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展望_第1页
2022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展望_第2页
2022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展望_第3页
2022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展望_第4页
2022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寻找高频、全面的增长观测目标01“波折中的修复” 02目录“ U” 和“ V”之争0323分目录:第一部分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断加大2012年以来,第三产业(服务业)对于经济的影响权重加大;传统上以工业生产定GDP的思路面临了挑战;寻找更为高频、全面的经济增长指标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服务业的影响显著;需要构建更为高频、全面(包含二、三产业)的增长观测指标;2012年以来,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半壁江山”2012年以来,中国的二、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呈现显著的“跷跷板”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在GDP中的权重已经持续超过50 ;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第三产业的波动性显著加大,

2、成为影响GDP的关键性因素;图1:第二、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4工业变化或行业数据不能准确地衡量整体经济变化态势为追求高频、灵敏,常以月度工业增加值指标来刻画整体经济变化。2015年以来,这一替代工具的效果日渐弱化;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巨大以及经济体系的复杂,以行业微观数据来刻画经济态势,也存在一定的误差;“服务业权重加大+疫情对服务业影响显著”,双重因素要求市场寻找更为高频、全面的观测指标;图2:工业增加值增速和GDP同比增速走势对比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3:GDP季度同比增速和“克强指数”走势对比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5“

3、月度GDP”指标的构建思路:高频+全面高频:以月度频率构建,高频可观测;全面:涵盖二、三产业全口径;图4:“月度GDP”指标构建思路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6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二产业(工业):工业增加值与其在逻辑上与实证上均具有显著可替代性;第二产业(建筑业):“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与其在逻辑和实证上可替代;图5:工业增加值同比变化与工业GDP同比变化的线性关系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6:地产开发+基建投资同比、建筑业GDP同比的关系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7第三产业:服务业2016年以来,国家统计局每月定期公布“服务业生产指数”;服务业

4、生产指数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增速变化具有逻辑上的内在统一性和实证上的高度吻合关系;图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变化与第三产业GDP同比变化的线性关系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8高频、全面的“月度GDP”观测指标从逻辑与实证角度寻找到了二、三产业的模拟替代指标;模拟替代指标具有月度高频可跟踪性;月度GDP能够高频、全面的衡量整体经济的变化态势,特别在最近2-3年疫情环境中,对于经济态势的描述更为精确;图8:“月度GDP”观测指标体系搭建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910分目录:第二部分波折中的修复“开门红”;“疫情坑”;步入修复期;2022年波折之一:“开门红”2022年开年

5、,中国经济增长在一片担忧声中,开启了“开门红”;1-2月份“月度GDP”增速合计累计在6 ;“开门红”的原因:2021年四季度经济增长已经呈现缓和迹象;稳增长政策发力;图9:经济变化的“形神分离”到“形神合一”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10:高基数效应之下,GDP环比的数据更揭示真相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112022年波折之二:意外的“疫情坑”3月份以来很多一线城市先后遭遇意外的疫情冲击;3月份开始,月度GDP依次下探到3.5 、-1.2 ;疫情冲击下的一抹亮色:稳增长政策依然发力,基建的强势和地产的强于预期,是疫情冲击下的“亮点”;服务业依然在冲击过程中,恢复缓

6、慢;图11工业、服务业产出增速和“基建+地产”投资增速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12:“月度GDP”高频变化走势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12半年波折、“V”型右侧疫情平稳后,6月份经济需求存在补偿性,预计月度GDP增速有望超过4 ;从月度变化维度来看,经济增速已经步入了“V”型右侧;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二季度,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为全年最低:1.0 ;图13:“月度GDP”变化一览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图14:GDP季度同比增速及预测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1314分目录:第三部分“U”和“V”之争为何罕见“U”型?哪些因素支撑增

7、长的修复?年中看增长:“V”型可期,无需忧虑;年中看通胀:此消彼长,总体稳定;罕见的“U”型市场的忧虑:相比于2020年的V型反转,本次的经济是否会呈现“U”型态势?历史来看,呈现经典“U”型的时期只有1997-2002年(1998-2001年:“W”型);图15:中国GDP季度同比增速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15为何“U”型如此罕见?从数学角度来看,同比变化主要取决于即期的环比。显著偏低的环比,后续大概率对应高企环比,这是造成同比数据“V”型的现实基础;受感染人数或疫情影响地区数与宏观经济受冲击幅度,只在 方向上的正相关,在幅度上没有线性关系;结论:历史中短周期(1年内)“V”

8、、“L”均合理,而“U”罕见;图16:GDP季度同比和季调环比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18:受疫情影响省份GDP比重和工业增加值环比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17: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变化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16下半年经济恢复的积极因素有哪些?基数效应会导致三季度经济同比数据具有自发上行动力;短期内(5-7月份),补偿性需求可期;稳增长政策持续,令基建投资成为公认“推动力”;地产需求的“再平衡”:短期内地产需求稳定,2021年后置的需求将大概在今年实现;2021年地产政策收缩,市场价格调整,导致刚需后置;2022年后置的需求开始释放,但是又不幸遭遇了

9、疫情冲击,预计下半年累计的刚需急速加速释放;图19: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同比增速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17下半年隐忧:我们该忧虑出口吗?“三驾马车”的内在驱动是一致的,逻辑上应该具有同向性,此消彼长的局面很难出现;从逻辑关系上,不宜做出“看空一者、看多一者”的判断;海外的高通胀=商品的供不应求,需求不宜过于悲观;“三驾马车”极有可能体现为“变化方向相同、变化幅度差异”的局面;图20:出口增速和固定投资单月增速走势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21:出口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单月增速走势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18年中看经济:“V”型可期,无需忧虑低基数+补偿性需求+稳增长政策月度GDP将呈现“V”型修复;二季度为GDP同比增速的“疫情坑”,三、四季度依次修复;全年GDP增速平均水平为4.5 ;图22:“月度GDP”变化一览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图23:2022年季度GDP预估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19年中看通胀:此消彼长,总体稳定预期下半年CPI同比增速波动,重心略高于上半年,2022年CPI平均增幅为2.0 ;预期下半年PPI同比增速下行,重心低于上半年,2022年PPI平均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