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专项练习题(一)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文后问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甲】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 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 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乙】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 外
2、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丙】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 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 记).解释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仿佛假设有光仿佛: (2)阡陌交通交通: (3)来此绝境绝境: 2.以下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便舍船屋舍俨然B.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C.具答之 为具言所闻D.寻病终寻向所志 .依据上下文对文中三处画线语句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甲】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理解:这是渔人眼里的桃花源中人,他们早就超然世外,所以衣着装扮都与当 世之人不同。【乙】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理解:桃花源中人问
3、过渔人才知世间朝代更迭,可见秦末来此后他们便世代不 与外界往来。【丙】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理解:渔人从桃花源离开时沿途做标记是为了防止自己迷路,因为他来时就“忘 路之远近”。.我国古代典籍中还有很多描述理想社会的文字。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工说 说其中的内容与桃花源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有何相似之处。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假设生。又扎彩为亭,高亘三四丈,名曰抬阁”,间 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 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立殿左,左 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
4、如 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 有“月夜笙箫步绿睦,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 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注释】锦笺,精致华美的纸。兴阑,兴尽。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 品。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工程。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田填。擅:独揽,独占。B.罔不因势象形根据 D.高可三四丈大约)田填。擅:独揽,独占。B.罔不因势象形根据 D.高可三四丈大约)游行。姮娥,嫦娥。茂才:秀才。嵯: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以下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
5、一项()A.为宫室雕刻*C.或六角或者.选出以下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渔人甚异之 *能以径寸之木隶而从者缺乏为外人道也)A.但伞灯之出最迟B.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C.而自通商D.又扎彩为亭.下面陈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雨苍氏”有与外国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盛的感慨,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 格高昂的感慨。C.核舟能“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作者构思的巧妙,工艺的精细。D.甲文概括地介绍王叔远微雕技艺的“奇巧”以及他技术的全面,既是全文的总提,也为转入正题蓄势。.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尝贻余核舟一
6、,盖大苏泛赤壁云。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云阳洞北小港记(节选)赵垣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檄低荫。沿港而西,竹 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算,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 草蛙鸣动而已。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假设棋居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 之址也。峰之阳不散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初启然。遂徇崖 而下,临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随山东 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有删改)【注释】解
7、算(tud):脱壳。庆忌塔:塔名。 奁(lian):古代妇女梳妆 用的镜匣。 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和军 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解释以下句中画横线的词。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如奁初启然:啦水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随山东折,即港之阳.根据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行踪。云阳洞口 - 金祝墓。.文中写“同游人相顾错愕”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参考答案L (3分)(1)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2)交错相通(3)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评分说明: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2 分)C(2分)【乙
8、】(3分)答案例如:【链接材料】中说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老有 所终”“幼有所长”,说明老人和小孩都有生活保障,人们 彼此关爱,和乐相处,这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髯, 并怡然自乐”的状态很相似。评分说明:找到相似点1分,对照阐释2分。言之成理即可。B(1)渔人对此感到很惊异,又向前行,想要行到那片林子的尽头。(2)有的答非所问。.桃林的尽头(水发源的地方).山涧中的水流.步行山阻水隔,很难进入。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人们生活安宁和乐。例如:伐薪烧炭 无奈(或悲愤,或绝望) 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劳动人民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例如:“苍苍”写出了卖炭翁两鬓花白,突出了他苍老、
9、生活艰辛的形象,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翩翩”写出了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 动作和神态,表现了诗人对他们掠夺百姓无耻行径的憎恶之情。(共3分。刻画人物,各1分;表达情感,各0.5分)DBCB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荡。【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解析】【点评】此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 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 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 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
10、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此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 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 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 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到达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 句的标准。【附参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挂在身上的玉 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 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
11、边,石底有的局部翻卷 出水面,形成诋、屿、蝮、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 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潭中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 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 捷,好像在与游人一起娱乐。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 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像狗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 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
12、时的 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 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距离;常常窗间有数十竿竹子,被风吹动互相摩擦,不停地发出急促的声响。本文中作者“往往想见其事”,是在体验过北山美景之后的回味无穷,这种“想见其 事”,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处美景的赞美与怀念之情。桃花源记中刘子骥的“欣然 规往“,那么更多的是身处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对没有战乱、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 社会的向往与追求。1、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2、同“现”,表现3、故:原因A.以:介词,用/动词,认为;B.也:语气助词,啊/语气助词,啊;C.之:助词,
13、的/代词,它;D.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故答案为:B.句意: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 是血。“文王继位”是一件事,作状语;“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是卞和的行为;“三 日三夜”说明哭的时间之长;“泣尽而继之以血”说明哭得悲伤程度。故断为:文王继位/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故答案为: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重点词:且,犹、尚且;等,相同、一样;安,怎么;求,要求。重点词:悲,感到悲伤;题,被判定;名,说成;诳,欺骗。故答案为: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
14、日行千里呢? (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老实正直的人被诬蔑 为骗子。.甲文中,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最终只能 得出“天下无马的结论。因食马者的无知彻底埋没了千里马的才华,作者只能发出“其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表现出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 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饱含深深的无奈。乙文中,根据“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可知,厉王及武 王不识玉,把卞和施以酷刑。致使卞和“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即把宝玉 看为石头,把忠贞的人看为说谎的人。本文以理喻理,说明如果当权者不
15、识人才,埋没 人才,就会像把宝玉看作顽石一样,造成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结局。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两文主题的相似之处即可。故答案为: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 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 有志难伸的现实。. A. A. C.齐国是个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廷晖才过于日越/闻日越被宠任/必思夺之矣。. B.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例如一:认同。母亲教读,呕心沥血,含辛茹苦,儿子不负母望,深夜苦读,鸡鸣才卧。后来,学有所成,蜚声文坛,这是与他从小得益于严格的母教分不开的。
16、例如二: 不认同。在快乐教育普及的今天,母亲这种望子成龙深夜陪读的精神固然令人感动,但 表达了封建教育体制对儿童天性的扼杀,所以不赞同。. C. B. C.曾经赠送给我一个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数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笙箫鼓乐 的声音整夜都不断绝。.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向北;的样子;靠近.随着山势往东转弯,就是小港的北面。.小港;棋盘山.写出游人惊愕的表情,是侧面描写,衬托“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现象的神 奇,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惊喜之情。【链接材料】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17、,矜、寡、 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节选自礼记礼运)答: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 怡然自乐。(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
18、山,僧多读书, 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 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 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那么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 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鬟书“雪窦山”字。(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注】涩:不通畅。曳:拖,拉。不类城府:意谓不像那些出入城市官府 的和尚。越:过。信宿:连住两夜。畦(第)、陇:园田间的长条土填。 陇,通“垄”。联络:连接。牧竖:牧童。征逐:追逐。糅(xiu)书: 用赤黑色的漆写。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缘溪行遂缘小溪
19、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十问仅得二三 C.遂与外人间隔遂缘小溪 D.屋舍俨然或强然诺 6.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或不应所问。7语段【甲】和语段【乙】都是以人物的行踪为线索来写的。语段【甲】中,渔 人先是“缘溪行”,遇到一片桃花林,然后在发现一座山,从山洞里进入到桃花源中;语段【乙】中,作者先是来到了药师寺,然后“缘小溪,益 出山左,涉溪水”,远远地看到,还有桑畦麦陇,田家,樵童牧竖, 最后翻过两座山岭,来到了“雪窦山语段【甲】中的渔人和语段【乙】中 的作者都是通过的方式分别进入到桃花源和药师寺的。(每空均用自己的话回答).根据语段【
20、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二)阅读卖炭翁,完成9-10题。(共6分)卖炭翁 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 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 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首叙事诗先讲述了卖炭老人”和驾车运炭的经历,接着写了老人“卖炭得钱”的期望破灭之时的心情,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3分).古诗中叠词的运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说
21、说本诗所用的两处叠词 是如何刻画人物、表达诗人情感的。(3分)答:(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共8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 知缺乏,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 学相长也。兑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乙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己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 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 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填,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 学而至老不
22、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 儒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 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 无见者也。(选自颜氏家训)注:专利专注集中。坎凛1皿困顿不得志。婚冠指婚礼和冠 礼的年龄,喻年少。因循守旧法而不知变更。此处指不愿再重新学习。.以下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虽有至道 大道之行也 津津乐道B.弗食,不知其旨也食之不能尽其材节衣缩食C.固须早教子固非鱼也根深蒂固D.如日出之光 了如指掌如鸣琳I环.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
23、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 项是A.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翻译:所以学习之后自己才能不自满,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理解:亲自参与学习过程犹如亲自品尝美味佳肴,有所体验,才能弄明白自己的 问题所在。B.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理解:用孔子谈学易及魏武、袁遗年老而学习更加专心致志的例子,说明了 应该坚持终身学习的道理。(三)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琳I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崛,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24、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13.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水尤清冽(格外)B.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C.犬牙差互(狗的牙齿)D.悄怆幽邃(凄凉) .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写小石潭,重点写石之奇异,“为垠,为屿,为峨,为岩”,石多、石怪,成 为小石潭的特色,潭因此而得名。B.本文写游鱼
25、,重点写水之清,且通过鱼、日光、鱼影的描绘,运用直接描写突出 了水的清澈。C.作者以严谨、自然、简洁的笔墨,描绘了小石潭石之奇、水之清、鱼之乐、人之 情。D.作者不仅善于捕捉山水的自然美,且在山水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怀,这就是景与神 会情景交融。.翻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2022八下.天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新城游北山记晁补之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 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 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楣,如蜗鼠绕,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 殿铃铎皆鸣。二三子
26、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 相摩戛,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既还家数日,犹恍惚假设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注释】介然:界限清楚的样子。楣(shdn):栏杆上的横木。缭绕:迂回, 回环旋转。摩戛:两物相摩擦。1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去新城之北三十里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 请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27、甲】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 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
28、和乃抱 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日:“天下之刖 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注释】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相:鉴别。:欺骗, 迷惑。刖(yu6):古代一种酷刑,断足。薨(h6ng):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叫“薨”。 奚:何,为什么。理:加工雕琢玉石。.结合文意解释以下加点的词。骈死于槽杨之间骈: TOC o 1-5 h z 才美不夕卜见见:使人问其故故:.以下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策之不以其道B.其真不
29、知马也C.骈死于槽杨之间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A.策之不以其道B.其真不知马也C.骈死于槽杨之间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王以和为诳 *吾非悲刖也奉而献之厉王*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请用“尸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三处断句。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主题有何相同之处?(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0、”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 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 之属也。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史思明屯兵于河清,欲绝光弼粮道。光弼军于野水渡
31、以备之。既夕,还河 阳,留兵千人,使将雍希独守其栅,日:“贼将高廷晖、李日越,皆万人敌也,至勿 与战,降那么俱来。诸将莫谕其意,皆窃笑之。既而思明果谓日越日:“李光弼长于凭城, 今出在野,汝以铁骑宵济,为我取之,不得,;那么勿反。”日越将五百骑,晨至栅下,问 日:“司空在乎? ”希颗日:“夜去矣。”日越日:“失光弼而得希颍,吾死必矣! ”遂请降, 希颖与之俱见光弼。光弼厚待之,任以心腹。高廷晖闻之,亦降。或问光弼:“降二将 何易也? ”光弼日:“思明常恨不得野战,闻我在外,以为可必取。日越不获我,势不敢 归;廷晖才过于日越闻日越被宠任必思夺之矣。(选自智囊全集中华书局2018年版)(注释)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帅之一,曾任司空一职。 栅:营寨。A.肉食者鄙B.弗敢专也C.小信未孚D.再而衰.对以下句子中抽出来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鄙:卑劣专:单独享有孚:使信服再:第二次.以下句子中,加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光弼军于野水渡以备之A.静以修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