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卷pdf版_第1页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卷pdf版_第2页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卷pdf版_第3页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卷pdf版_第4页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卷pdf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卷pdf版1.关于典型调查,错误的一项为( )。A.又称案例调查B.是指有目的地选定典型的人,典型的单位调查C.有利于对事物特征作深入了解D.典型调查遵循随机抽样原则E.不能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答案】:D【解析】:ABC三项,典型调查又称案例调查,是指有目的地选定典型的人、典型的观察单位进行调查,由于典型案例数较少,所以可以对事物特征作深入了解。DE两项,典型调查采用的是非随机抽样,不能作统计推断,也不能用于估计总体参数。2.某地成年男子红细胞普查结果为:均数为480万/mm3,标准差为41.0万/mm3,随机抽取10名男子,测得红细胞均数为400万/mm3,标准

2、误50万/mm3,那么标准误反映的是( )。A.抽样误差B.总体均数不同C.随机误差D.个体差异E.以上均不正确【答案】:A【解析】:标准误即均值的标准差,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说明了样本均值的变异程度。3.(共用备选答案)A.肝、肾B.血浆蛋白C.脂肪D.骨骼和肝、肾E.肺(1)铅的储存库为( )。【答案】:D【解析】:铅蓄积在骨骼和肝、肾中,但其靶器官为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2)DDT的储存库为( )。【答案】:C【解析】:DDT在脂肪中的浓度最高,但并不对该组织产生毒作用,在全身毒作用中常见的靶器官有肝、肾、血液、神经系统、肺等。4.欲探讨某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

3、遗传因素所致,常用( )。A.遗传流行病学方法B.血清流行病学方法C.移民流行病学方法D.描述流行病学方法E.理论流行病学方法【答案】:C【解析】: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居地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从而探讨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5.调查设计时,若计算所需样本含量,则与下列因素有关( )。A.允许误差B.总体标准差C.第一类错误的概率D.有限总体的观察单位数NE.以上都是【答案】:E【解析】:调查设计时影响样本量的因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检验水准(型错误概率);检验效能(1);欲比较的总体参数间的差值;总体标准差或总体率。对于有

4、限总体,计算样本量时还与有限总体的观察单位数N有关。6.配对资料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检验假设成立,对样本来说( )。A.正秩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B.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C.正秩和的绝对值等于负秩和的绝对值D.正秩和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E.正秩和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差很大【答案】:D【解析】:对于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如果检验假设成立,对样本来说正秩和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对于总体来说正秩和的绝对值等于负秩和的绝对值。7.关于实验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应选择客观性强的指标B.指标的灵敏度要高C.准确度是观察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D.实验效应的观察应

5、避免带有偏性E.准确度受随机误差的影响【答案】:E【解析】:E项,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一般受系统误差(偏倚)的影响,而实验结果的精确度会受到随机误差的影响。A项,客观指标是借助仪器设备测量所得,相比于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以,应尽量选用客观性较强的指标。B项,客观指标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成败,应尽量选择灵敏度高、特异度高的指标。C项,准确度是指观察值与真实值得接近程度,主要受系统误差(偏倚)的影响。D项,实验效应的观察应客观,避免带有偏性,观察指标的选择有尽可能得客观。8.以下叙述中,哪些不符合水性流行的特点?( )A.水源易受污染的地区多发B.与季节关系密切C.与职

6、业性别有关D.多次暴发时流行曲线可能不止一个高峰E.控制污染水源后流行便可停止【答案】:C【解析】:水性流行时往往没有明显的职业和性别差异。9.将实验和对照在同一受试对象身上进行的对照称为( )。A.空白对照B.实验对照C.标准对照D.自身对照E.相互对照【答案】:D【解析】:D项,自身对照是指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试对象身上进行。比如,身体对称部位一个为对照部位,一个为实验部位;或者同一受试对象在实验前后两阶段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因素。A项,空白对照是指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B项,实验对照是指对照组不接受处理因素,但接受某种与处理因素有关的实验因素。C项,标准对照是指用现有公认的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

7、作为对照。E项,相互对照是指各实验组互为对照,不专门设立对照组。10.关于终致癌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致癌物经代谢转化,最后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B.前致癌物经代谢转化最后生成的代谢产物叫终致癌物C.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单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活化酶D.终致癌物大多是亲电子剂E.终致癌物具有直接与DNA反应的活性【答案】:B【解析】:前致癌物经过代谢活化最后产生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称为终致癌物,不具有致癌活性的不是终致癌物。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单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活化酶。终致癌物大多是亲电子剂,具有直接与DNA反应的活性。11.以下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医院护士

8、在给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获得的轮状病毒感染B.院内患者由于医疗器械消毒不严而引起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C.住院患者因与其他患者直接接触2天而被传染病毒性感冒D.刚入院两天的外科患者被确诊患有甲型肝炎E.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住院患者发生葡萄球菌肠炎【答案】:D【解析】: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内感染和出院以后感染,可分为自身感染(内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及带入感染四种类型。AC两项,医院护士在给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获得的轮状病毒感染及住院患者因与其他患者直接接触2天而被传染病毒性感冒属于交叉感染。B项,院内患者由于医疗器械消毒不严而引起的丙型肝炎

9、病毒感染为医源性感染。D项,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天,刚入院2天的患者入院时间小于潜伏期,故不属于医院感染。E项,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住院患者发生葡萄球菌肠炎属于内源性感染。12.关于t检验与方差分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当比较样本为两组以上时,只用t检验B.当比较样本为两组以上时,只能用F检验C.t检验与方差分析均要求资料具有正态性D.配伍组比较的方差分析是配对比较t检验的推广E.成组设计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是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的推广【答案】:A【解析】:AB两项,t检验可用于配对或两独立样本的均数比较,但当比较样本为两组以上时,根据数据类型可选择秩和检

10、验或者方差分析,不能采用t检验。C项,t检验与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是:随机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总体。DE两项,配伍组比较的方差分析是配对比较t检验的推广,成组设计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是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的推广,其中Ft2。13.混杂因素的作用是( )。A.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减弱B.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增强C.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增强或减弱D.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无关E.以上均不对【答案】:C【解析】: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某个外来因素既与疾病有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该外来因素称为混杂因素。混杂因素可能掩盖(减弱)或夸

11、大(增强)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14.统计工作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 )。A.分析资料B.搜集资料C.整理资料D.统计设计E.调查资料【答案】:D【解析】:卫生统计工作步骤包括四步:统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这四个步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D项,统计设计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后续步骤的依据。科学、周密和严谨的统计设计是搜集准确可靠资料的保证。ABC三项,属于统计工作步骤,但不是最关键的一步。E项,不属于统计工作的步骤。15.方差分析中,组内变异主要反映(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测量误差D.个体差异E.抽样误差【答案】:B【解析】:B项,因处理在组内是相同的,所以引

12、起组内变异的原因只有随机因素。AC两项,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不可直接用数值计算。D项,个体差异用总方差、标准差反映。E项,抽样误差用标准误反映。16.碱基置换的后果是出现,除外( )。A.同义突变B.错义突变C.无义突变D.终止密码突变E.染色体畸变【答案】:E【解析】:碱基置换指DNA链上的某个碱基被其他碱基所取代,形成错误配对,下一次正常复制后引起DNA碱基序列异常。碱基置换的后果取决于是否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引起编码氨基酸的错误。碱基置换可以形成错义突变、同义突变、无义突变和终止密码突变等。17.关于肿瘤抑制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肿瘤细胞的遗传学改变包括原癌基因和肿瘤抑

13、制基因(抑癌基因)B.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最少有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改变C.肿瘤抑制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肿瘤性状表达D.肿瘤抑制基因不能表达或其基因产物去活化时才容许肿瘤性状的表达E.ras和myc基因属于肿瘤抑制基因【答案】:E【解析】:肿瘤细胞的遗传学改变包括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抑癌基因),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最少有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改变。肿瘤抑制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肿瘤性状表达,而当肿瘤抑制基因不能表达或其基因产物去活化时才容许肿瘤性状的表达。E项,ras和myc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通常并不表达,仅在胚胎期或组织再生、修复过程中有限表达。只有当其受到

14、物理、化学或生物等致癌因素作用而激活变为活化的癌基因后才显示其致癌活性。18.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人为施加干预B.是否设立对照C.是否进行统计学检验D.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E.是否检验病因假设【答案】:A【解析】:BCDE四项,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均在人群中开展,均要设立对照组,均可以用于检验病因假设。在检验病因假设时,均可进行统计学检验。A项,队列研究为观察性研究,不对研究对象施加任何干预,流行病学实验需施加人为干预,这是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根本区别。19.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单氧酶系代谢活化的毒物与此酶系相应的诱导剂联合作用,此毒物的毒性效

15、应( )。A.减弱B.增强C.无变化D.持续时间缩短E.潜伏期延长【答案】:A【解析】:应用代谢酶诱导剂或抑制剂等加速代谢解毒或减缓代谢活化过程属处置拮抗。处置拮抗是指一种化学毒物影响其他物质的体内处置过程,使其在靶器官的浓度降低或存留时间减少而减弱其毒性。20.一种pH是6.8的有机碱在消化道中最好的吸收部位是( )。A.口腔B.胃C.十二指肠D.小肠E.结肠【答案】:D【解析】:小肠内的pH达到6以上,弱碱性物质(如苯胺)主要以非解离态存在,易于吸收;而弱酸性物质主要在胃内吸收。21.在一所医院的300名吸烟男医师中,有100人自动戒烟,200人继续吸烟,研究者进行了20年的随访观察,以确

16、定两组肺癌的发生与死亡情况,这种研究属于( )。A.实验性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描述性研究D.队列研究E.理论性研究【答案】:D【解析】:此题的案例是以吸烟与不吸烟(戒烟)分为两组,长期随访,比较结局的差异,研究方向由因到果,这是典型的队列研究的设计类型。22.流行病学实验中盲法是指( )。A.研究对象不知分组情况B.观察者不知分组情况C.研究控制人员不知分组情况D.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和/或研究控制人员不知分组情况E.研究对象均是盲人【答案】:D【解析】:盲法包括单盲、双盲、三盲。其中单盲指调查对象不清楚分组情况;双盲指调查对象和调查员均不知道分组情况;三盲是研究对象、观察者和资料整理分析

17、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分组和处理情况,只有研究者委托的人员或是药物的制造者知道病人分组和用药情况。23.影响外源性化学物质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胃肠道内pH值B.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C.对化学毒物的亲和力D.AC正确E.BC正确【答案】:E【解析】:化学毒物吸收后经历分布和再分布过程,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及其对化学毒物的亲和力是影响分布的关键因素。在分布初期,血液灌注速率快、灌注好的组织器官,如心、肝、肾、肾上腺、甲状腺、肺、小肠等化学毒物的浓度高。但随时间推移,分布受到化学物经膜扩散速率及其与组织器官亲和力的影响,发生再分布。24.由t分布可知,自由度v越小,t分布的峰越矮,尾部翘得越高,故正

18、确的是( )。A.t0.05/2,5t0.05/2,1B.t0.05/2,5t0.05/2,1C.t0.05/2,1t0.01/2,1D.t0.05/2,1t0.05/2,5E.以上都不对【答案】:D【解析】:由t分布图像的分布规律可得:t分布属于单峰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自由度越小,t分布越分散,尾部翘得越高。因此,相同的情况下,自由度越小,t值越大;自由度越大,t值越小。或者,可以直接查看t界值表,可发现相同下,随着自由度的增加,t值不断变小。因而自由度为1的t值大于自由度为5时的t值。25.关于物理性质与毒性效应说法正确的是( )。A.毒物脂/水分配系数越大,毒性越小B.毒物在体液

19、中的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小C.非离子型比率越高,毒性越大D.Zch越大,产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小E.毒物分散度越小,毒性越大【答案】:C【解析】:A项,毒物脂/水分配系数越大,毒性越大。B项,水溶性较好的化学毒物在体液中溶解度较高,毒性也大。C项,若呈非离子态的比例较高,则较难溶于水,易于吸收,且不易随尿排出,故毒性更大。D项,Zch(慢性毒作用带)值大,说明化学物从产生轻微的慢性毒效应到急性中毒之间剂量范围宽,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大。E项,分散度越大,表示颗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也越强,毒性越强。26.关于公式logcn/cipKapH(cn:非离子型;ci:离子型)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20、( )。A.说明与非离子型浓度对数成反比B.当pKa越大,pH越小,有机酸越易吸收C.当pKa越小,pH越大,有机酸越易吸收D.对某种物质来讲pKa值容易受体液环境的影响E.以上都对【答案】:B【解析】:根据logcn/cipKapH(cn:非离子型;ci:离子型)可知,当pKa越大,pH越小时,logcn/ci就越大,非离子型有机酸越多,而处于非解离态的物质极性弱,脂溶性好,容易跨膜扩散,因此越易吸收。27.(共用备选答案)A.第一级预防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D.根本预防E.三早预防(1)政府出台政策,禁止在加工食品中使用反式脂肪酸,属于( )。【答案】:D【解析】:根本预防是针对整个

21、人群,通过从根本上去除威胁健康的因素,从而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进而消除疾病的威胁。例如,消灭天花就是实现了根本预防;在加工食品中消除反式脂肪酸就是为了实现根本预防而采取的措施之一。(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属于( )。【答案】:C【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是在临床疾病期开展的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预防活动,为第三级预防。(3)45岁以上男性,吸烟,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常规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属于( )。【答案】:A【解析】:该男性属于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常规服用阿司匹林为针对

22、心肌梗死病因的措施,可以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属于第一级预防。28.要全面描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可采用( )。A.均数与标准差B.中位数与四分位间距C.全距与中位数D.均数与变异系数E.频数表【答案】:A【解析】:分布特征包括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A项,均数与标准差常用于描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B项,中位数与四分位间距常用来描述偏态分布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切值或分布不明确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C项,全距又称极差,一般用来粗略估计资料的变异程度。D项,变异系数用于计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间变异程度的比较。E项,频数表可以较为直观地揭示数

23、据分布的特征,但未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全面描述。29.定基比和环比属于( )。A.平均数B.构成比C.率D.频率E.相对比【答案】:E【解析】:定基比为报告期指标与基线期指标之比;环比为报告期指标与其前一期指标之比。两者均为相对比。30.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A.经血传播B.性接触传播C.母婴传播D.日常生活接触传播E.以上均是【答案】:E【解析】: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经血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传播途径不尽相同。31.在低度地方流行区,乙型肝炎在儿童中( )。A.少见B.多见C.一般D.较多见E.肯定不会发生【答案】:A【解析】:在乙肝低度流

24、行区,儿童感染较少见,多形成2029岁年龄组发病高峰。32.下列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是( )。A.省力省钱B.适合罕见病的病因研究C.可从所得结果估计相对危险度D.可直接计算归因危险度E.所选对照为未患所研究疾病者【答案】:D【解析】:归因危险度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病例对照研究无法得到发病或死亡的频率,故无法计算归因危险度。33.同种动物接触毒物的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经皮B.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经口经皮C.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经皮经口D.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经口经皮E.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经皮经口【答案

25、】:D【解析】:化学毒物经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其吸收入血的速度和生物利用率不同。一般认为,同种动物接触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和毒效应大小的顺序是: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经口经皮。34.关于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布是吸收入血的外来化合物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的过程B.外来化合物均匀分布于全身各组织细胞C.分布可分初期分布和再分布D.在初期分布,器官中外来化合物浓度与器官的血液灌注有关E.在再分布阶段,器官中外来化合物浓度取决于器官对该化合物的通透性和亲和力【答案】:B【解析】:分布指化学毒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细胞的过程。B项,外来化合物并不是均匀地分布于全身

26、各组织细胞,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及其对化学毒物的亲和力是影响分布的关键因素。此外,分布可分初期分布和再分布,在初期分布,器官中外来化合物浓度与器官的血液灌注有关;在再分布阶段,器官中外来化合物浓度取决于器官对该化合物的通透性和亲和力。35.毒物的生物半减期是指( )。A.毒物被机体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B.毒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C.毒物被肾排泄一半所需的时间D.毒物被代谢一半所需的时间E.毒物的毒性作用强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答案】:B【解析】:生物半减期是指化学毒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凡体内过程属于一级速率的化学毒物,其半减期为恒定值。36.关于生存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

27、。A.生存曲线都是严格下降的B.生存曲线的纵坐标为生存概率C.生存曲线平缓的,表示预后较好D.如果采用寿命表法,则生存曲线呈阶梯型E.生存曲线横坐标中点为中位生存期【答案】:C【解析】:C项,生存曲线下降得慢说明生存率下降得慢,相互比较时表明预后较好。曲线高、下降平缓表示高生存率或较长生存期,即表示预后较好;曲线低、下降陡峭表示低生存率或较短生存期。A项,生存函数又称生存率,是指观察对象经历t个时间段后仍然存活的可能性,由于随着t增加,生存率降低,所以生存曲线呈下降趋势,但不是严格的下降,在某个时间段可能不变。B项,生存曲线是指以生存时间为横轴,连接各个时间点所对应的生存率(不是生存概率)得到

28、的曲线图。D项,寿命法估计生存率可以绘制成连续的折线型生存曲线,其中0时间点的生存率为1。E项,中位生存期又称半数生存期,表示恰好有50%的个体尚存活的时间,即生存曲线纵轴生存率为50%时所对应横轴生存时间即中位生存期,不是生存曲线横坐标中点代表中位生存期。37.痢疾杆菌按国际分类法可分为几个群?( )A.2个群B.3个群C.4个群D.5个群E.6个群【答案】:C【解析】:根据志贺菌(痢疾杆菌)菌体(O)抗原和分解甘露醇的能力,将其分为4群,即痢疾志贺菌(A群)、福氏志贺菌(B群)、鲍氏志贺菌(C群)和宋内志贺菌(D群)38.霍乱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经水传播B.经食物传播C.日常生活接

29、触传播D.空气飞沫传播E.苍蝇传播【答案】:D【解析】:霍乱主要通过粪-口-粪方式传播,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经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等方式,单一或交错地进行传播。39.变异系数的数值( )。A.一定小于1B.一定大于1C.一定比标准差小D.一定比标准差大E.以上全不对【答案】:E【解析】:变异系数,也称离散系数,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CVS/。AB两项,由于标准差有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均数,故变异系数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1。CD两项,由于均数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所以变异系数可能比标准差大也可能比标准差小。40.属于毒理学上限指标的是( )。A.ADIB.LD0C.NOAELD.LOAEL

30、E.MA【答案】:B【解析】:致死剂量(上限指标)包括:LD100(绝对致死剂量)、LD50(半数致死剂量)、LD01(最小致死剂量)、LD0(最大非致死剂量)。A项,ADI为每日允许摄入量。C项,NOAEL为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D项,LOAEL为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E项,MA不属于毒理学指标。41.气象因素对毒物的毒性会造成影响,高温对毒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除了( )。A.经皮肤吸收化合物的速度增加B.经呼吸道吸收化合物的速度增加C.经胃肠道吸收化合物的速度增加D.随尿液排泄化合物或其代谢物减少E.化合物或其代谢物易于在机体内潴留【答案】:C【解析】:AB两项,在正常生理状

31、况下,高温环境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呼吸加速,机体排汗增加,因此经皮肤和呼吸道吸收化合物的速度增加。C项,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吸收速度减慢,影响化学毒物经消化道吸收的速度和量。DE两项,高温时尿量减少,排出的代谢物也减少,延长了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42.下列资料中,不属于配对设计的是( )。A.80名患者配成40对,每一对分别接受两种不同药物处理,比较药物的有效率是否有差别B.60份已确诊鼻咽癌患者的血样,分别用两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比较哪种方法较为敏感C.40份白喉患者咽喉涂抹标本,同样条件下分别接种于两种培养基上,比较哪种培养基的阳性符合率高D.40名流脑带菌者被

32、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20人,给予实验组的带菌者某种药物治疗,而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滴鼻,研究该药有无疗效E.经观察7名矽肺患者在吸入雾化剂前后血清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该药的疗效【答案】:D【解析】:配对设计是将研究对象按照某一因素进行配对后随机分配到两个处理组的方法,D项,并未进行配对过程,属于完全随机设计。43.Ames试验用菌株除了组氨酸突变外,还有一些附加突变,其目的是( )。A.增加菌株的抗药性B.增加菌株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C.提高对致突变物的敏感性D.增加细菌的生长速度E.抑制细菌的自发回变【答案】:C【解析】:除了组氨酸合成基因的突变外,为增强菌株对诱变物的敏感性还增加了一些附加突

33、变。主要有脂多糖(rfa)突变,切除修复突变(uvrB),有些菌株带有R因子(pKM101),TA102菌株还带有pAQ1质粒。44.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及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环节是(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宿主E.ABC【答案】:E【解析】: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连续传播的过程,包括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的整个过程。45.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B.受试对象、研究人员、处理因素C.受试对象、干预因素、处理因素D.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实验场所E.处理因素、实验效应、研究人员【答案】:A【解

34、析】:实验的目的就是要阐明处理因素对受试对象产生的效应。因此,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为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46.关于病例对照研究中配比的目的,哪一项论述是错误的?( )A.使两组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B.研究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C.控制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D.在病例数很少时可使用配比方法进行研究E.平衡混杂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影响【答案】:B【解析】:配比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从而更真实地反映研究因素与疾病的关系。47.以DNA损伤为检测终点的试验方法是( )。A.微核试验B.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C.果蝇伴性隐性致

35、死试验D.Ames试验E.显性致死试验【答案】:B【解析】:A项,微核试验的检测终点为体细胞染色体畸变和非整倍体。B项,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的检测终点为DNA损伤。C项,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的检测终点为生殖细胞基因突变。D项,Ames试验的检测终点为体细胞基因突变。E项,显性致死试验的检测终点为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48.下列哪一项论述是正确的?( )A.血胆固醇值增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危险增高B.血胆固醇值增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危险降低C.血胆固醇值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危险增高D.血胆固醇值增高或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危险不变E.以上均不

36、对【答案】:A【解析】:血胆固醇值增高会使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上沉积,长期作用下会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故血胆固醇值增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危险增高。49.外来化合物的联合作用不包括( )。A.拮抗作用B.相加作用C.协同作用D.独立作用E.诱导作用【答案】:E【解析】:化学毒物的联合作用包括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毒物,以相似的方式和机制作用于同一毒作用靶,其对机体产生的总效应等于各化学毒物单独产生的效应之和,称为相加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毒物作用于机体,其作用方式和作用部位等可能不同,所致的生物学效应也互不干扰,表现为各化学毒物本身的毒

37、效应,称为独立作用;各化学毒物交互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总效应大于它们各自产生的效应之和,称为协同作用;各化学毒物交互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总效应小于它们各自产生的效应之和,称为拮抗作用。50.下列关于气体和蒸气经呼吸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溶性大的气体和蒸气易在上呼吸道吸收,水溶性小的气体和蒸气易在下呼吸道吸收B.气体和蒸气经呼吸道吸收,主要通过简单扩散C.血/气分配系数越大,越易经呼吸道吸收D.脂/水分配系数越小,越易经呼吸道吸收E.肺通气量和血流量增加有利于经呼吸道吸收【答案】:D【解析】:脂/水分配系数大即脂溶性较好的气态物质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仿等容易进入肺泡并被吸收入血。吸

38、收的方式为简单扩散。51.计算2007年某地的婴儿死亡率,分母应为2007年( )。A.年初0岁组人口数B.年中0岁组人口数C.年末0岁组人口数D.活产数E.平均人口数【答案】:D【解析】:婴儿死亡率是指某年某地活产儿中不满1周岁婴儿的死亡频率。计算公式为:婴儿死亡率(同年未满1岁婴儿死亡数/某年活产总数)1000。所以,计算2007年某地的婴儿死亡率,分母应为2007年活产数。52.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 )A.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B.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C.在队列研究中,被观察人数与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年数D.病例对照研究中

39、的比值比是对角乘积比E.特异危险度是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与非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之差,常用于卫生宣教【答案】:B【解析】:病例对照研究中无法计算发病率,因而无法获得相对危险度,只能以比值比代替相对危险度。53.传染病预防中,首先应对传染源采取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象应包括( )。A.患者和疑似患者B.患者、疑似患者和病原携带者C.患者、疑似患者和接触者D.患者、疑似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动物传染源E.以上都不对【答案】:D【解析】: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因此,针对传染源采取措施时,措施的实施对象包括:患者、疑似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动物传染源。54.某总体含有n个个体,今测得n个个体某定量指标的数值,便可求得总体均值与总体标准差。计算总体标准差时,其自由度应该是( )。A.n1B.nC.n2D.n1E.与n无关【答案】:B【解析】:对于定量资料,总体标准差的自由度为n,样本标准差的自由度为n1。55.关于横断面分析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死亡率的变化B.说明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C.说明不同年代出生者各年龄组的死亡趋势D.不能说明不同年代出生者各年龄组的死亡趋势E.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答案】:C【解析】:横断面分析主要分析同一时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