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古诗鉴赏_第1页
北京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古诗鉴赏_第2页
北京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古诗鉴赏_第3页
北京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古诗鉴赏_第4页
北京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古诗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10市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古诗鉴赏,句读,默写(八区十套)1海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ll题。横波亭(为青口帅赋)金元好问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注: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登,备赞他有文才武略。后用“元龙百尺楼”来指高峻。11. (7分)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下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起笔不凡,辞采雄壮,又巧借典故,既写出了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也暗指了亭名之由来。B 颔联写眼前的景色引发了诗人对“千年豪杰”的追忆,这

2、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仲谋处”表达的情感一致。C 颈联中疏星、澹月、老木、清霜加之“秋”与“夜”,描绘出一派清寒江景,而鱼龙潜江,雁掠长空,更添清寥之感。D这首诗融情于景,借咏横波亭与周围山川形势,勉励青口帅勇往直前,收复失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有人称元好问的诗“有豪放迈往之气”。请结合相关诗句,从容或语言的角度加以分析。(4分)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处断句。(5分)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蓁蓁使古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沾襟国子高子曰然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也驽马柴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况君乎!”又俯而泣。晏子曰:“乐哉!今日婴之游也。见

3、怯君一,而谀臣二,使古而无死者,则太公至今犹存,吾君方今将被蓑笠而立乎畎亩之中,惟事之恤,何暇念死乎!”(取材于诗外传)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夫战,勇气也。_,再而衰,_。(左传.刿论战)_,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屈原国殇)_,知来者之可追。_,觉今是而昨非。(潜归去来兮辞)_,羨长江之无穷。_,抱明月而长终。(轼前赤壁赋)春如旧,_,_。(陆游钗头凤)有日月朝暮悬,_。天地也!_,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关汉卿窦娥冤)2西城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天 下 不 诉 而 无 冤 不 谒 而 得 其 所 欲 此 尧 舜 之 盛 也 其

4、 次 不 能 无 诉 诉 而 必 见 察 不 能 无 谒 谒 而 必 见 省 使 远 方 之 贱 吏 不 知 朝 廷 之 高 一 介 之 小 民 不 识 官 府 之 难 而 后 天 下 治。12.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任选其中4道题)。(8分)(1)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屈原国殇)(2)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3)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禹锡陋室铭)(4)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杜牧阿房宫赋)(5)地也, ;天也, ! (关汉卿窦娥冤)(6)曾记否,? (沁园春)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7分)野人送朱樱 杜甫

5、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霑门下省,早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注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赐霑:即霑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C.“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

6、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D“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一样,让人惊叹。 (2)结合全诗的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4分)3东城十一校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 分) 夫 前 世 之 主 能 使 人 人 异 心 不 为 朋 莫 如 纣 能 禁 绝 善 人 为 朋 莫 如 汉 献 帝 然 皆乱 亡 其 国 更 相 称 美 推 让 而 不 自 疑 莫 如 舜 之 二 十 二 臣 舜 亦 不 疑 而 皆 用 之 然 而 后世 不 诮 舜 为 二 十 二 人 朋 党 所 欺 而 称 舜 为 聪 明 之 圣 者

7、 以 能 辨 君 子 与 小 人 也 。 (取材于欧阳修朋党论)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 4 道题)(8 分),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诸亮出师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愈师说),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哎,。(关汉卿窦娥冤)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 1314 题,共 7 分。 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注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 年)冬,由于统治阶级的政策改变,诗人自南抗金前线

8、被调到大后方府任路安抚司参议官,入蜀途中作此诗。“剑门”,关名,在省剑阁县北。13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衣上征尘”既实指调任途中所染尘埃,也虚指战场飞扬尘土,以与诗人奔走人生之途的辛劳。 B“远游”一词既可概括作者三十年间行万里的经历,也可指这次入蜀地的远行。 C第三句作者自问自答,认定自己就只该是个诗人,自然引出下文细雨中骑驴进入剑 门的诗意描写。 D全诗语言平实易懂,既描写了作者的外在形象,又描写了眼前之景,情感含蓄深沉。 14“消魂”一词,有人认为是“喜悦之情”,也有人认为是“黯然伤神”,你怎样理解?结合具体诗句并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简要说明原因。(4 分)

9、 4东城联考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皇甫谧,汉太尉嵩曾也。所 养 叔 母 教 曰 昔 孟 母 以 三 徙 成 子 曾 父 以 烹 豚 存 教 岂 我 居 不 卜 邻 何 尔 鲁 之 甚 乎 修 身 笃 学 自 汝 得 之 于 我 何 有 因 对 之 流 涕 谧 乃 感 激。(选自初潭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十题任选八题完成) (8分),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浴乎沂,咏而归。(侍坐)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实迷途其未远,。(渊明归去来兮辞)人生如梦,。(轼念奴娇),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

10、三杯两盏淡酒,。(清照声声慢)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关汉卿窦娥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愈师说)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殢人娇扩 深院海棠,谁倩春工染就?映窗户,烂如锦绣。东君何意,便风狂雨骤?堪恨处,一枝未曾到手。 午日乍晴,匆匆命酒。犹与见,胭脂半透。残红几点,明朝知在否?问何似,去年看花时候?下列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词的开篇即点出题旨“咏海棠”,并巧妙运用问句引出比喻,将天然的海棠比喻为人工织成的锦绣。B. 上阕结尾处用一“恨”字写出了作者的惜花之情,他恨狂风骤雨的来临让人无法充分欣赏美丽的海棠花。C. 词的下阕别开生面,着重描述作者“赏残花”

11、的行为。“胭脂半透”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雨后海棠花的颜色与质感。D. “明朝知在否”的问句表达了作者一片惜花伤春之心,与对时光易逝的无尽感慨。读这首海棠词,许多人认为“午日乍晴,匆匆命酒”一语非常精彩,请结合全词从结构和含义两方面简析其妙处。(4分)5东城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凤栖梧 兰溪宋 冠桂棹悠悠分浪稳,烟幕层峦,绿水连天远。赢得锦囊诗句满,兴来豪饮挥金碗。飞絮撩人花照眼,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翠竹谁家门可款?舣舟闲上斜阳岸。 注:款:敲打,扣。舣:y,使船靠岸。1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中“悠悠”和“稳”表面上写行船缓慢稳当,实际是写乘船人的心境

12、悠闲。 B“烟幕”二句写词人放眼所见:碧水连天一望无际,重峦叠嶂的山峰若隐若现。 C“赢得”二句写出了词人触景生情后,雅兴顿起,边豪饮边吟诗的狂态和情致。 D末二句写出词人因沉醉于山水忘归,只好停船靠岸,不知到谁家借宿的惆怅。12有评论者称“飞絮撩人花照眼”一句为词人作品中的佳句,请对此句作赏析。(4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日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冠虽故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上下有分不可相倍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故日正而心又少而言。 (取材于说苑)14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13、(8分)于嗟鸠兮,!于嗟女兮,! (诗经氓)宗庙会同,?赤也为之小,?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谐之言曰:“, 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去来江口守空船,。夜深忽梦少年事,.(白居易琵琶行)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6一模1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5分)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国语鲁语下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总角之宴,。信誓

14、旦旦,。(诗经氓)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入,。(渊明归去来兮辞)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嘈嘈切切错杂弹,。,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仲淹楼记),归去,。(轼定风波)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8分)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轼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小姑:指小孤山。郎:即浪矶,在小孤山对面。当地民间有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15、一项是(3分)A.诗歌起笔两句“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出山水苍茫的画面,把读者自然引入画境。B.大小孤山四面环水,诗人连用“崩”“去”“搀”等几个词语,展现了“孤山”之险。C.“沙平风软”两句,写江风轻柔,江波起伏,大小孤山仿佛随小舟在江上起伏低昂。D.诗歌最后两句劝诫舟中的商人不要轻狂侮慢,勿对已作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描写江中的大小孤山,别有情趣。请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5分)7石景山一模11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5分) 东 南 之 美 有 荆 山 之 麝 脐 焉 荆 人 有 逐 麝 者 麝 急 则 抉 其 脐 投 诸 莽 逐者 趋 焉 麝 因 得

16、以 逸 令 子 文 闻 之 曰 是 兽 也 而 人 有 弗 如 之 者 以 贿亡 其 身 以 与 其 家 何 其 知 之 不 如 麝 耶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_,。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轼前赤壁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仲淹楼记)守着窗儿,?,到黄昏,点点滴滴。(清照声声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问苍茫,谁主沉浮? (沁园春)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8分)幕遮草梅尧臣露提平,烟墅奋。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注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

17、。堪怨王,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注:庾郎,指南朝梁代时年少成名的文士庾信。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前四句表现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铺垫。B“窣地春袍”,指拂地的青色官服,这里用来表现宦游少年的风采。C作者用拟人手法写;草对王的埋怨,表达了自己对投身仕途的厌倦。D“翠色和烟老”写诗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将草写得形神(外形特点和蕴情感)俱备。请结合具体诗句,写出对草之“形”“神”的理解。(5分)8丰台一模11.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5分) 孔子曰夫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

18、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且夫齐程本子天下之贤士也吾于是而不赠终身不之见也。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曰:“ , ,是故哂之。”(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积水成渊, ;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臣本布衣,躬耕于, , 。 (诸亮出师表)带长剑兮挟弓, 。 ,终刚强兮不可凌。 (屈原国殇)于嗟鸠兮,!于嗟女兮, !(卫风氓)莫听穿林打叶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轼定风波)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8分)陵峰采药触兴为诗帛道猷1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2,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

19、。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3。 注释1帛道猷:东晋高僧,性率真淡泊,雅好游览题咏。翳:遮蔽。 上皇民:古代皇朝遗民。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本诗一、二句写山峰起伏,绵绵相连;山下平野上碧绿的树林环绕清澈的河流。B. 本诗三、四句描写动景,风至云过,视线延伸到更广阔的“远山”“荒榛”之境。C. 本诗的作者面对古朴静谧的田园风光,超然物外,没有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态度。D. 本诗格调高妙,清新闲适,富有山野气息,超凡脱俗的情志寄托在山水美景里。本诗“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两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境作简要分析。(5分)9房山一模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

20、月杜 甫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注:杜甫晚年飘泊西南,有一段时间曾经滞留在夔州(现奉节)的西阁,此诗就是在那里写的。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首句以月点题,首联中“残夜”与“四更”承接、照应,交代了月所处的特定时间。B颔联借“镜”“钩”等意象写出了月光与月形,令人心旷神怡,为全诗奠定了明快的感情基调。C.颈联的“兔”与“蟾”无不与月有联系,“疑鹤发”与“恋貂裘”分别从侧面写出了月色之白与月光之寒。D.尾联的“姮娥”就是“嫦娥”,一个“寡”字突出了嫦娥的孤寂,同时也带有诗人自况的意味。“四更山吐月”中的

21、“吐”字颇得后人欣赏,轼“乱石穿空”中的“穿”字也被历代评论家赞美。你认为“吐”与“穿”字有怎样的异曲同工之妙?(4分)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画线部分断句。(5分)(熹)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 (取材于宋史朱熹传)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桑之未落, 。 ,无食桑椹!(诗经氓)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宠命优渥, ,有所希冀。(密情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使天下之人, 。独夫之心, 。(杜牧阿房宫赋)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轼定风波)10大兴一模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