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林中小溪选自林中水滴,苏联作家普里什文通过诗歌一样的语言带领我们领略 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B画山绣水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写的一篇散文,课题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的和绣出来的山和水。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D一
2、则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名周,春秋时宋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在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校补/校正 夹袄/夹道欢迎 应运而生/应有尽有B鞭挞/拓本 逶迤/虚与委蛇 脸色煞白/大煞风景C瓶颈/枝茎 可汗/汗牛充栋 揠苗助长/偃旗息鼓D暮春/蓦然 肥胖/心宽体胖 强人所难/强词夺理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就是“自我” 不断实现的过程。B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邱玉辉、高级工程师彭燕华、重庆大学教授尹超等多位
3、国内人工智能专家出席了大会。C医学专家指出,大量快速的进食冷饮,会损伤孩子稚嫩的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痉挛,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D年少时,眼神澄澈,心地纯良;长大了,受到名利、欲望、贪婪等熏染,变了质,走了味,失了魂。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解剖(po) 参差(c) 订(dng)正 粗制滥(ln)造B烧灼(zhu) 震憾(hn) 赃(zng)物 再接再励(l)C酝酿(ning) 可汗(hn) 泄(xi)露 循规蹈矩(j)D琐屑(xi) 慰藉(ji) 翘(qio)楚 谆谆(zn)教诲5古诗文名句填空。今夜偏知春气暖,_。(刘方平月夜)亲贤臣,远小人,_。(诸葛亮出师
4、表)了却君王天下事,_。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用“持节云中, _”这一诗句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立功边陲的心情 。古诗中不乏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 如李清照在醉花阴 中用“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写出重阳思亲的愁苦,晏殊在破阵子中用“_,_”描写清明时节生机勃勃的景象。6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保尔跨上战马,回头对萨穆伊尔说“你听见没有?他们绞死咱们的同志,咱们倒要送他们回自己人那儿去,还不许虐待。这怎么办得到?”团长回过头来盯着他。保尔听见团长好像在自言自语,但是语气却坚定而严厉:“虐待解除了武装的俘虏是要枪的。我
5、们可不是自军。保尔已经完全忘却了他自己。这些日子,每天都有激烈的战斗。他,保尔,已经溶化在集体里了。他和每个战士一样,已经忘记了“我”字,脑子里只有“我们:我们团、我们骑兵连、我们旅。保尔哆嗦了一下。列图诺夫,他的英勇的师长,一个具有大无畏精神的好同志,竟牺牲了。一种疯狂的愤怒攫住了保尔的心。他使劲用马刀背拍了一下已经十分疲意满嘴是血的战马格涅多克,向正在厮杀的、人群最密的地方冲了过去。“砍死这帮畜生!砍死他们!砍死这帮波兰贵族!他们杀死了列图诺夫!”盛怒之下,他扬起马刀,连看也不看、向一个穿録军服的人劈下去。全连战士个个怒火中烧,誓为师长复仇、把一个排的波军全欲死了。他们追击逃敌,到了一片开
6、阔地,这时候波军的大炮向他们开火了。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保尔眼前闪了一下,耳边响起了一声巨雷,烧红的铁片灼伤了他的头。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保尔像一根稻草似的,被用出了马鞍,翻过马头,沉重地摔在地上。黑夜立刻降临了。9月17日,柯察金额上的伤口看样子好多了。换药的时候,他那种非凡的毅力真叫我们这些医生吃惊。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总要不断地吟,发牌气可是他却一声不吭。给他伤口上碘酒的时候,他把身子挺得像根绸紧了的弦。他常常疼得失去知觉,但是从来没有哼过一声。现在大家都知道:要是柯察金也呻吟起来那就是说他昏迷了。他这种顽强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呢?我真不明白。1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
7、的中的其他情节简要说说,保尔是怎么从一个普通的穷苦孩子逐渐成长为钢铁战士的。2选文内容主要体现了保尔怎样的性格特点?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3选文写的是保尔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和负伤之后治疗的情节,读后你有什么感受?二、阅读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方山子传(节选)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
8、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注)光、黃:光州、黄州,两州连界。遁:遁世隐居。方山冠:唐宋时隐士戴的帽子。遗象:犹遗制。“环堵”一句:谓室内空无所有。1解释文中加点词。(1)谪居于黄 居:_(2)余告之故 故:_2文中“余既耸然异之”的原因是(1)_(2)_(用自己的话表述)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方山子,本名陈慥,因佩戴古代的方山冠,人们则叫他方山子。B“方山子亦矍然”写出了方山子遇到作者时惊讶的样子。C“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境遇的理解。D选文中的方山子,一身侠气,威武豪放,隐居山中,淡泊名利。8古文阅读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
9、谋之,又何间焉?”列曰:“肉食者部,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总邪?民亦无总邪?王亦无总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又何间焉 间:_使者不说 说:_2翻译下列句子。衣食所安,弗
10、敢专也。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从甲、乙两文来看,鲁庄公和赵威后是否“鄙”?说说你的看法。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进三十余顷以赋民。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调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
11、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遗,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曰:“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抚按:官职名。殿: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下等称为“殿”。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
12、得祸/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B乃已/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C甫至,即捕杀豪恶奴/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D母卒,不复出/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积粟二千石以备荒A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B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C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4文中掌道御史原本打算斥退陈幼学,后来又作罢,请说说其中的原因。陈幼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个不重要
13、的军人(冰 心)小玲天天上学,必要经过一个军营。他挟着书包儿,连跑带跳不住地走着,走过那营前广场的时候,便把脚步放迟了,看那些兵丁们早操。他们一排儿地站在朝阳之下,那雪亮的枪尖,深黄的军服,映着阳光,十分的鲜明齐整。小玲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喜欢羡慕得了不得,心想:“以后我大了,一定去当兵,我也穿着军服,还要掮着枪,那时我要细细地看枪里的机关,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个思想,天天在他脑中旋转。这一天他按着往常的规矩,正在场前凝望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人附着他的肩头,回头一看,只见是看门的那个兵丁,站在他背后,微笑着看着他。小玲有些瑟缩,又不敢走开,兵丁笑问,“小学生,你叫什么?”小玲道,“我叫小玲。”兵丁
14、又问道,“你几岁了?”小玲说,“八岁了。”兵丁忽然呆呆地两手拄着枪,口里自己说道,“我离家的时候,我们的胜儿不也是八岁么?”小玲趁着他凝想的时候,慢慢地挪开,数步以外,便飞跑了。回头看时,那兵丁依旧呆立着,如同石像一般。晚上放学,又经过营前,那兵丁正在营前坐着,看见他来了,便笑着招手叫他。小玲只得过去了,兵丁叫小玲坐在他的旁边。小玲看他那黧黑的面颜,深沉的目光,却现出极其温蔼的样子,渐渐地也不害怕了,便慢慢伸手去拿他的枪。兵丁笑着递给他。小玲十分地喜欢,低着头只顾玩弄,一会儿抬起头来。那兵丁依旧凝想着,同早晨一样。以后他们便成了极好的朋友,兵丁又送给小玲一个名字,叫做“胜儿”,小玲也答应了。他
15、早晚经过的时候必去玩枪,那兵丁也必是在营前等着。他们会见了却不多谈话,小玲自己玩着枪,兵丁也只坐在一旁看着他。小玲终究是个小孩子,过了些时,那笨重的枪也玩得腻了,经过营前的时候,也不去看望他的老朋友了。有时因为那兵丁只管追着他,他觉得厌烦,连看操也不敢看了,远望见那兵丁出来,便急忙走开。可怜的兵丁!他从此不能有这个娇憨可爱的孩子,和他作伴了。但他有什么权力,叫他再来呢?因为这个假定的胜儿,究竟不是他的儿子。但是他每日早晚依旧在那里等着,他藏在树后,恐怕惊走了小玲。他远远地看着小玲连跑带跳地来了,又嘻笑着走过了,方才慢慢地转出来,两手拄着枪,望着他的背影,临风洒了几点酸泪他几乎天天如此,不知不觉
16、地有好几个月了。这一天早晨,小玲依旧上学,刚开了街门,忽然门外有一件东西,向着他倒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杆小木枪,枪柄上油着红漆,很是好看,上面贴着一条白纸,写着道,“胜儿收玩爱你的老朋友”。小玲拿定枪柄,来回地念了几遍,好容易明白了。忽然举着枪,追风似的,向着广场跑去。这队兵已经开拔了,军营也空了那时两手拄着枪,站在营前,含泪凝望的,不是那黧黑慈蔼的兵丁,却是娇憨可爱的小玲了。1小玲对兵丁的情感经历了起伏,请按提示完成下面填空。2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小玲趁着他凝想的时候,慢慢地挪开,数步以外,便飞跑了。3文章写的是兵丁与小玲的故事,为什么多次提到“枪”?请作简要分析。4
17、题目“一个不重要的军人”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作简要赏析。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刻画了小玲的心理活动,表明小玲对军人的羡慕与好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了铺垫作用。B小玲认识了兵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由于小玲年龄小不甚理解兵丁对他的关爱,这令兵丁很伤心。C文章多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兵丁深切的爱子之情,令读者感动,却也让读者感到些许无奈。D本文的主人公是小玲,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多种描写凸现他娇憨可爱的形象。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大数据”能否触及诗词的本质陈慧刘慈欣的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中国
18、古典诗词的故事。为了写出超越李白的诗篇,拥有强大技术的外星生物把所有汉字一网打尽,按照古诗的格式进行排列组合,然而,最终,外星人却发出了j sng的喟叹:诗人的心灵感受是如此独特,即便掌握了穷其所有的“大数据”,也无法组织出超越李白的诗篇。现实生活中,清华附小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写了论文的报道也引发众人关注。用“大数据”分析诗词,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这一方法导向是否合理?诗词与大数据能否相得益彰,要从诗词的本质说起。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其中的意象和情趣往往只可意会,需要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对诗词的欣赏
19、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能营造出合乎情理且完整的意境。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是对客观数据的碎片化处理:如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意深远的活泼泼的整体这无疑是对诗词的拆解。正如一个美女从整体来看,才是美女:用一把利刃将其切开,取出每个脏器、别出每块骨头,把肌肉和脂肪分门别类,再把血管和神经拣成两束,还能是美女吗?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无异于对一个美女进行肢解,与诗词的审美相违。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也不能止步于按罗求全,需要浸润式的细读品味。不可否认,大数据
20、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沉浸体会,正如枕径无法代替苦功。清华附小学生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意义。用大数据研究诗词,并非一无是处,但总归显得 了。小说许云的结尾,不可一世的外星生物承认了技术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1根据第段中的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2作者认为“大数据”分析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诗词的欣赏研究应该 。3根据文章内容,填入第段最恰当的成语是( )A刻舟求剑B买椟还珠C滥等充数D画蛇添足4文章两次提到刘慈欣的小说诗云,分析其各自的作用。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章第 段中最合
21、适,理由是 。通过大数据不难得出结论:苏轼兄弟情深,然而当我们吟咏“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子由)这样的句子时,对苏轼笔下手足之情的感受,难道不会来得更真切、更直观吗?三、应用12本借条有诸多错误,请至少找出三处并改正。借条今天借到同学李某人民币50元整(用于买词典),估计本月底一定还清。特立此据。借款人:赵步道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树是树,“几处早莺争暖树”带来春天的气息;“病树前头万木春”传递生命的希望。树也不只是树,“百年树人”,留下一段美好故事;“独树一帜”,开创一片勃勃生机。请以“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
22、600字;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参考答案一、积累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D项有误,庄子是战国时期宋国人。2、C【解析】A,jio/jio;ji/ji;yng/yng。B,t/t;wi/wi;sh/sh。C,jng/jng;hn/hn;y/yn。D,m/m;png/pn;qing/qing。3、D【解析】试题分析:A把句号放入引号内。B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C“腹痛,腹泻,食欲不振”中的逗号改为顿号即可。
23、4、C【解析】A. 剖(po)pu ,订(dng)dng ;B. 憾撼,励厉;D.谆(zn)zhn。5、 (1)虫声新透绿窗纱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何日遣冯唐 (5)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赢”“遣”“梨”等字词的书写。6、1保尔从小诚实质朴、无所畏惧,从向神甫的面团里撒烟末可以看出他的反抗精神,后来得
24、到朱赫来的革命启蒙,对他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保尔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在后方建设时艰苦奋斗,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虽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最终克服,并在病床上完成了小说的创作保尔就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练成为钢铁战士的。2主要体现保尔刚毅坚强、英勇普战,为革命奋斗到底、不怕牺牲的精神。主要从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3示例:为了心中的理想,我们要像保尔一样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奋斗到底。(要注意结合名著谈自己感受,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和经典片段才能轻松应对试题。保尔从童年开始就饱受苦难,走上革命道路后,又经历了战场的
25、搏杀、感情的波折、工地的磨练在被病魔折磨时,却还不向命运屈服,用笔宣战。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和描写方法的分析。“你听见没有?他们绞死咱们的同志,咱们倒要送他们回自己人那儿去,还不许虐待。这怎么办得到”是语言描写,突出保尔的刚毅;“他使劲用马刀背拍了一下已经十分疲意满嘴是血的战马格涅多克,向正在厮杀的、人群最密的地方冲了过去”是动作描写,突出了他的勇敢;“列图诺夫,他的英勇的师长,一个具有大无畏精神的好同志,竟牺牲了”是对保尔的心理描写,突出了他的愤怒。3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
26、自己的独到见解。作答时要写出保尔精神的内涵以及对自己的巨大影响。二、阅读7、1 (1)居住,安居 (2)原因,缘故 2 (1)我被贬黄州时,竟然碰见了老朋友陈季常也在此地。 (2)陈季常家里四壁萧条,然而家人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3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注意古今异义词,“故”:在句子末尾,一般是“原因,缘故”的意思。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
27、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遇到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也在这里;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3D“一身侠气,威武豪放”错误,年轻时,他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点睛】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
28、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8、1 参与 同“悦”,愉快 2(1)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2)所以有舍弃根本而问末节的吗?3示例:鲁庄公广开言路,礼贤下士,
29、尽职尽责,取信于民;赵威后能以民为本,将民生放在首位,可见他们都有不“鄙”之处。【解析】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间:参与。通假字词,“说”同“悦”,愉快。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安:有“养”的
30、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故“所以。”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甲文,曹刿“取信于民”的见解,得到了庄公的赞同,“公与之乘”,说明了庄公对曹刿的信任与器重。写赵威后的几次提问,就鲜明而传神地勾画出一位洞悉别国政治民情、明察贤愚是非、具有高度民本主义思想的女政治家形象。故而他们都有不“鄙”之处。【点睛】译文甲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
31、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乙文,齐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
32、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了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娃,哪里有国君?所以有舍弃根本而问末节的吗?”9、1 B 2 A 3 幼学大力推行治理荒灾的政令,救活饥民三十四万多。 4 因为他的儿子为陈幼学争辩说:“儿自中州而来,人们都说中牟县令的政绩(治理水平)和人品天下无双,如今考核给予下等,为什么呢?”形象:执政为民;治理有方;执法严明;为人孝顺。 【解析】参考译文: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在确山县知县任上致力于施惠百
33、姓。积存粟米二千石用来应对灾荒,开垦荒田八百多顷。给贫民提供五百余头耕牛,核实曾被黄河水淹没的土地一百三十多顷分给百姓耕种。布政使刘浑成的弟弟烂成,伙同小妾杀死妻子,陈幼学依法治罪。代理太仆卿陈耀文的家人犯法,陈幼学立即将他逮捕治罪。汝宁知府丘度担心幼学惹上祸端,(丘度)向巡抚请求,调幼学(到)中牟县。秋季果实成熟时节,飞蝗蔽天。幼学组织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最终没有酿成蝗灾。县城旧有的土城,低矮并且已坍塌。供给饥民粟米,让他们修筑城墙。城墙修好了,百姓却没有劳役之苦。县南的荒地长有许多茂密的野草,草根很深难以开垦。幼学下令百姓有诉讼的,一定要交上十斤野草。不久,野草没有了,得到肥沃
34、的良田数百顷,都分给百姓。县内有个大沼泽,积水很多,占据肥沃的土地二十余里。幼学疏通河流五十七,沟渠一百三十九,都引入小清河,百姓大大受益。过了五年,政绩显著。因为不结交权贵,掌道御史打算斥退他,御史的儿子争辩说:“儿自中州而来,人们都说中牟县令的政绩(治理情况)和品行天下无双,如今考核给予下等,为什么呢?”御史这才作罢。升任湖州知府,刚刚到任,就捕杀了横行霸道的恶奴。有个叫施敏的人是士族子弟,杨升是家奴,两人横行郡中。幼学逮捕施敏投入狱中。施敏贿赂宦官嘱托巡抚用公文传唤他亲自审问。幼学坚持不给,立刻杖杀了施敏。其他奸豪又依法处死几十人。只有杨升畏惧灾祸临头收敛了行迹,幼学宽恕了他。不久,考虑
35、到自己离任后杨升必然继续肆行无忌,于是将他逮捕处死,全郡太平安定。大雨下了一月,禾苗都被淹死。幼学大力推行治理灾荒的措施,救活饥民三十四万多人。御史将举荐他,征集他的治理措施,推官阎世科将幼学的治理措施列举出三十六条上交御史,御史上奏给皇帝。下诏加封为按察副使,仍然负责本郡事务。后来,以副使身份督九江兵备。幼学年已七十,他的母亲还健在,于是以回家养母为由辞官归乡。母亲去世后也不再出仕。天启三年,起用为南京光禄少卿,改任太常少卿,幼学都没有赴任。第二年去世,终年八十四岁。中牟、湖州都为他立祠祭祀。1A项的“得”解释为:得到/通“德”,感激;B项的“已”解释为:停止;C项的“至”解释为:来/周到;
36、D项的“卒”解释为:死/最后。故选B。2“积粟二千石以备荒”中的“以”的解释为:表目的,来;A项的“以”解释为:表目的,来;B项的“以”解释为:因为;C项的“以”解释为:凭借;D项的“以”解释为:把。故选A。3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举”推行;“活”,救活。4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即可。结合“其子争曰: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分析得出原因。分析人物形象要求学
37、生结合文章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析。结合“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进三十余顷以赋民。”得出:执政为民、治理有方;结合“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分析得出:执法严明;结合“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 分析得出:为人孝顺。10、1 畏惧(害怕) 厌烦(讨厌) 内疚(期待) 2运用动作描写,“趁着”“挪开”“飞跑”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地刻画出小玲急于逃离兵丁时的机警形象,从而表现他对兵丁畏惧、提防的心理。3“枪”是文章的线索,贯穿了全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枪”又是兵丁和小玲情感联结的
38、纽带;“枪”也寄托着兵丁对儿子无尽的爱和思念。4他是一个岗位不重要、普通平凡的军人,对小玲而言,他也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外人;但对于胜儿而言,他是父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文章以兵丁的普通、平凡更加衬托出父爱的普遍性、深沉和浓烈,更好的突出了作者对父爱的赞美。5D【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按情感经历起伏完成填空”,考查的是人物情感的变化,读懂文章,把握情节最为重要,答案:畏惧(害怕)厌烦(讨厌)内疚(期待 )2试题分析: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要抓住关键性的动词,分析这些动词对描写人物的作用:“趁着”“挪开”“飞跑”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地刻画出小玲急于逃离兵丁时的机警形象,从
39、而表现他对兵丁畏惧、提防的心理。 3试题分析:简要分析为什么多次提到“枪”?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了解“枪”这一物件在情节中出现的情况,再分析其具体的作用:“枪”贯穿了全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枪”又是兵丁和小玲情感联结的纽带;“枪”也寄托着兵丁对儿子无尽的爱和思念。 4试题分析:题目“一个不重要的军人”的含义,题目的关键词是“不重要”,所以要把 “不重要”在哪答出来。既然这个军人“不重要”,那为啥还要以此为标题?所以他又有重要的一面。答案:他是一个岗位不重要、普通平凡的军人,对小玲而言,他也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外人;但对于胜儿而言,他是父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文章以兵丁的普通、平凡更加衬托出父爱
40、的普遍性、深沉和浓烈,更好的突出了作者对父爱的赞美。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收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5试题分析:D项“本文的主人公是小玲,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多种描写凸现他娇憨可爱的形象”有误。本文的主旨应该是“以兵丁的普通、平凡更加衬托出父爱的普遍性、深沉和浓烈,更好的突出了作者对父爱的赞美。” “小玲”不应是主要人物,他是线索
41、人物。11、1沮丧2将诗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浸润式的细读品味3B4首段提到刘慈欣的诗云,是用流行的小说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要议论的话题大数据和诗词研究的关系。尾段提到诗云,在结构上与首段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用小说中“不可一世的外星生物承认了技术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来引发读者深入反思现实生活中的这一问题。5;该材料表明对苏轼诗句的感受,通过吟咏比大数据统计更真切、直观,证明了第段的观点: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也不能止步于搜罗求全,需要浸润式的细读品味。【解析】1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沮丧:灰心失望。2
42、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能营造出合乎情理且完整的意境。”“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也不能止步于按罗求全,需要浸润式的细读品味。”概括得出:诗词的欣赏研究应该将诗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浸润式的细读品味。3要求学生结合成语含义和语境分析。A.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多含贬义。B. 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C. 滥等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D. 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43、。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结合“用大数据研究诗词,并非一无是处”分析“买椟还珠”合适。故选B。4要求学生结合两次提到刘慈欣的小说诗云在文中的位置分析。第一次是在第一段,议论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有:引出文章的话题;作为论据证明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一段运用刘慈欣的诗云,是用流行的小说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要议论的话题大数据和诗词研究的关系。第二次是在尾段。在结构上:与首段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在内容上:用小说中“不可一世的外星生物承认了技术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来引发读者深入反思现实生活中的这一问题。5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的观点和文本中的段落观点分析。找出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段落,写出理由即可。材料的
44、观点是:对苏轼诗句的感受,通过吟咏比大数据统计更真切、直观。与第段“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也不能止步于按罗求全,需要浸润式的细读品味。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沉浸体会”观点一致。故应放在第段。三、应用12、写真名,用全称钱数后加汉字大写缺少具体日期(写于借款人下一行)删去“估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内容和格式上的具体要求。借条在内容上要写清楚所借物品的特征及数量,归还的具体日期及要求;格式上要有“借条”二字,最后注明借书人的名字及日期。本借条中“今天借到同学李某”应写真名,用全称;钱数“50元整”后加汉字大写;“估计本月底一定还清”应删去“估计”一词;缺少具体日期,应写于借款人下一行。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诗不免让人想起了那些即将被落叶离弃的光秃秃的树,直愣愣的伫立在秋风的吹拂下,继而又在凛冽而刺骨的寒风中挺拔,甘于寂寞,甘于寒冷,这是秋冬时节的树;“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又让人那些在和煦春风下莎莎作响的像少女秀发的柳树,绿树成茵,枝繁叶茂,还聚集了像知了一样的“歌唱家”。不仅给在盛夏里艰辛劳作的农民带来丝丝凉意,还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小学体育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 经济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 2025年矾矿开采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皮革手感剂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3-2028年中国非甾体抗炎药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住宅小区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精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0-2025年中国微特电机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2023-2029年中国轨枕及轨道板行业发展全面调研与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天然气门站操作规程
- 绘本《你很特别》
- 律师事务所主任在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稿
- 初中三角函数计算题100道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财务管理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 台球俱乐部助教制度及待遇
- 医师聘用证明.doc
- 核物理实验方法全册配套最完整精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