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讲述了气温的概念与测量,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的空间分布三个内容。本节教材是属于世界地理总论部分,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也多变的天气的自然延伸,也是学习第四节世界气候的基础,承上启下,极为重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2.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3.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了解气候特点, 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动口表达,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看图、制图。学会合作、探究、讨论、评价,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2.教学过程中,分析问
2、题时注重科学方法的体现,充分体现比较法的科学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家乡气温资料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通过对不同气温条件的辩证分析,了解自然规律的美,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图,并会通过读图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等温线图的判读、分析。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案例讲解、动手绘图、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出示情景:家住北京的李鑫寒假期间去海南旅游,南行的路上他把自己的厚衣服逐步换成了薄衣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海南他还看到了成片的椰林,
3、这样的景观与什么有关?每天,我们都能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听到或读到气温这个词。气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我们开启探究气温的旅程吧!读图思考:发现气温逐步升高观看熟悉的天气预报材料,激发探究的欲望。生活化的情景引入,易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活动一:关注生活谈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含义、观测 (1)什么是气温?如何测量气温?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2)展示阅读材料: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气温的观测项目包括实时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观测仪器主要有温度计、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这些观测仪器放置在百叶箱中。百叶箱能让空气自由流通,防止太阳对仪器的辐射,
4、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 自动气象站对气温能够进行实时观测,并每逢整点记录一次。在我国,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每天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各进行一次。2. 引导学生读气温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温馨提示: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刻度平行奥!3.气温的计算怎样求出日平均气温?追问: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月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之和/124. 气温的变化日变化出示一天中气温的变化:(1)气温最高值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间?(2)气温最低值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间?(3)一天中最
5、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是多少?引入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4)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怎样的?5. 气温的变化年变化(1)最高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出现在几月?(2)最低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出现在几月?(3)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是多少?(4)一年中,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怎样的?6.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南北半球海洋与陆地的最高与最低气温。7.方法指导如何正确判读气温变化曲线(1)该地气温在一年内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2)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8. 引导学生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出示资料,引导学生练一练,并对比得出气温年较差的大小。1.互动交流:(1)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
6、程度,一般用 表示。(2)确切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气温,是用放置在气象台装置气象观测仪器的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定。2读一读:请正确读出四个时间点的气温。8时:814时:1620时:122时:43.说一说,算一算:(8+16+12+4)4=104.读图分析气温的日变化(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2)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3)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是6.5。(4)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随后气温逐渐上升,午后2时(14时)左右气温最高,随后气温逐渐降低。5.读图分析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3)30,准确说出气温年较差的算法。(4)该地1月气温
7、最低,随后气温逐渐上升;7月气温最高,随后气温逐渐下降。6.分析归纳,整理展示:7.分析归纳:学会析图方法。该地1月气温最低,随后气温逐渐上升,7月气温最高,然后气温逐渐下降。北半球8.掌握方法,学会绘制完成学案中的资料绘制画一画,比一比师生互动交流初步了解气温的含义、气温的测量学生自主完成不同时间的气温读取,让学生动起来明确问题引导学生快速的分析,提高课堂探究效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完成读图分析任务利用表格进行归纳整理,清晰明了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读图,并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引领绘制练习三步骤引导学生快速掌握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的绘制活动二:探分析规律气温分布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
8、大差别。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1.等温线的判读出示等温线图读图提示:看等温线延伸方向;看等温线疏密程度;看闭合等温线情况。2.探究世界等温线分布规律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世界年均温20的分布在哪?(2)世界年均温10的分布在哪?(3)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4)全球气温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补充:规律二: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密集;南半球等温线比较稀疏;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弯曲;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3.追问:不同的季节世界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出示1月、7月气温分布图:(1)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
9、,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3)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取点观察:观察图中A、B两点的气温,你发现有什么不同?3.情景探究:玲玲在九寨沟(104E,33N,海拔2000米以上)夏令营活动方案中除了提示大家要携带防晒用品、雨具之外,还专门强调:切记预备稍厚外套。你觉得有必要吗?为什么?4.出示规律图,提问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归纳:高出不胜寒5.引导学生应用规律算一算:我这里海拔720m,气温是28.8,山顶的海拔是1520m,气温应该为多少度?6归纳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1)纬度因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2)海陆因素:同
10、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状况不同,南半球的等温线更为平直。(3)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1.按照问题提示分析归纳: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2.合作探究读图分析:年均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极圈以内。思考:从赤道向两极,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总结规律:规律一: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3.互动交流,归纳展示:(1)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都呈现逐渐递减的变化规律。(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的密集,7月南半球等温线
11、比北半球的密集。(3)对比分析,归纳:规律三:北半球同纬度地带,1月大陆气温低于海洋,7月大陆气温高于海洋。3.情景分析:有必要,爬山时,越往高处,会感觉越冷。4.思考归纳:海拔每上升1000m,气温约下降6。5.算一算:第一步:两地高度差为800m。第二步:海拔与温度之间的关系,800m4.8。第三步:温差计算,28.8-4.8=24。6.互动交流读图分析,交流,锻炼学生的观察、表达的能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学会分析的方法对比全年气温分布和1月、7月分布图,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规律的探究小情景引入新内容的探究,调动学生的兴趣算一算,讲一讲,感受地形对气温的
12、影响拓展提升1.出示水与沙子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测量: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2.诗句中的气温:1.观察总结:沙子升温快,降温也快;水升温慢,降温也慢。海陆有热力差异。2.链接生活,连一连用实验验证海陆气温的不同,从理论上帮助学生深化探究课堂总结:课堂达标1.读某气象站测得该市某日的气温数值图,该日气温的日较差约是()A15 B10 C20 D37 2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一般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读图3-2-3,完成34题。3.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A.由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B.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13、 C.由东向西气温逐渐升高D.由西向东气温逐渐升高4.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高低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5.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如果甲地气温为12,那么比它高500米的乙地气温为 ()A.9 B.12 C.15 D.186.读图3-2-4,图中甲、乙两地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点海拔高于乙点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点海拔高于乙点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点海拔低于乙点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点海拔低于乙点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
14、版)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表示“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关于四个城市未来两天的天气预报”,读表完成下面1-2小题。城市北京上海武汉广州25日26日125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城市是( )A北京B上海C武汉D广州225日至26日中雨转小雨的城市是( )A北京B上海C武汉D广州3图中甲、乙两点位于同一纬度,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此图为( )A北半球夏季等温线图B北半球冬季等温线图C南半球冬季等温线图D南半球夏季等温线图小明甲村看望奶奶,发现当地正在建设旅游项目。计划开发登山的登山步道,规划有A、B两条线路。下图为该地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
15、4适合开发攀岩旅游项目的是( )ABCD5A、B两条线路( )AA线路坡度小,攀登容易BA线路距离短,节省体力CB线路坡度小,攀登容易DB线路距离长,攀登困难6测得地的气温为18,若只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则山顶的气温不超过( )A10B12C14D16小明是地理兴趣小组的组长,每天查阅天气预报成为他的一个良好的习惯。左图为12月27日小明通过中国天气网查阅的青岛市最近4天的天气信息截图,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6-10小题。7图示四天中,气温日较差的最大值是( )A6B4C9D138图中日期,最适合天文爱好者夜间观测星座的是( )A27日(周日) B28日(周一) C29日(周
16、二) D30日(周三)912月27日12月30日,地球运动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A之间B之间C之间D之间1012月27日12月30日期间,关于我们家乡青岛的地理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昼短夜长B白昼不断变长C有极夜现象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红叶是一类观赏树木,主要看叶,叶子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下图为“我国部分著名红叶景区的最佳观赏期图”。读图完成下面11-12小题。11我国观赏红叶的时间大致呈( )A南早北晚、东早西晚态势B南晚北早、东早西晚态势C南晚北早、东晚西早态势D南早北晚、东晚西早态势12与岳麓山相比,影响稻城俄初山观赏红叶时间较早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
17、位置 C海拔高度D山地坡向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13.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而南、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在_以下。(2)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半球20等温线大致与_平行。(3)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_(陆地或海洋)气温高。(4)图中A、B、C三地区相比,气温变化最大的是_,判断的依据是_。14山东某学校组织学生在当地某研学地点(如图所示)参加暑假地理实践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区域的地形类型以_为主;虚线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若体验攀岩,应该选择的地点是_(填字母)。(2)乙村位于丙村的_方向;此季节乙村
18、比丙村降水多,原因是_;该区域此时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3)当图中A点气温为20时,B点气温约为_。(4)计划在甲乙两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和两种方案,从工程建设方面考虑,你认为最优的方案是_,理由是_。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答案】1A 2B【解析】第1题,由表可知,25日北京的的气温日较差为8C,上海的气温日较差为4C,武汉的气温年较差为5C,广州气温年较差为6C,因此25日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2题,25日至26日,北京的天气为阴转晴,上海的天气为中雨转小雨,武汉的天气为中雨转大雨,广州的天气为小雨转阴,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
19、3A【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等温线的判读。世界气温的分布,在北半球从南向北递减,在南半球从北向南递减,由此可知,该图为北半球的等温线分布图;在同一纬度,夏季陆地的气温较高,图中甲地的气温比乙地的气温高,且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因此这是北半球夏季的等温线图。故选A。【答案】4D 5C 6D【解析】第4题,图示,为等高线最高处的山顶,为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山脊,为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山谷,为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适合开发攀岩旅游项目。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5题,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计划开发登山的登山步道,A、B两条路线中,更省力的是B路线,理由是B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距离较长
20、,攀登省力、容易,A等高线密集,距离较短,坡度较大,攀登困难。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6题,图示等高距为100米,地海拔为200米,山顶的海拔位于700-800米之间,两地高差500-600米,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则温差为3-3.6。若测得地的气温为18,若只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则山顶的气温位于14.4-15之间,不高于16,故选D。【答案】7C 8D 9D 10C【解析】第7题,气温的日较差是由当天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由题目可知,该地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29日,温差是9,故选C。第8题,观测星座要求天气晴朗,图中所示的四天中,30日这一天的天气是多云转晴,最适合观
21、测星座,故选D。第9题,12月27日12月30日这几天,地球是公转在表示的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至表示3月21日前后的春分之之间,更靠近冬至日,故选D。第10题,12月27日12月30日期间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附近,并且正在向北移动,对于北温带的青岛来说,此时昼短夜长,并且昼开始变长,正行太阳度角较小,不可能有极夜现象,故选C。【答案】11C 12C【解析】第11题,由图中时间可得,我国观赏红叶的时间北方比南方早,西部比东部早。这是因为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原因,南方气温高于北方气温;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靠近海洋,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东部气温高于西部内陆地区。故选C。第12题,岳麓山与稻城俄初山属于同纬度地区,但是稻城俄初山海拔高度远远高于岳麓山,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影响稻城俄初山观赏红叶时间较早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改制正式合作协议
- 资本投资合作合同
- 无人机制造项目研发合同
- 保安服务合同终止协议书
- 木工单包工劳务合同书
- 环保节能设备制造合同
- 房屋出售居间合同
- 装修工程人工劳务合同
- 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合作协议
- 房屋中介服务合同
- 孕产妇深静脉血栓预防与护理课件
- 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完整版)
- 《国际贸易实务》课件
- 班级管理课件:班级组织的建设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内容目标与指导
- 《共圆中国梦》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 GB/T 10739-2023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 《云台山地质公园》课件
- 《更年期中医调》课件
- 环保行业研究报告
- 弹药安全管理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