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的吸收、分布、代与排泄过程,说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为了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正确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平安性。影响剂型体过程的剂型因素药物的*些化学性质、药物的*些物理因素、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及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影响剂型体过程的生物因素: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1、被动转运的特点
2、:(1)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2)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3)不消耗能量,扩散过程与细胞代无关,不受细胞代抑制剂的影响;(4)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2、膜孔转运中分子小于微孔的药物吸收快,如水,乙醇,尿素,糖类等。大分子药物或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含水小孔吸收。3、主动转运的转运速率可用米氏Michaelis-Menten方程描述:4、主动转运的特点逆浓度梯度转运;需要消耗机体能量;需要载体参与;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量及其活性有关;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受代抑制剂影响;有构造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5、被动转运与载体媒介转运速率示意图,如右图6、胃排空
3、:胃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7、胃空速率:胃排空的快慢用胃空速率来描述。8、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食物理化性质的影响;胃容物黏度、渗透压;食物的组成;药物的影响。9、肝首过效应:透过胃肠道生物膜吸收的药物经肝门静脉入肝后,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肝首过代或肝首过效应。10、防止首过效应的方法:答:静脉、肌肉注射;口腔黏膜吸收;经皮吸收;经鼻给药;经肺吸收;直肠给药。防止首过效应的剂型:贴剂皮肤给药;气雾剂和粉雾剂经呼吸道或经鼻黏膜吸收;口腔粘附片黏膜吸收。12、肠肝循环:指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肠肝
4、循环现象在药动学上表现为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13、引起肠肝循环的因素:现象主要发生在经胆汁排泄的药物中,有些由胆汁排入肠道的原型药物如毒毛旋花子苷G,极性高,很少能再从肠道吸收,而大局部从粪便排出。有些药物如氯霉素、酚酞等在肝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高,分泌人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酶作用下水解释放出原型药物,又被肠道吸收进入肝脏。14、pH-分配假说: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解离状态和油/水分配系数。胃肠液中未解离型与解离型药物浓度之比是药物解离常数pKa与消化道pH的函数,可用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表达:弱酸性药物:弱碱性药物:式中 QUOTE ,
5、QUOTE 分别为未解离型和解离型药物的浓度。当酸性药物的pka值大于消化道体液pH值时通常是酸性药物在胃中,则未解离型药物浓度 QUOTE 占有较大比例。当碱性药物pka值大于体液pH值时通常是弱碱性药物在小肠中,则解离型药物浓度 QUOTE 所占比例15、评价药物脂溶性大小的参数是油/水分配系数 QUOTE 16、溶出速度可用Noyes-Whitney方程描述: QUOTE 为药物的溶出速度,D未溶解药物的扩散系数,S为固体药物的外表积,h为扩散层厚度, QUOTE 为药物在液体介质中的溶解度,C为t时间药物在胃肠液或溶出介质中的浓度。17、漏槽效应:在胃肠道中,溶出的药物不断地透膜吸收入
6、血,形成漏槽状态。18、影响溶出的药物理化性质1药物的溶解度;2粒子大小;3多晶型;4溶剂化物19、崩解时限:用来描述固体制剂在检查时限全部崩解或溶散成碎粒的过程。20、溶出速率:指在规定溶出介质中,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中药物溶出的速度和程度。21、溶出速率的测定方法:转篮法、桨法、小杯法。22、溶出介质有人工胃液、人工肠液、蒸馏水。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1、透皮吸收促进剂:月桂氮卓酮2、影响口腔黏膜给药制剂吸收的最大因素是唾液的冲洗作用。3、药物粒子在气道的沉积机制:惯性碰撞;沉降;扩散药物的分布1、药物的分布:药物从吸收部位进入血浆后,在血液和组织之间的转运过程。2、影响分布的因素:药物
7、的化学构造、脂溶性、对组织的亲和性、相互作用,血液循环与血管通透性,不同组织的生理构造特征等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机体的生理特性表观分布容积的意义。3、表观分布容积: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分布的程度,表示全血或血浆中药物浓度与体药量的比例关系。*表示体药量,C表示相应的血药浓度。4、血浆中的三种蛋白质:白蛋白、1-酸性糖蛋白、脂蛋白。5、血脑屏障:由单层脑毛细血管皮细胞形成连续性无膜孔的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存在严密连接,几乎没有细胞间隙。6、弱碱性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7、提高药物脑分布的方法对药物构造进展改造;药物直接给药;暂时破坏血脑屏障;利用血脑屏障跨细胞途径通过鼻腔途径给药第五章药物代1、代:药物被
8、机体吸收后,在体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其化学构造可发生改变的过程,又称生物转化。代主要在肝中进展,也发生在其他器官,如肠、肾、肺、血液和皮肤等。2、代的临床意义1代使药物失去活性;2代使药物活性降低;3代使药物活性增强;4代使药理作用激活;5代产生毒性代物。3、药物代反响的I相反响包括氧化反响、复原反响和水解反响。4、首过效应:指*些药物经胃肠道给药,在尚未吸收进入血循环之前,在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而使进入血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的现象。5、影响药物代的因素。1生理因素:种属、种族、年龄、性别、妊娠、疾病等。2剂型因素:给药途径、剂量、剂型、手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等。第六章药物排泄1、排泄:是指
9、体药物或其代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肾排泄是许多药物消除的主要途径。2、药物肾排泄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3、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答:、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大的非解离型药物重吸收程度大,自尿中排泄量小。、尿pH值和药物的pKa:对于弱酸来说,pH升高将增加解离程度,重吸收减少,肾去除率增加。对于强碱性药物,在任何尿pH围均呈解离状态,几乎不被重吸收,其肾去除率也不受尿pH值得影响且常较高。、尿量:当尿量增加时,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下降,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时,药物浓度增大,重吸收量也增多。4、肾小管的主动分泌机制:阴离子分泌机制和阳离子分泌机制5、测量肾小球滤过:以菊粉去除率为指标,
10、可以推测其他各种物质通过肾单位的变化。6、影响药物胆汁排泄的因素:1排泄机制的影响;2水溶性的影响;3分子量的影响。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1、隔室模型:将整个机体按动力学特性划分为假设干个独立的隔室,把这些隔室串接起来构成的的一种足以反映药物动力学特征的模型。2、隔室模型的划分隔室的划分与器官、组织的血流量、膜通透性、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只要体*些部位承受药物及消除药物的速率常数相似,而不管这些部位的解剖位置与生理功能如何。3、一级速率过程特点:半衰期与剂量无关;一次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成正比;一次给药情况下,尿排泄量与剂量成正比。4、零级速率过程:指药物的转运速率
11、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与药物量或浓度无关。临床上恒速静脉滴注的给药速率以及控释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即为零级速率过程。5、生物半衰期:指体药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以t1/2表示6、去除率:整个机体或机体*些消除器官、组织的药物消除率,是指机体或机体*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消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即单位时间从体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用Cl表示,公式如下:-d*/dt代表机体或消除器官中单位时间消除的药物量,*为体药物量,V为表观分布容积,C为血药浓度。第八章单室模型1、单室模型:*些药物进入全身循环后迅速向全身各部位分布,并在血液、组织与体液之间到达分
12、布动态平衡,即动力学上的均一状态,因而称为单室模型。2、静脉注射1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k为一级消除速率常数, QUOTE 初始浓度。2根本参数k与Co的求算以上述公式的 QUOTE 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k=-2.303bb为直线斜率,a为截距。3生物半衰期4表观分布容积 QUOTE 为静脉注射剂量。3、静脉滴注体血药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1稳态血药浓度或坪浓度 QUOTE QUOTE 为静脉滴注速率。4、血管外给药1达峰时间tma*和峰浓度Cma* QUOTE 一级吸收速率常数,F为吸收率0F1, QUOTE 给药剂量。2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3残数法步骤根据 QUOTE -t数据,采用
13、线性回归求得尾段直线方程 QUOTE 或 QUOTE ,式中 QUOTE ,根据斜率求得消除速率常数k、消除半衰期 QUOTE ,根据截距求得A。将吸收相中的时间代入尾端直线方程,求得尾端直线外推线上血药浓度值。用外推线上血药浓度值减去吸收相中同一时间点的实测浓度,即得一系列参数浓度C.根据根据 QUOTE -t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求得残数直线方程 QUOTE 或 QUOTE ,从而根据斜率求得吸收速率常数 QUOTE 、吸收半衰期 QUOTE 。假设F、 QUOTE ,根据A可求出V值。第九章多室模型1、称为分布相混合一级速率常数或快配置速率常数;称为消除相混合一级速率常数或慢配置速率常数。和
14、又称为混杂参数。两者的关系有:+=k12+k21+k10*=k21*k10第十章多剂量给药1、多剂量给药:指药物按一定的剂量、一定的给药间隔,经屡次给药后才能到达并保持在一定的有效血药浓度围的给药方法。多数疾病的治疗必须采用屡次给药方可到达有效治疗目的。2、多剂量函数:n为给药次数, QUOTE 为一级速率常数,为给药间隔时间。3、达坪分数:指n次给药后,血药浓度相当于坪浓度Css的分数以fssn表示4、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当血药浓度到达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t=0,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除以间隔时间所得的商。用 QUOTE 表示:5、蓄积系数:指稳态血药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的比值
15、,以R表示。6、波动百分数PF: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稳态最大血药浓度比值的百分数。7、波动度(DF):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8、血药浓度变化率: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比值的百分数。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1、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的体过程特点1药物的消除不遵循一级动力学,而遵从米氏Michaelis-Menten方程,消除动力学是非线性的;2血药浓度和SUC与剂量不成正比;3药物消除半衰期随剂量增加而延长;4其他药物可能竞争酶或载体系统,其动力学过程可能受合并用药的影响;5药物代物的组成和或比例可能由于剂量变化而变化。2、米氏Michaelis-Menten方程 QUOTE 为药物在t时间的下降速率,表示消除速率的大小; QUOTE 为药物在体消除过程中理论上的最大消除速率; QUOTE 为米曼常数,指药物在体的消除速度为 QUOTE 的一半时所对应的血药浓度,即当时, QUOTE =C。十二章统计矩分析1、只要药物的体过程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过程,都可以用统计矩分析。2、MRT:代表给药剂量或药物浓度消除掉6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律师起草环境保护协议起草及审查收费标准合同
- 2025年度合同主体变更审批流程与责任追究规范
- 2025年度养老服务行业退休人员劳务聘用合同
- 2025年度专业市场营业场所租赁合同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个体户雇工劳动权益保护与晋升机制合同
- 2025年度房屋抵押借款合同风险预警与防范策略
- 2025年硫酸铁行业现状分析:全球硫酸铁市场规模将达975.91亿元
- 2025年包装设备行业前景分析:包装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实现显著提升
- 2025年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飞向太空的航程》基础字词梳理
- GB/T 144-2024原木检验
- 追觅入职测评题库
- 宁德时代入职测评试题答案
-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课件
- 2024年广东省2024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一模 化学试卷(含答案)
- 半导体行业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试题库-下(判断题汇总)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绿色小卫士 单元作业设计
- 戏曲鉴赏完整版剖析课件
- 热化学储热耦合高温相变储热多物理场协同调控机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