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和光、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专题”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_第1页
声和光、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专题”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_第2页
声和光、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专题”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_第3页
声和光、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专题”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_第4页
声和光、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专题”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考一轮复习 “声和光、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专题”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 一、“声和光”专题考点通过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1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2.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时,金鱼立即受惊,其中传声迅速、使金鱼立即作出反应的传声途径是( ) A桌子空气水金鱼 B手指空气水金鱼C桌面鱼缸水金鱼 D手指鱼缸水金鱼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

2、击礁石的声音 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4.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5.敲鼓时撤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确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2)_ _.6如图6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

3、说明;如图6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abcd图17(铜)(铜)(铜)(尼龙)7.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图16(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 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

4、料在图16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 或d)。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了解乐音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与声现象有关的应用,指导防治噪声的途径。1.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按钮是用来调节声音的

5、_。医院里利用超声碎石机是利用声音具有_。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1)(2)B(2)(4)C(1)(3)D(3)(4)3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 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5.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

6、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差,没有什么用处C.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焊接 D.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6.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装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C.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 D.在声音传播途径中植树造林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都能听见B.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D.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推迟,生长期会延长图28.如图2示,利用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可以测出高速运动的网球的速度,该仪器是利用超声波的 效应而实现的。由此 (能或不能)推测此装置

7、可以探测出高速公路上违章超速的汽车速度。9.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传播的.10.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11.下列现象不属于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飞行时的定向 B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C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 D优美的小提琴演奏声12.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a、b等高、等截 面积;b、c 等高,b的截面积小于c的截面积;c与d不等高,但截面积相同。各量筒内装有如图所

8、示的水某同学根据所听声调的高低猜想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与1、气柱的长短有关;2、量筒的横截面积有关;3、水柱的长度有关。(1)若探究“气柱愈长,发声的音调愈高”,应选量筒 (填字母代号)第28题(2)若选择的是量筒b、c,则探究的是 (3)若他们选择的是量筒c、d,试猜想,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通过实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1.家中的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遥控的,若将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这说明了_,若将遥控器对准墙壁,也能实现遥控,这又说明了_。2.某同学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中,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为1mm的小孔,如图所示,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

9、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状的光斑,这是_现象。这是由于_产生的,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变_。3夜晚,我们在池边可看到岸边路灯倒映在水中,这是光的_造成的,若池水深2m,路灯到水面的距离为8m,则灯在水中的像到灯的距离应为_m。4.某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1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入射到镜面,若使入射角减少10,则( ) A反射角是10 B反射角是30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

10、线的夹角是1602.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起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则他应该( ) A、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C、把穿着的鞋的脚抬高 D、弯腰或下蹲3.如图是张敏同学拍摄的西湖大酒店风景相片,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B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4.一束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则折射角( )A逐渐减小 B不变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11、5.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忧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精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满架蔷薇一皖香”分子问有相互作用力6.关于透镜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眼矫正应该配戴凹透镜;B人眼球中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C.放大镜实际上是一块凹透镜;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7.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片上成的像是( )A正立的实像 B倒立的实像 C正立的虚像 D倒立的虚像8.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1所示,正确的图

12、是( )9.阳光下,在平静水面上观察水中的鱼,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甲图能看到鱼 B.只有乙图能看到鱼 C.只有丙图能看到鱼 D.四个图都能看到鱼10.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12.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会发翅反射和折射现象若使这束光的入射角增大,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反射角变大 B折射角变小 C折射角变大 D折射角仍比入射角大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

13、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 ) A大于20cm B等于20cm C大于10cm且小于20cm D小于10cm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2中的 ( )15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16如图3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3乙( )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是

14、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17下图是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对其进行矫正的图,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图是( )A、 = 1 * GB3 = 3 * GB3 B、 = 2 * GB3 = 4 * GB3 C、 = 1 * GB3 = 4 * GB3 D、 = 2 * GB3 = 3 * GB3 18.小周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如图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他必须( )A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B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C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

15、也靠近透镜D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19.如图8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时,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矫正方法,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若此时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保持不动向上移动向右移动向左移动20.如图2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靠近透镜B远离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21.如右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

16、立的像。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B.如果看远处是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C.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D.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22.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23.如图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 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 向左移动后静止 B 向右移动后静止 C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 仍在原来位置24.如图是某同学画的关于水面上空一发光点(m)发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的情况,则正确的光路应是( )A、man B、mbn C、mcn D、m

17、dn25.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26.如图11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 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 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 i,说明

18、 第7题30第6题(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 ,说明 27.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个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_行驶,向_拐弯。28.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经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刚好沿原路返回,则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是_。第7题2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之间的夹角应为_。30.根据图中射入和射出光线, 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的平面镜,并完成光路。30题3132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起挡板P,在AB

19、和CD之间的区域内可以看见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在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位置。32题38题ABACADA33题33已知一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分别是AB和CD,通过作图确定出点光源S的位置。SSSAS(1) 35题 (2)A34.完成如图所示的各光路。3034题 35.(1)如图所示,点光源S在镜面中所成的像为S,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及SA的反射光线;(2)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个点光源S,其中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画出这条光线。36.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显微镜 穿衣镜 潜望镜 老花镜 汽车观后镜 近视镜。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

20、律制成的是( )ABCD37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可逆性3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9.如图7所示,暗室中A点放一支燃烧的蜡烛,墙壁上有一面平面镜MN。室中甲、乙、丙、丁四个同学中能

21、通过平面镜看到烛焰的是_。40.如图所示,一间房子的墙壁上挂着一面平面镜MN,其对面的墙上有一窗户。A为人眼,试作出人眼A从镜子里所能看到的窗子外面的景物范围41如图15所示,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42画出光线AO经过半圆形玻璃砖折射后的光路图(O为圆心)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1.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橡皮泥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橡皮泥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D把橡皮泥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2.图12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

22、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理由是:_。3.右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为点燃的蜡烛,C是和 B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我们在玻璃板中看到B的像是因光的 所形成的虚像。当把C移到B 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都不能使C与B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

23、C”实际上是 (选填“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光的 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或“蜡烛C本身”)。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 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7所示 (1)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 “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月,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 ;(3)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 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1.光的世界丰富多彩,

24、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2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1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3.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B.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C.若它

25、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8cm,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如图所示,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 ) 5.凸透镜焦距是l2cm,将物体放在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7cm处,物体经透镜在光屏上所成清晰像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通过观察和实验,指导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1.如图4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

26、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 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 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 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人,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 _ _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9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填“上”、“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

27、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清晰的实像,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讨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 分居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不同位置,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的可能原因: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现有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四种器材,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_.(2)右表是小聪的实验记录,在第_次实验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照相机是根据第_次实验成像特点制成的.实验次数像的情况正立或倒立缩小或放大实像或虚像1倒立缩小实像2倒立等大实像3倒立放大实像4正立放大虚

28、像(3)若在第3次实验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它们之间的凸透镜往_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可使光屏上再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填“蜡烛”或“光屏”)4.小明进行 “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11(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2)如图11(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图1

29、1(甲)A B C D 图11(乙)5.如图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1)应使红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 上,且始终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眼睛离凸透镜不要太近。(2)透过图中的小水滴应该能看到一个 的箭头, 如果箭头离小水滴的距离1.6cm,则小水滴的 焦距最好在 范围内。6.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蓝色 B.全身红色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知道波的传播速度与波长、频率的关系。36.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

30、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亮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有能量 D. 光沿直线传播二、“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专题考点: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的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1、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它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如图,甲、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 ,乙: 。2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

3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3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主要步骤有: A 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分度值,选区适当的温度计B 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C 让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D 取出温度计 E 读取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把以上步骤按实验合理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空白处: (1)_ (2)_ (3)_ (4)_ (5)_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1.下列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固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32、了2.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液化3夏天剥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 ( )A升华形成的 B凝华形成的 C凝固形成的 D液化形成的4如图11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动活塞,图11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5.冬天上课时紧闭门窗,开

33、启教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呈在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 猜想的依据是:_。能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能用熔点表或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体 D.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E.可能是液体2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 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水结成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

34、变3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它的实验装置和读温度值的方法如图10所示,其中两处错误分别是:_, _ 又开始加热到水沸腾后耗去一部分水,图11中能描述这一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4.液体沸腾必备的两个条件是: 和 。由此可知,液体在经历沸腾时,要 热,而且温度保持。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原因可能是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上图两个烧杯,图中 (填a或b)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5纯水的凝固点是0,海水的凝固点是-2.5,这说明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会降低.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

35、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华想一想,这个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或否定你的解释吗?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及改进的意见。、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减小,汽车易左右滑摆。同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专家研究表明,气温不同,积雪的厚薄不同,对汽车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

36、。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问题: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水不再结冰了?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猜想: 理由: 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水和酒精,张小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一种方案:依据水和酒精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的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酒精体积/mL水体积/mL酒精体积和水体积之比现 象12.512.51:1冷却到-8未发现凝固。12.5301:3冷却到-8未发现凝固。12.5751:6冷却到-8发现凝固。12.53701:30冷却到-6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12.57501:60冷却到-4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张小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这个结论在实际中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