the soil of the microbial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lony morphology observation and 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ults, th

3、e comparison species features of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of microbial subordinate groups.Key Words:bacteria,mould, HYPERLINK /actinomyces o 放线菌 Actinomyces, Culture medium preparation,High-pressure steam sterilization,Dry heat sterilization ,Flat crossed, Cant vaccinat

4、ion生活中的微生物无处不在,某些微生物给人们带来困扰,但更多的微生物对我们人类有必不可少的作用。为了生产和科研的需要,人们往往需要从自然界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具有特殊功能的纯种微生物;或重新分离被其他微生物污染或因自发突变而丧失原有优良性状的菌株;或通过诱变及遗传改造后选出优良性状的突变株及重组株。这种获得单一菌株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技术。纯培养是指一株菌种或一个培养物中所有的细胞或孢子都是由一个细胞分裂、繁殖而产生的后代。分离纯化技术主要由采集样品、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等几个基本环节组成。材料与方法培养基的配制(pizh)细菌(xjn)培养基的种类细菌(xjn)、放线菌

5、、酵母菌三类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实验材料和用具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孟加拉红、氯霉素、1mol/L NaOH、1mol/LHCl、KNO3、NaCl、K2HPO4.3H2O、MgSO4.7H2O、FeSO4.7H2O。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枪头、移液枪、培养皿、棉花、接种环、记号笔、线绳、纱布。培养基的配方(一)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配方: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琼脂1520g、水1000ml、pH7.47.6。1、称药品 按实际用量计算后,按配方称取各种药品放入大烧杯中。牛肉膏和蛋白

6、胨可分别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解后倒入大烧杯。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并及时把试剂瓶盖紧.2、加热溶解 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解的药品中,再加热融化,在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充所失水分。 3、调pH 用pH试纸或酸度计检测培养基的pH值,若pH偏酸,可滴加1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范围。若偏碱,则用1mol/LHCl进行调节。pH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

7、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4、过滤(gul) 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层纱布趁热过滤,以利培养结果的观察。但是供一般(ybn)使用的培养基,这步可省略。 5、分装(fn zhun) 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分装时可用三角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而造成污染。)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1/5;分装入三角瓶内的以不超过其容积的一半为宜,半固体培养基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6、加棉塞 试管口和三角瓶口塞上用普通棉花(非脱脂棉)制作的棉塞。棉塞的形状、大小和松紧度要合适,四周紧贴管壁,不留缝隙,才能起到防止杂菌侵入和有利通气的作用。要使棉塞总长

8、约3/5塞入试管口或瓶口内,以防棉塞脱落。有些微生物需要更好的通气,则可用8层纱布制成通气塞。有时也可用试管帽或塑料塞代替棉塞。 7、包扎 加塞后,将三角瓶的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或双层报纸,以防灭菌时冷凝水沾湿棉塞。若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则应先把装同类培养基的试管扎成捆后,再于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然后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8、灭菌 将上述培养基于121.3oC 湿热灭菌20min。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灭菌,则应放入冰箱内暂存。9、摆斜面 灭菌后,如制斜面,则需趁热将试管口端搁在一根长木条上,并调整斜度,使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1/2;待其凝固。10、无菌检查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

9、37oC温箱中培养2448h,无菌生长即可使用。或储存于冰箱或清洁的橱内,备用。(二)高氏1号培养基的配制 高氏1号培养基是用于分离(fnl)和培养放线菌的合成培养基。其配方如下(rxi):可溶性淀粉20g,KNO3 1g,NaCl 0.5g,K2HPO4.3H2O 0.5g, FeSO4.7H2O 0.01g, 琼脂(qingzh)1520g, 水1000ml, pH7.47.6。1、称量和溶解 先计算后称量,按用量先称取可溶性淀粉,放入小烧杯中,并用少量冷水将其调成糊状,再加至少于所需水量的沸水中,继续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对微量成分FeSO4.7H2O可先配成高浓度的储备液后

10、再加入,方法是先在100mL水中加入1g的FeSO4.7H2O,配成浓度为0.01g/mL的储备液,再在1000mL培养基中加入以上储备液1mL即可。待所有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如要配制固体培养基,其琼脂溶解过程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配制。2、pH调节、分装、包扎及无菌检查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配制。(三)马丁氏培养基的配制马丁氏培养基是用于分离真菌的选择培养基。其配方如下:K2HPO4 1g, MgSO4.7H2O 0.5g, 蛋白胨5g, 葡萄糖10g, 琼脂1520g, 水1000ml,自然pH1、称量和溶解 先计算后称量,按用量称取各成分,并将其溶解在少于所需量的水中。待

11、各成分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体积。再将孟加拉红配成1%的水溶液,在1000mL培养液中加入以上孟加拉红溶液3.3ml,混匀后,再加入琼脂加热融化,方法同(一).2、pH调节、分装、包扎、灭菌及无菌检查同(一)。3、氯霉素的加入 氯霉素受热容易分解,所以临用时,将培养基融化待温度降至45oC左右时才能加入。可先将氯霉素配成1%的溶液(配好的氯霉素溶液保存于-20oC),在100ml培养基中加入1%氯霉素0.3ml,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氯霉素30g。土样取自闽南师范大学瑞京公寓芒果树,地下10cm15cm消毒和灭菌高压蒸汽(zhn q)灭菌I 自动(zdng)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操作步骤I-1 装料

12、 开盖,把包扎好的灭菌物品放在灭菌桶内的筛板上,灭菌包体积(tj)一般不超过20cmX10cmX10cm为宜,各包之间留有间隙,以利于蒸汽穿透。在堆放灭菌包时应注意安全阀、放汽阀孔位置必须留出空位,保障其畅通放汽,否则因安全阀出气孔堵塞不能工作造成事故。I-2 开机 I-2-1 加水:接上本机标牌一致的电源,将控制面板上电源开关按至ON处,此时断水灯(黄色)亮,显示电源已正常输入。低水位灯(红色)亮,显示蒸发锅内处断水状态,然后将灭菌桶盖罩住灭菌桶,把生活用水从灭菌桶与蒸锅夹缝内加入,当水位达到高水位时,以上两灯同时灭。此时,应继续加水到高水位灯(绿色)亮时停止。I-2-2 设定温度:数显窗内

13、,红色数显为灭菌桶内温度,绿色数显为设定温度。按动控制板上增加键或减少键,可在绿色数显上设定所需温度,按动位移键可将闪烁的绿灯数显进位移位设定,当每次所需温度结束时,须按一下确认键进行确认,即可完成设定。此时,红色数显随着蒸发锅内温度上升而变化。I-2-3 设定时间:温度设定完毕并按确认键后,绿色数显切换成定时状态,按位移键定位,然后再按增加键和减少键,设定所需的保温时间,设定完毕后,须按一下确认键进行确认。保温时间采用倒计时,当灭菌锅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定时器才开始计时。如在运行过程中要查看时间数和设定温度数,只要按一下确认键,便可切到所需的数显进行阅读。I-3 密封:以上操作完成后,将压

14、板完全推入固定柱内,将手轮向右旋紧,使盖与主体密封。I-4 灭菌I-4-1 排气:为了保证(bozhng)温控仪与灭菌室温度的一致,应将灭菌室内的冷空气排除干净,具体可在加热开始时打开放气阀,待水煮沸后,水蒸气和空气一起从排气阀孔排出,一般认为,当排出的气流很强并有嘘声时,表明锅内空气已排净(沸后约5min),然后关上排气阀。同时将下排气阀稍稍的打开,让微量的蒸汽通过下排气阀在整个灭菌过程中不断排出,这样有利于灭菌室上下部温度保持同步。I-4-2 当设定时间(shjin)结束时,电控装置自动关闭加热电源,并伴有蜂鸣提醒。此时,应将电源关闭。I-4-3 灭菌结束后,待其冷却(lngqu),直至压

15、力表指针回复至0位后,打开排放气阀再待数分钟排去余汽,才能将盖打开,取出灭菌物品,排掉剩水。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如试管、培养皿、三角瓶、过滤器、移液管等的灭菌。使用的仪器为干热消毒箱。1、装入待灭菌物品 预先将各种器皿用纸包好或装入金属制的培养皿筒、移液管筒内,然后放入消毒箱中,关闭箱门。2、温度与时间的设定 打开电源开关,在控制面板上对温度和时间进行设定,本实验所需温度为160170oC,当温度上升到所设定的温度后,计时开始,一般设定时间为2h。3、灭菌过程 当温度上升到设定的温度后,维持所需(设定)时间,设定时间一结束,数显示窗显示“End”,加温电源切断,并有声音提醒,关

16、闭电源。4、取出灭菌物品 待消毒箱 温度降到70oC以下后,才能打开箱门,取出灭菌物品。土壤微生物的稀释分离(fnl)纯化、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菌落的观察及初步鉴定土壤稀释(xsh)分离1、取土壤(trng) 取表层以下510cm处的土壤样品,放入灭菌的袋中备用,或放在4oC冰箱暂存。2、制备稀释液(要无菌操作)(1)制备土壤悬液:取土样0.5g,迅速倒入带玻璃珠的无菌水瓶中(玻璃珠用量以充满瓶底为最好),振荡510min,使土样充分打散,即成10-2的土壤悬液。(2)稀释:用无菌移液管吸10-2的土壤悬液0.5mL,放入4.5mL无菌水中,即为10-3稀 释液,如此重复,可依次制成10-31

17、0-7的稀释液。注意:操作时管尖不能接触液面,每一个稀释度换一支移液管,每次吸土液,要将移液管插在液面,吹吸3次,每次吸上的液面要高于前一次,以减少稀释中的误差。示意图如下: 0.5ml 0.5ml 0.5ml 0.5ml 0.5ml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稀释过程示意图(图中左侧(zu c)梯形为三角瓶,其中加入49.5ml无菌水与0.5g土样,土壤溶液稀释(xsh)度为10-2依此类推,右侧三试管中土壤(trng)稀释度分别为:10-3、10-4、10-5、10-6、10-7 )3、混菌法测定菌落数的方法细菌:在洁净工作台内,取10-7、10-6两管稀

18、释液各1ml,分别接入相应标号的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图3-1做两个平皿。然后取冷却至50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别倒入以上培养皿中(装量以铺满皿底的2/3为宜),迅速轻轻摇动平皿,使菌液与培养基充分混匀,但不沾湿皿的边缘,待琼脂凝固即成细菌平板,倒平板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倒平板的方法见图3-1。(2) 放线菌:取10-5、10-4两管稀释液,在每管中加入10%酚液56滴,摇匀,静置片刻,然后分别从两管吸出1mL加入相应标号的平皿中,选用高氏1号培养基,用与细菌相同的方法倒入平皿中,便可制成放线菌平板。(3) 霉菌:取10-2、10-3两管稀释液各1ml,分别接入相应标号的平皿中,每个稀释度接两个平

19、皿。在熔好的马丁氏固体培养基中,每100ml加入灭菌的乳酸1ml(淡黄色),轻轻摇匀;再滴入0.3 ml,摇匀,然后用与细菌相同的方法倒入平皿中,便可制成霉菌平板。(4)酵母菌* 若土样取自果园或菜园的土壤,在(3)即可能分离到。4、培养 将接种好的细菌、放线菌、霉菌平板倒置,即皿盖朝下放置,于2830恒温培养,细菌培养12d,放线菌培养57d,霉菌35d。便可观察菌落特征并计数,各培养物可用于进一步纯化分离或直接转接斜面。板划线分离微生物平板划线分离微生物 1、倒平板 按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工作台或在火焰旁操作,取融化并冷却至不烫手的固体培养基(约50oC),倒入无菌培养皿,倒量以铺满皿底为

20、限,平放待其冷却凝固,备用。补充无菌操作(cozu):紫外灭菌30min风机(fn j)打开5 min后可开始(kish)操作75%酒精消毒挥发后再点酒精灯酒精灯无菌区r=5cm 2、划线分离 使用接种环,从待纯化的菌落或待分离的斜面菌种中沾取少量菌样,在相应培养基平板划线分离(如图),划线的方法多样,目的是获得单个菌落。 3、培养方法同“土壤稀释分离”。4、菌落观察 从培养好的未知平板中,挑选8个不同的单菌落,逐个编号,根据菌落识别要点区分未知菌落类群,并将观察结果填入表4-1。 斜面接种(掌心、斜面向上,管口灭菌右手无名小指拔塞底部至顶部划之字管口硅塞灭菌) 1、取装有已灭菌的固体斜面培养

21、基试管,分别做好标记(写上菌名,日期、接种人等),然后用无菌操作方法,把待接菌种接入以上培养基斜面中。 2、接种方法 用接种环沾取少量待接菌种,然后在新鲜斜面上“之”字形划线,方向是从下部开始,一直划至上部。注意划线要轻,不可把培养基划破。3、接种后恒温培养,方法同(一)4。结果与分析(一)菌落数观察记录表培养基天数浓度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马丁氏10-222030485572马丁氏10-301725384770高氏一号10-4000000高氏一号10-5001124牛肉膏蛋白胨10-62418325064牛肉膏蛋白胨10-772846657778表1(二) 未知菌落的形态(xn

22、gti)观察记录表菌落号培养基湿干菌落描述判断结果厚薄大小松密大小表面边缘隆起形状颜色透明度正面反面水溶性色素1牛肉膏蛋白胨薄小密小光滑湿润整齐凝胶状淡黄淡黄无半透明细菌2高氏1号厚大致密小干燥多皱绒状颗粒状乳白乳白无不透明放线菌3马丁氏较厚较大疏松大干燥粗糙地毯状低凹浅红粉红无不透明霉菌表2三类(sn li)微生物菌落的基本特征菌种菌落形态细菌表面湿润,薄而小放线菌表面干燥,密而小霉菌表面干燥,松而大表3总结(zngji)与讨论一、注意事项1、在配制培养基时,不可用铜或铁锅加热溶化,以免金属离子(lz)进入培养基中,影响细菌生长。2、使用高压灭菌锅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加水、排冷空气、降零)进

23、行,避免发生事故;灭菌时操作者切勿(qi w)擅自离开。3、干热灭菌时消毒(xio d)箱中物品不要摆得太拥挤,以免阻碍空气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灭菌物品不要与消毒箱内壁的钢板接触,以防包装纸烤焦起火。4、从芒果树土壤中分离细菌时,要取较高的稀释度。5、在土壤稀释分离操作中,每稀释10倍,更换一次移液枪,使计数准确。6、观察菌落特点时,要选择分离得很开的单个较大菌落,对培养皿和试管要编好号码,请勿随意移动开盖,以免搞混菌号。7、在无菌操作台操作时,不可大声喧哗,试验器材与双手不能离开操作台,头不能进入操作台。一切操作都要靠近酒精灯进行。8、使用接种环画线时,切记不要将培养基划破。二、问题与讨论1

24、、培养基配制完成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若不能及时灭菌应如何处理?已灭菌的培养基如何进行无菌检查?培养基配置完成后就具备了营养功能,在空气中会有很多孢子等落进去,如果放的时间长了,等微生物生长了,营养成分就降低了,而且营养结构也变化了。再就是有些特殊的培养基,里面各种物质不灭菌也就是不加热的话,彼此反应,这样就达不到最后的营养结构了。培养基不及时灭菌,一般就不能再用了,你可以倒进垃圾桶或者指定的地方,也可以把它灭菌后用于比较低级的微生物培养。 节约起见,做肥料了啥的都可以啊。通常是放在37的恒温箱中一两天后 培养基上没有生长任何微生物的就可以使用(若有微生物则是以菌落出现的 肉眼可以看见的)。

25、2、在马丁氏培养基中加入氯霉素的目的是什么?马丁氏培养基是一种用来(yn li)分离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抑制放线菌和细菌的生成(shn chn),对真菌无抑制作用,从而达到分离真菌的目的。3、高压蒸汽(zhn q)灭菌中为什么要把冷空气排净,为什么在灭菌后不能骤然快速降压?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其原因有三:一是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二是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三是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在100时,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可放出226kJ(千焦)的热量。这种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 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灭菌锅内冷空气的排除是否完全极为重要,因为空气的膨胀压大于水蒸汽的膨胀压,所以,当水蒸汽中含有空气时,在同一压力下,含空气蒸汽的温度低于饱和蒸汽的温度。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打开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