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额贷款公司信贷相关管理制度汇编目录TOC o 1-1 h u HYPERLINK l _Toc27604 贷款管理责任制度 贷款管理责任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信贷资产的流动、安全和效益,防范和消除贷款风险,强化信贷人员放款的风险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和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贷款管理责任制度,是指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的全部贷款,通过明确贷款管理责任人,由责任人负责贷款的管理和收回,贷款造成风险和损失,根据责任人管理责任大小,由责任人实施赔偿的制度。第三条 贷款风险和损失,是指非
2、正常程序形成的贷款,正常程序中形成的不良贷款和难以收回的贷款。第二章 责任人第四条 贷款管理责任人是指:1、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2、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3、小额贷款公司信贷员。4、小额贷款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关联人。5、其他参与贷款审批决策的人员。6、违法、违纪、违规办理贷款业务的非信贷人员。第五条 调查、审查、审批贷款,必须建立登记簿,记录调查、审查、审批情况,所有人员都必须在贷款登记簿上明确“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意见,并签名。没有明确表示“不同意”意见的,或者没有明确意见的,或者意见表示模棱两可不清楚的,均视同“同意”。第六条 第一个同意贷款的人,确定为贷款管理第一责任人,其他贷款管理
3、人员共同为第二责任人。贷款管理第一责任人对贷款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贷款管理第二责任人对贷款负部分或者次要责任。第三章 管理责任贷款管理责任人有管理好辖属所有贷款的职责。贷款发放必须符合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信贷规章制度。支持借款人合法合规经营。坚持信贷资金周转、有偿使用,按期收回贷款本金并按规定收取利息。第九条 原欠不良贷款和新发放的贷款,公司应当指定专人,对本公司贷款管理责任人按实登记,并据以考核。第十条 根据贷款管理责任的不同,不同的贷款管理责任人对风险和损失的贷款按下列标准承担不同的责任:1、根据信贷员等级管理规定,在规定审批权限内信贷员直接经办的全部贷款,信贷员为第一责任人负100%
4、责任。超过信贷员审批权限,信贷员调查同意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发放的贷款,信贷员为第一责任人负70%责任,总经理为第二责任人负30%责任。信贷员不同意,总经理坚持发放的贷款由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负100%责任,信贷员不承担责任。2、超过总经理审批权限,总经理审查同意并上报董事长审批的贷款,调查信贷员为第一责任人负60%责任,总经理、董事长共同为第二责任人分别负30%、10%责任。公司信贷员不同意,总经理坚持上报的,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负90%责任,董事长为第二责任人负10%责任,信贷员不承担责任。3、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书面推荐发放的贷款,董事会会多人为第一责任人负90%责任,总经理为第二责任人负10%
5、责任。5、凡是以贷还贷的发放贷款,董事会不承担责任比例,责任人贷款比例由总经理负责分摊。第十一条 会计人员也有管理贷款的责任。由于财务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贷款造成风险和损失的,会计人员应当负一定责任。会计人员负责部分,同额抵减贷款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第十二条 贷款造成风险和损失,贷款管理责任人对造成风险和损失的贷款负一定的连带责任。第十三条 贷款管理责任人对造成风险和损失的贷款负一定的连带责任的实现形式有:1、非全额赔偿。2、全额赔偿。3、其他行政处理。以上实现形式可以并处。第四章 全部赔偿第十四条 下列贷款造成风险和损失,由贷款管理责任人全部赔偿;1、信贷人员发放的违法、违纪和严重违规贷
6、款。2、非信贷人员发放的全部贷款。3、实行包放包收的全部小额贷款。第十五条 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严重违规贷款:1、超越审批权限发放的贷款。2、未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发放的跨地区贷款。3、以贷还贷,以贷还息。4、违反规定展期的贷款。5、借名、冒名贷款。6、未按规定依法办理抵押、质押手续发放的抵押、质押贷款。7、其他严重违规发放的贷款。第十六条 全额赔偿中,对违法、违纪和严重违规的贷款,自发现之日起,从有关贷款管理责任人中扣收;对其他贷款,自贷款逾期起,从有关贷款管理责任人中扣收。非全额赔偿 第十七条 非全额赔款界定:全额赔款以外的,信贷人员发放的不良贷款超过规定比率应承担非全额赔偿责任。 第十八条 除
7、本制度第十四条规定之外,其他新发放的贷款,造成责任不良贷款余额占责任全部贷款余额之比达到一定比例以上的,对超比例这部分的绝对额,由贷款管理责任人非全部赔偿。第十九条 责任不良贷款余额占比规定:信贷人员三年不良贷款率不得超过1%,信贷人员五年不良贷款率不得超过2%,信贷人员八年不良贷款率不得超过3%,信贷人员十年不良贷款率不得超过4%,信贷人员十五年不良贷款率不得超过5%。第二十条 对应收而未能收回的贷款利息,并入第十八条贷款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良贷款余额中。第二十一条 对原责任人调离岗位,新接替责任人应对原责任人贷款根据风险大小进行全面清理,对清理后的风险贷款,要明确落实贷款管理责任人,下达
8、落实或者清收目标任务。落实贷款管理责任人要坚持“责随人走”原则。对造成风险和损失的贷款,要视不同责任和完成落实或者清收目标任务的好坏等情况,实行非全部赔偿。第二十二条 原责任人贷款风险的界定:正常贷款1、能参与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周转的未到期贷款。逾期贷款2、贷款到期或者展期后未偿还的贷款。呆滞贷款3、按规定认定为关停企业的贷款。4、贷款逾期(含展期后到期)2年(含2年)以上的贷款。5、企业转制,债务悬空6个月以上不能落实的贷款。呆帐贷款6、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被撤销、解散,进行清偿后,仍未能还清的贷款。7、不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但经有关部门认定,借款人和担保人事实上已经破产、被撤销、解
9、散在3年以上,进行清偿后,仍未能还清的贷款。8、借款人死亡绝户、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被宣告失踪或者死亡,又无继承人承担其债务,以其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未能还清的贷款。9、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者全部贷款;或者以保险赔偿和资产清偿及担保人承担经济责任后,仍未能还清的贷款。10、借款人触犯刑律,依法受到制裁,处理的财产不足归不定期所欠贷款,又无另外债务承担者,确认再无法收回的贷款。11、贷款人依法处置贷款抵押物、质物所得价款或者作价后金额不足以补偿抵押、质押贷款的部分。12、贷款逾期,提起诉讼后败诉或终止执行确实无法收回的贷
10、款。13、丧失诉讼时效、保证时效难以收回的贷款。14、其他确实无法收回被认定为呆帐的贷款。第二十三条 清理后原责任人的正常贷款,现有在岗信贷人员按新发放的贷款进行管理。在岗信贷人员为管理贷款的第一责任人,其它管理贷款的有关人员共同为第二责任人。责任人的责任比例大小,根据借款人性质及其他有关情况逐户落实。第二十四条 对原欠不良贷款管理责任人明确后的处理:1、完成落实或者收回任务的,免于赔偿责任。2、超额完成收回任务的,对超额收回部分绝对额按规定给予一定的奖励。3、完不成落实或者收回任务的,对未能完成部分绝对额按规定进行非全额赔偿。第二十五条 在对原责任人贷款进行清理和落实责任人过程中,要坚持尊重
11、历史和实事求是原则,要注意宽严相济。一般贷款责任人的责任大小由总经理确定,总经理无法确定或复杂贷款的责任人及责任大小,由董事会认定。第二十六条 对本制度第十八条和第二十一条分别计算所得的绝对额,均按下列标准实行分段累进非全额赔偿:1万元以下(含1万元),按本息的9%赔偿;1万元至5万元(含5万元),按本息的8%赔偿;5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按本息的7%赔偿;10万元至30万元(含30万元),按本息的6%赔偿;30万元至50万元(含50万元),按本息的5%赔偿;50万元至100万元(含100万元),按本息的4%赔偿;100万元至300万元(含300万元),按本息的3%赔偿;300万元以上
12、,按本息的2%赔偿。第二十七条 非全额赔偿中,以每年的9月30日为认定时点,计算不良贷款占比,求出应赔款金额。第六章 扣款和罚则第二十八条 造成风险和损失的贷款,通过扣收贷款管理责任人赔偿的款项来补偿。赔偿收入,确定不予退还的,赔偿款项直接抵冲不良贷款和相应贷款利息。其他无法收回和抵偿的贷款,列入呆帐贷款,待呆帐核销。第二十九条 赔偿款项由公司按规定分别统一扣收。可以一次性扣收,也可以从工资和奖金中按月扣收。从工资和奖金中扣收的,原则上要保证其1000元最低生活费。第三十条 非公司正式员工的赔偿,从给予的手续费和交纳的风险金等其他渠道中扣收。第三十一条 对已实行全额赔偿和非全额赔偿扣收的款项,
13、应当按照完成收回(落实)贷款任务或者降到规定比例的予以一定比例退还。第三十二条 因不可抗力和政策性因素,造成贷款损失,经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稽查核准后,可以酌情赔偿或者不赔偿。第三十三条 贷款管理责任人弄虚作假,不真实反映贷款形态,一经查实,加倍处罚。情节较重的,可同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理。第三十四条 当贷款管理责任人的经济能力无法或者无法继续履行赔偿责任的,或者赔偿损失不足以抵销其过错的,由公司依据有关规定和程序,视其情节轻重给予下列处理:1、停止责任人的贷款审批权。2、停职下岗清非。3、取消信贷员资格,信贷员等级。4、记过或者记大过。5、降低行政职务。6、撤销行政职务。7、开除留用。8、开除。
14、9、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处理可以并处。第三十五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贷款管理责任人必须立即停职下岗清非:1、新发放的贷款,责任不良贷款余额占比超过规定比例8个百分点以上的;2、第二次发现严重违规贷款的;3、发现违法、违纪贷款的;4、应赔偿款项达到最高限额的;5、因管理失职,造成贷款损失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 第七章 特别条款第三十六条 信贷人员由公司统一管理,信贷员的聘用和解聘,由总经理提出,报经董事长审查确认。第三十七条 公司根据信贷人员的不同等级和信贷规模,应当每年确定其相应的贷款审批权限,信贷员由总经理授权,总经理由董事长授权。第三十八条 对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决定不服
15、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公司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提出申诉。复议单位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予以答复。复核和申诉复议期间,不停止原处罚的执行。第八章 附则第三十九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和补充修改。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贷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切实化解和消化贷款风险,提高贷款质量,保证信贷资产安全,建立以贷款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信贷管理体制,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下同)关于贷款风险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贷款业务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贷款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各项政
16、策措施,建立和完善适应公司贷款业务特点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贷款风险全程管理,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各类贷款风险,降低不良贷款,提高贷款质量。第三条贷款风险管理原则。贷款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贷款风险管理一般原则与贷款业务实际相结合;(二)实行贷款按风险性质和历史成因分类管理;(三)坚持贷款风险管理权责相结合;(四)坚持把封闭管理措施纳入风险管理。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办理的各项贷款。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二章贷款风险划分第五条贷款风险。贷款风险是指在贷款业务运营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致使贷款无法按期收回本息,银行可能遭受资金损失。按照风险的划分原则,结合贷款业务实际,
17、贷款风险主要划分为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第六条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实施宏观调控、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市场等政策和特定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借款人因执行政策出现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第七条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根据借款人自身经营需要发放的贷款,借款人因经营管理、市场变化、灾害和道德因素等原因的影响,不能或不愿意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出现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风险。第八条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公司内部控制及治理机制失效以及信息技术系统失效等可能造成的贷款风险。主要包括公司内控制度和治理机制缺陷及内部员工操作失误、违反操作规程、信贷决策
18、超越权和道德因素等造成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损失的风险。第三章贷款风险预测第九条贷款风险预测。贷款风险预测是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贷款的各种风险因素、风险性质及风险程度进行识别和测定。贷款风险预测是贷前调查、审查的重要内容。风险预测结果是贷款是否发放、贷款期限确定、发放额度控制、贷款方式选择的基本依据。第十条政策风险预测。主要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政策性资金来源的落实与承诺保证情况、贷款利息补贴和挂账贷款本金消化资金的到位情况为依据,对贷款的政策风险进行预测。第十一条经营风险预测。应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分别按照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风险性质及程度进行识别和预测。(一)定性分析预测。主
19、要是通过对借款人内部各有关因素以及与借款人贷款偿还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和现象的不确定性分析,预测贷款风险。定性分析预测主要包括对借款人法人代表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内部控制能力、信誉程度和发展前景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特定行业或地区的经济政策、经济环境、市场供求变化、价格震荡等情况;各种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或诉讼、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的分析。(二)定量分析预测。主要是依据借款人的财务指标和经营指标,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预测借款人经营风险主要采用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定、贷款项目评估、贷款风险度计量以及贷款风险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定主要是根据借款人财务指标设置
20、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划为不同分值,根据分值划分信用等级,根据信用等级识别贷款风险程度。贷款项目评估主要是通过对借款人财务指标和投资估算、筹资成本、项目效益测算和不确定性分析等量化指标评估,综合评价项目贷款风险。贷款风险度计量主要是通过设置贷款风险权重,计量贷款风险程度,量化贷款风险。贷款风险敏感性分析是指对贷款风险的主要或关键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量化分析,测定和判断其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第十二条操作风险预测。主要依据贷款行是否具有较强的风险决策能力;员工是否具备所承担职责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执行信贷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能力;风险管理是否覆盖贷款操作的各个环节;是否具有完善的信息管理手段等。
21、第四章贷款风险预警第十三条贷款风险预警是指在贷款操作和监管过程中,根据事前设置的风险控制指标变化所发出的警示性信号,分析预报贷款风险发生和变化情况,提示贷款行要及时采取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贷款风险预警包括微观预警和宏观预警。微观预警是根据各种风险预警信号,及时判断单个借款人或单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和风险性质。宏观预警是在微观预警的基础上,通过对贷款风险分类监测,依据贷款组合风险分析,综合评价贷款质量状况,判断全行或地区或行业的贷款风险程度(宏观预警详见第七章)。第十四条政策风险预警。主要通过政策风险信号反映。政策风险信号一般包括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农业政策、其他特定行业政策、信贷
22、政策、汇率和利率政策等的调整、变动。其中,国家和地方政府与公司贷款密切相关政策调整、政策性资金来源的落实和承诺保证变动、贷款利息补贴和挂账贷款本金消化资金的到位异动,应当作为当前政策风险预警的主要信号和监测的重点。通过对各种政策风险信号进行识别、分析,及时发现危及贷款本息按期偿还的风险苗头,提前对政策风险预警做出反映。第十五条经营风险预警。主要通过财务预警信号、市场预警信号、行为预警信号和其他预警信号反映。(一)财务预警信号。财务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各项财务指标如流动性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收回率、现金流量等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变动。(二)市场预警信号。主要通过市场供
23、求和价格波动信号进行综合反映。市场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所处行业或地区的宏观政策、特定行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等发生改变,可能对行业经济周期和市场发展前景产生不利变化;市场供求关系、产品价格发生持续性或大幅度的波动;贷款上限和贷款支持价格上限面临挑战;地区和行业信用环境以及整体经济环境恶化等。(三)行为预警信号。行为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存在违约记录,提供虚假资料套取贷款,违规开立存款账户,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借款人贷款展期次数增加,借款人法人代表的变动,法人代表及其财务、会计人员发生违规违纪行为,主要股东或关联企业发生较大调整,改制改组不规范,担保物品价值下降或担保撤销,借款人
24、未经银行同意对外提供担保等。(四)其他预警信号。主要是可能发生各种影响借款人经营水平的重大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第十六条操作风险预警。主要通过银行内部操作风险信号反映。操作风险信号一般包括贷款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信贷岗位责任不明确、信贷档案不规范、客户信息资料不全面以及信贷管理内控机制不完善等;对不符合贷款基本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不按规定办理贷款担保、不按规定用途或超权限发放贷款;贷款“三查”或审贷分离操作不规范、信贷监管制度不落实、信贷信息资料缺乏、借款合同要素不全、信贷文本遗失或失效、数据统计失真、风险预测失误以及其他违反贷款管理制度的各种违规操作行为和工作失误等。第十七条建立和健全贷款风险
25、预警系统。要建立微观风险预警与宏观风险预警相一致的预警体系。要运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客户信息系统、行业或行情信息分析系统、信贷监管系统,特别是粮棉库存监管系统等信息,对贷款运营各环节和各种状态下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识别、反馈,对影响贷款安全的主要风险信号进行前瞻性判断,并制订处置方案,落实各环节的责任,提出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预防性和补救性措施。第五章贷款风险控制第十八条贷款风险防范与控制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在贷款发放前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在贷款发放后、收回前应当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控制贷款风险的发生、扩大和恶化。应对不同性质的贷款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也可以对同一种类贷款风险同时
26、采取多种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第十九条实行借款人贷款资格认定制度。应当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经营效益、资信情况定期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及贷款风险程度进行贷款资格认定。第二十条实行有效的贷款管理方法。贷款风险防范与控制按照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和贷款性质、种类,分别实行授信管理、逐笔核贷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一)授信管理。通过核定借款人一定时期内的授信额度,集中统一控制借款人信用风险。根据借款人的不同信用状况分别实行内部授信和公开授信。结合公司贷款业务的性质和贷款的特殊要求,确定借款人的基本授信和特别授信。(二)逐笔核贷管理。根据借款人资信状况和贷款的风险性质及程
27、度,对不符合授信管理条件的,继续实行逐笔审贷、钱粮挂钩、购贷销还的贷款管理制度。(三)项目管理。对各种专项贷款,要按照项目管理程序,对贷款项目进行立项、评估、审批、实施、验收、评价的管理过程,以确保贷款项目的成功。第二十一条选择有效的贷款方式。应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和贷款性质、种类,分别选择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方式。选择信用贷款方式的借款人,除另有规定外,原则要有相应的风险补偿金和一定比例的自有流动资金,并分别采取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和自有流动资金比例管理的方式。(一)贷款担保。对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较多的贷款,可以按照有关管理制度,分别采取贷款保证、抵押、质押担保方式。(二)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对借
28、款人自主经营粮棉油等用于农业的贷款需求,但又不具备发放担保贷款的相应条件,可以采取贷款补偿金方式,作为贷款风险补偿。借款人在贷款前,提供符合有关自筹要求的收购(调入)粮棉油价款一定比例的补偿金,存入指定的贷款补偿金存款账户。补偿金在贷款本息未结清前,不参与借款人的购销经营活动,专项用于弥补收购(调入)粮棉油产生的风险。借款人还清贷款本息后,全额退还补偿金。(三)自有流动资金比例管理。可以根据贷款种类和性质,确定借款人自有流动资金比例最低限额。第二十二条严格执行贷款操作规程。实行贷款审贷分离和贷款审批授权制度,按照贷款“三查”程序规范操作,签订借款合同,确保要素完整,合法有效,规避操作风险。第二
29、十三条完善库存监管制度。根据收购农产品资金贷款的特点,制定库存监管制度,对借款人粮棉油等库存实施有效监管,控制贷款风险。坚持实行粮棉油等农产品收购报账制度、库存检查制度和货款回笼制度。定期检查或抽查责任人的管户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二十四条加强对贷款管理制度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稽核。信贷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信贷员落实贷款管理制度制度和操作规程情况进行检查。稽核部门要及时组织对信贷员贷款操作规范情况的稽核,以促进各项管理制度制度的落实,做到规范和及时操作。第二十五条鼓励借款人投保。鼓励借款人对库存粮棉油等商品和其他符合保险规定条件的财产办理保险,转移贷款风险。第二十六条防范和控
30、制借款人改革改制风险。对借款人实行合并、分立、股份制改造、破产等涉及公司债权的改制行为,要全程参与,落实贷款债权,防止借款人逃废悬空银行债务。对需要办理债务转移手续的,要规范签订债务转移协议,确保债务落实手续合法有效。第六章贷款风险化解第二十七条贷款风险化解是指对已发生的贷款风险,应根据风险的种类、特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采取财政补偿、补偿金抵偿、抵(质)押物变现补偿、以资抵债、保险理赔、依法诉讼、呆账核销等措施,避免或减少贷款损失。第二十八条对已经发生的政策风险,应及时向政府汇报,以政策为依据,督促按政策规定落实补贴政策和消化计划,消除贷款风险。第二十九条对已经发生的经营风险,应采
31、取补偿金抵偿、向保证人追索、处置抵(质)押资产、以资抵债、保险理赔、诉讼和呆账核销等措施,化解、补偿贷款风险。(一)用风险补偿金抵偿贷款本息。当借款人销售库存粮棉油发生价差亏损、贷款本息不能全额偿还时,要将借款人风险补偿金作为贷款的偿还来源,及时收回贷款本息。(二)向保证人追索。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采取贷款保证担保方式的,应依法向保证人追索,督促其以货币方式或资产抵债方式偿还借款人所欠贷款本息。(三)处置抵(质)押资产。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采取贷款抵(质)押担保方式的,应依法对抵(质)押物品进行处置,处置价款优先用于偿还所欠贷款本息。(四)办理以资抵债。借款人确无货币资金或货币
32、资金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应对借款人事先抵押或质押财产办理以资抵债,通过处置抵债资产收回贷款本息。(五)办理保险理赔。借款人因遭受灾害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借款人已经办理财产保险的,应督促其及时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理赔款应优先用于归还所欠贷款本息。(六)依法诉讼。对不按期归还贷款本息或故意逃废债务的借款人,应通过诉讼手段依法清收。(七)办理呆账核销。对已形成的贷款风险,采取一切化解补偿措施后仍无法收回的,按照呆账认定与核销程序报批核销。对表外利息,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后实行减免。第三十条操作风险的化解。对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操作造成贷款决策失误,借款合同要素不全或合同无效,信贷监管制度不落实,
33、信贷信息资料缺乏,数据统计失真,以及其他违反贷款管理制度的各种违规操作行为和工作失误等所产生的贷款风险,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正或补救,规范管理和操作,将贷款风险减轻到最低限度直至消除。第三十一条认真解读国家或省级人民政府的政策规定,积极应对“三农”贷款的风险,研究政策对“三农”贷款的风险补偿、化解。第七章贷款风险监测与考核第三十二条贷款风险监测。从强化贷款风险宏观预警出发,对贷款的质量状况和变动情况进行全面、持续、客观、动态地评价和反映,以便及时掌握贷款质量状态和贷款风险程度,迅速采取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第三十三条贷款风险监测的依据。贷款风险监测主要依据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将贷款划分为正常
34、、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依次反映贷款的风险程度。前两类为正常贷款,后三类为不良贷款。通过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分类的具体依据是贷款实际使用情况和物资保证程度,同时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记录(包括贷款逾期天数)和还款意愿,以及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和银行信贷管理等因素。第三十四条贷款风险监测方法。贷款质量分类,由信贷和会计部门按有关规定适时认定,并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监测要求进行归并统计。实行贷款质量分种类、分地区动态监测。第三十五条贷款风险监测内容。围绕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设置若干贷款质量评价指标,监测贷款质量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贷款质量的量比及其变动
35、情况,贷款质量布局和地区、行业、种类等结构情况,评价贷款质量稳定性和不良贷款风险程度。第三十六条贷款风险监测分析。通过建立自下而上逐级定期监测分析制度,真实、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状况。根据贷款风险的高危品种、高危地区、高危行业的分布情况,强化贷款风险的宏观预警功能。根据贷款风险监测结果,上级行及时完善信贷政策,调整授权管理,采取各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第三十七条贷款风险管理评价考核。实行贷款风险管理量化考核制度,通过对贷款质量动态监测,重点对不良贷款增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将其作为衡量各级行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对不良贷款绝对额非正常原因增加的,实行一票否决制。第三十八条贷款风险披露。贷款质量分
36、类状况按规定统一对外披露,对银监会、人民银行有特殊要求的,按规定另行上报。第八章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第三十九条实行贷款风险管理总经理负责制。要建立贷款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实行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总经理负总责。第四十条实行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分开管理。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应分别由不同的岗位或部门负责。建立贷款评审委员会,明确其职能和责任。贷款评审委员会只负责对信贷部门提交的贷款建议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贷款由董事长或董事长的授权人审批。第四十一条明确落实各相关部门的贷款风险管理职责。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对贷款风险管理有关制度制度及分类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贷款质量的监测分析、评价与考核;会计部门实施会
37、计监督及按贷款科目核算反映;稽核部门负责对贷款风险管理工作真实性、贷款损失责任认定和处理情况进行稽核检查;信息电脑部门负责贷款风险监测分类统计报表的生成与上报;法规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制度合法性的审核和风险保障措施的法律工作。第四十二条实行贷款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凡因违规操作,工作及决策失误造成贷款损失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交司法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四十三条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修订。第四十四条本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施行。信贷合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贷合同管理工作,加强风险控制,保证信贷业务的合法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38、和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第二条信贷合同管理是公司信贷管理的基础,信贷合同管理应遵循“统一法人,分级管理,授权决策”的原则。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信贷合同”,是指与公司信贷业务有关的借款合同、临时借款协议、担保合同(包括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委托贷款合同、展期协议、变更协议等具有契约性质的文件。第四条本制度所称“信贷业务部门”,是指公司信贷管理、风险管理部门。第五条公司信贷合同文本分为框架合同文本、格式合同文本和特殊合同文本。本制度所称“框架合同文本”,是指由公司拟定合同必备条款和选择条款,由信贷人员根据具体项目需要选择使用并可增加条款的合同文本。本制度所称“格式合同文本”,是指预先印
39、制拟定、以印制文本或磁盘形式下发的信贷合同文本。本制度所称“特殊合同文本”,是指除“框架合同文本”、“格式合同文本”以外的其他信贷合同文本。第六条根据公司信贷业务的需要,借款合同一律使用框架合同文本;其他信贷合同可以使用格式合同文本。由于特殊原因不宜使用框架合同文本、格式合同文本的,可以使用特殊合同文本。第二章信贷合同管理职责第七条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全行信贷合同的法律归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信贷合同管理规章制度的拟定、修改及执行情况的检查;二、负责框架合同文本和负责格式合同文本的拟定、修改、废止和解释;三、负责信贷合同谈判及签订工作的法律指导;四、必要时参与特殊、重大信贷合同的谈判
40、;五、负责授权范围内负责信贷合同的法律审查;六、负责指导信贷业务部门办理信贷合同公证及抵(质)押物登记事宜;七、负责处理涉及信贷合同的重大纠纷和诉讼案件;八、负责负责信贷合同管理的法律培训;九、董事长授权的其他职责。第八条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信贷合同的业务归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信贷合同谈判和签订工作的业务指导;二、负责授权范围内信贷合同的审批;三、负责授权范围内信贷合同变更的审批;四、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全行信贷合同管理中涉及的保险、监理工作;五、负责信贷合同的统计工作;六、负责信贷合同理的备案;七、负责监督、检查信贷合同的履行,协调信贷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八、董事长授权的其
41、他职责。第九条总经理在信贷合同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信贷合同的谈判、签订及履行;二、负责授权范围内信贷合同的审批;三、监督、检查本单位信贷合同管理工作;四、负责本单位信贷合同的统计、分析工作;五、董事长授权的其他职责。第三章信贷合同的谈判第十条信贷合同谈判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信贷业务管理的规定,以及正式的贷款承诺函、贷款条件评审报告、贷委会项目审议会议纪要、项目初步设计及总概算、开工报告及批复文件等有关资料。第十一条信贷合同谈判的主要内容是对贷款条件和合同条款的讨论和确认,其重点是围绕贷款风险点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第十二条总经理负责信贷合同的具体谈判工作,风险管理部门、信贷管理
42、部门负责对信贷合同的谈判工作提供专业意见。第十三条承办信贷人员接到贷款承诺函后,应对贷款条件进行在确认,即应开始合同谈判;合同谈判涉及其他单位时,其他单位应予积极配合。谈判过程中如遇与贷款承诺函、贷款条件评审报告内容不符的情况,应报信贷管理部门及风险管理协调;如协调未果,由总经理报董事长决定。第四章信贷合同的审批第十四条信贷合同的审批权限一、固定资产贷款1、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信贷合同,由信贷部门填报信贷审批表,由总经理自行审批;2、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信贷合同,由承办信贷员填报信贷审批表,报信贷管理部门;信贷管理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送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法律审查;风险
43、管理部门审查通过后,由信贷管理委员会批准。二、其他种类贷款其他种类贷款的审批权限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第十五条担保合同(包括保证合同、抵押协议及质押协议)应按照贷款保证管理制度和其他规定进行审查。信贷合同送审时,应随附以下材料:一、信贷审批表;二、借款申请书和借款申请书中要求借款人和担保人提供的有关材料;三、贷款条件评审报告或调查报告;四、信贷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项目审议会议纪要;五、其他审批时需要的材料。第十六条信贷员应在信贷审批表中对以下问题作专门说明:一、贷款项目风险点及防范措施;二、合同内容是否与贷款承诺函、贷款条件评审报告、贷委会项目审议会议纪要的要求相符;如有调整,应说明调整内容;三
44、、合同内容是否与框架合同文本条款原意有重大出入;四、框架合同文本中增加或删除的条款。第十七条信贷合同审查的主要内容1、使用文本是否正确、规范;2、合同附件是否齐备;3、主、从合同相应内容是否一致;4、合同主体是否依法设立并年检合格;5、贷款项目是否超越对方法定经营范围;6、贷款项目是否已办妥相关的审批手续;7、借款人、保证人是否符合公司有关规定要求的条件;8、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9、合同内容是否符合贷款承诺函、贷款条件评审报告、贷委会项目审议会议纪要的要求;10、合同主要条款是否完备;11、合同内容、数字填写是否翔实、准确;12、有无损害公司权益的条款;13、违约处罚
45、措施、争议解决方式是否合法、有效;14、代理人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授权代理书;15、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是否超越代理权限范围;信贷员应对信贷合同进行全面审查,保证信贷合同的合法性、准确性;信贷部门应从信贷业务管理的角度对报批的信贷合同进行审查;风险管理部门应对报审的信贷合同进行法律审查。第十八条信贷部门应分别制定本单位信贷合同审批制度,明确信贷合同主办人员的岗位职责、任务以及信贷合同审批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信贷业务部门制定的信贷合同审批制度应报风险管理部门备案。第五章信贷合同的签订第十九条公司发放贷款必须签订借款合同,不得发放无借款合同的贷款。由于特殊原因暂时无法签订借款合同,而又必须发放贷款的
46、,可先签订临时借款协议。借款合同应明确提款计划和还款计划,并约定具体日期。个别项目无法确定具体提款时间和数额的,在借款合同中应规定各年度用款总额,并采用在年度内签订提款协议的方式明确具体提款时间和数额。提款协议原则上由总经理自行审批。借款合同中规定的还款计划原则上应与贷款承诺函、贷款条件评审报告、及贷委会项目审议会议纪要的要求相符。如确需调整,应在合同报批时予以说明。第二十条信贷合同经各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按本制度规定审批通过后,应方可签订。第二十一条签订信贷合同签订后三十日内填写信贷合同文本使用情况登记表(见附件)并报送风险管理部门备案。各方应在合同上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并由法定代表人或授
47、权代理人签字。信贷合同应加盖骑缝章。公司签订信贷合同一律使用“合同专用章”。合同专用章的使用和管理按照规定执行。第二十二条信贷员负责信贷合同的具体签订,风险管理部门、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对信贷合同的签订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第二十三条信贷合同必须填写合同编号,合同编号方法按照统一的规定执行。第六章信贷合同的履行第二十四条信贷管理部门应按照信贷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义务、充分行使权力利,并负责督促对方当事人全面履行信贷合同中约定的义务。第二十五条信贷员负责合同的具体履行工作,如对方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违约行为,应按照合同约定与其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应及时报信贷管理部门,必要时风险管理部门采用法律手
48、段予以解决。第七章信贷合同的变更第二十六条信贷合同的变更包括信贷合同的当事人变更、贷款展期、借款合同提款计划或(和)还款计划的调整及其他合同内容的变更。第二十七条变更信贷合同须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签订变更协议。变更协议为原信贷合同的附件。第二十八条信贷合同变更的审批程序,按行内有关规定办理。第八章信贷合同文本的制订、修改和废止第二十九条框架合同文本的制订。框架合同文本的制订,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拟订初稿;初稿送信贷管理部门征求意见后,由风险管理部门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送审稿报公司领导总经理、董事长批准后颁布使用。第三十条框架合同文本的修改已批准使用的框架合同文本如需统一修改,参照本制度第二十九
49、条的规定办理。第三十一条框架合同文本的废止已批准使用的框架合同文本,因各种原因已无法继续使用的,由风险管理部门报总经理、董事长批准后废止;第三十二条格式合同文本的制定、修改与废止格式合同文本的制定、修改与废止参照本制度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办理。第三十三条特殊合同文本的制订。一、信贷管理部门如需使用特殊合同文本(包括对格式合同文本进行修改、补充)的,应将文本草案及相关材料送风险管理部门审查;二、特殊合同文本一事一订,未经风险管理审查同意,不得重复使用。第九章信贷合同文本的印制和使用第三十四条信贷合同文本的印制信贷合同文本采用计算机输出方式印制。信贷合同文本由风险管理部门统一
50、确定。第三十五条信贷合同文本的使用信贷合同文本的使用必须符合各类信贷合同使用说明的要求。第十章信贷合同的档案管理第三十六条信贷合同的档案管理工作应严格遵照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第三十七条信贷合同签订后5日内,签订部门应将信贷合同副本分送风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其他需要备案留存的部门;信贷合同签订后10日内,签订信贷员应将信贷合同副本报信贷管理部门备案;信贷合同正本应根据行内有关规定归档。第三十八条信贷合同的保密管理工作应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办理。第十一章信贷合同管理的检查第三十九条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检查信贷合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第四十条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定期检查信贷合同的谈判、审批、签订及
51、履行。第四十一条总经理负责定期检查本单位的信贷合同管理情况。第四十二条信贷员应于每年1月20日前将上一年度本单位的信贷合同管理情况报送风险管理部门,由风险管理部门汇总并结合全行信贷合同检查结果,形成年度报告,会签信贷管理部门后,报公司总经理。第十二章违规责任第四十三条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应按有关规定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第十三章附则第四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修改。第四十七条本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施行。贷款计结息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贷款计结息管理,推进业务规范运作,按照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根据人民银行关于贷款计结息问题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贷款利率换算公
52、式为:日利率=年利率/360,月利率=年利率/12。采用积数计息法和逐笔计息法计算利息: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帐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日利率计算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其中累计计息积数=每日余额合计数。逐笔计息法按预先确定的计算公式逐笔计算利息。第一种计算方式:计息期为整年(月)的,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实际零头天数日利率。 第二种计算方式: 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即每年为365天(闰年366天),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
53、利率。贷款计结息第四条 贷款按逐笔计息法、以实际天数计息,具体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方式有:按月结息、按季结息、按年结息,利随本清贷款还本时清息。贷款按月结息的,每月的二十日为结息日;按季结息的,每季度末月的二十日为结息日;按年结息的,年度末月的二十日为结息日。第五条 短期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按贷款合同签订日相应档次的贷款利率计息,贷款合同期内,遇法定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第六条中长期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利率由借贷双方按商业原则确定,可在合同期间按月、按季、按年调整,也可采用固定利率的确定方式。根据贷款合同确定的期限,按贷款合同生效日相应档次的贷款利率计息。实行按月、按季、
54、按年调整利率的,合同执行期间有利率调整的,每满调整周期后,再按当时相应档次的贷款利率确定下一周期利率。第七条 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可按合同利率按月、按季、按年计收复利,贷款逾期后改按逾期罚息利率计收复利,最后一笔贷款清偿时,利随本清。利随本清贷款不计复利。在贷款部分还款时,归还本金的那部分利息应同时归还;第八条 贷款展期,期限累计计算,累计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自展期之日起,按展期日同档次利率计息;达不到新的期限档次时,按展期日的原档次利率计息。第九条 逾期贷款或挤占挪用贷款,从逾期或挤占挪用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罚息,直到清偿本息为止,遇罚息利率调整,分段计息。对贷款逾期或挪用
55、期间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可按罚息利率按月、按季、按年计收复利。如同一笔贷款既逾期又挤占挪用,应择其重,不能并处。第十条 借款人在借款合同到期日之前归还借款时,贷款人有权按原贷款合同向借款人收取利息。第十一条贷款逾期遇节假日顺延,节假日后第一个工作日还未归还,则自贷款到期日次日起按逾期罚息利率计息。第十二条贴现按贴现日确定的贴现利率一次性收取利息。第三章 按揭贷款计结息第十三条 按揭贷款分固定金额还款法和递减金额还款法两种。还款周期分按月、按季两种。还款时按利息结清原则计息。还贷计划,天数按月30天计算。固定金额还款法:每月(季)还款额(利息+本金)固定,计算公式为:每期还款额=本金月(季)利率(
56、1+月(季)利率)期数(1+月(季)利率)期数-1每期利息=上期剩余本金月(季)利率每期还本额=每期还款额-每期利息递减金额还款法:每月(季)还款额(利息+本金)递减,本金固定,利息递减,计算公式为:每期还本额=贷款总金额期数每期利息=剩余本金月(季)利率最后一期还款额=上期剩余本金+一个月(季)利息第十四条 在还款宽限期内,不计逾期罚息;超过宽限期后还款,从计划还款日开始计收本期应还本金的逾期罚息。还款宽限期由合同订立时确定。第十五条 未到约定还款日提前还款,按实际天数计息。提前归还多期款项,当期按实际天数计息,其他提前期只收本金,不计收利息。第十六条 遇按揭贷款利率调整,调整日为年初,按上
57、年最近一次调整后的利率计算利息,并更新还贷计划;对跨年度的还款期次,利息按调整前后的利率对年对月分段计收。第四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实施。第三十一条 本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修改。贷款操作规程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信贷管理,规范信贷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促进信贷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建立权、责、利统一,审、贷、查分离,对信贷资金运行实行风险度量、体制制约、权限管理的信贷运行管理机制。第三条 办理信贷
58、业务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经营自主权范围内开展贷款业务。第四条 贷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贷款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原则,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不得接受任何单位和个人强令贷款。二、“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协调统一的原则。三、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小额、流动、分散”的信贷原则。四、服从金融宏观调控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原则。在自主、充分运用信贷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必须严格服从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要求。五、保险防范风险原则,对从事相对风险职业的借款人和担保人必须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的保险,对风险较高的抵押物均要办理抵押财产的保险。第二章 贷款对象及条件
59、第五条 贷款的对象应当是辖区内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资金良好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申请贷款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从事经营活动合法合规,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规范要求,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场所、有效益,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恪守信用;二、应具有合法的身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良好的信用记录,有按期还本付息能力,应付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或落实了贷款人认可的还款计划;三、除自然人和不需要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应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年检手续,特殊行业须持有相关机关颁布的营业许可证;四、除
60、自然人外,须持人民银行核准发放并经过年检的有效贷款卡以及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自然人贷款,非自然人担保的,自然人也须持贷款卡;五、能定期报送企业资产负债表、经营情况表及贷款人所需的其它报表;六、除国务院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资本收益性投资累计额未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50%。七、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70%,自有资金占贷款总额比例要求不低于30%,具有一定的经营能力,必要时要有相应经济实力的单位或自然人提供担保,有条件的要参加保险。第七条 借款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接受其申请:一、借款人原有逾期贷款或为他人担保贷款还有逾期未得到清偿且未落实还款计划的;二、生产、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师工作计划
- 2024年体育用品销售员提成及促销活动合同3篇
- 2024年建筑节能施工员聘用合同3篇
- 初中暑假学习计划
- 高炉炉渣综合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三年级教学工作计划5篇
- 2022中学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
- 小学体育工作总结
- 公司助理个人实习工作
- 六年级毕业演讲稿范文集锦七篇
- 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100道及答案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4100字】
- 艺术疗愈行业分析
- 中医院肺病科年度工作计划
- 老年综合评估知情同意书
- 会议筹备工作分工表
- 2023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工况下的涉网性能技术要求
- 医学英语术语解密-福建医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内燃机车点检方法探讨
- 2023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及解析:《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