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一、选择题(每小题有 1 个或 2 个选项符合题意) 1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2(g)CO2(g);H392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 C(s)H2O(g)CO(g)H2(g);H131 kJmol1, 2CO(g)O2(g)2CO2(g);H564 kJmol1,2H2(g)O2(g)2H2O(g);H482 kJmol1,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kJmol1,往炉膛内通入()A不能节约,但能使炉膛火更旺B虽不能使炉膛火更旺,但可节约 C既可使炉膛火更旺,又能节约 D即不能使炉膛火更旺,又不能节约】 将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对应的第一个方程式中C(s)H2O(g)C
2、O(g)炉膛内 C 与O2 反应【H2(g),H131 kJmol1 乘以 2 与第二个、第三个方程式叠加,的化学方程式: C(s)O2(g)CO2(g),H392 kJmol1,即能量守恒,不能节约;但将固体转变为气体(CO,H2)显然增大了与O2 的接触面积,使炉膛火更旺。】 A【2A、B、C、D 均是短周期元素,当 A、B 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 放出的能量大于 B 放出的能量;当 C、D 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 吸收的能量大于 C 吸收的能量。若 A、B、C、D 四种元素间分别形成化合物时,属于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AC2A CD2
3、ABC2B DD2B】 设初始的原子能量趋于相等,由能量守恒关系:A、B 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的结构时,A 放出的能量大于 B 放出的能量,可知 A2比 B2能量低,即 A 原子比 B 原子较易得电子形成稳定的 A2,即 A 的非金属性比 B 强;C、D 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的结构时,D 吸收的能量大于 C 吸收的能量,即 C的能量比 D低,即 C 原子更易失去电子显示更强的金属性,则最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活泼金属 C 与活泼非金属A 形成的化合物 C2A。【】 A3(2006理综)已知反应:101 kPa 时,2C(s)O2(g)2CO(g);H221 k
4、Jmol1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碳的燃烧热大于 110.5 kJmol1的反应热为 221 kJmol1稀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稀醋酸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放出 57.3 kJ 热量()】 A 项中燃烧热是指 101 kPa,1 mol 物质充分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的能【量,由题知 1 mol C 生成 1 mol CO 放热 110.5 kJ,碳的燃烧热应指氧化产物为 CO2 时对应能量,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氧化放热,所以应大于 110.5 kJmol1。B 项中反应热存在
5、吸热、放热两种情况,可更正为的反应热为 H221 kJmol1。C 项中和热一定为放热反应放出的能量,则可表示为中和热为 57.3 kJmol1 或中和热为 H57.3 kJmol1。D醋酸为弱酸,反应中继续电离吸收一部分热量,故放出热量值比 57.3 要少。】 A【4(2008理综)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kJmol1,则 H2SO4 和 Ca(OH)2 反应的中A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57.3和热 H2(57.3) kJmol1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 kJmol1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C需要加热才能发
6、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中和热是指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 1 mol所放出的热量,【H2O所以 H2SO4 和 Ca(OH)2 反应的中和热也为 H57.3kJmol1,A 错误;B 中 CO 燃烧是放热反应,则2CO2(g)2CO(g)O2(g)为吸热反应,且生成2 mol CO,H2283.0 kJmol1,B 正确;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碳的燃烧等,C 不正确;燃烧热是指 1 mol 可燃烧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D 中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不属于稳定的化合物,D 错误。】 B【
7、5(2008春季)常温常压下将氢气和氧气混合在一起,即使过上几年,它们也不会化合生成水。然而只要给一个电火花,氢气就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A 所示。对比图 B 中的情景,漫画的羊提供给石头的“能量”相当于图A 中的()AE2 CE3E2B E2E1DE3】 羊提供给石头的“能量”相当于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图 A 中表示的活化【能为 E3E2。】 C【6(2007江苏化学)甲醇质子交换膜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CH3OH(g)H2O(g)CO2(g)3H2(g);H49.0 kJmol11CO2(g)2H2(g);H192.9 kJmol1CH3O
8、H(g)22O (g)ACH3OH 的燃烧热为 192.9 kJmol1 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上图所示 CCH3OH 转变成H2 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1D根据推知反应 CH3OH(l)2CO2(g)2H2(g)的 H192.9 kJmol12O (g)】 A 项,燃烧热指在 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B 项,反应是吸热反应,而图中所示是放热反应;C 项,由题意知,转变过程也可以放热;D 项,由反应中 CH3OH 为气态时改变液态,CH3OH 的自身能量降低生成相同状态下的相同物质放出的热量少。】 D【7充分燃烧一定量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 xQ,
9、完全吸收它生成的mol/L 的 KOH 溶液 100 mL,则丁烷的燃烧热呈CO2 生成正盐需5()A16xQ C4xQB8xQ D2xQA【】8(2007理综)已知:1 molH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 的能量1 mol Cl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243 kJ 的能量由H 原子和 Cl 原子形成 1 molHCl 分子时431 kJ 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H183 kJmol1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10、 H183 kJmol1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1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 kJmol1()】 A 项,热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热(H);反应热(H)应为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时【所放出的总能量(431 kJmol12)与反应物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436 kJmol1243 kJmol1679 kJmol1)的差,即反应生成 2 mol HCl 气体,反应的 H183 kJmol1 ;B 项,反应放热时 H0;D 项 H 的数值应减半。【】 C9(2007kJmol1化学)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H2878(CH3)2CHCH
11、3(g)6.5O2(g)4CO2(g)5H2O(l);H286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分子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由题目所给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燃烧等物质的量的正丁烷和异丁烷,前者放热【,这意味着正丁烷分子能量,因此稳定性关系为:正丁烷异丁烷,A 项正确,B 项错误;由低能量物质向高能量物质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C 项错误;两者分子中的碳氢键一样多,D 项错误。【】 A10已知 CH4(g)的燃烧热为 890 kJ/mol,当一定量的 CH4(g)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
12、H2O(l)所放出的热量为 74kJ,所需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空气中O2 的体积分数为20%)()A37.24 LC9.31 LB18.62 LD20.50 L设生产 74 kJ 热量需 O2 的体积为 V,则由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V22.4 Lmol12 mol7444.82O2(g)CO2(g)2H2O(l)H890 kJ/mol 知890 kJ,解得 V74 kJ89057444.8L,则需空气为 5 VL18.62 L。890【】 B11(2009)已知25 、101kPa 时,2C(s)O2(g)2CO(g);H221kJ/mol25 、101 kPa 下
13、,碳的燃烧热是 393.5 kJ/mol。今有 120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混合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 1。则该反应放出的热量是()A1105 kJ C2520 kJB1812.5 kJ D3935 kJ【】 B12已知乙炔和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2H2(g)5O2(g)4CO2(g)2H2O(l)H2600 kJ/mol,C2H4(g)3O2(g)2CO2(g)2H2O(l)H1411 kJ/mol。又知氧炔焰的温度比乙烯燃烧时火焰的温度高。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的燃烧热越大,火焰温度越高烃完全燃烧时,火焰温度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其燃烧热的高低 C相同条件下等体积乙烯和乙炔完全燃
14、烧时,乙炔放热较少D1 mol 乙烯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放出的热量小于 1411 kJ()】 依据题意,乙炔的燃烧热小于乙烯的燃烧热,A 错误;火焰温度还取决于生【成水的量的多少,B 正确;C 正确;水汽化时要吸收热量,D 正确。【】 A136H2O(l)内葡萄糖的消耗可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C6H12O6(s)6O2(g)6CO2(g)H2800.6 kJ/mol,如果每天消耗 12540 kJ 热量,则他每天至少要摄入葡萄糖的质量为A806 g C1250 g()B1000 g D1500 gm12540 kJ180 g/mol806 g。【】2800.6 kJmol1【】A14已知
15、:2SO2(g)O2(g)2SO3(g)H196.6 kJ/mol.实验测得 4 mol SO2 发生上述化学反应时放出 314.3 kJ 的热量,SO2 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40% C80%B50% D90%4 mol SO2 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 mol196.6 kJ/mol393.2 kJ,所以 SO2【】2的转化率为:314.3 kJ393.2 kJ100%80%。【】 C15已知标准状况下 5.6 L CO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能使 200 g 15.5 的水温度升高到100 ,水的比热容是 4.186103 kJ/(g),下列表示 CO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1ACO
16、(g)2O (g)2CO2(g)H282.97 kJ/mol H565.9 kJ/molH70.7 kJ/molB2CO(g)O2(g)2CO2(g)1CCO(g)2O (g)2CO2(g)1DCO(g)2O (g)2CO2(g)H565.9 kJ/mol】 Qmct200 g4.186 J/(g)(100 15.5 )70743.4 J70.743 kJ,【22.4 L/mol282.97 kJ/mol。则 1 mol CO 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70.743 kJ5.6 L】 A【16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 kJmol1,CO 的燃烧热为 282.8kJmol1;现有 H2 和CO 组
17、成的混合气体 5.6 L(标准状况),经充分燃烧后,放出总热量为 71.15 kJ,并生成液态(H282.8 kJmol1 H571.6 kJmol1)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g)O2(g)2CO2(g) BH2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g) C燃烧前混合气体中 CO 的体积分数为 40%D燃烧后的产物全部与足量的过氧化钠作用可产生 0.125 mol O2A、B 均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由题意知 n(CO)n(H2)5.6 L/22.4 Lmol1【0.25 mol】,n(H2)285.8kJmol1n(CO)282.8 kJmo
18、l171.15 kJ,解得 n(CO)0.1mol,n(H2)0.15 mol,则与 Na2O2 作用产生的 n(O2)0.25 mol/2【】 CD0.125 mol。500 17 设想利用3FeCl 24H2O = Fe3O4 6HCl H ; 2Fe O 3Cl 23 42100 300 12HCl= 6FeCl36H2OO2;2FeCl3 = 2FeCl2Cl2这 3 个反应的联合与循环,主要用来生产能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某种气体,该气体是()AO2CHClBCl2 DH2高温2D:2H O=2H2O2【】218以NA 代表2C2H2(g)5O2(g)4CO2(g)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
19、程式H2599.2 kJmol1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H2O(l)()有 10NA 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 1299.6 kJ 的能量有 1NA 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 1299.6 kJ 的能量有 2N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 1299.6 kJ 的能量有 8N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 1299.6 kJ 的能量5O2(g)H2599.2 kJmol1,转移电子数 n(e)5 mol2e220 mol【】e,即 A 正确。B 中 1NA 水分子即为 1 mol H2O(l),放出 1299.6 kJ 的能量,故 B 错。C 中 2N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即为 1 mo
20、l CO2(OCO),故 C 错。D 中 8N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即为 4 mol CO2,放出 2599.2 kJ,故 D 错。】 A【19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H2O(l)H890.5 kJmol1H3199.6 kJmol1 H1411 kJmol1 H2599.2 kJmol1 H2219.9 kJmol12C2H6(g)7O2(g)4CO2(g)6H2O(l)C2H2(g)3O2(g)2CO2(g)2H2O(l)2C2H4(g)5O2(g)4CO2(g)2H2O(l)C3H8(g)5O2(g)3CO2(g)4H2O(l)现有 2 mol 由上述五种
21、烃中的两种组成的气体混合物,经充分燃烧后放出 2970.8 kJ 热()量,则下列哪些组合是不可能的ACH4 和 C2H2 CC2H6 和 C3H8BC2H4 和 C3H8 DC2H6 和 CH4】 用中值法求解,1 mol 混合烃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1485.4 kJ,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CH4、C2H4、C2H2 的燃烧热分别为 890.5 kJmol1、1411 kJmol1、1299.6 kJmol1 小于 1485.4 kJmol1,而C2H6、C3H8 的燃烧热分别为 1559.8 kJmol1、2 219.9 kJmol1,大于 1485.4 kJmol1,故 B、D 可能。】
22、 AC【20物质的生成热可定义为:由稳定单质生成 1 mol 物质所放出的热量。如 CO2 气体的生成热就是 C(s)O2(g)CO2(g)的反应热。已知下表中几种化合物的生成热。则 1 kg 葡萄糖在 A3225 kJ C69999 kJ内完全氧化成 CO2 和液态水最多可提供的能量为B2816 kJ D15644 kJ()本题考查的是生成热的有关计算。由题意知:6C(s)6H2(g)3O2(g)【】C6H12O6(s)H11259.8 kJ/mol;2H2(g)O2(g)2H2O(l)H2571.6 kJ/mol;C(s)O2(g)CO2(g)H3393.5 kJ/mol1。由61得:C6
23、H12O6(s)6O2(g)6H2O(l)6CO2(g)H42816 kJ/mol1000 g故 1 kg 葡萄糖放出的热量为:2816 kJ/mol15644 kJ。故正确为 D。180 gmol1【】 D21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H197 kJ/mol现有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下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上述条件下每生成 1 mol SO3 气体放热 98.5 kJ上述条件下每摩尔SO2 在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197 kJ CQ12Q22Q3197D2Q22Q
24、3Q1197()】 本题考查的是反应热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本题将化学平衡知识与反应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有创意。因为题给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不可能为 100%,而反应热是完全转化时放出的热量,所以每生成 1 mol SO3 时,放出的热量为 98.5 kJ,故A 正确;B 中不是反应达到平衡,而是 2 mol SO2 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197 kJ;C 中 Q12Q2,丙容器与乙容器处于相同的平衡状态,不影响热量的变化,故为 AD。Q2Q3,C 错误。故正确】 AD【二、非选择题22(2009如东中学高二检测)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容器SO2(mol)O2(mo
25、l)N2(mol)Q(kJ)甲210Q1乙10.50Q2丙10.51Q3化合物葡萄糖H2O(l)CO2(g)生成热(kJ/mol)1259.8285.8393.5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如果用 0.50 mol/L 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 (1)由装置图可知,该装置中缺少搅拌使用的环形玻璃搅拌棒和保温使用的板或硬纸板。该实验的关键是温度的测定,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因为固体 NaOH 溶于水放热,所以如果用 0
26、.50 mol/L 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将偏大。【】 (1)环形玻璃搅拌棒 烧杯上方的板或硬纸板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偏大 固体NaOH 溶于水放热23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合理开发是社会人类的严峻课题,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 主要(填字母)。A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的国家,下列关于煤作的论点正确的是简单燃烧掉太可惜了,应该综合利用B煤是发热很高的固体,我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开采成本低,用煤作实惠C煤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对环境污染严重D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
27、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2)科学家将铜和铁混合熔化制成多孔金属,用于制作太空火箭上使用的煤油燃料雾化器,该雾化器的作用是。(3)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20 g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59.43 kJ 的热量,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煤是一种化石,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把煤作【简单燃烧掉是一种浪费,并且煤中所含的硫在燃烧时生成 SO2 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2)煤油雾化后可使煤油与助燃剂充分接触,提高燃烧效率。(3)1 mol 乙醇
28、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59.43 kJ 46 g 1366.89 kJ。2.0 g】 (1)A、C、D【(2)使煤油雾化,增大与助燃剂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3)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9 kJ/mol24(2008能量关系理综)红磷 P(s)和 Cl2(g)发生反应生成 PCl3(g)和 PCl5(g)。反应过程和 (图中的 H 表示生成 1 mol 产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 和 Cl2 反应生成 PCl3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PCl5PCl3Cl2分解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是。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T1 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0.80 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管理创业计划书
- 2025年班主任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中学2025年初三模拟(5月)化学试题含解析
- 滨州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商丘学院《中医药论文写作及发表教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管理标准化汇报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校初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样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三暑假末结业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临床研究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不公开开庭审理申请书
- 《第二单元 我是机器人工程师 1 垃圾的收集》说课稿-2023-2024学年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六年级下册
- GB/T 23694-2024风险管理术语
- 手术部位标识国家标准(2023版)
- DB32T464-2009 文蛤 滩涂养殖技术规范
- 2024年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往年题考
- 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 无人机职业生涯规划
- 制造业员工岗位技能提升方案
- 《机器人驱动与运动控制》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郑州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