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基本知识课件PPT_第1页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基本知识课件PPT_第2页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基本知识课件PPT_第3页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基本知识课件PPT_第4页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基本知识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基本知识一、概念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简称ADR):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合格药品:1.合法生产2.符合标准3.合法经营4.合适贮存正常的用法用量:说明书、药典、教科书。定义中限定为质量合格药品,排除了错误用药、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这就排除了因以上情况所引起的责任性或刑事性事件,消除报告人的疑虑,便于ADR监测工作开展。 “输液反应”不用上报到自治ADR中心。(药物、溶媒;注射器具;操作等因素使药液热原、异种微粒含量不合格不合格药品)。热原反应只是输液反应的一种。区别输液反应与药物热 1、检验。

2、 2、热原反应一般发生快,温度超过39 药物热一般发生较慢,温度低于39“输液反应”虽不属于不良反应,但作为基层单位可以报到单位ADR小组,作为本单位了解大输液质量的一个重要信息。 药物不良事件 (Adverse Drug Event,ADE): 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这其中包括使用某药物期间出现的病情恶化、并发症,各种原因的死亡,各种事故如骨折、车祸等。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人群的用药风险,本着“可疑即报”原则,对有重要意义的ADE也要进行监测。药源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s,DID): 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

3、与用药有关的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损伤引起的临床症状。它不仅包括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发生的ADR,而且还包括超量、误用、错用及不正常使用药物引起的疾病。药源性疾病和药品不良反应,难以划分。抽象地说,前者是后者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终产物”。一般说来,ADR出现较快,消退也快。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内,使用同一种药品对健康人群或特定人群进行免疫防治,普查普治,群防群治过程中出现的多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依据SFDA制定的)。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影响较大,一旦发现群体不良反应,应立即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厅(局)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新的药品

4、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即说明书是判断某不良反应是否为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唯一依据。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引起死亡;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3、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 伤残;4、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1/10偶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十分罕见:1/10000据WHO在发展中国家的调查发现,住院病人ADR发生率10-20%,其中5发生严重ADR。药源性死亡占住院死亡人数的3.6%-25%。

5、住院病人ADR发生率:挪威:11.5%,法国:13.0%,英国:16.0%。我国是药品不良反应的重灾区,住院病人ADR发生率10-30%,每年约有500-1000万住院病人发生ADR,其中严重的ADR可达2550万件,约有20万人死于ADR。美国每年住院病人严重ADR占6.7%,致死ADR占0.32% ;药源性死亡高居美国人口死亡的第4-6位,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和肺部疾病。三、药品不良反应按发病机制分类 A型不良反应: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有关,通常与剂量相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副作用、毒性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

6、应、首剂效应和撤药反应等均属A型不良反应。 B型不良反应:是指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它与使用剂量无相关性,一般难以预测,发生率较低,但较为严重,而且时间关系明确。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属于此类。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 C型不良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其潜伏期较长,药品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其特点是背景发生率高,用药与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长,难以用试验重复,其发生机理不清,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四、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一) 药物方面:1.正常的药理效应。2.杂质。如青霉噻唑酸。目前的药品标准对于某些有害物质只是限度检查,且项目有限。3.制剂质

7、量。同一药品即使在质量检验合格,由于不同生产企业的制剂工艺、技术条件的差别,带来质量的差异,可能成为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4、添加剂。如增溶剂、赋形剂、抗氧剂、防 腐剂等都有可能成为诱发不良反应的因素。 (二) 机体方面:种族:动物种属间差异,人类白色人种与有色人种间差异,与遗传因素有关(药物代谢酶)。 性别:部分药物反应存在性别差异。 药物皮炎:男女(32) 保泰松、氯霉素引起粒细胞缺乏: 男女(13) 年龄:小儿及老年人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盐 代谢及酸碱平衡药物敏感性、药物分 布、代谢和排泄 个体差异:药效学差异(催眠药兴奋,咖啡因 抑制) 药动学差异(药物代谢) 过敏性病理状态:可影响

8、药效学及药动学过程 胃肠道疾病:影响口服药物吸收 心血管疾病:影响药物吸收、分 布、代谢及排泄。 肝脏损害: 影响药物代谢消除 肾功能损害:影响药物排泄 (三) 用药方面药物相互作用:为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重要因素,用药种类越多发生率越高。 合用5种药物 4.2% 6 10种 7.4% 1115种 24.2% 1620种 40.0% 21种以上 45.0%五、上市前临床试验的局限性1、观察对象样本量有限(期:2030例,期:100例,期:300例,期:1000例)2、观察时间短3、病种单一4、受试对象的局限:多为1850岁,病种 单一,全身情况较好,多不并用其他药物。一些发生率低于1%的不良反应

9、、需要较长时间应用才发现或迟发的ADR可能未能被发现。 由于上述原因,即使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质量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仍有可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的不良反应。这样的不良反应不能认为是药品审批不严、质量有问题或者医疗事故。所以需要开展药物上市后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再评价。六、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年代 地区 药物 用途 毒性表现 受害人数1890 欧美亚 甘汞 通便、驱虫、 汞中毒 死亡儿童1950 制牙粉 585人1900 欧美 蛋白银 消毒、抗炎 银质沉着症1949 100人1930 各国 醋酸铊 头癣 铊中毒 半数用药者1960 死亡(1万人)1922 各国 氨基比

10、林 退热、止痛 粒细胞缺乏 死亡2082人1970 1940 各国 硫代硫酸 风湿病、哮喘 肝、肾、骨髓 约1/3用药者 金钠 损害1935 欧美 二硝基酚 减肥 白内障 近万人失明1970 死亡9人1937 美 磺胺酏 抗菌消炎 肝肾损害 358人中毒 (含甘二醇) 107人死亡1953 欧美加 非那西丁 止痛退热 肾损害、溶血 肾病2000人 死亡500人年代 地区 药物 用途 毒性表现 受害人数1954 法 二磺二 疥、粉刺 神经毒性、 中毒270人 乙基锡 脑炎、失明 死亡110人 1956 美 三苯乙醇 高血脂症 白内障、阳痿、 1000人, 脱发 占11956 欧南美 反应停 妊娠

11、反应 海豹样畸胎 1万人1961 日本 死亡5000人1967 欧 氨苯 减肥 肺动脉高压 70用药者 唑啉1960 英美澳 异丙肾 止喘 心率失常、 死亡3500人 气雾剂 心衰 1963 日本 氯碘喹啉 肠炎 脊髓病变、 中毒7856人1972 失明 死亡51933 美 乙烯雌酚 保胎 阴道腺癌(女) 300人1972 1968 美 心得宁 抗心率失常 眼、粘膜损害 2257人1979共计 16种 死亡2.2万人18901980 伤残1.1万人 被反应停夺去胳膊的孩子们 在“反应停事件”发生之后,各国政府开始对药品安全性高度重视,现代意义上的ADR监测报告制度在各国相继建立。 “反应停事件

12、”可以被视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史上的分水岭,由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跨出了其历史性的一步。案例药源性耳聋我国有5000-8000万残疾人,听力残疾约占1/3,其中60-80%与药物有关抗生素是致耳聋的主要药物案例苯甲醇臀肌挛缩2004年湖北恩施州鹤峰县某乡495人(2-29岁)表现:跛行、八字腿、蛙行腿、难翘“二郎腿”、下蹲受限、皮肤凹陷手术费每人3000元/人,一个乡148.5万元案例 马兜铃酸事件 1993年比利时学者首先发现2例女性患者,在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减肥药-苗条丸后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肾损害,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肾间质纤维化。 1997年英国报道2例因治疗湿疹服用

13、含关木通的中草药制剂引起肾功能衰竭。至1998年已有100余人因服用含AA制剂的中草药产品而导致慢性肾损害,其中部分患者已接受肾移植。 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目的和意义1、防止严重药害事件的发生、蔓延和重演。2、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为上市后再 评价提供服务。3、促进临床合理用药。4、为遴选、整顿和淘汰药品提供依据。5、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八、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方法1.自发呈报系统 自发呈报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可疑ADR报告给生产、经营企业、ADR监测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自发呈报的优点:自发呈报是药物上市后ADR监测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形式,监测范围广,参与人员多,最经济

14、,可以发现潜在的药品不良反应问题的信号。 自发呈报的缺点:自发呈报最大的缺陷是漏报,不能计算ADR的发生率。 八、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方法2.处方事件监测PEM PEM的操作过程:选定一个研究药物在一定范围内搜集出开过此药的处方贮存处方资料并向开过该药处方的医生发出调查表(征询暴露于该药后病人的结果)回收调查表进行资料分析 PEM的优点:对医生处方习惯、处方药物无任何影响,对所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高度敏感。 PEM的缺点:治疗分配未进行系统性随机,PEM研究的可信性取决于医生调查表的回收率。 八、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方法3.医院集中监测(Hospital intensive monitoring)

15、医院集中监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数月或数年)、一定的范围内对某一医院或某一地区内所发生的ADR及药物利用详细记录,以探讨ADR的发生规律。4.药物流行病学研究 常用方法包括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运用药物流行病学可以判断出药品和ADR之间的关联强度,计算出ADR的发生率。缺点是费用高,需要大型的数据库支持。5.强制性报告系统我国主要采用的方法:强制性报告系统适合我国国情,起步晚、进步快、起点高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反应。发现可能与用药有

16、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向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其它法规关于药品ADR的相关规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80、81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80条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65条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4年3月4日发布 第一条:为加强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

17、的药品不良反应。第十三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每季度集中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第十四条: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填报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第十五条: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注:目前,药品所有不良反应均可报) 第五章处罚第二十七条: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除医疗机构外的药品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或警告,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一)无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二)未按要求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三)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匿而不报的;(四)未按要求修订药品说明书的;(五)隐瞒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