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1页
低年级数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2页
低年级数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3页
低年级数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低年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经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我们的学生擅长的是解决现成的问题,而不会发现问题。一个习惯于接受现成答案而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是绝对谈不上创新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小孩开始学会说话的时候,总是围着大人嚷嚷:“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当你回答了他的问题,他接下来又继续问:“为什么是这样?”无穷无尽的是什么,为什么,简直让大人难于应付。当他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视野扩大了,接触的人与事多了,因而问题也

2、就更多了,总是围着教师问这问那,有时也弄得老师难于招架。经过几年的学校教育,人长大了,个人知识增多了,然而问问题的人却少了。就 连回答老师提问的热情也没有了。为什么往日强烈的问题意识,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受学校教育时间的增长、个人知识的增多而失落了呢?二、课题的提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整个教学过程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学生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即使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也往往

3、是肤浅的、无探究价值的。另一方面,学生回答错误或是问得不好,就可能受到批评和嘲笑。如此不但不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使学生产生厌恶、烦燥。因此出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提问的兴趣越来越小,出现无疑可问、不敢问、不知怎样问、没机会问的局面。一个习惯接受现成答案而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哪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既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一)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4、,逐步养成敢问、好问、会问、善问,并在疑问中自主探索。以问题为主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创新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重要概念界定:“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信息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

5、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三)研究的目标1、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他们敢问、会问、善问,逐步改变学习方式,解决学生上课会听讲,不会提问题的现状。2、分析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和方式以及思维模式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影响。3、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体现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同时要改变评价方式,充分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品质,尊重学生不寻常的言行,避免有伤害性的批评;善于倾听,善于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问题,去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四、课题的理论依据:1、借鉴“问题学习”理念开展课题的研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

6、学问题,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进而乐于提出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具有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与提问行为同步发展,达到学生提问意识与提问能力熟练自动运转。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为学生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与习惯。这种方法不是以设问组织课堂教学,也不是站在问题面前去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由教师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能有效地产生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研究探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

7、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2、根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理念开展课题的研究。3、根据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开展课题研究。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小学一三年级各班学生进行实验。(二)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 实验观察法 、案例分析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实践不断的发现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文献探讨,或者是进行实践研究探索,拟订和执行研究计划和行动方案或者是重新审慎行动计划并做出修订。六、课题研究步骤及安排:(一)研究周期:二年,

8、即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二)研究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2009年3月2009年7月):学习、准备、起步实施阶段。调查分析本校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为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作好充分准备,学习有关理论。本阶段主要通过课堂观察、课余访谈等方法诊测了解以下两个问题:(1)、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所需要的教学情景(2)、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因素2.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根据第一阶段的诊测情况,采用“情境、问题、合作、探索”教学模式,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手段,在科学合理运用上注重形成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学生问题有效研究。首先研究:教师如何努力为孩子创

9、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景,即:在数学教学中,从行为上、心理上、学习方法上,给孩子以充分的支持、鼓励、帮助。为孩子的提问创设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气氛,设计一个有助于孩子提出问题的教学程序。其次,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多项思维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以后的学习任务。然后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孩子在学习新知的时候,能不断的产生问题,在问题的不断繁衍中,解决中,使自己的认识领域,知识结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研究性的学习,进而实现学生主动性学习,形成自我能动性的人格。按计划进行研究,随时调整研究方向,避免偏差,定期开展教研课,组内交流经验,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及时做好课后反思并再次进行比较实验,真正体现、落实教与学的有效性,及时做好研究材料及其论文的撰写。3第三阶段:(2010年9月2011年7月)反思总结阶段。完善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