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理论课件:11免疫性疾病_第1页
病理理论课件:11免疫性疾病_第2页
病理理论课件:11免疫性疾病_第3页
病理理论课件:11免疫性疾病_第4页
病理理论课件:11免疫性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免疫性疾病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指由机体自身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破坏、损伤自身的组织和细胞成分,导致组织损害和器官功能障碍的原发性免疫性疾病。诊断:(1)有自身免疫反应的存在 (2)排出继发性免疫反应的可能 (3)排除其他条件的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类型1. 器官或细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肺出血肾炎综合症 慢性活动性肝炎 膜性肾小球肾炎2.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口眼干燥综合症 多发性肌病 硬皮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一)系统性红斑狼疮 是一种较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引起,多见于年轻女性,

2、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发热和皮肤、肾、关节、心、肝、浆膜等损害。预后不良。1.病因与发病机制 自身抗体: 抗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抗RNA-组蛋白抗体性蛋白抗体 抗核仁蛋白抗体发病机制:不明诱因:遗传因素重要作用 免疫因素 其他药物、性激素 病毒、紫外线等2.组织损伤机制DNA+抗DNA抗体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血管和肾小球病变抗RBC、PLT、WBC抗体型变态反应血细胞损伤全血细胞减少抗核抗体 趋化作用(N,M) 攻击 狼疮小体 受损的细胞 被中性粒细胞吞噬 狼疮细胞 (花环状细胞簇)3.病理变化: 多种多样,狼疮细胞 基本病变: 急性坏死性小动脉、细动脉炎 活动期:纤维素样坏死为

3、主 慢性期:血管壁纤维化明显,管周淋 巴细胞浸润、基质增加网状青斑雷诺现象蝶形红斑掌部红斑(1)皮肤 肉眼:各种皮损,典型-面部蝶形红斑 镜下:表皮萎缩、角化过度、毛囊角质栓形成、基底细胞液化,胶原纤维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特征性病变狼疮带:免疫荧光法检测皮肤真皮和表皮交界处有IgG、IgM、C3沉积带2.肾:狼疮性肾炎,表现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各种组织学类型,晚期可发展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特征性病变为内皮下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功衰是主要死因。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 1231、I型 正常或轻微病变型 2、II型 系膜病变型(10-15%) 3、III型 局灶增殖型(10-15%)

4、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4、IV型 弥漫增殖型(40-50%)5、V型 膜性病变型(10-20%)6、VI型 肾小球硬化型456 3.心:心瓣膜非细菌性疣赘性心内膜炎。 4.关节:滑膜充血水肿,淋巴、单核细胞浸润,浅表结缔组织灶性纤维素样坏死。 5.脾:小动脉周围纤维化,形成洋葱皮样结构。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 是一组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所引起的疾病,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其特征为免疫功能缺陷、机会性感染和继发性肿瘤。 HIV human

5、immunodeficiency virus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流行情况: 1.全球2000年5800万感染者,死亡率2200万人,比二战死亡人数还多,1981年首次报道:美国(1997)25-40岁,男性第一位死因,女性第三位死因。 至2009年年底,全球大约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2. 我国2009年,存活HIV/AIDS约74万人,其中AIDS 10.5万。河南省文楼地区,输血感染30余人死亡,HIV阳性1300余人。1985年1989年1995年1998年3.浙江省卫生厅自2007

6、年开始,每隔两年对全省艾滋病疫情情况进行一次评估。浙江省卫生厅发布2010年疫情:截至2010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HIV/AIDS 6618例,其中艾滋病人2021例,死亡697例。1至10月,新发现的HIV/AIDS人数2062例,比去年同期上升39.3%。大学生成艾滋病高危人群。2012年疫情:截止到11月25日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1416例,其中艾滋病人4277例,死亡1348例。估计我省15岁至49岁人群总体阳性率为0.058%,近两年每年新报告人数以20%左右的幅度上升,快速上升的趋势有所减缓。但60岁以上男性和学生等人群感染者人数明显增多。艾滋病疫情已覆盖全省,但分

7、布不平衡。杭州、温州、宁波三地累计报告病例数就占了全省的54.5%。(一)病原和发病机制 病原体:HIV,单链RNA病毒。分HIV-1和HIV-2二型。AIDS在各地主要由HIV-1引起,HIV-2在西非地区流行。HIV-1被分为A-H及O共9个亚型。 目前我国已有HIV-1、HIV-2及其8种亚型存在。HIV结构: 核心:二条RNA链逆转录酶核心蛋白p17、p24 外壳:来自宿主细胞脂膜病毒编码糖蛋白(外 膜gp120,跨膜gp41) HIV-1基因组9个:gag、pol、env编码核心蛋白、逆转录酶、跨膜糖蛋白;Tat、rev、nef调控病毒复制;vif、vpr、vpu功能不清。 无nef

8、基因的HIV通过血液感染患者并未发展为AIDS,提示可将病毒调控蛋白(如nef编码蛋白)作为抗AIDS药物的靶点,或采用无关键调控蛋白的HIV突变体作为疫苗治疗AIDS。 传播途径: 性传播(70%):MSM占 60%,目前异性性传播3/4 静脉注射毒品(18%) 接受血制品(1%) 母婴传播 医源性感染传染源:HIV/AIDS患者。 HIV主要存在宿主的血液、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 空气;饮水、食物;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游泳池;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等;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蹲式厕所及小便池。 发病机制: (1)HIV感染CD4T细胞: HIVgp

9、120 T细胞膜上CD4R gp120构型改变蛋白分解细胞表面融合受体gp41gp41插入胞膜膜融合HIV- RNA进入细胞内 在病毒的逆转录酶作用,病毒RNA合成反义DNA进入核内在宿主的多聚酶作用,形成双链DNA整合酶作用与宿主基因整合潜伏(前病毒) 被TNF、IL-6激活复制被宿主细胞的RNA多聚酶转录成病毒mRNA 翻译合成病毒所需的结构蛋白在细胞膜上重新装配新的病毒颗粒出芽入血CD4T细胞破坏 (2)HIV感染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HIV-gp120MC-CD4R共受体CCR5 HIV-AbMC吞噬或Fc受体介导胞饮作用 HIV进入细胞细胞内病毒大量复制 储存(在病毒扩散中起主要

10、作用)HIV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 (二)病变 1.淋巴组织的变化 早期:淋巴结肿大,淋巴滤泡增生, 生发中心活跃,髓质有较多浆细胞中期:副皮质区CD4T细胞进行性减少, 代之浆细胞浸润晚期:一片荒芜,LC几乎消失殆尽;伴继 发感染2.继发性感染呼吸系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结核、 真菌中枢神经系统:弓形虫脑病、各种脑膜炎消化系统:鹅口疮、舌毛状白斑、白色念 珠菌食管炎、肠炎、痢疾、空 肠弯曲菌、隐孢子虫肠炎。皮肤:带状疱疹、真菌性皮炎和甲癣。眼部:巨细胞病毒性及弓形虫性脑膜炎。念珠菌属感染很常见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3.恶性肿瘤: Kaposi肉瘤(30%),淋巴瘤。 Kaposi肉瘤常见于皮肤及全

11、身各处,可原发,也可转移继发。青壮年为主,2-3年内50%死亡。病灶为多发性紫兰色,斑块状,进而坏死、破溃、出血。核分裂少,瘤细胞交织排列,构成血管性裂隙,在血管裂隙上的内皮细胞呈不典型性和不连续衬里表现,及外渗红细胞。 (三)临床病理联系 1潜伏期较长,可数月10余年 2. 临床分三大类: A类:急性感染、无症状感染、持续性 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B类:免疫功能低下,AIDS相关综合 征、继发细菌病毒感染、淋巴瘤; C类:免疫缺陷,各种机会感染、继发 性肿瘤、神经系统症状。 3.AIDS病程分三阶段: 早期(急性期):感染3-6周后出现咽痛、发热、肌痛,2-3W后可自行缓解; 中期(慢性期

12、):无明显症状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皮疹等。 后期(危险期):免疫缺陷,持续发热、乏力、消瘦和腹泻,各种机会感染、继发性肿瘤、神经系统症状。血液:淋巴细胞(CD4)。卡氏肺囊虫肺炎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是多数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结局:预后差,抗HIV治疗:逆转录酶 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疫苗;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IDV联合 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V感染AIDSDEATH8-10年unknownAIDS病程:一列迫近悬崖的列车病毒载量 = 火车的速度 CD4 计数 = 离悬崖的距离 HIVinfection第三节 器官和骨髓移植 机体的某种细胞、组织和器官因某些病变或疾病

13、的损伤而导致不可复性结构及功能损害时,采用相应健康细胞、组织或器官植入机体的过程称之为细胞、组织或器官移植。 移植可分为:自体移植和同种异体移植供体淋巴、树突状细胞进入机体被宿主淋巴细胞识别CD8+成熟的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分化溶解破坏移植物CD4+淋巴细胞活化迟发型超敏反应一、移植排斥反应及机制1.单向移植排斥反应(1)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2.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1)过敏排斥反应 (2)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形成抗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 (3)移植物抗宿主病(二)双向移植排斥反应 1.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和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2.微嵌合现象:供受体白细胞共存 3.移植耐受二、实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一)超急性排斥反应 原因:抗供体的HLA抗体存在 ABO血型不合 类型:型变态反应 特征:广泛的急性小动脉炎、血栓 形成、组织缺血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