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静态LTE业务配置培训_第1页
移动静态LTE业务配置培训_第2页
移动静态LTE业务配置培训_第3页
移动静态LTE业务配置培训_第4页
移动静态LTE业务配置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移动LTE业务配置培训东部区传输技术主管 胡志勇1培训提纲LTE业务架构和流程1L3设备网元配置2L2VPN配置3L3VPN配置42LTE概述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LTE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改

2、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被看作“准4G”技术。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it/s与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LTE系统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简单化。LTE采用由ENodeB构成的单层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简化网络和减小延迟,实现了低时延,低复杂度和低成本的要求。与传统的3GPP接入网相比,LTE网络RNC节点和NodeB节点合并,成为EnodeB,在基站侧可以完成电路的交换。LTE系统有两种制式:FDD-LTE和TDD-LTE,即频分双工LTE系统和时分双工LTE系统,二者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空中接口的物理

3、层上(像帧结构、时分设计、同步等)。FDD-LTE系统空口上下行传输采用一对对称的频段接收和发送数据,而TDD-LTE系统上下行则使用相同的频段在不同的时隙上传输,相对于FDD双工方式,TDD有着较高的频谱利用率。3LTE组网架构LTE网络架构主要由无线侧和核心网侧两部分构成:无线侧eNodeB除具有原NodeB功能外,还承担了RNC的大部分功能;核心网侧主要包括4种功能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P-GW(PDN Gateway,分组数据网网关)和HSS(Home Subscribe

4、r Server 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两个接口X2是相邻eNB间的分布式接口,主要用于用户移动性管理;S1-Flex是从eNB到EPC的动态接口,主要用于提高网络冗余性以及实现负载均衡。其中,S1-C是eNB连接MME的控制面接口,S1-U是eNB连接SGW的用户面接口。分别偏重于信令和数据传输。 LTE网络架构发生的变化由2G/3G业务点到点的汇聚型连接变为多点到多点的全连接;传输网必须支持基于IP地址的路由转发功能LTE核心网元MME/SAE-GW在集中部署,业务和信令均须跨城域回传,跨城域流量将占总流量的90%以上,且业务回传距离长达千公里以上。S1-ULTE网络架构S1-CMMEX2SA

5、ES-GWPDN-GWS-GWEPCE-UTRANeNodeBeNodeBeNodeB4LTE的无线接入网命名为演进型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核心网则为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 )。从3G到LTE RAN的变化核心网取消了CS(电路域),全IP的EPC支持3GPP、非3GPP各类技术统一接入,实现固网和移动融合(FMC),灵活支持VoIP及基于IMS多媒体业务。网络架构扁平化网络结构全IP化引入了两个接口X2是相邻eNB间的分布式接口,主要用于用户移动性管理;S1-Flex是从eNB到EPC的动态接口,主要用于提高网络冗余性以及实现负载

6、均衡。取消了之前定义的RNC,eNB直接接入EPC,从而降低用户可感知的时延,大幅提升用户的移动通信体验。S1-ULTE网络架构S1-CMMEX2SAES-GWPDN-GWS-GWEPCE-UTRANeNodeBeNodeBeNodeBIubIu-CsIu-PsIurMcGnRNCMGWSGSNGGSNMSCServer3G 网络架构CNRANCSPSNodeBNodeBRNCNodeB5思考S1分为S1-u和S1-c,分别表示到核心网什么设备的流量?S1-u是eNB和SGW之间的用户数据流量,占总体流量的大部分,S1-c则是eNB和MME之间的控制平面的流量,负责基站的管理和信令传送。MME

7、、SGW和OMC流量的作用各是什么?如果其中某一个流量转发器出现异常会导致什么问题发生?MME相关的流量故障将导致基站无法建立连接,基站无法启动。而SGW相关的流量故障,将导致用户数据使用故障,比如无法下载。OMC相关的故障将会导致基站脱管。其中,S1和OMC是分别处理的,脱管并不意味着基站退服。X2的作用是什么?简而言之,X2是用于基站之间的数据切换,原来3G时代,这个切换控制是由RNC完成的,在4G时代,则由ENodeB来完成。比如,当核心网给A基站的用户发送一个数据包,而此用户刚好切换到B基站,此时,就需要A向B转发数据,这样可以不用S1切换从核心网发送数据,减少用户感知。X2切换失败将

8、回归S1切换。6LTE的移动回传网承载需求网络结构取消RNC,LTE网络结构扁平化和IP化,对核心层网络有影响,汇聚接入层结构变化不大接口连接引入S1-Flex和X2接口,移动承载需实现多点到多点的连接,自动寻址成为必需传输带宽较3G基站的传输带宽需求增加10倍,近期200-300Mb/s,LTE-A还将达到1Gb/s,对现网容量有较大挑战时延指标3GPP建议S1/X2单向时延为2-15msQoS需求更小传输延时,更多QoS级别,要求支持严格的QoS保障机制网络保护完善核心层保护机制和网络对接保护网络同步频率和时间同步需求同TD-SCDMA7“3+2”模型总体原则3-即L3,PTN核心层(含业

9、务落地的PTN设备)支持L2到L3的桥接功能和静态L3 VPN功能满足TD-LTE基站接入中本地的S1和X2业务承载,并提供OAM和网络保护2-即L2,PTN汇聚、接入层沿用现有L2 VPN分组转发功能为基站提供到核心层PTN节点的二层传输管道汇聚接入层,配置eNB到桥接设备的PW管道(基于L2VPN的ETREE)核心层配置桥接设备到EPC的基于VPN转发路由(基于L3VPN的ELAN)业务配置的任务L3 PTN网络内部采用静态路由和静态隧道移动将采用L3+L2 PTN部署LTE8PTN L3业务承载方案核心调度层接入汇聚层L3VPNVRFL2VPN PW接入汇聚E-Line承载S1与X2同网

10、段内的X2流量多归属S1-Flex流量,通过静态IP PW在核心节点间调度跨网段的X2流量当传送S1业务时,在核心节点的VRF下根据IP进行转发,通过本地IP转发到本地的aGW;或通过L3VPN传送至远端aGW,实现aGW Pool的调度。当传送X2业务时,在核心节点的VRF下根据IP进行转发,通过本地IP转发到同网段内的基站;或通过L3VPN传送至远端基站。核心设备支持终结E-Line能力,做L2与L3的桥接eNodeBeNodeBeNodeBPE节点PE节点同网段的S1流量121aGWaGWaGW9一个重要的概念VRFVRF-VPN路由转发实例把每台PE路由器在逻辑上划分为多台虚拟路由器,

11、即多个VPN路由转发实例VRF,每个VRF对应一个VPN,有自己独立的路由表、转发表和相应的接口。这就相当于将一台各VPN共享的PE模拟成多台专用PE。每一个VRF可以看作一台虚拟的路由器,好像是一台专用的PE设备。该虚拟路由器包括如下元素:一张独立的路由表/转发表,当然也包括了独立的地址空间。一组归属于这个VRF的接口集合。一组只用于本VRF的路由协议。对于每个PE,可以维护一个或多个VRF,同时维护一个公网的路由表(也叫全局路由表),多个VRF实例相互分离独立。在VRF中定义的和VPN业务有关的两个重要参数是RT和RD,RT和RD长度都是64bit。RT是Route Target的缩写,R

12、T的本质是每个VRF表达自己的路由取舍及喜好的方式,主要用于控制VPN路由的发布和安装策略。分为import和export两种属性,前者表示了我对那些路由感兴趣,而后者表示了我发出的路由的属性。RT决定了路由的选择和发布,在静态配置中,则无关紧要。RD是Route Distinguisher的缩写,是说明路由属于哪个VPN的标志。理论上可以为每个VRF配置一个RD,通常建议为每个VPN的VRF都配置相同的RD,并且要保证这个RD全球唯一。PE从CE接收的标准的路由是IPv4路由,如果需要发布给其他的PE路由器,此时需要为这条路由附加一个RD。在IPv4地址加上RD之后,就变成VPN-IPv4地

13、址族了。这样就可以理解,一个L3VPN就是RD相同的一组VRF的集合。10LTE传输数据规划地址资源和VLANID规划三层设备的路由管理地址建议全省统一分配私有地址3层PTN设备内部互联地址(NNI)建议采用全省统一分配的私网地址厂家间端口互联地址(UNI)建议采用统一规划的私网地址,由上层厂家分配基站地址和VID采用26位掩码划分子网,根据省公司划定的IP段,由传输或基站统一分配拓扑组网规划涉及到保护及实现,建议采用双节点上联,定义上联和汇聚槽位,以便于后期对接入站点数目的规划。做好连接拓扑,并做好端口参数标注路由规划获取EPC的目的网段,如MME、SGW、OMC规划主备静态路由或动态协议,

14、按照大地址段来实现路由分担规划保护实现方式L3对接AC链路保护对接节点保护L3VPN和L2VPN保护11TD-LTE承载网络VLAN需求基站通过一条链路连接接入层PTN设备,但是网管(OM)流量、信令流量、业务流量(S1-C、S1-U、X2)具备不同的源IP地址时,基站通过在同一个物理端口下基于VLAN划分子接口来实现。接入层PTN根据VLAN来区分PW,核心层起L3设备需要配置VLAN子接口终结VLAN ,VLAN子接口关联的L3虚接口,配置一个与相应基站同一网段的IP地址作为基站网关。GE链路VLAN 1, 业务IP IP2IP1VLAN 2, 网管IP PW1IP2IP1GE链路VLAN

15、 1, 业务IP PW2VLAN 2, 网管IP 核心层起L3设备IP1IP1 S1/X2IP2IP2 OMeNBTD-LTE承载传送带宽需求TD-LTE基站的传输带宽需求是现有TD-SCDMA带宽需求(20-30M)的至少10倍基站逻辑接口流量允许传输时延连接关系S1-U90以上5ms/10mseNBSGWOM100K1M/eNB60mseNB NMSSync25.6K / eNB20mseNBBitsS1-C13 S1-U/协议配置静态路由配置1#2#3#XGE0/7/1在1#配置网间静态路由: MASK 32 XGE0/7/1 MASK 32 XGE0/7/1SGWMMEXGE0/4/1

16、在3#配置网间静态路由: MASK 29 XGE0/4/16 MASK 30 XGE0/4/1在3#配置私网网间静态路由 MASK 29 lag1.1234 L3VPN-16 MASK 30 lag1.1234 L3VPN-1/296/30私网静态路由在网元配置完成后,需要在L3VPN中计算路由并下载39关于静态路由的几个说明多个连接的公网路由出口选择如口子型网络,主汇聚到主核心,有两个路由,在选择出接口时,应当根据两个PE节点之间建立的LSP来确定,即,主用LSP的出端口作为静态路由的出端口。关于VPN私网路由计算计算路由是利用标签为“出标签”的PW来建立VPN中所有UNI端口的虚连接,通过

17、PW虚连接,不同设备之间的UNI端口互联为一个虚拟路由器。这个计算过程会利用公网路由生成VPN的私网路由。40培训提纲LTE业务架构和流程1L3设备网元配置2L2VPN配置3L3VPN配置441LTE业务L2VPN模型点对多点拓扑节约资源,VPLS模型可以大量减少IPRAN设备L3VE数量,同时节约IP地址资源。保护主用汇集设备节点失效叠加PW冗余保护VPLSVPLS+PW冗余VSI依据MAC地址转发表进行数据转发。VSI包含UNI接口L2VE和NNI接口PW。UNI收到目的未知MAC会向其余所有UNI和NNI端口洪泛,而NNI收到目的未知MAC只会向UNI洪泛。桥接设备二层数据转发原理42L

18、TE基站IP地址规划基站IP地址规划有限,全省1个B类地址段;IP地址资源有限,考虑使用更节约IP地址资源的接入方式;VPLS更加节省IP地址资源;VPWS方案一台基站对应一个网关,即有多少基站,就需要相应数量的网关;IP地址使用最优30位掩码,地址使用效率25%,即只有1/4的地址可供基站使用;VPLS方案,若采用最多64成员,一个网关对应63台基站,IP地址使用26为掩码,地址利用率95%,利用率大大提高;43L2业务的保护实现Tunnel路径保护:LSP1:1PW冗余保护VPLS叠加PW冗余叠加LSP 1:1保护主备用桥接点推荐采用同IP同MAC方式,保证PW倒换后的业务快速切换;能够实

19、现对主用链路和主用桥接设备失效的保护;同源不同宿,单发选收可以保护节点失效VC层保护,基于OAM或BFD检测44业务配置概述配置的业务类型、配置的业务模型、流配置数量限制对于CES仿真业务,1个VC中只能配置1条流;对于以太网业务,1个VC中不可超过10条流。水平分割的要求ELAN业务水平分割配置原则: 各个节点的NNI打开、UNI关闭 ETREE业务水平分割配置原则:根节点:NNI打开、UNI关闭叶子: NNI打开、UNI打开一个端口只能唯一一次属于某个VPN而不能同时属于多个VPN一个网关所在的地址段构成一个L2VPN(VPLS-ETREE模型)如果基站分配的IP属于另一个网关所在地址段,

20、就需要新增一对VE(网关),并配置一个新的L2VPN(一个新的VPLS)45配置L2VPN的步骤配置Tunnel建立源宿节点之间的标签交换路径同一L3设备到同一L2设备的相同UNI的SYS口,只需要创建一个LSPLSP支持路径1:1保护在Tunnel上添加VC在Tunnel上可创建多条VCVC层支持PW冗余保护时,启用VC层BFD或OAM注意:配置MS-PW时,要求分段的LSP,直接创建,选择源宿,选择对应的分段LSP创建L2VPNL2VPN有多种模型,点到点的E-LINE、E-CES,点到多点的ETREE,多点之间的E-LAN。当配置了主备双归节点的PW冗余保护时,VPLS应选择ELAN。L

21、2VPN的含义是将通过PW互连的设备的业务UNI端口选择进VPN,并配置VID的处理方式。当L2VPN关联PW冗余保护时,需选择保护方式为PW冗余保护+MC-LAG下载电路下载Tunnel、保护对(L3)、L2VPN(L3)修改电路LSP标签禁止修改(L3)、L2选择修改路由来调整Label。PW标签在属性页修改路由和保护,L2 业务可直接修改;L3不支持L2VPN可修改上下话端口、节点等,当需要在ETREE中增加节点时,需要在L2VPN中修改增加节点流层可修改VID、流关联,网元VLAN配置可修改tag行为和关联。46配置Tunnel源宿端口:在源宿节点的SYS端口创建LSP,其中,L2设备

22、在UNI的SYS口创建,L3设备在NNI的SYS口创建,无需指定端口保护方式:LSP1:1路径保护,当在L2设备之间、L2和L3之间配置时,启用Y.1731-OAM,当在L3设备之间配置时,启用BFD。拖延计时设为0(PW冗余设为50以确保1:1优先)标签:双向标签和主备标签相异。QoS:ETREE需在本层配置,其余的在流层设置。路由策略:可选经过的网元,也可基于固定策略,如最小节点数配置方法:选择保护方式选择源宿端口给定起始标签给定工作路径给定保护路径注意:备用路径的选择,源宿需要选择能生成保护的环上节点47配置VC(1)在已配置的Tunnel上右键创建VC,配置PW冗余保护,需要勾选“使能

23、主动OAM”未配置PW冗余保护时只需要配置PW标签即可,QoS在本层保持默认。PW冗余保护PW冗余是双归保护的一种方式,需要一对PW(当然因为PW是承载于LSP故需要两条LSP),分别到主备双归节点。PW冗余保护配置方法配置源(远端)到主节点的1:1LSP,配置源到备节点的LSP(路径不和到主节点的工作路径相同)分别在两条LSP上添加2条VC;为两个VC建立PW保护对。一源两宿两条LSP两条LSP上建立2条VC添加L2VPN端口时,主备L2VE端口都需要加入思考:配置PW冗余保护,源到备宿需要配置LSP1:1吗?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主备节点的L3VE同IP同MAC48配置VC(2)PW冗余保护

24、配置方法续在主用VC上添加PW保护保护网元:远端源站点;保护类型:PW冗余保护拖延计时:30ms(默认3)配置完成后,在保护对中能够看到配置的PW冗余保护条目思考:配置一条PW冗余保护业务,至少需要多少标签?49关于PW冗余保护三点注意主备汇聚的L3VE接口MAC要求手工配置,主备一致,并建议逻辑序号保持一致可从主汇聚导出然后导入到备汇聚,同一汇聚设备不同的L3VE端口MAC建议不同关于PW冗余保护的静态ARP主汇聚:在静态配置方式,需要ping通基站后,获取基站MAC后手工添加ARP备汇聚:在静态配置方式,需要将主汇聚的静态ARP导入到备汇聚动态协议:无需配置关于同IP同MAC主备PW节点L

25、2VE/L3VE接口的组号可以不相同,但是备PW节点L3VE接口配置中的mac地址和ip地址配置参数必须与主PW节点的L3VE接口配置参数相同关于备汇聚是否添加LSP保护要求单节点上联时许添加,口子型则不需要(为什么?)50配置L2VPN-概念L2VPN是来做什么的?就是把若干站点的某些端口放到一个私网内。这些端口互联成一个私网VPN,端口和端口的连接则是在拓扑的基础上生成的PW,也就是VPN的拓扑是靠PW(当然也是LSP)来绑定的。L2VPN的类型?E-LINE业务,点到点的VPN,只包含源宿,当然如果是PW冗余,宿为2个。E-LAN业务,多个节点端口互联,端口之间靠PW连接成网状结构,需要

26、选择LAN的拓扑。E-TREE业务,点到多点,要求加入VPN的第一个节点必须是根。如果是PW冗余保护的ETREE,因为存在两个根,需要配置为ELAN。E-CES业务,仿真业务。A#B#A#B#C#D#A#B#C#L2VPN配置的站点的接口,包含UNI和NNI的配置,UNI是指SYS口的支路盘侧,NNI则是SYS的交叉盘侧51创建L2VPN选择VPN的业务模型选择需要加入VPN的站点及UNI端口52创建L2VPN-2选择连接这些UNI端口的拓扑和承载的PW配置交叉方式和端口标签操作将需要加入VPN的端口加入,注意需要先加入根UNI(如果带冗余保护,则需要加入主备UNI)将UNI之间需要业务连接的

27、节点,选择拓扑为UNI之间的链接选择承载通道PW53配置L2VPN-流信息设置流信息设置流分类:二层基于VLAN或端口,基于VLAN时配置VID,填写对应VID值(该值和Vlan配置中的VID一致),否则默认为2,即基于端口(注意,2可以使用)。其他高级分类无特殊情况不用配置,采用默认参数。流PHB:选择优先级策略,影射用户优先级或指配PHB。流QoS:选择流层流控,如开启流控,则一般选择TrTcm模式,设置CIR和PIR,CBS和PBS保持默认值。VLAN配置配置端口的VLAN的tag属性。可在网元VLAN配置中调整。流分类值关联基于VLAN时选择关联VLAN,全部不选关联端口(入口分类)注

28、意:流层QoS作用于LAN入口54配置L2VPN-UNI和NNI配置UNI接口配置配置SYS对应支路侧的参数生成交叉方式:本UNI点对点为VPWS,本UNI对多点时选择VPLS,如主备L2VE上话TAG识别:从支路盘发到SYS的数据包是否包含VID,且是否需要识别。(一般在配置端口QinQ透传时,识别强制加上的PVID)下话TAG行为:从SYS口发来的数据包是否增加VID。(一般在配置端口QinQ透传时,强制加上PVID)水平分割:在ETREE根,需要打开避免环路。UNI的QoS:保持默认NNI接口配置配置SYS对应支路侧的参数生成交叉方式:本UNI点对点为VPWS,本UNI对多点时选择VPL

29、S下话TAG识别:从交叉盘发到SYS的数据包是否包含VID,且是否需要识别。(一般在配置端口QinQ透传时,不识别用户VID)上话TAG行为:从SYS口发往交叉盘的数据包是否增加VID。(一般在配置端口QinQ透传时,删除在LAN口添加的PVID)水平分割:在ETREE根,需要打开避免环路。UNI的QoS:保持默认55培训提纲LTE业务架构和流程1L3设备网元配置2L2VPN配置3L3VPN配置456配置L3VPN的步骤配置L3VPN加载VPN FRR配置LSP拓扑配置源宿节点之间的LSP :在L3设备之间配置LSP是为了选择路由和实现LSP更加快速的保护。LSP的源宿为业务的起止节点,两个节

30、点之间无业务流则无需LSP。配置L3VPN参数:就是将L3属性的UNI端口归为一个VPN,这些UNI端口形成一个以路由表转发的局域网。需要隔离的不同类型之间的L3VPN需要配置在不同的L3VPNVPN FRR:Route map配置方法L3VPN配置方法配置L3VPN以后,需要计算路由,生成L3VPN的路由信息表.一个端口只能唯一一次属于某个VPN而不能同时属于多个VPNLTE一般将不同的3层业务分配不同的VPN实现业务隔离,如业务和管理分别配置2个不同的VPN一组上联端口,只能有一个所属VPN57添加L3VPN的LSP在3层设备之间配置用于L3VPN拓扑和保护的LSP。配置LSP1:1时,需

31、要使能BFD。典型的口字形网络,需要配置VPN FRR时,需要按照图示配置LSP,其中主主、备备配置LSP1:1,主备、备主无需保护。主peer备peer主桥接备桥接注意:在选择LSP路由的时候,注意宿节点到达路径的差异选择,比如,主汇聚到主核心LSP主走短路径,则主汇聚到被核心就不要选择走主核心而是从备汇聚走。为简单起见,以上4条LSP均可配置为LSP1:1。主LSP遵循上一个原则。58创建L3VPN需要将所有关联的L3端口放在同一L3VPN的中:如主备peer的上联L3端口(如Lag口)、主备桥接设备上的多个L3VE子接口。配置参数RD值:每个VPN唯一。出标签:任意分配,与其他Label

32、不冲突即可。选择拓扑:选择数据转发路径,实际上为由LSP指定的拓扑,VPN的逻辑连接网络关联LSP:关联创建的LSP。59L3VPN的修改对于已经创建的L3VPN,可以新增、删除端口或节点。对于L3VPN的修改操作,直接在L3VPN右键修改。对于L3VPN可自定义名称,但是会自动生成L3VPN-x的唯一代号。修改上下话:修改节点加入VPN的端口,可新增或减少。增加/删除节点:在VPN中新增或删除加入的节点。修改路由:修改关联的tunnel60VPN FRR工作原理VPN FRR对传统技术进行了改进,允许PE1节点根据匹配策略选择符合条件的VPNv4路由,并在转发表中同时保存优选路由信息和次优路

33、由信息。当PE2节点故障时,PE1节点通过多跳BFD、MPLS OAM等技术感知到PE1与PE2之间的外层隧道不可用(典型组网的端到端故障感知时间小于200ms),并将LSP隧道状态表中的对应标志设置为不可用并下刷到转发引擎。转发引擎使用次优路由的转发信息进行转发,并为报文打上PE3分配的内层标签,沿着PE1与PE3之间的外层LSP隧道交换到PE2,再转发给MGW2,恢复MGW2到MGW1方向的业务,实现PE2节点故障情况下的端到端业务的快速收敛。通过在网络两端的PE节点同时部署VPN FRR技术,可以实现双向VPN业务的高可靠性保护。采用VPN FRR技术,可使PE节点故障的收敛时间只取决于

34、远端PE故障的检测时间和修改转发引擎中对应公网隧道状态的时间,而与VPN路由的数量无关。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技术虽然支持网络端到端的PE节点保护,但它本身是由节点实施的,只需在本地PE节点上进行部署,对其它网络设备完全透明,不会对全网多厂商设备的互连产生任何影响。61配置VPN FRRVPN FRR是L3 内部的网关保护方式,是一种基于内层标签的快速倒换技术,通过预先指定的备用路由实现流量的快速切换,而故障的感知则通过OAM、BFD来感知外层标签的不可用。口子型两源两宿:对于主备汇聚,主用下一跳都是主核心,备下一跳都是备核心,反过来亦然。也就是,主永远是主,备永远是备。(思考:同边配置是否可行,

35、有什么弊端和好处?)源节点与主用宿节点叠加LSP保护,与备用宿节点可不叠加LSP保护;源到备用peer的工作路径与主用peer的工作路径不重叠;举例:主peer为主桥接的主用下一跳Peer备peer为主桥接的备用下一跳Peer用于保护主peer节点掉电主桥接为主peer的主用下一跳Peer备桥接为主peer的备用下一跳Peer用于保护主桥接节点掉电Route-map名称为之前配置的名称(静态无效)注意:口字形网络四个节点需要配置四组,每个节点都配置一次为源节点62网间保护与其他路由网络之间的保护与MME/RNC之间的保护分组承载网IP骨干网或城域网LAGLAG保护端口或光纤IP FRR保护节点

36、故障或LAG组故障:指定路由的备份下一跳宿1宿2LAGLAG保护端口或光纤上行:IP FRR保护节点故障或LAG组故障,指定路由的备份下一跳 下行:VRRP保护主用宿1故障或LAG组故障主用下一跳:PE1备用下一跳:ASBR-R2PE1PE2ASBR1ASBR2IP FRRVRRPIP FRRLAG63IP FRR和VRRP保护配置原则IP-FRR与VRRP保护是基于AC链路的保护。为了实现对设备的端口保护,一般会叠加LAG。IP FRR的主备peer之间需要开启一个互联接口用来传递协议报文,如果使用实接口,则需要配置为UNI对接;也可以在NNI接口上创建VID子接口来实现,这一对子接口(或U

37、NI接口)需要一对互联IP地址(子接口需要一个VID)。这两个端口需要加入VPN实例中。VRRP在主备peer之间也需要TRACK_BFD通道,这个可以直接是主备peer互联的任意一对NNI接口。用于VRRP追踪BFD会话。这个端口为NNI接口不需要加入VPN。IP FRR只需要在主peer上配置即可,即在主peer上指定次优备选路由。VRRP需要在主备peer上都配置,且需要先配置TRACK BFD。64IP FRR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RNC 双归接入 IP RAN 路由器。实线标识的是主链路,虚线标识的是备份链路,正常情况下,Router B 到 RNC 的业务通过主链路进行转发。在 Ro

38、uter B 上配置 IP FRR 策略,使链路 RouterB-RouterC-RNC 为链路 RouterB-RNC 的备份。备份出接口是 GE8/0,备份下一跳是 。当主用链路出现故障时,业务可以快速切换到备份链路上。主用链路状态检测依靠BFD或最小链路实现。65VRRP工作原理RouterB、RouterC 属于同一个 VRRP 组,组成一个虚拟的路由器,这个虚拟路由器有自己的 虚拟IP 地址54。物理路由器 RouterB和RouterC 的实际 IP 地址分别是 和 ,它和虚拟地址在同一网段。RNC 只需要将网关设为54 即可,无需知道具体路由器上的接口地址。RNC 利用该虚拟网关

39、与基站通信。路由器工作机制如下:根据优先级的大小挑选 Master 路由器。优选级高者当选为 Master 路由器。其它路由器作为备份路由器,随时监听 Master 路由器的状态。当主路由器正常工作时,它会每隔一段时间(Advertisement_Interval)发送一个 VRRP组播报文,以通知组内的备份路由器,主路由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组内的备份路由器一段时间(Master_Down_Interval)内没有接收到来自主路由器的报文,则将自己转为主路由器。66IP FRR配置创建主备Peer之间的子接口(或定义对接UNI实接口),假定对接IP分别为和B,主peer对接子接口为XGE0/

40、10/1.100在主peer配置IP FRR;当流量负载均衡在两个对接设备时,两个peer都需要配置,使用同一子UNIVPN名称:子接口关联的VRF,如业务L3VPN名目的IP和掩码:主peer配置静态路由所指定的目的IP,也就是最终的目的地址。这一般是指EPC提供的MME和SGW地址段。备用IP配置出接口:主peer连接备peer的UNI接口,或子接口。这里为子接口XGE0/10/1.100,100为VID。下一跳IP:备peer通过协议接口(UNI或子接口)互联的IP地址,这里为。67IP FRR配置续上联链路端口名:与核心网互连端口,一般为子接口本地会话ID:BFD本端ID号,协商定义远端会话ID:BFD远端ID号,协商定义源IP:本端互连端口IP目的IP:直连端口远端端口IPL3VPN增加IP FRR保护端口需要将备PEER上的上联端口添加到L3VPN中多个L3VPN需要启用多对子接口和配置多个IP FRR条目在主备链路上配置peer BFD检测:上联链路需要配置BFD保护链路也需要配置BFD关于IPFRR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