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1页
《化学1》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2页
《化学1》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3页
《化学1》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4页
《化学1》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张新宇1化学1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2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3单元标题主要内容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见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认识原子核特点:以研究物质需要为主线整合科学方法4研究物质世界分类方法物质的分类模型方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子结构模型常见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实验方法物质转化的分类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5物质反应分类根据组成溶液纯净物导电性根据状态根

2、据导电混合物胶体固、液、气体积研究分类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角度判断物质的分类物质的转化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根据状态根据组成根据性质基本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条件特点1:旧中引新,降低难度特点2:归纳总结,适当提升特点3:注重开放,发散思维氧化还原反应(P5)7从化合价角度判断得失电子、线桥法、氧化剂和还原剂配平专题1专题2专题4是否介绍从得失氧的角度判断?是否可分析化合价变化产生的原因?是否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是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强弱比较化学2内容安排由浅入深,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气体摩尔体积”(P10)8计算事实原因探析结

3、论气体摩尔体积教学建议除了要求学生进行标准状态物质体积的计算外,还可以提供273K、1.01106Pa以及 546K、1.01105Pa 时氢气、氮气及二氧化碳的体积。9计算结果:273K、1.01105Pa 气体体积均为22.4L, 273K、1.01106Pa气体体积均为2.24L, 546K、1.01105Pa时均为44.8L。优点:(1)从定量角度说明问题;(2)掌握比较的科学方法;(3)能说明气体体积与压强、温度的关系;(4)易得出阿氏定律;(5)易说明22.4L/mol只是一个特例。电解质的知识(13)10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化学平衡专题1专题2化学反应原理引

4、入电解质概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有无必要一步到位?应要求到什么程度?为什么没设计实验?胶体(P14)11内容现教材(化学1)原教材(第3册)制法提供,但不要求作要求介稳体系知道,不要求解释不要求渗透不作要求不透过半透膜丁达尔现象要求要求沉降要求要求电泳不要求要求内容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12研究方法分离与提纯固-液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常见质的检验液液离子的检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不混溶混溶混溶不混溶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物质提纯的两种途径(P18)13学生问题解决的难点在哪儿?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实验?(1)从硝酸钾和氯化钠

5、混合物中提取硝酸钾;(2)从含有少量氯化镁及泥沙的粗盐中提取氯化钠。常见离子的检验(P21)(1)主要涉及Na+、K+、 NH4+等阳离子及Cl- 、 SO42-、 CO32-等阴离子的检验方法。(2)既是对初中内容的复习( NH4+ 、 CO32- ),同时又是提升( Na+、K+、 Cl- 、 SO42- )。(3)可以提供缺乏标签的溶液,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离子的检验方法。(4)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一般是先加稀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但由于学生在初学阶段,只要求掌握用酸性氯化钡溶液检验即可。14本部分化学计算的要求(P25)15物质的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微粒数

6、气体体积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为什么引入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降低教学的难度?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16原子结构原子核 质子核外电子中子核外电子与元素性质的有关系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P27)17古典原子论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物质由微粒构成原子实心球模型葡萄干面包模型行星模型玻尔分层排布模型量子力学s、p、d、f关注科学的模型方法关注模型得出的探究过程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18单元标题主要内容氯、溴 、碘及其化合物 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溴、碘的提取钠、镁及其化合物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离子反应、镁的提取与应用本专题知识体

7、系19海水中的化学物质食盐电解水溶液溴离子、碘离子溴和碘电解熔融盐镁氯化镁氢氧化钠氢气氯气钠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氯气的制法(P40-41)20(1)为什么引入电解饱和食盐水,而适当弱化氯气的实验室制法?(2)在讲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是什么?(3)在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到什么程度?活动与探究(P43)21实验1:布条褪色实验2:pH测定提出假设验证设想实验3:与硝酸银溶液验证设想与氢氧化钠溶液迁移应用通过合理设置实验,启示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氯水性质的探究(P43)22明确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氯气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潮湿的氯气可以漂白,但干燥的氯气却不可以(

8、将两片干燥有色布条分别投入干燥氯气和潮湿氯气中),这是什么原因? 可能生成了其他物质,有可能有盐酸?同时有其他物质。 (1)用石蕊验证有没有氢离子;(2)用硝酸银验证有没有氯离子;(3)验证盐酸有没有漂白性(用有色布条) 溶液中有盐酸,此外还应含有另外一种的漂白性的物质。查阅资料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氧化还原反应(P44) (1)是否引入单线桥法的分析?23(2)是否进行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实际上单线桥法和双线桥法的表示方法并无本质区别,因而使用一种表示方式即可。 可以,因为更有利于后面学习元素的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阶段性,例如目前可以根据和同一物质反应,反应能力强弱

9、判断;也可根据化学方程式,能力强的制能力弱的判断。不可引入根据原子结构结构判断,更不宜引入根据周期表进行判断。 具体来说,可以在介绍溴、碘提取的过程中进行氧化性强弱的判断。钠的知识要求的变化(P50)24碱金属碱金属元素,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钠、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增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碱性)原教材现教材过氧化钠置于“资料卡”栏目之中,供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关于碳酸钠的碱性(P51)25引入意义实际困难解决方案生产生活中用碳酸钠去油污十分常见,学生有了解的必要。学生认为盐应呈中性;碳酸钠呈碱性因为水解,学生知识无法达到。只提及现象,不作过多解释;不宜提及热的纯碱溶液碱性增

10、强;不宜围绕此现象设置过多习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P54)26现象分析原因找出本质氯化钙和澄清石灰水分别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均生成碳酸钙。为什么不同物质反应而现象相同呢。需要分析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原来它们都是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间的反应。表示方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及书写注意点。镁的提取与应用资源综合利用(P55)27问题1:是使用氢氧化钠还是使用氢氧化钙?问题2:在海边氢氧化钙可以从何而来?问题3:氢氧化钙及盐酸是否应过量?问题4:电解过程中产生了氯气,能否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如何处理?不宜提如何获取无水氯化镁及能否电解氯化镁水溶液?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28单元标题主要内容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11、从铝土矿中提取铝、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铝的性质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从自然界中获取铁和铜、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专题知识体系29矿物铝土矿铁矿石含硅矿物偏铝酸钠铜矿石氢氧化铝氧化铝铝铁亚铁离子铁离子铜二氧化硅硅酸盐硅本专题按照“生产性质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了知识的社会情境性。第1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P64)30铝土矿偏铝酸钠溶液氢氧化铝氧化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说明氧化铝的两性氧化铝二氧化碳与偏铝酸钠溶液反应,说明氢氧化铝的弱酸性(两性)铝铝的应用铝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关于铝离子、氢氧化铝及偏铝酸根的转化

12、(P65)31Al3+Al(OH)3AlO22-Al3+Al(OH)3AlO22-(1)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2)定量认识的困难(3)讨论型计算的困难(1)降低理解难度(2)避免定量认识(3)回避讨论型计算铁的知识要求的变化(P71)32铁的化学性质原要求现要求和氧气、硫、氯气、水蒸气、酸、盐反应和氧气、氯气、酸、盐反应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不作要求铁三角FeFe2+Fe3+Fe2+Fe3+教学注意点:(1)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的作用; 铁、铜的物理性质,铁、铜的化学性质,铁、铜的冶炼。(3)注意通过比较的方法学习 比较铁、铜冶炼方法的差异,比较铁与不

13、同物质反应所表现出的性质差异。33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P78)34二氧化硅硅酸盐硅水泥、陶瓷、玻璃光导纤维半导体表示方法化学性质制法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35单元标题主要内容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生产生活中的含 氮化合物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硝酸的性质本专题知识体系36硫氮与可持续发展含硫物质硫酸二氧化硫含氮物质氮氧化物氨气铵盐硝酸化工原料大气污染物化工原料大气污染物化学肥料化学肥料含硫物质教学要求的变化(P88)37原要求现要求氧族元素硫酸硫化氢二氧化硫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 1.不过分强调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 2.关注知识的应用价值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P93)38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刚学的知识二氧化硫浓硫酸硫稀硫酸已有的知识硫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