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为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10203040506070硝酸钾13.320.931.645.863.985.5110138氯化钾
2、27.631.034.037.040.042.645.548.3A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B2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4%Ct的温度范围是20t Zn Fe,根据题中信息可知, 有8.8g 固体剩余,则 8.8g 固体为 3.2g 铜和 5.6g 铁,所以参加反应的只有 6.5g 锌粉和1.8g 铝粉。设1.8g 铝粉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6.5g 锌粉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解得x=0.2g ,解得y=0.2g故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0.2g= 0.4g。【点睛】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
3、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排尽玻璃管里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红棕色固体逐渐变黑 3COFe2O3 2Fe3CO2 【解析】(1)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易发生爆炸,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是排尽玻璃管里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条件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管内:红棕色固体逐渐变黑,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14、 石油 C 7:16或
4、16:7 ABC 44:7 【解析】(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天然气、煤、石油合称为三大化石燃料。(2)A、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随雨水降落下来,形成酸雨,故酸雨与燃煤有直接关系;B、煤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温室效应与燃煤有直接关系;C、臭氧层破坏主要是氟利昂的排放造成的,和燃煤没有直接关系;D、煤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固体小颗粒,造成可吸入颗粒物增多,故与燃煤有直接关系;故选C。(3)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物质A的分子为NO2分子、物质B的分子为CO分子、物质C的分子为CO2分子、物质D的分子为N2分子,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为:2NO2+4CO4CO2+N2;A为NO2,则A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氮元素质量:氧元素质量=14:162=7:16;由上述方程式可知,4种物质中,ABC是由不同种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C和D的质量比=(444):28=44:7。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红 CuSO4+2NaOH=Cu(OH)2+Na2SO4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液变红色 2 氯化钙 【解析】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6、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详解】(1)实验l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红色,这是因为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故填:红。 (2)实验2中,若B盛装的是NaOH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故填:CuSO4+2NaOH=Cu(OH)2+Na2SO4。 (3)取B中少量溶液,加人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几滴酚酞试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液变红色,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取B中少量溶液,加人澄清石灰水至不
7、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几滴酚酞试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液变红色猜想3成立反思与评价: 老师评价李晓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猜想2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这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必须要换试剂,将Ca(OH)2换成显中性的氯化钙溶液,能够防止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实验结果。 故填:2;氯化钙。【点睛】掌握碱溶液和碱性溶液的性质、探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物 2FeCl3+Mg=2FeCl2+MgCl2 MgCl2 排除Cl使苯酚溶液变色的可能 【解析】(1)镁条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实验前,镁条表面需要进行打磨处理,其目的是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物。故填: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物(2)由实验现象可知,镁条放入之后有大量气泡产生,可知是镁与酸反应产生了氢气,因此FeCl3溶液呈酸性,其pH7;故填:(3)镁条先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因此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FeCl3+Mg=2FeCl2+MgCl2。故填:2FeCl3+Mg=2FeCl2+MgCl2(4)由于镁条过量,把溶液中的氢离子置换出来,再把铁离子还原成亚铁,在把亚铁离子还原成铁单质,镁反应后生成了氯化镁,因此D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是MgCl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淘汰补贴管理办法
- 测量装置管理办法
- 移动书柜管理办法
- 电力分级管理办法
- 现货风控管理办法
- 电信保密管理办法
- 深圳公交管理办法
- 睡岗考核管理办法
- 略阳禁渔管理办法
- 程序烧录管理办法
- 外科手术质量提升计划
- 热力管网跨河管道桁架施工方案
- 南京市事业单位专项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考试真题2024
- 江西省多地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水池贴瓷砖施工方案
- T-CALC 007-2025 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人文关怀规范
- 2025年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应急管理系统招聘工作人员8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 《重庆方言俗语》课件
-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2016》
- 2025年山西省委统战部选聘所属事业单位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