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轻质砌块组合砌筑施工质量控制(22页)_第1页
ALC轻质砌块组合砌筑施工质量控制(22页)_第2页
ALC轻质砌块组合砌筑施工质量控制(22页)_第3页
ALC轻质砌块组合砌筑施工质量控制(22页)_第4页
ALC轻质砌块组合砌筑施工质量控制(2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LC轻质砌块组合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目 录一、工程概况 2二、小组概况 2三、选题理由 4四、现状调查 5五、活动目标 6六、 原因分析 8七、确定要因 9八、制定对策 10九、对策实施 10十、效果调查 16十一、巩固措施 19十二、总结及今后设想 20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南京市XX南扩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2.5万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9万,地上建筑面积17.6万。自北向南依次由医技楼、住院楼及门诊楼组成。住院部地上14层,建筑高度56.8m;医技楼地上六层,建筑高度25.5m;门诊楼地上5层,建筑高度21.6m;均设2层人防地下室。地上标准层墙体结构采用ALC轻质砌(规格为140mm*1

2、90mm*600mm)砌筑,同时根据砌筑需要配有1/4、1/2、3/4配砖、“U”型砖,其容重不应大于7kN/m3,黏结材料采用ALC砌块专用黏结剂。二、小组概况 1、小组简介为了让墙体达到清水墙体、具备不抹灰直接批注腻子,从而防止开裂、节约成本、提高砌体质量的目的,2009年7月2日组建了针对ALC砌块组合砌筑的土建QC小组,负责对住院部标准层(7层)ALC轻质砌块墙体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管理活动。小组共11人,全组人员均接受过QC小组专业知识的培训,每月活动4次,每次活动3小时左右,共活动16次,施工技术管理能力强,人员搭配合理,其组员简历见表一。 小组成员简历表 表一小组名称XX工程土建QC

3、小组小组类型发明型 成立时间2009年7月 课题名称ALC轻质砌块组合砌筑施工质量控制活动时间2009年7月2009年11月小组活动次数:16次 小组活动频率:4 次/月 小组人数:12人 小组分工 姓名 性别学历职务 QC培训时间 组 长(决策支持)XX男本科项目经理48小时副组长(技术负责)XX男本科项目总工 48小时副组长(施工生产) XX男本科项目副经理 48小时组 员(技术策划) XX男本科主管工程师 48小时组 员(生产协调) XX 男大专工程技术部长 36小时组 员(方案实施) XX男本科主管工程师36小时组 员(资料统计) XX 男大专资料员 36小时组 员(方案实施) XX男

4、大专技术员36小时组 员(方案实施) XX男本科技术员36小时组 员(方案实施) XX 男本科质量员36小时组 员(质量检查)XX男大专质量员 36小时2、小组活动出勤情况统计表小组活动记录123456789101112131415167月5日7月12日7月19日7月16日8月4日8月11日8月18日8月25日9月6日9月13日9月20日9月27日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1日10月28日序号姓名1XX2XX3XX4XX5XX6XX7XX8XX9XX10XX11XX备注:出勤: 缺勤: 请假:制表:XX 2009年11月01日3、小组主要获奖情况2009年获得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

5、2009年两篇成果获得上海市工程建设优秀QC成果一等奖 三、选题理由理由一: ALC蒸压轻质砌块是国家推荐广泛应用,具有轻质、高强、吸音、抗震、隔热、保温等多功能特性的新型建筑材料及砌筑快捷方便。理由二:为保证墙体不抹灰,清水墙面直接批腻子,以达到节省人工、材料、机械、工期,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砌筑质量的目的。理由三:本工程为南京市、集团公司重点工程项目,投标承诺为确保“扬子杯”,争创“鲁班奖”, 因此首先要确保优质结构工程。 四、现状调查1、我们QC小组最先对住院部7层B1区砌筑的墙线位移、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灰缝饱满度、与既有结构之间偏差、砌块搭砌长度等进行质量检查,共抽查了150个

6、点,不合格点为29个,并对检查结果统计如下表:表二序号项目检查点数不合格点数1墙线位移3022表面平整度、垂直度30123灰缝饱满度3034与既有结构之间偏差30105砌块搭砌长度3026调查人XX、XX、XX、XX7调查时间、地点2009-7-19 施工现场 制表:XX 2009年7月15日 总计检查150个点,不合格数量29个点,合格率81%。2、根据现场质量检查内容及数据,统计出不合格频数如下表: 表三序号项目不合格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表面平整度、垂直度1241412与既有结构之间偏差1034753灰缝饱满度311864墙线位移27936砌块搭砌长度27100合计29制表:XX

7、 2009年7月20日 3、我们小组根据上述调查统计表,画出了影响ALC轻质砌块组合砌筑施工质量的排列图,详见下图一。 排 列 图80%00%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差 与既有结构之间偏差 灰缝饱满度墙线位移 砌块搭砌长度频数N=2911523172912%40%60%100%频率(%)86%41%101232293%75%图一:影响轻质砌块墙体施工质量问题排列图制图:XX 2009年7月25日从排列图可以看出:影响ALC轻质砌块组合砌筑施工质量的A类因素为: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差与既有结构之间偏差。五、活动目标1、目标的确定: 保证轻质砌块施工质量,提高墙面平整度、垂直度,减少与原结构之间的偏差,达

8、到清水墙效果,实现自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图二 目标柱状图制图:XX 2009年7月28日 1、可行性分析(1)有利因素a、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控制小组,在决策、和管理上得到了项目领导的大力支持。b、项目部以项目总工带动的技术力量肯钻研、创新、实干,有利地保证该项技术的开展的实施。(2)不利因素a、由于150mm厚墙体厚度较窄,墙体构造柱、圈梁等采用现浇方式,加固不当容易发生胀模、墙体偏位、倾斜等,施工控制难度大。b、ALC砌块采用专用胶结材料,而非普通砂浆,工人首次操作。c、墙面平整度、垂直度要求均在3mm以内,砌筑质量要求较高。d、现今工人普遍质量意识整不高,管理难度较大。经讨论

9、分析,虽然施工任务艰巨,但在领导层大力支持、技术上肯吃苦钻研等有利因素影响下,通过小组其心协力的技术攻关,我们QC小组认为完全可以克服不利因素达到预期目标,合格率由81%提高至95%完全能够实现!六、原因分析我们小组成员对上述A类因素,采用关联图进行了原因分析,见下图: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差与既有结构之间偏差 技术交底不详细专业技术培训 材料检查不严 施工队伍技术不熟练 不力 砌块砌筑不 操作人员不十分了解 墙体尺寸偏差 砌块明显 砌筑方 达标 较大缺棱掉角 法不对 加固不当造成墙体倾斜 赶进度对质量不重视 带线不直,墙面凹凸不平 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人员安排不合理质量检查管理不严施工方案未优化

10、操作人员质量意识薄弱圈梁、构造柱涨模、麻面涨模、麻面图三 原因分析图七、确定要因从关联图(图2)收集了8个末端因素,经过QC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分析,调查验证,对8个末端因素进行确认,见下表四: ALC轻质砌块组合砌筑施工质量问题要因确认表 表四序号末端因素调查分析调查方式调查人结论1施工方案未优化ALC砌块结合芯柱的组砌方式,砌块与结构梁柱处连接,节点部位与构造处连接,必须执行技术标准,是主要原因。现场查验XX要因2专业技术培训不力公司安排对墙体质量保证措施强化培训,提高砌体质量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可解决。考核了解XX非要因3材料检查不严砌块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外观质量不合格的砌块应剔除,有竖

11、向裂缝、断裂及表面有浮水时不得使用,严格检查制度,可解决。检查原材料 检测报告XX非要因6技术交底不详细编制切实可行的砌体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认真做好书面与面对面的技术交底工作,交底必须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是主要原因。检查施工资料调查了解XX要因5操作人员质量意识薄弱公司非常重视本工程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抽调5名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施工骨干力量充实本工地,可解决。调查了解现场考核XX非要因4施工队伍技术不熟练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作为实际施工操作和控制、验评质量的准绳,增强施工队伍的实践性、技术性、标准性,是主要原因。检查施工资料调查了解XX要因7人员安排不合理人员做到统筹安排,根据作业区

12、工作量合理安排,老带新,明确责任人,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完成进度,可解决。讨论分析XX非要因8质量检查、管理不严砌筑ALC蒸压轻质砌块,缺少现场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检查顺序混乱,造成检查疏忽。现场管理责任不明,管理不严格,未严格执行三检制造成质量不合格问题出现,是主要原因。调查了解现场验证XX要因 制表:XX 2009年8月5日经过对上述8个末端因素的分析,确认以下4个要因:1、砌筑方案未优化;2、技术交底不详细;3、施工队伍技术不熟练;4、质量检查、管理不严。八、制定对策针对ALC蒸压轻质砌块墙体施工质量问题的四个要因,小组成员根据“5W1H”的原则,研究对策、制定目标、采取措施、专人负责,形

13、成了以下对策表(见表五)。 ALC轻质砌块组合砌筑施工质量问题对策表 表五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时间地点责任人1施工方案未优化创新施工方案,改变细部构造施工工艺,加强过程控制墙面平整度、垂直度均控制在3mm以内,砌筑质量达到清水墙的效果。对细部节点改革创新,现场演示,强化过程控制。2009-8-10工地现场XX2技术交底不详细针对施工的具体情况,编制详细的技术交底,能够指导现场施工,使交底简单、使用、详细。砌块施工全过程严格执行技术交底要求,使工人迅速领会交底内容,简化操作,达到高质量的砌筑效果。技术交底切合实际,通俗易懂,对每个工人进行技术交底,现场演示。2009-8-10工地现场XX3施工队

14、伍技术不熟练技术培训掌握砌块施工操作规程工艺要求,提高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砌体质量达到质量标准。1、充实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以老带新;2、下达砌块施工操作工艺流程图及书面交底, 3、利用农民工夜校进行技术培训,并现场演示。2009-8-10工地现场XX4质量检查、管理不严严格每道工序检查和执行三检制,明确相关责任施工过程中不留隐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执行三检制,明确工序验收负责人,确保质量目标实现。2009-8-10工地现场XX制表:XX 2009年8月10日九、对策实施实施一:优化施工方案 1、芯柱、芯梁组合砌筑的发明和应用小组成员针对圈梁、构造柱涨模、麻面等质量通病,经过多次研究、探

15、讨,最终创造性的采用了芯柱、芯梁取代原有构造柱、圈梁的构造方式,解决了构造柱、圈梁的涨模、加固不当造成的墙体倾斜、偏位等质量缺陷。原方案为墙体长度每5m、墙体转角等设置构造柱,墙体高度超过4m设置圈梁,门窗洞口过梁等均采用现浇处理。原方案采用新方案的原因新方案施工措施采用现浇二次结构,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混凝土胀模,影响墙面平整度,施工复杂,浪费人工、材料。按设计要求设置芯柱、芯梁,门边、墙角等增加设置,门洞顶部设置圈梁加强处理,植入钢筋后灌注砼。图四 芯柱、芯梁做法立面示意图芯柱芯梁现场照片2、为加强砌体整体刚性及稳定性,芯柱内植筋414,灌注C20细石砼,保证芯柱、芯梁强度。芯柱加密布置,门边

16、、墙中均设置,门头高度设置圈梁,芯柱钢筋与结构梁相连。芯柱、芯梁砌筑时,随砌筑随灌注细石砼浇实,每日砌筑高度不超过1.5m。芯柱(图中涂黑部分)设置以标准卫生间为例:图五 标准卫生间 3、墙线调整:砌体与原结构梁柱进行墙线调整,避免因结构尺寸偏差而使整面墙抹灰,调整尺寸最大不超过20mm。如图六:图六 墙线偏移效果检查 实施后,确保了芯柱、芯梁浇筑质量,墙面平整度、垂直度均控制在3mm以内,砌筑质量达到清水墙的效果。实施二:编制技术交底要细致全面,讲解流程、要点、并现场演示技术部重新编制了细致全面的技术交底,全部交底到基层施工班组每个作业工人。由技术方案编制人进行讲解施工流程、作业要点,并在现

17、场进行演示。 技术交底重点强调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砌筑墙端时,砌块要与框架柱面与剪刀墙靠紧,填满粘合剂,并将柱或墙上预留的拉结构钢筋或连接板展平,ALC砌筑灰缝较小,可在ALC砌块开槽下卧拉接筋,砌入水平灰缝中。 2、砌筑打底样板,墙体砌筑时,定好芯柱位置并根据门洞高度、砌块尺寸调整打底高度,使门洞顶部正好位于整皮砖位置,便于设置圈过梁。轻质砌块墙体按照规范要求底部采用相同厚度的页岩模数砖打底,打底高度超过30cm。图七 样板打底效果检查 技术交底详细全面,使工人领会交底内容,便于操作,达到高质量的砌筑效果。实施三:办技术培训班,做好书面交底,以老带新,全面提高作业人员技术水平。1、利用农民

18、工夜校对全体进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现场实际演示。2、调集了一些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以老带新,达到提高作业人员水平;3、技术人员重新变了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了砌块施工操作工艺流程图及注意要点,并由专人书面交底到每个操作人员。 效果检查 砌块施工全过程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工艺要求,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得到提高,砌体质量达到质量标准。实施四:抓住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1、抓住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全面过程控制 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过程控制,因为建筑产品内在的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和潜伏性,采用事后评价的方式很难完全准确反映质量真实水平。所以,项目部着重规范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19、采取三检制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内容包括质量行为、内业资料、工程实体以及平常出现问题的整改执行情况等等。2、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层层落实,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自检自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检查墙面平整度、垂直度 检查标高控制效果检查 关键环节严格控制,执行 “三检制”,使得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不留隐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十、效果检查1、2009年11月20日,小组对住院部七层B4区已砌筑完成的墙体质量进行抽查,共计抽查150个点,不合格点3

20、个,合格率达到97%。墙面平整度、垂直度均控制在3mm以内,与原结构之间均无偏差,减少了抹灰工序。抽查结果汇总如下:表六 序号项目检查点数不合格数量1墙线位移3002表面平整度、垂直度3003灰缝饱满度3014与既有结构之间偏差3015砌块搭砌长度301合格率=97% 制表:XX 2009年11月20日 图八 实施前后合格率对比 制图:XX 2009年11月20日通过以上统计,可以发现,通过此次QC活动,ALC轻质砌块墙体质量自检验收合格率从81%提高至97%,已达到此次活动目的。 2、经济、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分析:本工程ALC轻质砌块及陶粒空心砌块墙体总工程量约为25000m,抹灰面积达到

21、267000,施工面积较大,若采用砌体抹灰,人工、材料消耗量巨大,既增加成本又容易造成抹灰层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芯柱芯梁技术的成功试点,大大降低了成本,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经测算,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数据如下:a、人工费:2670040.04=1069,068元;由于墙体不抹灰给油工施工增加了部分难度,此部分费用补偿油漆工人工费用。b、材料费:2670053.61=1431,387元;c、机械费:267002.83=75,561;而相应由于减少抹灰湿作业带来的工期、空鼓开裂质量返工、材料浪费、管理费用、租赁费用等投入还不计算在内。总计节约成本:b+c=143.1+7.5=150.8万元。2)社会效益分析:在国家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方针指引下,大量新型建材涌现,ALC轻质砌块、陶粒砼空心砌块等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是具有质轻、强度高、吸音、抗震、隔热、保温等多功能特性的新型建筑材料。对新型产品的大胆采用,不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好评。墙体质量明显改善,芯柱芯梁技术直接节约了大量的水泥、黄沙等资源,在工期紧张的时刻大大缩短了工期,迎得业主等的一致好评。 3、实施前后效果对比 墙线调整前 墙线调整后 实施前:现浇构造柱墙体 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