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淮安市基层气象台站现状与考虑7500字 通过对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人才队伍、业务建立和气象社会管理三个方面现状进展调查分析,发现都存在一些问题和缺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建立和完善基层气象台站用人和人才评估机制,进步基层气象台站业务创新才能和业务程度,完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网络建立,构建新型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健全气象现代化共建机制,营造基层气象台站事业开展良好环境。 气象台站 观测 预报 效劳 科研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淮河下游。淮安市?庀缶纸居?1950年5月,现辖淮阴区、淮安区、洪泽区、涟水县、盱眙县和金湖县6个县、区基层气象台站。现有在职职工119人,其中6个县
2、、区基层气象台站在职职工55人。虽然6个县、区基层气象台站职工人数缺乏全市气象系统一半,但从事的业务效劳工作占全市气象系统70%以上。基层气象台站工作是气象事业开展的根底和生命线。近年来,随着气象部门施行“三大战略,基层气象台站气象事业得到了快速开展,气象现代化建立获得新进展,在防灾减灾、经济建立、社会开展和效劳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总体来看,气象部门特别是基层台站还存在着各种各样问题,制约着事业的开展。同样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也存在着人才构造不合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预报精细化缺乏,效劳手段单一,气象监测预警网络和防灾减灾体系有待补充完善,根底设施建立层次不齐,气象社会管理
3、才能缺乏等问题。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工业强市、开放引领、全面创业、城乡一体化、绿色开展六大战略和率先实现现代化战略目的,推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开展,加快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改革开展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存在的问题和缺乏,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对促进淮安地区气象体制改革、探究气象事业开展思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一、淮安基层气象台站人才队伍现状人才队伍老化、知识构造失衡、升职晋级空间小、事多待遇低是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面临的主题问题。一人员构造老化从在职员工人数来分析,各县、区气象局除洪泽区气象局少1人外,均已满编,每站都到达9人,盱眙气象局是10人。但是从年龄构造来
4、分析,极为不合理,老人偏多,6个县、区气象局40岁以上人员占60%,有些县气象局,比方金湖县气象局50岁以上就有5人,超过一半,全市基层气象台站没有形成年龄梯次构造。老同志偏多,有好的一方面,一是基层工作经历丰富,工作纯熟,业务才能强。有的老同志屡次获国家、省、市气象局和地方政府表彰,能在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经理解,有不少老同志仍坚守在工作一线。不过老同志多,也有缺乏之处。由于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接收新知识新工作方法不积极,甚至有不少人对此有畏难情绪。还有职务和职称等方面的问题也挫伤老同志的工作执情,个别人本着“坐一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本职工作外不愿意再做别的事。淮安区气象局还有一名老
5、职工长期休病假。二人才知识构造失衡2022年,中国气象局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改革,基层气象台站业务人员须承当气象观测、预报预警、气象效劳、业务维护、网络通讯等。但是现状是:淮安地区6个基层气象台站26名业务人员受过上述综合业务培训的,到2022年6月才只有3人。复合人才少,知识层次低,业务人员没有一人是研究生学历,尽管90%以上人员是本科学历,但第一学历是中专的接近全体业务人员一半。复合人才少,知识层次低,影响了全市业务质量,也使新技术使用受到不少限制。三基层人手少、事情多基层气象台站普遍存在兼职现象,不是兼职总帐,就是兼职现金会计,还要从事人影作业、行政执法及地方事务。特别是近年来,地方上城
6、市文明创立等活动,比业务人员本职工作量还多,工作做不完,只有加班来完成,休息日、假日加班是常事,更谈不上休年假。某一县局从2022年实行年假制度以来,因工作多从未有人休过年假,也没有对职工进展薪金补偿。四基层台站待遇低经调查,全市除淮阴区气象局外,其余5个县、区局职工与市局同工龄、同学历、同级别人员相比,基层气象台站人员与市局职工月收入相差15002500元,视各县、区地方津贴和政府管理奖差异而不同。施行综合业务改革后,县气象部门应该设置一个综合业务高级岗位,评审条件对县局一线业务人员倾斜,但是江苏省气象系统综合业务高级岗位评审一直迟迟未动,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只有一个县局有高级职称。在职称评
7、审、聘用方面,由于基层台站话语权细微,职工职称晋级缓慢、职称偏低。另外,基层业务人员都是事业编制,没有晋升局指导时机。按照中国气象局县级机构改革方案,县级气象台应该是副科级,可是江苏省气象系统对此也未落实。另一方面,基层气象台站对人才在工作中做出绩效及时评价和奖励历度不够,缺少优胜劣汰的竞争鼓励。轻培养,重使用。能干肯干的多干,干多干少一个样,严重的挫伤了基层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五培训少、科研创新缺乏近三年来,淮安市气象系统业务人员参加脱产三天及以上业务培训共有119人次,而基层气象台站只有20人次,缺乏全市气象系统参培人数17%,高层次培训几乎与基层台站不沾边,业务复合型培训只有3人次,少之
8、又少。最近几年,基层气象台站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软硬件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效劳需求使得基层气象台站科研创新工作重要性更加明显。但基层气象台站科研创新软硬件都存在缺乏,经费没有保障。外出学习交流时机少,难以接触新技术、新理念。基层气象台站课题也申报不积极,三年来,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开展课题研究工程仅8项,其中与外部门结合开展科研工程只有1项,没有与上级部门结合开展科研工程,不及市局一年开展的科研工程多。二、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业务建立现状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气象现代化建立虽然获得一定进展,但气象预报精细程度不高、气象效劳才能欠缺、气象预警监测体系不完善,根底设施建立还存在短板。 一气象效劳
9、与人民群众需求有差距目前淮安市基层气象台站均开展临近天气预报,短时天气预报,短、中期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空气质量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农作物气象灾害、病虫害预报。开展了面向政府部门的决策气象效劳、开展了面向社会群众的公共效劳,开展了面向农业、环境、交通、旅游、电力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专项气象效劳。气象效劳在防灾减灾,经济社会开展和生态建立中获得显著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效劳需求,气象预报效劳还有不小的差距。暴雨、暴雪、台风、大雾、雷电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有待进步,精细化预报刚刚起步。气象效劳产品不新颖,效劳手段单一,有针对性、实用性、个性化效劳产品稀少。与政府部门沟
10、通少,效劳缺乏主动性。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气象效劳力度不够,农村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仍未解决。二综合观测体系有待补充完善到2022年末,淮安市已建成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形成了国家气象观测站以自动观测为主,人工观测为辅的观测业务格局。另外,还建成128个区域自动观测站,其中7要素区域站2个,5要素区域站97个,4要素区域29个,而2022年11月晋级改造的洪泽湖避风港区域站填补了洪泽湖区域无风向风速观测的空白。还有10个土壤水分站、1个农业物联网观测站、2个雷电监测站,1个多普勒雷达,初步建成构造合理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但是,城市、湖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不完善,农业特色小气候观测站才开场布点
11、,国家气象观测站云、天观测工程没有实现自动观测,气象观测数据没有与社会共享。三防灾减灾体系有待加强目前淮安地区“政府主导、部门结合、社会参与、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初步建成,各县、区人民政府均已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指导小组,下发了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成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化图编制。部门应急联动机制顺利开展,乡、镇、街道均有气象信息效劳站,各乡、镇、街道均有一名气象协理员,各村、居委会都有一名气象信息员。不过淮安地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还未完全融入公共防灾体系中,乡镇、街道、村居两级气象公共效劳没有完全推开,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工作经费没有保障,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防灾减灾作用没
12、有完全发挥,乡镇、街道、村居两级气象防灾减灾考核机制不完善。车站、码头、医院、学校、大中企业等人数众多的地方还没有全部部署气象预警信息系统,这些都为气象灾害防御留下了隐患。四气象台站根底设施还存在短板近五年来,在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支持下,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建立程度明显提升。淮安区、淮阴区和洪泽区气象?A警指挥中心已投入使用,涟水县、盱眙县气象预警指挥中心正在建立中,各县、区基层气象台站均添置、晋级了预警效劳系统,视频会商系统,无人自动观测站,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效劳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不过,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建立还是层次不齐,金湖县国家气象观测站搬迁才开场规划,涟水县、盱眙县气象局基建政府
13、配套经费还未落实,影响了工程进度。三、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气象社会管理现状一系列气象法律法规公布施行,推动气象社会管理不断前行,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气象社会管理获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气象机构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开展,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社会管理也面临种种困境。一地方支持力度和社会公众认知度不高由于气象部门是全国唯一实行双重财务体制的垂直管理部门,国务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虽出台了相关文件,但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保护,对气象社会管理和经费落实支持力度不够。2022年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地方财政预算落实层次不齐,各县、区地方气象事业费预算最多与最少相差近5倍,这使个别台站气象社会管理工作举步维艰。习惯
14、上,社会上大局部部门、人员认为气象部门就是搞搞预报效劳,哪有这么多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对气象执法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屡屡违规施放氢气球,违规传播气象信息,破坏气象探测环境。十年来,全市6个县、区气象台站都出现过台站搬迁情况,都是与气象探测环境破坏有关。另一方面,基层气象台站气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使人民群众不理解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同时基层气象台站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社会管理意识不强,“重业务轻管理,没有主动将自己提升到社会管理者的位置。基层气象台站执法人员又都是兼职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得不深不透,执法经历缺乏,执法手段单一,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气象社会管理的落实。二防雷体制改革进展慢根据?中国气
15、象局关于防雷机构编制和人员调整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各县级气象台站成立负责防雷减灾支撑的事业机构,做到政事分开,协助气象主管机构进展防雷平安技术监视和质量标准执行情况检查等项职能,取消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事中事后监管职能,但没有明确人员编制和经费落实,为防雷平安管理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此次防雷体制改革跨度大,由于政策不到位,体制机制和历史原因,人员、经费没有落实,改革就无从谈起。目前,淮安地区6个县区基层气象台站还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出台详细改革方案,更没有本质推进防雷体制改革。四、加快淮安地区基层气象台站事业开展的几点对策建议一建立和完善基层气象台站用人和人才评估机制认真贯彻中国气象局关
16、于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文件精神,落实基层气象台事业机构行政级别,兑现基层气象台站一个综合业务高级职称编制,评审条件、标准适当降低,并且不占省、市气象局高级职称名额。完善人才鼓励机制,评选表彰应该是基层一线业务人员,特别是年龄偏大人员优先。加强宣传基层业务人员先进事迹,积极引导基层业务人员争先创优意识,激发他们工作热情。建立以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任用机制。施行市、县局人才培养一体化战略,加大市、县局人才交流力度。执行交流人员工资、户口、社保不转、编制不动的柔性政策,解除交流人员后顾之忧。 二进步基层气象台站业务创新才能和业务程度建立开放交融的科技创新机制,促进
17、市、县科技创新人才引领,探究市、县人才协同创新机制。建立稳定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明确基层气象台站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完善基层气象台站科研立项、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基层一线人员积极申报科研工程,建立科研立项面向业务应用奖励机制。构建基层气象台站终身教育制度,建立学习型台站,加强业务一线人员在职培训,进步一线人员综合业务、科技素质、执法程度和现代管理才能。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历,着力提升基层气象台站气象科技创新才能和预警预测效劳整体实力。三完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网络建立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先进、高时空密度、高稳定性的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完善洪泽湖流域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加快城市气象、
18、交通气象、环境气象等观测系统建立,加快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布点。与水利、环保部门开展水文、水情调查、大气环境观测工程建立,进步气象信息化程度。加强观测装备保障才能,省、市气象局应进步对基层气象台站综合观测系统运行监控、维修维护技术支持力度。进步强降水、大风、雷电、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探测准确性和预警时效,进步预报预测精细化程度和准确率。通信网络建立要集约高效,进步其信息共享和气象数据处理才能。与农业、水利、环保、交通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进步气象信息利用率。四构建新型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加快知慧气象建立,建立设施先进、功能齐备的基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效劳中心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平台、突发公共事件预
19、警信息发布平台。健全“政府牵头,气象承办,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快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市、县区发布平台的建立。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将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公共效劳体系中、融入新农村建立中。气象预警信息显示系统实现学校、医院、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全覆盖,沿洪泽湖、白马湖建立大功率气象预警发布平台。与电信、挪动、联通和广电部门合作,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建立针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和警报盲区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五建立健全气象现代化共建机制积极健全双重财务体制,推进综合预算改革,把气象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20、进步地方气象公共财政保障才能。把气象建立和社会管理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重要公益事业领域,加大县、区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基层气象台站设施建立步伐,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立标准,对已完成根底设施建立的基层气象台站进展改造,以适应气象事业的开展需求。按照“四个一流台站标准施行基层台站气象文化提升工程,满足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和气象文化建立需要,改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立,使职工有个环境优美、设施现代化的工作场所,更加积?O主动地效劳于淮安地区经济社会开展。六营造基层气象台站事业开展良好环境顶层设计尽快出台详细的县级防雷体制改革方案,落实人员、经费。防止和减少基层气象台站在改革中多走路、走弯路。健全法规
21、体系,优化开展环境。完善与国家气象法规相衔接,与本地经济社会开展和气象防灾减灾、趋利避害需要相适应的气象标准性文件、政策体系;健全与气象业务效劳开展相适应的地方标准体系,强化气象行政管理体系和依法行政工作,推进气象业务效劳和气象社会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打造高素质的气象执法队伍,进步依法行政才能。正确覆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及时制止和查处违背气象法律法规行为,营造基层气象事业开展良好环境。参考文献1刘伟.加强基层气象台站人才队伍建立J.时代金融2022,11:231-231.2郭红艳,李莉.如何调动基层气象台站年龄偏大人员的积极性J.人力资源管理,2022,11:264-264.3郭红艳,马丽,侯玉环.新常态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效劳现状与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2,22:307,309.4刘朝英,邹应杰,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