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修改10级V2O3-石墨烯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_第1页
稿件修改10级V2O3-石墨烯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_第2页
稿件修改10级V2O3-石墨烯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_第3页
稿件修改10级V2O3-石墨烯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2O3-石墨烯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10 级本科生):钾。然后转入 35C 水浴中,搅拌 30min。迅速加入 92mL 水,控温在 98C,搅拌 15min。降温至 60C,然后加水 280mL。加入 20mL30%双氧水,搅拌 2h。抽滤,先用 HCl 洗涤所得产物,然后用蒸馏水洗涤产物至中性,60C 真空干燥,得到棕色固体,研磨待用。摘要 本实验利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了碳壳的 V2O3 纳米颗粒-石墨烯复合变换红外光谱、X 射线衍的复合材料中含有 V2O3 和石墨材料(VGC)。通过射曲线,判定出烯;根据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出,V2O3 纳米颗粒已被碳壳,并

2、成功负载在石墨烯片层上; 此外,还有图谱、X 射线光电子能谱的测试对样品的2.2 V2O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在 200 mL 水中加入 200 mg GO,超声搅拌处理 2表征,进一步左证复合材料的成功;采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的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测试,其中,以 100mA/g 的电流在 6M KOH 中进行充放电时,放电比容量达到 55F/g。小时,将 7.208 g NH VO 与 100 mL 热水混溶,边搅拌43边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 20min。将 1500 mg PVP 和 1000 mg 葡萄糖加入,搅拌 4h。混合物反应结束后转移到 500 mL 高压

3、釜中,在 160 C 温度下反应 24 小时。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的固体用水冲洗,空气中在 60 C 下烘干。研磨后放入管式炉程序升温,在 550C 的温度下焙烧 1h,然后自然冷却到室1 引言超级电容器又被称为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二次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新型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可以达到传统电容器的 100 倍,功率密度可以比电池高出 10-100 倍。因为其功率密度高、充的V2O3-石墨烯复合材料。温。此即制成碳壳电速度快、循环长、温度特性优越的优点,近年2.3 超级电容器电极制作将电极活性物质,聚偏氟乙烯(PVDF)按品质比为 94:6 混合,加入一定量的 NMP 搅

4、拌和膏,然后涂来国内外对超级电容器的应用非常活跃。1三氧化二钒(V2O3)具有多电子转移能力,具备较高的理论比容量(90mAh g-1)。2 而目前将V2O3 负载在石墨烯成复合材料,进行超级电容器的表征覆在面积为 11cm2 的镍电极上,60C 干燥后以一定压力压片后即得到超级电容器电极。和测试的还鲜有报导。基于石墨烯/过渡金属氧化物超级电容器这样的电极材料骨架,本实验选择了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钒(V2O3 )。应用水热法2.4 实验仪器IFS 66/S线衍射仪,RM-1000变换红外光谱仪,Xpert PROX 射光谱仪,JEM-2100cx 透射电碳壳的 V2O3 纳米颗粒-石墨烯复合材料

5、(VGC),成超级电容器,进行相关性质测试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子显微镜,HI-5300X 射线光电子能谱,CHI660C 电化学工作站。实验部分氧化石墨烯(GO)的3 结果与3.1红外变换光谱hummers 法3的基础在 上,根据计了以下氧化石墨烯的成现有条件,本实验对其稍做调整,设方法:准确称量 46mL 浓硫酸置于 500mL 三口烧瓶,称取 1g 硝酸钠加入三口烧瓶,再称取 2g 石墨粉缓慢加入,机械搅拌。冰水浴条件下,缓慢加 6.0g 高锰酸(a)(b)Figure 1 VGC 的红外图谱在这个红外图谱中,3448,1396 和 1111 cm-1 处的峰是由于样品中的水、硝酸盐、硫酸盐

6、的吸收峰。由于焙烧阶段的 550C 高温退火处理,氧化石墨上 1635 cm-1 处的C-C 键和 2922 cm-1 处出的C-H 键的振动峰仅剩很少量的残留峰。值得注意的是,993 cm-1 处的振动峰,来自V3+=O 键的特征峰4 , 这表明钒原子以+3 价氧(c)Figure 3(d)VGC 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谱化钛的形式存在于复合材料中,即的氧化物为由 Figure 3 (a)可以看到,灰色的背景是石墨烯,且石墨烯已均匀分散开,上面的黑色团聚物是碳壳,表明碳壳已负载到石墨烯上;图 4(b)中,在黑V O 。2 33.2 X 射线衍射图谱色物质边缘处,可清晰的看到碳壳结构,里面的则为黑

7、色的 V2O3 颗粒;图 4(c)中看到球形碳壳中包裹的黑色的V2O3 颗粒,且 V2O3 颗粒的尺寸为10-20nm;由图 4(d)倍数放大到 5nm 时,可以清晰的看到 V2O3 的晶格条纹,说明 V2O3 晶形很好,每个晶格条纹的间距大约为 0.38nm 。3.4图谱Figure 2. VGC 的X 射线衍射图谱从Figure 2 中可以看出,上图的复合材料XRD 测试得到的图谱中,24.3、33.0、36.4、41.4、44.5、 49.9、54.1、63.4、65.3和 70.8出的峰与标准 V2O3 XRD 图谱(JCPDS No. 26-0278, a = 4.920 , c =

8、 13.883)所出的峰完全一致4,由此进一步确定了复合材料中合成的金属氧化物为V2O3。3.3 透射电子显微镜Figure 4 VGC 的镜图谱Figure 4 是 VGC 复合材料典型的图谱,两个特征带为 1373cm-1 和 G 带 1591cm-1 ,分别对应于面内振动的无定形碳的 D 带和结晶石墨碳的 G 带。D 与 G的强度比为 0.85。3.5 X 射线光电子能谱Figure 6 VGC 的循环伏安曲线Figure 6 所示的循环伏安曲线是在 0.10.5V 的电压范围下扫描得到的。由图可知,曲线的氧化峰是 双峰,分别大致在 0.3V 和 0.35V 处,还原峰为单峰,峰位置在

9、0.22V 左右。扫速分别设定为 0.01、0.05 、 0.08、0.1V/s,由图像可以看出,氧化还原峰的强度和位置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而溶液内带电粒子的扩散速度不变,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大而无法完全交换,以致反应不完全,反映在图像上就是氧化双峰随着扫速增大而重迭,还原氧化峰位置随着扫速增大而距离变宽。3.6.2 交流阻抗法(a)(b)Figure 5 VGC 的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a)VGC 的C1s的XPS;(b)VGC 的V2pXPS如 Figure5 所示,(a)为 VGC 复合材料的 C1s 的XPS 图谱,其中, 284.34 eV 处的峰为C1s 的总峰284.

10、05 eV 处为 C-C 键,284.75 eV 为环氧和羟基峰,285.60 eV 为 -*键的峰,288.45 eV 为羧基峰。(b)为 V2p 的 XPS 图谱,其中,516.40 eV 为 V2p3/2 的峰位置,523.54 eV 为V2p1/2 的峰位置。与电子结合能表对照,看到 516.40 eV 对应的正是V2O3,表明所料中的钒确为+3 价。电化学测试循环伏安法的材Figure 7 VGC 的交流阻抗曲线7 为 V2O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交流阻抗谱,Figure曲线半圆弧的半径代表了电极/溶液接口的电子电荷转移阻抗和接触阻抗,斜线部分是由阳极材料的离子扩散导致。5 而此半圆弧

11、过大,则意味着复合材料的阻抗较大,使用时的性能损耗可能比较严重,有待对材料进一步改进。3.6.3 恒流充放电Figure 8 VGC 的恒流充放电曲线Figure 8 为V2O3-石墨烯复合材料在0.1mA/g 下的恒流充放电曲线,曲线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充放电,这对应于循环伏安曲线上的氧化还原峰,说明三氧化二钒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这一电位。放电比容量为 55F/g。感谢本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此外,感谢郑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老师们的在产品测试与表征上的支持。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参考文献Martin W er, Ralph J. Brodd, Chem. Rev. , 2004, 104, 4245Yongfu Sun, Shishi Jiang, Wentuan Bi, Changzheng Wu, YiXie,Journal ofer Sour, 2011, 196, 86443 William S., Hummers Jr, Richard E. Offeman. Preparation of Graphitic Oxid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