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露珠晶莹 惊心动魄 自然流淌 点亮心灯(分析: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B眼中的那份倔强,千万不要变为阻碍我们前进的仇恨。(分析:“倔强要变为仇恨”是这个句子的主干。)C多亏我的鼎力相助,浑身湿透的同学都及时换上了干净衣服。(分析:“鼎力相助
2、”是敬辞,这里使用错误。)D鲁迅的社戏、朱自清的背影和魏巍的我的老师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分析:表述有误,社戏不属于回忆性散文。)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B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C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助脱贫典型。D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3、,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我国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C他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啊。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斑斓 绿茵茵 草长莺飞 浮光掠影B修茸 长坂坡 坦荡如砥 因地治宜C震撼 联锁店 无可耐何 孜孜不倦D端祥 满堂彩 人情世故 苍海桑田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清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B爱莲说与陋室铭的作者分别是周敦颐、刘禹锡。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4、C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D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创作的观沧海是一首四言古诗。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12月19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在与商务印书馆、人民网、腾讯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8”揭晓仪式上发布了“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十大网络用语是:锦鲤、杠精、skr、佛系、确认过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话、皮一下、燃烧我的卡路里。材料二:网络用语大多幽默风趣、风格鲜明。它们勾勒新闻热点,描摹人世百态,反映出一年来百姓生活的大事小情。它们的来源多种多样,或为网友有意设计,或为无心之作,生动描绘了网民2
5、018年的关注关切和喜怒哀乐,透过这十个流行网络用语,看到一幅鲜活生动的生活百态图跃然纸上。广大网友在“确认过眼神”后不禁感叹:没错,这就是我们走过的2018。材料三:网络用语一方面给语言带来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对规范语言文字产生巨大冲击,消解了汉语带来的美感。网络语言发展到一定时候,假如它有生命力,它就会融入到词汇中去,如果没有生命力,也就会自行消亡了。究竟是洪波泛滥还是细水长流,要看它是否符合语言规律,是否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是否有强有力的文化做支撑,只有符合这样的特点才是好的语言,才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1)请从以上材料中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2)材料二中画横线处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3
6、)不同的网络热词背后各有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也都折射着不同的心态,比如:遇到困难与挑战,大家会祈求“锦鲤”带来好运;处在关键的“C位”,要明白自己的责任重大。请你照此示例,从余下的热词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话。7根据课文默写。操千曲而知音,_。(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夕日欲颓,_。(陶弘景与谢中书书)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纷纷暮雪下辕门,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李煜相见欢)无可奈何花落去,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水击三千里,_。(庄子一则)习近平曾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要求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杜甫那种推己
7、及人的高尚风格,常怀忧国忧民之心。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选段中的A是谁?“非他不留A”一句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吴用又对A道:“据这柴大官人,名闻寰海、声播天下的人,教头若非武艺超群,他如何肯荐上山?非是吴用过称,理合王伦让这第一位与头领坐。此天下公论,也不负了柴大官人的书信。A道:“承先生高谈,只因小可犯下大罪,投奔柴大官人,非他不留A,诚恐负累他不便,自愿上山。”读一读甲、乙两段文字,谈谈“我”对父亲的感情。结合藤野先生一文,说说“我”为父亲求医的这段经历,对“我”日后的人生抉择有着怎样的影响?甲: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
8、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乙:“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父亲!”-“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二、阅读9诗歌赏析。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南乡子 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简析两诗中写景的作用。两诗一写秋景,一写春景,都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但诗歌表达
9、的感情却不样,请简要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王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一选自欧阳修诲学说乙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答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度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天,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不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
10、必一无所能也。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节录自曾国藩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注释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试站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诗歌体教。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1(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人之性,因物则迁(_)吾不知其心有专嗜不(_)若志在穷经(_)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_)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园的一组是( )A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11、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B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甚矣,汝之不惠C虽不琢以为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作各体诗亦然3(小题3)请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不学,不知道。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4(小题4)两段选文,都谈论了学习之事,不过各有侧重,请概括其不同之处。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离花近一些侯利明祖母总能准确分辨出花中最美的一朵,步伐轻盈地走过去,弯下腰,陶醉在花的清香里。这时,她往往正挎着一篮猪草刚从原野里归来,或是正在扶着竹帚打扫庭院。无论晨昏始终有一朵花开得正好,仿佛只为恭候这位鹤发童心的老婆婆。我觉得惊奇,外岀靠拐杖探路的祖母,“看”花的眼睛
12、却分明是清澈明亮的,像夏日午后棡树下晾着的一碗淸水,净得能看到飘零的紫烟。祖母满头的发,是一夜之间彻底变白的,那年的我还不到五岁,仰头望见祖母脸上满布的寒霜,不由一阵阵打颤。她哭得停不下来,直到双目失明。无法再去回忆年迈的祖母是怎样在黄昏里一步步蹒跚,摸索着为我做饭洗衣,送我到村小上学。只记得一个周末,我在灯下写作业。柔风送来阵阵幽香,祖母拈针缝衣的手轻颤起来。她扶着桌沿走到窗棂下,循着香来到院子中。“回来了,你们真的回来了”祖母哽咽着,跟随着若有似无的花香来到墙边,只见一簇簇鲜花在月光下美如仙子,婀娜多姿。这些花默默地发芽,拔节,直到缀满花苞,祖母虽然看不见却也不曾错过花开。花香盈盈,勾勒岀
13、温暖,给了她一个满满的拥抱。淡淡清香扣开了祖母紧闭的心门,日子随着一朵花的盛开渐渐有了颜色。侍弄了一辈子庄稼的祖母,能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毎个节气里感知到毎朵花的气息。天气慢慢变热,花香愈加馥郁了,祖母在庭院里走动时甚至可以扔掉拐杖,被花香牵着悠然漫步。祖母的步伐越来越稳健,她在花丛中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盛夏光影里她莹白的发犹如栀子花开。秋风扫,落叶忙。祖母也忙。她忙着把一粒粒花籽都细心地收起来,一包包储藏好,就像收获地里的麦子和大豆。来年春夭祖母便会在房前屋后撒花籽,有路过的人讨要,她也总会笑眯眯地将一个个小布包赠予路人。他们从祖母安详的面容里看到了朵朵花开,心想那些花一定是美
14、的。街坊邻里也会来要,去年花开满院,她们曾大把大把地抱花回去插在粗瓷敞口的瓶里,见过的人都晓得这些花是美的。祖母不再是我一个人的祖母了,她成了大家的“花婆婆”。大人小孩儿都愿意围着她玩闹说笑,谁有了烦心事都要到她开满鲜花的院子里坐上一会儿,倾诉着心底的烦恼,像对祖母说又像是对花儿说。一年又一年过去,我们这条民风淳朴的小巷,有了个诗意的名字:花巷。我在花开花落中长大,就要离家上大学,乡里乡亲都聚拢来,叮咛嘱咐说,花婆婆是我们大家的祖母,彼此供养,相依相扶,我去了只管好好念书。不知谁在人群中低语,还有花。我哭了,眼泪一滴滴收藏进如水光阴,滋润开满鲜花的心田,四季不败。告别祖母出门时,老人家拉着我的
15、手又轻轻放开。第二年暑假,回乡探望祖母。花香萦绕的睡梦里,祖母把用花籽为我串的第一条挂链重新串了一遍,又取出一包新花籽放在桌上,说原来的那串是她用一个个春天串起来的,以后要我也开成一朵花,结了果,留下花籽,给予每个人。满院的花开得正好,坐在树影花影里,祖孙俩说着一些珍重的话。我知道,祖母要走了,而从今后的每一个春天,花依旧还会开。整理遺物,看到父母生前从远方寄来的一摞信,其中一页上写着:要离花近一些。当花开放,它应付出生命里全部的能量,竭尽全力,毫不保留。从一封接一封的书信里,我断断续续了解到,父母当初决定放弃安逸的工作去深山支教时,遭受过祖母的百般阻挠,于是就千里迢迢带回一包野花花籽种在庭院
16、里,临走前告诉祖母,大山里开遍了这样的花,看着它们,就像他们在身边。这样的话竟成了永别留言。来春花开时节,父母因救助被山洪冲走的学生,双双殒命。望向窗外,秋色袭人,院子里的花不再芬芳繁盛,有的已经干枯凋谢,渐渐接近终结的尾声,却看不到丝毫颓败。收拾好一切,我动身启程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段加点词“颜色”,写祖母随着花开走出了失子之痛,生活有了起色。B文中祖母成了大家的“花婆婆”与“祖母”,表现出花巷淳朴友爱的睦邻关系。C文章借祖母百般阻挠“我”的父母去深山支教,批评了她没有大爱、不明大义。D文末“收拾好一切,我动身启程了”暗示了“我
17、”不会辜负祖母的嘱托与期望。2文章写了哪三次花籽的传递?请简要概括。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柔风送来的阵阵幽香,祖母拈针缝衣的手轻颤起来。(赏析加点词语)她忙着把一粒粒花籽都细心地收起来,一包包储藏好,就像收获地里的麦子和大豆。(赏析加点词语)4文章第段补叙“我”父母生前来信的有关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文章以“离花近一些”为标题,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12阅读快乐是一种能力,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快乐是一种能力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异。为什么?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实现快
18、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靠思考、靠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这种能力不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主要体现在对人要有宽容心、对事要有辩证脑、对信仰要有钢铁志上。人非圣贤,有错难免。这种错,或是讨论中讲了错话,或是创新实践中做了错事。孔子说得好:“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之方也,亲亲为大也;亲亲为大,和睦相处,就可快乐起来、振作起来。事情就是这样:以己为喻,方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容人所不及,谅人所不能,恕人所不知,礼人所不欲,让同事、同志间的快乐、和谐元素骤然变长,不快乐、不和谐的因子渐而化小。地厚者自平,宽容者自乐。
19、人的容量和他成就的事业是成正比的。在容人中,宽容者得到的不仅是乐,还有事业的成功和发展。论语中说:“宽则得众。”得众者得快乐得成功。绪儒斯也说:“宽容大量会使强者变得更强。”世界上的事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深山老林虽然天蓝水绿,但老百姓饭碗里的东西却未尽可意;城里的物质五光十色、丰富异常,但烦躁与污染却时时惹人烦恼。事情就是这样: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也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对事,用“两点论”。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转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声叹气、一蹶不振。要相信,事情总会
20、向好的方面发展,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对今天,快乐奔明天。人不能没有信仰。缺失信仰,精神就会空虚,灵魂就无所依存。对于当代共产党人来说,信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信仰就要居敬以持其志。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远。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坚信,黄河之水无论转多少弯、遇多硬的岩,照样奔腾到海不复还;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论路多远、道多难,一定能冲破关山重重最终实现。事情就是这样:只有极度信服、尊重并为之奋斗的才能叫信仰。这种信仰,与志相联,具有钢铁般的强度,既坚硬无
21、比,有难不知难;又韧性无比,有苦亦觉甜,在呼啸前进的过程中,乐观主义伴始终。快乐是能力,能力兴细微。只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学不倦,慎思不断,明辨不止,笃行不变,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结构严谨,从提出中心论点,到围绕几个分论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再到小结全文,一气呵成。B下面这个事例可作为事实论据用于第4段中: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以无可比拟的快乐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成功发明了炸药,他因此被誉为“炸药工业之父”。C本文全篇语言通俗明白,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
22、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第段中的“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一句,生动形象、委婉含蓄地点明了文章中心。3本文第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它的作用。4结合本文,说说你对第段中“沙中有金,玉中有石”的理解,并举一例谈谈你的感悟。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乡村麦浪石广田五月的乡村,宛若漂浮在麦浪上的一艘艘小船,优哉游哉地荡漾着。应着时节的集市和庙会越来越热闹。买镰刀的、买桑叉的、买木锨的、买扫帚的、买簸箕的人们熙来攘往,唯恐错过了时机。收麦子的时候,哪一样农具都很紧缺,谁也不好意思像平时一样招呼一声就借了去。只有麦客是悠闲的。他们
23、哼着小曲儿,把一台台休息了一年的收割机开出家门,驶入维修站,一丝不苟地检查起来。“时间就是金钱”,谁都害怕正在抢收的收割机坏在麦田里。“机器坏了事小,误了收麦子才是大事”,这是麦客们的信条。忙着灌浆的麦子只关心天气,在一天天燥热起来的太阳下努力生长,向着生命的顶峰冲刺。这时候,它们最讨厌连绵的阴雨和狂风了。如果遇上雨中的狂风,一方方麦子就会整块扑倒下去,除了不便收割,产量也会折去大半。于是,人们在喜悦中担心,在担心中喜悦。五月,是如此让人牵肠挂肚。待麦梢开始发黄,馋嘴的小孩子看得准,要提前尝一下鲜。他们挑拣地头儿上长得最饱满的麦穗,放到火上烤或笼屉里蒸,让新麦的香气在村子里氤氲,安抚着人们的担
24、心。听母亲讲,过去“青黄不接”的年代,很多人会把尚未完全成熟的麦子割下来,放到磨上碾成“捻转”吃。从我记事起,就没有遇到那种年景,自然也没有品尝过“捻转”是什么滋味。再说,把没成熟的麦子割下来,太糟蹋了,但凡有一点儿法子,谁会舍得呢?五月的乡村,大人也没闲着。荒芜了很久的打麦场长满了杂草,去年的麦秸有的还堆在场边,风雨人迹把平整的地面破坏掉了于是,套上牲口、带上犁耙,浅浅地犁开、耙平。先洒上点儿水,再铺上一层薄薄的麦秸,让石滚子吱吱呀呀地响起来,把浮土压实碾平这里,将成为麦子第一个短暂的家。到了月底,原来碧绿的麦浪会由浅黄变成深黄,在太阳和热风下炸芒。田边地头的人影多起来,有经验的人掐下一粒麦
25、子放到嘴里,用牙齿试着软硬、估着产量,“咯嘣咯嘣”几下后喜笑颜开:“今年看来收成还不错!”难怪,去年秋天种下的种子,在漫长的等待中终于要收获了。“蚕老一时,麦熟一晌。”这一晌,可不像说起来那么轻松。多希望自己也能像麦客一样,五月底驾驶着收割机由南向北追逐着麦浪前行。那是喜悦、幸福的麦浪试想一下,在无垠的山河间感受收获的满足,不也是一种人生洗礼吗?我仿佛看到,五月乡村的麦浪正欢笑着向我涌来,撞个满怀(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20日)1阅读段,简要概括“人们在喜悦中担心,在担心中喜悦”的三件事。2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加点的词语,具体分析。先洒上点儿水,再铺上一层薄薄的麦秸,让石滚子吱吱呀
26、呀地响起来,把浮土压实碾平这里,将成为麦子第一个短暂的家。3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第段“试想一下,在无垠的山河间感受收获的满足,不也是一种人生洗礼吗?”你是怎样理解的?三、语言表述14请从下面论文简介中提取3个能够体现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这篇文章对中国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士”在先秦时期的演进,做了全景式的追寻,有助于人们对“士”的源起及早期衍变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关键词语:_ _ _四、写作15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1)怀着
27、一颗求知若渴的心,同学们叩开了初中这扇神奇的门扉。你会发现你开启了一片新天地,你正在体味着一种与过去不一样的生活。它是报名前父母,亲戚口中描述的样子吗?它是你小学毕业时憧憬中多姿多彩的生活吗?它是“三点一线”的重复还是“痛并快乐”的交织呢?现在,就请你以“不一样的初中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2)我快乐,因为我 (请补全题目后作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解析】B分析错误。主干是“倔强不要变为仇恨”。提取句子的主干时像“不、没有”等否定词一般要保留。否则句意会发生严重改变。2、D【解析】A语序不当。“发扬”与“继承”对调位置即可。B句式杂糅。改为“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即可
28、。C残缺宾语。在“脱贫致富”后加“的道路”。【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3、C【解析】C项的成语使用不当,“巧妙绝伦”指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无与伦比,这里用来形容外观一般的电烤箱,不恰当。4、A【解析】B修茸修葺,因地治宜因地制宜。C联锁店连锁店,无可耐何无可奈何。D端祥端详,苍海桑田沧海桑田。5、A【解析】A错误,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
29、想家。6、(1)“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揭晓;网络热词反映出了生活的热度;网络热词最终能否融入到词汇中去,要看它是否有生命力。(2)将“看到”删去,或者在“看到”前面加上“我们”(或“人们”)。(3)示例:人与人相处难免有摩擦,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和、淡定的“佛系”之心,对他人多以“skr”点赞,少做“杠精”。【解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结合关键句子,筛选优先信息即可。结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在与商务印书馆、人民网、腾讯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8揭晓仪式上发布了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概括得出:“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揭晓;结合“透过这十个流行网络用语,我们看到一幅鲜活生
30、动的生活百态图跃然纸上。”概括得出:网络热词反映出了生活的百态;结合“网络语言发展到一定时候,假如它有生命力,它就会融入到词汇中去,如果没有生命力,也就会自行消亡了。究竟是洪波泛滥还是细水长流,要看它是否符合语言规律,是否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是否有强有力的文化做支撑,只有符合这样的特点才是好的语言,才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概括得出:网络热词最终能否融入到词汇中去,要看它是否有生命力。(2)缺少主语,将“看到”删去,或者在“看到”前面加上“我们”(或“人们”)。(3)答案不唯一。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网络用语”的意思,然后遭拒绝即可。如:遇到喜欢的人,在“确认过眼神”后,不妨大大方方的“官宣”,并来一
31、段“土味情话”“皮一下”。7、(1)观千剑而识器 (2)沉鳞竞跃 (3)不求闻达于诸侯 (4)老骥伏枥 (5)风掣红旗冻不翻 (6)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7)似曾相识燕归来 (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9)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注意“器”“鳞”“老骥伏枥”“掣”的书写。8、(1)A是林冲;表现了林冲反应敏捷,非常精细。(2)鲁迅对父亲是一种矛盾纠结的心态。一方面是希望父亲快点喘完,盼望痛苦倒气的父亲解脱病痛;另一方面对弥留父亲的爱与不舍。对不
32、该通过叫魂的方式让父亲徒增痛苦而感到自责、悔恨,对那时我强烈盼望父亲死亡的忏悔。这段经历是鲁迅先生去异地(日本)学习医学的一个原因。【解析】(1)根据吴用的语言“教头若非武艺超群,他如何肯荐上山?”“教头”一词分析,此人为林冲。“只因小可犯下大罪,投奔柴大官人,非他不留林冲,诚恐负累他不便,自愿上山。” 表现了林冲反应敏捷,非常精细。(2)“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表现出鲁迅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希望父亲快点喘完,盼望痛苦倒气的父亲解脱病痛;另一方面对弥留父亲的爱与不舍。“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我”的自责、痛苦
33、,对父亲的爱和痛惜之情。鲁迅先生为父亲求医的这段经历,是他异地(日本)学习医学的一个原因。二、阅读9、(1)两诗的写景均有点明时令的作用;两诗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烘托了人物心情。(2)野望抒发了向伯夷、叔齐两位隐士看齐的惆怅、孤寂的情怀;南乡子抒发了诗人遥居异乡的思乡之愁。【解析】(1)要求学生识记诗词写景的作用。诗词一般写景的作用是:点名时令:既营造了氛围,也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有时也间接抒发了诗人的特定情感。本题两诗的写景均有点明时令的作用;写景时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烘托了人物心情。(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野望中:傍晚时分,诗人望着山野景色,
34、看到打猎的人各自随意而归,不禁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伯夷、叔齐,心情抑郁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的“采薇”之句。这里诗人借伯夷、叔齐不愿为周臣的典故,流露出几分彷徨苦闷,孤独抑郁的心情以及避世退隐的欲望。南乡子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10、12(1)变化(2)同“否”(3)完、尽(4)一定34A【小题3】【小题3】(1)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2)万万不可以兼营并鹜,样样去学一定一无所长。【小题4】【小题4】甲文重点强调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乙文侧重学习要精、要专心。【解析】甲译文: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
35、不变的特性,即使不雕琢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乙译文: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是一个“专”字而已。常言道:“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道理。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各位弟弟无论如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只是每天练习字帖之时,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如有志于探寻古
36、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无所成。切嘱切嘱!干万千万!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以使我读了你们的倍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看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12本题考查学
37、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迁”,变化。“不”,通“否”;“务”,一定。34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把握。A项的“而”解释为:表转折;B项的“之”解释为:助词,可不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的“以”解释为:制作/因为;D项的“然”解释为:表转折,然而/这样。故选A。【小题3】【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38、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道”,道理;“兼营”,样样去学。【小题4】【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结合相关语句分析。结合 “人不学,不知道。”得出:甲文重点强调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得出:乙文侧重学习要精、要专心。【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
39、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11、1C2第一次:父母从深山带回野花花籽,种在庭院里;第二次:祖母将收获来的花籽,赠予路人;第三次:祖母嘱我要像传递新花籽一般将爱给予每个人。3(1)用“轻颤”这个动作细节,写出了祖母在闻到花香时内心的反应,表现祖母对儿子儿媳的思念。(2)“一粒粒”“一包包”量词叠用,写出祖母收藏花籽时的认真与郑重,将收藏花籽形容为收获粮食一般,表现祖母对花籽的珍爱,也寄托了祖母对儿子儿媳的思念之情。4照应标题,解开祖母头发一夜变白的原因,补充交代祖母喜爱花的原因,深化了文章的主题。5(1)“花”象征美好品质,“离花近一些”即要向心灵
40、美好的人学习。(2)“花”象征乐观生活,“离花近一些”亦指要乐观坚强面对生活。(3)“花”象征无私奉献,“离花近一些”指拥有爱与无私奉献精神。【解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选项,C项“批评了她没有大爱、不明大义。”与文本主旨“拥有爱与无私奉献精神。”不相符。2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然后写出三次花籽的传递即可。结合“父母当初决定放弃安逸的工作去深山支教时,遭受过祖母的百般阻挠,于是就千里迢迢带回一包野花花籽种在庭院里,临走前告诉祖母,大山里开遍了这样的花,看着它们,就像他们在身边。”得出:第一次,父母从深山带回野花花籽,种在庭院里;结合“她忙着把一粒粒花籽都细心地收起来
41、,一包包储藏好,就像收获地里的麦子和大豆。来年春夭祖母便会在房前屋后撒花籽,有路过的人讨要,她也总会笑眯眯地将一个个小布包赠予路人。”得出:第二次,祖母将收获来的花籽,赠予路人;结合“第二年暑假,回乡探望祖母。花香萦绕的睡梦里,祖母把用花籽为我串的第一条挂链重新串了一遍,又取出一包新花籽放在桌上,说原来的那串是她用一个个春天串起来的,以后要我也开成一朵花,结了果,留下花籽,给予每个人。”得出:第三次,祖母嘱我要像传递新花籽一般将爱给予每个人。3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1)轻颤:轻轻地颤抖,在这里是动作细节,写出了祖母在闻到花香时内心的反应,表现祖
42、母对儿子儿媳的思念。(2)叠词的运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一粒粒”“一包包”量词叠用,写出祖母收藏花籽时的认真与郑重,将收藏花籽形容为收获粮食一般,表现祖母对花籽的珍爱,也寄托了祖母对儿子儿媳的思念之情。4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结合“祖母满头的发,是一夜之间彻底变白的,那年的我还不到五岁,仰头望见祖母脸上满布的寒霜,不由一阵阵打颤。她哭得停不下来,直到双目失明。无法再去回忆年迈的祖母是怎样在黄昏里一步步蹒跚,摸索着为我做饭洗衣,送我到村小上学。只记得一个周末,我在灯下写作业。柔风送来阵阵幽香,祖母拈针缝衣的手轻颤起来。她扶着桌沿走到窗棂下,循着香来到院子中。”分析
43、,“父母当初决定放弃安逸的工作去深山支教时,遭受过祖母的百般阻挠,于是就千里迢迢带回一包野花花籽种在庭院里,临走前告诉祖母,大山里开遍了这样的花,看着它们,就像他们在身边。这样的话竟成了永别留言。来春花开时节,父母因救助被山洪冲走的学生,双双殒命。”交代了解开祖母头发一夜变白的原因,补充交代祖母喜爱花的原因,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同时也照应标题“离花近一些”。5要求学生分析标题含义时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分析。表层含义是文本表面的上表达出来的意思。结合本文即是:种花,让花开放在自己周围。深层含义结合文本主旨分析。“花”象征美好品质,“离花近一些”即要向心灵美好的人学习;“花”象征父母的无私奉献
44、精神,“离花近一些”指拥有爱与无私奉献精神;“花”象征奶奶乐观的生活态度,“离花近一些”亦指要乐观坚强面对生活。12、1快乐是一种能力。2D3对比论证。“缺失信仰有信仰。”将两者进行比较,突出信仰对能力的重要性。道理论证。“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远。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俱。”突出立志(有信仰)的重要性。比喻论证。“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将立志追求过程中的种种情况比作上述内容,生动形象地揭示信仰的重要意义。4“沙中有金,王中有石”的意思是事物是辩证的(有一得就有一弊)。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就会走向成功。(只要
45、举例具有辩证性,名言、事例皆可)【解析】1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标题就是论点。2A.错,本文主要是说道理,没有摆事实;B.错,第四段的分论点是“世界上的事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而所举事例不能说明这个论点;C.错,“多种手法”一说含糊不清,且本文并没有体现出“多种手法”;故答案为D。3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所示文段中将“缺失
46、信仰”与“有信仰”进行了对比说理,将立志追求过程中的种种情况比喻成“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而这些都是道理论证。突出有信仰的重要性。4结合本段的分论点“世界上的事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来理解“沙中有金,玉中有石”中“沙”与“金”、“玉”与“石”的共存共融的关系,说明如何辩证的看待“利”和“弊”、“得”和“失”的问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一例说明。13、1人们纷纷购买农具,唯恐错过收获的时机;麦客检查收割机,害怕机器坏在麦田里;人们担心连绵的阴雨狂风,担心不便收割,产量也会折去大半。2运用动作描写,抓住富有农民劳动特点的动作,写出人们劳作的熟练与辛苦,表达了作者对他们
47、的赞美之情。3结构上照应题目“乡村麦浪”及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对人们辛勤努力的赞美。4从表面上看,麦客五月底驾驶着收割机由南向北辛苦地收割麦子。从深层看,人们在劳动中,获得收获,获得成长,获得人生新的感受。【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的方法加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阅读段,根据题目的要求概括“在喜悦中担心,在担心中喜悦”三件事。文章第2段可概括为:人们纷纷购买农具,唯恐错过收获的时机。第3段叙写麦客认真检查收割机,害怕机
48、器坏在麦田里。第4段叙写人们最讨厌连绵的阴雨和狂风,担心不便收割,产量也会折去大半。据此概括作答。2试题分析: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作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语句“先洒上点儿水,再铺上一层薄薄的麦秸,让石滚子吱吱呀呀地响起来,把浮土压实碾平这里,将成为麦子第一个短暂的家”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动词,运用了动作描写,具体准确地叙写人们平整打麦场时动作的熟练及劳作的辛苦,表达了作者对劳作者的赞美之情。据此理解作答。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
49、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作答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结尾部分的文字一般来说,结构上有总结、照应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抒发情感的作用。如果是特殊的结尾形式,委婉含蓄,意在言外,能引发读者的想象或思考。文章最后一段“我仿佛看到,五月乡村的麦浪正欢笑着向我涌来,撞个满怀”从“我”的视角来写,既表达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对人们辛勤努力的赞美,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也与文章的题目和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同时,还用诗意的语言,给人留下了美好的憧憬和想象的空间。据此理解作答。4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术室麻醉师培训课件
- 《上皮组织医学医药》课件
- 《博物馆新》课件
- 公务员考试经验分享培训课件
- 第三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 《客户沟通技巧培训》课件
- 1 北京的春节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14我要的是葫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综合实践活动校园小主人
- 联通双11活动策划方案
-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集成
- 《陶瓷基础知识》课件
- GB/T 43477-2023节水型工业园区评价导则
- 幼儿园公开课:中班音乐《扮家家》课件
- 6朗诵《唐诗里的中国》朗诵稿
- 《中药膏方讲座》课件
- 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
- 债务由一方承担协议书
- 法律诉讼及咨询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 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
- 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