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五版)》课件3-第三章_第1页
《金融学(第五版)》课件3-第三章_第2页
《金融学(第五版)》课件3-第三章_第3页
《金融学(第五版)》课件3-第三章_第4页
《金融学(第五版)》课件3-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用 利息与利率 第三章 金融学(第五版)31信用、利息和利率,是金融领域中三个起关键性作用的重要范畴,三者既是作为金融本源性要素货币的延续,又是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借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杠杆和手段。信用、利息和利率可谓是“三位一体”,密切相关,有信用活动才有利息和利率的存在;而利息和利率这对同生兄弟又是信用活动之必须。现代经济可称为“信用经济”,它渗透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弄清其本质内容和作用,这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中如何奉行“诚信”和获取“成效”以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极为重要。2本章共四节3第二节 信用及其工具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第四节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第一节 信用概率第一节信用概述4一

2、、信用的含义及其存在的客观依据二、信用的特征三、信用制度及信用形式四、信用的经济职能五、信用风险及其防范一、信用的含义及其存在的客观依据51.概念: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信用包括两个方面: 债权人(Creditor),将商品或货币借出,称为授信; 债务人(Debtor),接受债权人的商品或货币,称为受信。信用是关于债权与债务关系的约定,体现一种契约关系,实质上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财产使用权的暂时让渡。信用与信贷:信贷小于信用,信贷是普遍而典型的信用形式。2.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6 (1)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的特征决定了信用关系存在的必然性。在一

3、定时期内并非每一个经济单位都能做到收支平衡,当一个经济单位出现资金盈余,而另一个经济单位出现收支不抵时,便形成了双方借贷关系的基础。 (2)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剩余者与资金短缺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经济利益,这就决定了资金余缺的调节不能是无偿的,而必须是有偿的,这就产生了信用关系。(3)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和间接控制必须依靠信用杠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条件下,国家都负有管理宏观经济之责。运用经济手段进行间接控制,是国家管理宏观经济常用、有效的手段,而在各种经济手段中,信用是一个有力的杠杆。二、信用的特征不论信用的形式如何,它们都具有以

4、下共同特征: 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即GG。三、信用制度及信用形式1.信用制度: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 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 信用制度健全与否对整个社会的信用发展乃至经济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信用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 ; 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 。2.信用形式 涵义: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 的信用形式。它包括企业

5、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 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 提供的信用。 过程: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 为。 作用: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 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 局限性:较严格的方向性;产业规模的约束性;信用链条 的不稳定性。(1)商业信用(Commercial Credit)涵义: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 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2)银行信用(Bank Credit)特点: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受制于产业资本规模的局限。银行信用在数量、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越于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的风险一般低于商业信

6、用。 地位与作用:银行信用的上述优点,使它在整个经济社会 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涵义: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 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信用 形式。种类:世界各国采用发行政府债券的形式来筹措资金,形成 国家信用的内债;国家信用的外债一般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的 政府借贷来实现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债务人为各国政府;债权人多为银行、其 他金融机构、企业与居民。特点:政府债券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以及比较稳定 的收益。买卖政府债券也是经济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进行公开 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给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3)国家信用(Nation

7、al Credit)涵义: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一种信 用形式。特点:现代市场经济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和劳务,特别是 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类型: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贷款。 作用: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 促进销售,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4)消费信用(Consumer Credit)涵义: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 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作用:国际信用是进行国际结算、扩大进出口贸易和的主要 手段之一。类型:出口信贷:一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出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而对本国出口企业给予利息补贴和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种国际信用

8、形式。根据贷款的对象不同,又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5)国际信用(International Credit)国际间的银行信贷:进口企业或进口方银行直接从外国金融 机构借入资金的一 种信用形式。国际银团贷款:由不同国家的数家银行联合组成银行团,按 照贷款协议所规定的条件,统一向借款人提供巨额中长 期贷款的国际贷款模式。国际租赁:出租人通过签订租赁合 同将设备等物品较长期地租给 承租人,承租人将其用于生产 经营活动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补偿贸易:外国企业向进口企业提供机器设备、专利技术、 员工培训等,进口企业以该项目的产品等方式来清 偿债务的一种信用方式。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是指包括国际货

9、币基金组织、世界 银行在内的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性金融机构向其成 员国提供的贷款。四、信用的经济职能1. 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2. 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3. 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4. 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5. 提供和创造信用工具;6. 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五、信用风险及其防范1.信用风险的定义: 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 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是经 济风险的集中体现。 2.信用风险的特征:客观性:信用风险可以降低,但不可能完全消除;传染性:易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可控性:信用风险可以控制和防范,并降到最低; 周期

10、性:信用周期一般表现为信用扩张与收缩的交替出现。3.信用风险的防范 现代信用风险集中表现为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银行的信贷风险是防范信用风险的最主要方面。(1)防范信用风险的一般措施:建立和完善金融信用法律体系,防范银行信用风险做到有法可依;政府金融监管机构需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监管;提升银行自身防控能力,完善信贷风险防控机制。(2)防范信用风险的根本,在于必须遵行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的客 观要求:要注意信贷资金运动各个阶段的密切联系;要重视对信贷资金运动进行全局的、长期的、战略性方向 的研究。 总之,应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与信用风险约束机制,实现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有机结合。

11、第二节 信用及其工具21一、信用工具及其类型二、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三、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四、信用工具的价格五、金融衍生工具一、信用工具及其类型1.涵义:亦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 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 效用的凭证。 2. 类型:按融资方式: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 具。按可接受的程度: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 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按偿还期限:短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和不定 期信用工具。二、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1. 票据:一般是指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见书(1)汇票。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

12、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存入当地出票银行,由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持票人或收款人的票据;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4商业承兑汇票是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汇票。银行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主要区别25出票人不同付款期限不同付款地不同(2) 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3)支票 :是银行的存款人(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存款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2

13、.信用证:银行根据其存款客户的请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 发出,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3. 信用卡:银行或专业公司对具有一定信用的顾客(消费者)所发行的一种赋予信用的证书。信用卡的持有者可在当地或外地指定的商店购物等消费使用。4. 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者的入股凭证。按不同标准,有多种不同分类方法。5. 债券: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指定日期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有价证券。债券按发行者不同,可分为政府债券(国家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等。三、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1.偿还性:大多数信用工具要求还本付息,但股票和永久债券只付息不还本。 2.收益性:购买或持有信

14、用工具,不仅要求还本,还希望带来 利润。信用工具的收益性通过收益率来反映。3.流动性:指信用工具在不受或少受经济损失的条件下随时变现的能力。 4.安全性:指信用工具的持有者收回本金及其预期收益的保障程 度。 四、信用工具的价格1.股票的理论价格:2.债券的理论价格:债券转让的理论价格(1+票面利率实际持有期限)债券票面金额股票的理论价格预期股息收入市场利率涵义:指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上衍化和 派生的,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五、金融衍生工具1.金融衍生工具的主要类型: 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 根据原生资产可以分为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的衍生工具

15、。 根据交易方法可以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2.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转移价格风险;形成权威性价格;提高资产管理质量。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对基础证券价格变动极为敏感,基础证券的轻微价格变动会在金融衍生工具上形成放大效应;许多金融衍生工具设计的实用性较差,不完善特性明显,投资者难以理解和把握,存在操作失误的可能性;金融衍生工具集中度过高,影响面较大,一旦某一环节出现危机,会形成影响全局的“多米诺骨牌效应”。3.金融衍生工具的双刃作用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33一、利息的本质二、利息率及其分类三、利率决定理论四、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一、利息的本质涵义: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或债权人向 债

16、务人索取的报酬。利息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西方经济学者对利息本质的看法 利息是贷者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配第)。 利息是资本的租金(达德利诺思)。 利息来源于利润 (约瑟夫马西 )。 利息是借贷资本家节欲的报酬(纳骚西尼尔)。 利息从贷者来看是等待的报酬,从借者来看是使用资本的代价(阿弗里德马歇尔 )。 利息来源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约翰克拉克 ) 利息是未来财富对现在财富的时间贴水(庞巴维克 ) 利息取决于储蓄与投资的相互关系(费雪) 利息是放弃货币流动性偏好的报酬(凯恩斯 ) 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 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利息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2.马克思对利息本

17、质的科学论述 社会主义国家的利息不属于剩余价值,而是对社会纯收入的再分配。二、利息率及其分类1.涵义: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借贷期满这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利率=利息/本金。(1)按计算日期不同,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2.分类及计算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 365日利率=月利率/30=年利率/365 (2)按计算方法不同,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单利:F=P(1+iN)复利:F=P(1+i )N(3) 按性质不同,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指货币 数量所表示的利率。(挂牌利率)实际利率:指名义利率 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利率。 换算公式:R=r-p 或

18、式中,R为实际利率,r为名义利率,P为通胀率。(4)按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5)按形成方式不同,分为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6)按市场层次的不同,分为一级市场利率与二级市场利率;(7)按信用形式的不同,分为拆借利率与国债利率;(8)按利率期限结构不同,分为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9)按所处的地位不同,分为基准利率和市场其他利率。三、利率决定理论1.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也称真实利率理论,它建立在萨伊法则和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之上,认为工资和价格的自由伸缩可以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在充分就业的所得水准下,储蓄与投资的真实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这种理论认定,社会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利率水平

19、,使经济体系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种单一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见图3-5) 。图3-5:储蓄投资理论下的利率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Ms)的变化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因此,货币供给独立于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L)的变动则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利率无关。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比(见下图) 。货币总需求公式:L=L1 (Y ) +L2( i )式中,L1表示交易需求,L2表示投机需求,L1 (Y )为收入Y 的递增函数, L2( i )为利率 i 的递减函数。2.凯恩斯

20、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图3-6:凯恩斯的货币供求均衡与均衡利率的决定 当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时,市场就会产生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这样,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中央银行供应多少货币,都会被相应的投机需求所吸收,从而使利率不能继续下降而“锁定”在这一水平。图3-6中,“流动性陷阱”相当于货币需求线中的水平线部分,它使货币需求线变成一条折线。 在“流动性陷阱”区间,货币政策是完全无效的,此时只能依靠财政政策。何谓“流动性陷阱”: 该理论以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的基础,将利率定义为取得借款权或可贷资金使用权而支付的价格。 市场中的借款人是社会上的负债消费方或债券发行人,为超前消费他们当年的收入

21、或手持资金的那部分支出而融资; 市场的另一方面,是试图购买金融债权而获取收益的可贷资金供给者。 市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任何使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产生移动的因素都将改变均衡利率水平。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表: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量供给来源需求来源个人储蓄家庭用款商业储蓄企业投资政府预算盈余政府预算赤字货币供给的增加国外向国内的借款国外对国内的贷款图3-7:利率与可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希克斯和汉森对以上三种理论加以综合和完善,提出了汉森希克斯一般均衡模型,即著名的IS-LM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只有当实体经济部门和货币部门同时达到均衡时,整个国民经济

22、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均衡的利率水平同时被决定(见图3-8)。4.IS-LM 框架下的利率决定图3-8:IS-LM框架下均衡利率的决定弗莱明和蒙代尔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国际收支的因素,提出了IS-LM-BP模型,也称为弗莱明蒙代尔模型。该理论认为,只有在国内实体经济部门、国内货币部门和国外部门同时达到均衡时,包括利率、汇率和国民收入的国民经济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对于固定汇率国家,货币政策只是在短期内对调节内外均衡起作用,长期内是无效的。而财政政策在长期内是有效的。 (见图3-9、3-10)5. IS-LM-BP 模型的利率决定图3-9IS-LM-BP模型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图3-10IS-LM-BP模型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四、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 1.宏观调节功能:(1)积累资金 (2)调节宏观经济(3)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 (4)调节收入分配 2.微观调节功能:利率作为利息的相对指标影响了各市场主体的收益或成本,进而影响其市场行为。 (1)激励功能 (2)约束功能 第四节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53一、利率市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