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7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同步课件(共48张PPT)_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7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同步课件(共48张PPT)_第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7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同步课件(共48张PPT)_第3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7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同步课件(共48张PPT)_第4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7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同步课件(共4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红楼梦的语言特点,研读重要人物判词。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主要情节,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3、审美鉴赏与创造:从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体验。4、文化传承与理解: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认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发掘其中所包含的中国古代文化。教学重点:梳理主要情节,欣赏主要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把握小说主旨,读懂人物判词。 课时:3时第一课时 前五回细读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约1715-约1764),祖籍辽阳。先祖原是汉人,明末入满洲籍,属正白旗。高祖曹振

2、彦随清兵入关,立有军功。曾祖曹玺之妻为康熙乳母、祖父曹寅为康熙伴读,与皇室关系密切。自曹玺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备受康熙帝恩宠。雍正五年(1727),其父曹頫以多项罪名被革职,家产也被抄没,全家由南京迁至北京。曹家自此衰败落。此时曹雪芹只有十三岁。回京后,曹雪芹曾在一所宗族学堂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常常要靠卖画才能维持生活。他的一生的最后十几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的一个小山村(红楼梦就是在那里写成的),生活更加困顿,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 的地步。乾隆二十六年(1762)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一、在通读前五回的基础上,了解下面的内容:(一)红楼梦的地位、作者、版本及脂砚斋两

3、个文本系统:1、抄本系统(脂批本系统)2、刻本系统(程高本系统)己卯本(1759)庚辰本(1760)程甲本脂砚斋脂砚斋是何许人,姓什么?不得而知。研究者有几十种推断。只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曹雪芹的密友,是红楼梦的主要评论者。他的名字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连在一起。研究红楼梦酒必须以脂评本为主要依据。人们把经过脂砚斋评点过的红楼梦称为脂评本,全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脂评准确恰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评论家。“红楼梦是写青少年的一本书。”蒋勋“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

4、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20年。” 王蒙“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价,得金数千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程刻红楼梦程伟元序据传清代有一商人女儿读了红楼梦入了迷,竟至卧床不起,他的父母把书给烧了,她在床上大哭道:“奈何烧杀我宝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清竹枝词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毛泽东)世界文学史上为一个作家专门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只有两个:一个是红学会,一个是莎学会。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二)

5、红楼梦前五回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 二 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 三 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 四 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 五 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1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2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第

6、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3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第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4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贾宝玉在太虚幻境游历,于金陵省“薄命司”取出阅读,正册包括林黛玉等十二位女子,除林黛玉与薛宝钗合为一图外,每人各有一幅画及一首判词。之后,宝玉听曲子,亦有十二钗各人的曲子。金陵十二钗正册:林

7、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金陵十二钗副册: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宝珠、宝蟾、平儿、娇杏、瑞珠。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花袭人、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第5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判词 画着两株枯木, 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又有一堆雪, 雪下一股金簪。 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二、细读前五回,完成探究任务1、读判词,了解金陵十二钗等主要人物的命运。判词二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yun。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

8、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判词三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判词四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判词五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判词六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判词七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判词八

9、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判词九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判词十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判词十一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第二课时 整本书课堂研讨一、梳理小说情节1、红楼梦的情节张弛有度,推进有序,读完整本书之后,你认为这这部小说的情节脉络是什么? 明确:小说设计了两条主线(脉络):一条是以贾府为

10、中心,叙述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一条是以宝黛钗爱情悲剧为中心,叙述大观园中人物的命运。2、阅读红楼梦时,小说中哪个情节最令你难忘?请简单概述情节并说明令你难忘的理由。示例: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那一场景我最难忘。首先,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是最热闹,也是贾府鼎盛时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家族的日常生活。其次,刘姥姥的品质令我更难忘。刘姥姥从未见过什么大世面,初入大观园的她,见什么都新奇,其实到后来也可以看出来刘姥姥有些地方是刻意做出来的,这就是她的投其所好,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她也率真,给她吃东西,她不怕别人瞧不起她,就很直接问是何物;她还很憨厚,一般岁数大了磕磕碰碰都应当

11、心,她滑倒后还安慰别人不要担心。这些都足以令我难忘。二、关注人物形象1、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物的多样性是指文学作品中包含多种人物形象,他们的性格特征各不相同,体现出人与人的差别。人物的复杂性是指文学作品中某个人物形象有丰富的释读和评价的可能,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红楼梦这部小说“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请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复杂性的理解。示例: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一向是平和稳重、心思周全的,如:自己过生日时故意点贾母喜欢的戏文及吃食,很会讨长辈欢心;猜到

12、元春的灯谜故意不说,连声称赞;主动向王夫人提出用自己的衣服给金钏做入殓的妆裹。从湘云、袭人、小红等人的评价中也可看出,宝钗平时待人宽厚,赢得众人的喜爱与称赞;她有“冷”的一面,比如认为金钏投井是意外事故,如果故意投井便不足惜,不过多赏几两银子罢了;她也有少女天真活泼的一面,比如扑蝶时天真活泼,浑然忘我,让我们看到了她在大观园的盎然春意中被唤醒的青春。可见,一个人的性格或许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复杂性的。2、小练笔:请从红楼梦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以“赞 ”或“叹 ”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性文字。示例:(叹香菱)你本是官宦千金,却命运多舛。年少漂泊无人依,命里孤苦谁人记?怎料红颜多薄命,终将嫁于薛

13、家妾。漂泊半生心无愿,浮萍无根苦痴难。叹香菱,何人记得起甄家英莲,终落得花落人亡两不知;叹香菱,高墙不乏薄命女,如何经得起这悲辱寂寞;叹香菱慧心兰质、贤淑端雅,却受尽凌辱和折磨。三、思考红楼梦的主题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2、色空主题 士隐听了问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1、反封建反正统主题3、多重悲剧主题?鲁迅: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王国维:“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家族悲剧:大厦将倾,簪缨之族走向败落;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