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技术参数与载荷页_第1页
起重机技术参数与载荷页_第2页
起重机技术参数与载荷页_第3页
起重机技术参数与载荷页_第4页
起重机技术参数与载荷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起重机技术参数与载荷机械安全工程1第一节 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起重机的基本参数有:起重量、起升高度、跨度、各机构的工作速度及各机构的工作级别。有些起重机械的生产率、轨距、外形尺寸、最大轮压、幅度和起重力矩等也是重要参数。这些参数说明起重机械的工作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是设计起重机械的技术依据,也是生产中起重机安全技术要求的重要依据。第五章 起重机技术参数与载荷2一、起重量 起重量(G):起重机安全工作所允许的最大起吊重物的质量,单位为公斤(kg)或吨(t)。1 额定起重量(Gn):起重机能吊起的物料连同可分吊具或属具(如抓斗、电磁吸盘、平衡梁等)质量的总和。2 总起重量(Gz):起重机能吊

2、起的物料连同可分吊具和长期固定在起重机上的吊具和属具(包括吊钩、滑轮组、钢丝绳以及起重小车以下的其他起吊物)质量的总和。3 有效起重量(Gp):起重机能吊起的物料的净质量。第一节 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3关于起重量参数的说明起重机标牌上标定的起重量,一般都是指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Gn);对于臂架类起重机,其额定起重量是随幅度变化的,臂架类起重机特性指标用起重力矩来表征;带可分吊具(如抓斗,电磁吸盘,平衡梁等)的起重机,吊具和物料的总质量是额定起重量(不包括吊钩或吊环的质量),允许起升物料的质量是有效起重量。第一节 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4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783-65)规定,桥式类型起重机的起重量

3、系列(t)为:0.05、0.1、0.25、0.5、0.8、1.0、1.25、1.5、2、2.5、3、4、5、6、8、10、12.5、16、20、25、32、40、50、63、80、100、125、140、160、180、200、225、250、280、320、360、400、450、500。不同类型起重机的起重量系列标准不同,塔式起重机、轮胎起重机、门座起重机等除起重量外,还有起重力矩作为参数。在决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时,应选择符合标准规定的数值。过小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过大会造成基建投资的浪费。5二、起升高度 起升高度(H):起重机取物装置上、下极限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m)。1

4、下降深度(h):起重机吊具最低工作位置与起重机水平支承面之间的垂直位置。2 起升范围(D):起升高度和下降深度之和。第一节 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6标准起升高度第一节 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7三、跨度 跨度(S):指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距离,单位为米(m)。1. 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小车的轨距。2. 地面有轨运行的臂架式起重机的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该起重机的轨距。第一节 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8标准跨度第一节 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9四、幅度第一节 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 幅度(L):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幅度指旋转中心线与取物装置铅锤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米(m)。非旋转

5、类型的臂架式起重机的幅度是指吊具中心线至臂架后轴或其他典型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10五、工作速度 工作速度(v):指起重机的各工作机构(起升、运行、变幅和旋转)在额定载荷下稳定运行的速度,单位为米/分(m/min)。起升速度(vq)大车运行速度(vk)小车运行速度(vt)变幅速度(vl)行走速度(vo)旋转速度()第一节 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11第一节 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12第二节 起重机工作级别工作级别是起重机的一个重要参数。把起重机划分为若干工作级别,其目的是提供合理的结构和建立机械设计基础的方法。作为制造的技术依据,选择满足使用要求的特定起重机。在设计、选择或校验起重机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工作

6、情况,应用不同的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为此,将起重机根据忙闲程度和负荷情况分为不同的工作级别。在同一起重机中,各机构的工作级别可以不同。整体起重机械和金属结构的工作级别是根据主起升机构决定的,一般与其属于同一种工作级别。第五章 起重机技术参数与载荷13一、起重机工作级别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是根据起重机利用等级和机构载荷状态来划分的。第二节 起重机工作级别14一、起重机工作级别(续)1.起重机利用等级:就是要求起重机在其使用寿命期间具有一定的工作循环次数,这种循环次数是起重机分类的基本参数。第二节 起重机工作级别152.起重机载荷状态:表明起重机受载的轻重程度。它与两个因素有关,即所起升的载荷与额定载

7、荷之比(Pi/Pmax)和各个起升载荷Pi的作用次数ni与总的工作循环次数N之比(ni/N)有关。载荷谱系数Kp由下式计算:第二节 起重机工作级别一、起重机工作级别(续)起重机的载荷状态按名义载荷谱系数分为四级。当起重机的实际载荷变化已知时,则先计算出实际载荷谱系数,并按书中表5-2选择不小于此计算值的最接近的名义值作为该起重机的载荷谱系数。163.起重机工作级别的划分:第二节 起重机工作级别一、起重机工作级别(续)17起重机工作级别举例第二节 起重机工作级别18二、起重机结构工作级别起重机结构工作级别按结构件的应力状态和应力循环次数分为8级,其划分方式与起重机工作级别相同。结构工作级别一般情

8、况下与起重机整体工作级别相同。第二节 起重机工作级别19三、机构工作级别机构的工作级别是根据机构的利用等级和机构载荷状态来划分的。第二节 起重机工作级别201.机构利用等级:把机构按总设计寿命分为十级。第二节 起重机工作级别三、机构工作级别(续)212.机构载荷状态:表明机构受载的轻重程度,可用载荷谱系数Km表示。第二节 起重机工作级别三、机构工作级别(续)22机构的载荷状态按名义载荷谱系数分为四级。当机构的实际载荷变化已知时,则先计算出实际载荷谱系数,并按书中表5-6选择不小于此计算值的最接近的名义值作为该机构总体的载荷谱系数。233.机构工作级别第二节 起重机工作级别三、机构工作级别(续)

9、24机构工作级别举例第二节 起重机工作级别25关于起重机工作级别起重机工作级别与起重量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起重机、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工作级别和起重机机构的工作级别往往是不同的;对于人力驱动的起重机械,由于工作过程的停歇时间长、工作速度小,所以没必要区分工作级别,统称为人力驱动工作级别;对于机械驱动的起重机械,其工作级别取决于两个因素:利用等级和载荷状态。第二节 起重机工作级别26第三节 起重机的计算载荷第五章 起重机技术参数与载荷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静载荷、动载荷(惯性载荷、冲击载荷、交变载荷及振动载荷等)的作用,使得各承载零部件和金属结构会产生相应的应力和应变(变形),如果超

10、过一定的限度,相应的零部件和金属结构会丧失功能甚至破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承受载荷呈现多样、多变的特性。载荷是起重机受力分析与设计的原始依据,也是起重机零部件报废或事故原因判断分析的依据。27一、起重机载荷的作用方式1.静载荷:当起重机处于静止或稳定运行状态时,起重机受静载荷作用。(1)自重载荷(PG):包括起重机的金属结构机械电器设备,以及附设在起重机上的存仓或输送机及其上物料的重力。(2)起升载荷(PQ):所有起升质量的重力。2.动载荷:起重机在非匀速运动状态时产生的动载效应。动载效应使原有静载荷值增加,增大的部分即为动载荷。常用动力系数来表示动载荷:第三节 起重机的

11、计算载荷28二、垂直动载荷1.起升冲击系数2.起升载荷动载系数3.突然卸载冲击系数4.运行冲击系数第三节 起重机的计算载荷29三、水平动载荷1.运行水平惯性力PH2.回转和变幅运动的水平力PH3.起重机偏斜运行时的水平侧向力PS4.碰撞载荷PC第三节 起重机的计算载荷30四、风载荷工作状态风载荷:起重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计算风力。非工作状态风载荷:起重机在非工作状态下所受的最大计算风力(如暴风产生的风力)。第三节 起重机的计算载荷31五、其他载荷1.自然载荷指风、冰、雪、地震和温度变化等自然因素所造成的载荷。2.安装载荷起重机安装过程产生的载荷。3.坡度载荷4.工艺载荷指起重机在工

12、作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而产生的载荷。5.试验载荷起重机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超载动态及超载静态试验,在试验中作用于起重机的最不利载荷。第三节 起重机的计算载荷32第四节 载荷分类与计算原则将作用在起重机上的载荷分为三类:基本载荷、附加载荷和特殊载荷。第五章 起重机技术参数与载荷33一、载荷分类与载荷组合1.基本载荷 基本载荷是指始终或经常作用在起重机结构上的载荷,包括静载荷(自重载荷(PG)、起升载荷(PQ)、垂直动载荷(1、2 、3 、4)和惯性水平载荷(PH)。第四节 载荷分类与计算原则342.附加载荷 附加载荷是指起重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结构所受到的非经常性作用的载荷。包括起重机工作

13、状态下的最大风载荷(PW,i)、起重机偏斜运行时的水平侧向力(PS)以及根据实际情况所决定而考虑的某些自然载荷及工艺载荷。第四节 载荷分类与计算原则一、载荷分类与载荷组合(续)353.特殊载荷 特殊载荷是指起重机在非工作状态下,结构所可能受到的最大载荷或者在工作状态下结构偶然受到的不利载荷。前者包括起重机在非工作状态下的最大风载荷(PW,o)以及根据实际情况所决定而考虑的某些自然载荷(试验载荷、安装载荷、地震载荷等)及某些工艺载荷;后者包括起重机在工作状态下所受到的碰撞载荷(PC)等。第四节 载荷分类与计算原则一、载荷分类与载荷组合(续)36载荷组合组合:只考虑基本载荷。组合:考虑基本载荷和附

14、加载荷。组合:考虑基本载荷和特殊载荷或三类载荷 都考虑。 各类载荷组合是起重机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的原始受力依据。 第四节 载荷分类与计算原则37二、计算原则与安全系数设计起重机时,应考虑其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起重机各零部件和结构件在重复载荷下应不产生疲劳破坏。同时,也应考虑到起重机在使用期间内,可能出现在最大载荷组合的情况下,各零部件、结构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起重机安全可靠地工作。起重机设计通常分为寿命(疲劳)计算、强度计算和强度验算,与这些计算相适应的,有不同情况的载荷,这些载荷称为计算载荷。第四节 载荷分类与计算原则38计算载荷第类载荷工作状态正常载荷。

15、这类载荷是指起重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所承受的载荷,这类载荷是用来计算零部件或金属结构的疲劳(耐久性)、磨损和发热等的一种计算载荷,又叫做寿命计算载荷。第类载荷工作状态最大载荷。这类载荷是指起重机在使用期内工作时可能出现的最大载荷。这类载荷用来进行传动零部件和金属结构的强度、稳定计算和整机工作稳定性计算,又叫做强度计算载荷。第类载荷非工作状态最大载荷。这类载荷是指起重机在非工作状态时可能出现的最大载荷。这类载荷供零部件和金属结构件的强度验算和起重机非工作状态下整机稳定性验算之用,又叫做验算载荷。第四节 载荷分类与计算原则39并不是每一种零部件都要进行三种载荷情况的计算。第二类载荷的计算对于起重机任

16、何部分都是必要的。第一类载荷和第三类载荷的计算只有部分零部件才是必要的。第三类载荷的计算只是那些在起重机非工作期间可能承受暴风载荷的零部件,如起重机变幅机构,回转支承装置的某些零部件、夹轨器等。第四节 载荷分类与计算原则40计算方法目前起重机的计算采用许用应力法:第四节 载荷分类与计算原则许用应力法的计算步骤:1 根据相应的计算载荷计算确定构件的计算应力;2 根据所选用材料的力学性能确定强度极限;3 对上述两项进行比较,使强度极限与计算应力的比大于等于安全系数。41安全系数若起重机的某些零部件失效损坏会引起物品坠落、臂架下落、旋转部分倾覆,或当起重机撞在止挡器或相邻起重机上会引起剧烈冲击时,此类零部件应取较高的安全系数;相反,当起重机的某些零部件失效损坏时仅仅是使起重机停止工作,则此类零部件的安全系数可取较低值。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