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教案知识与技能_第1页
苏轼词两首教案知识与技能_第2页
苏轼词两首教案知识与技能_第3页
苏轼词两首教案知识与技能_第4页
苏轼词两首教案知识与技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轼词两首教案知识与技能这是苏轼词两首教案知识与技能,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苏轼词两首教案知识与技能第1篇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感知词的内容。2、了解豪放派的特色;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3、体会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树立自己的理想。教学重点:1、体会情与景的自然结合。2、诵读本词。教学难点: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教学方法:诵读法、指导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由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同学们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驰骋在古战场。让我们踏着这雄浑的男声独唱,走进三国,走

2、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二、文体常识、作者和写作背景1、词牌介绍念奴娇:念奴是唐代天宝年间著名的歌妓,调也因此得名。它有双调,有平韵、仄韵两体,仄体有100字,较为常用,平韵用者较少。2、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3、背景简介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念奴骄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元丰

3、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三、整体感知课文,结合注释串讲词意。1、找同学朗读此词,纠正字音。2、听示范朗读,注意读音及节奏。3、找同学结合注释翻译,及时点拨。4、老师讲解翻译。课文译文滚滚的长江水向东奔流而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时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

4、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像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经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时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四、深入探究,语句分析。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倾注不尽的长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和时间背景。它既使人们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气概,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起

5、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笔力非凡。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在长江这里,自古出现过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在开始寻找英雄们遗迹的时候,词人终于找到了他心中最景仰的英雄“周郎”。但他在这里却先埋下一笔,暂时不展开写,引起悬念。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作者写赤壁时,为了岩石的陡峭,就夸张为“穿空”;为了写江涛汹涌、浪花怒卷,就夸张为“千堆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赤壁的壮丽景色。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用此句感叹语轻轻结住,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合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迫人”之感。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1)、周瑜指挥赤壁之

6、战时,年纪很轻。(2)、以美女衬托英雄,更表明他当时春风得意。(3)、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权的嫂子,所以周瑜和孙权外看是君臣之别,内观则是连襟之亲。周瑜能够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4、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斗,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胆怯,反而从容闲雅,谈笑之间,就把敌方的战船烧成灰烬。这种指挥镇定的风度何等令人生敬!作者这样称颂周瑜,表明他也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作者的情绪不断变化,由欣赏山河之美到赞赏追慕英雄豪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很明显地透露

7、出来,词意至此,已经达到高潮。但这些都是“神游”,眼前现实却是“我”的“多情”,“早生华发”。6、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我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从36岁起,就开始过贬谪的生活。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他第一次出判杭州,44岁时再贬黄州。1085年宋宪宗时,司马光为相,一度奉召回朝。章敦为相时,苏轼因坚持他的见解,被贬广东惠州。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再次被贬海南岛昌化军(贬所在今儋州市中和镇)。“人生如梦”是作者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我安慰之语,但他并没有想到要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纵观全词,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

8、,二者并不矛盾。五、小结: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其豪放词风一方面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意境开阔,气象恢弘,而且江山、历史、人物逐一收入眼底。另外一处景物描写则是对古战场险要地势的勾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豪放词风的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周瑜的雄姿英发与出众的才华都寄予着词人的赞美之情。称赞周瑜,表明了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心志。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宏大,是前所未有的。六、比较阅读:赤壁杜牧折戟沉砂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

9、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七、课外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语,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苏轼词两首教案知识与技能第2篇总体设想: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课文(人教社第四册)所选两首词又堪称是苏词的代表作。因此,学习这两首词,能使学生了解苏词,了解苏轼,进而欣赏苏词,学习苏轼的人生态度。文学是人学。人们在学习文学

10、作品时,除获得知识、了解社会、受到熏陶、得到享受外,往往更重视作品对自己人生的观照价值。这种观照价值因人而异,因作品而异。但总该有一个普遍的尺度,总是离不开文本这个“形式”的。因此,这两首词的教学设计,重点放在文本的研讨上。从形式结构到思想内容,从艺术特色到感情基调,从而推想出作者的审美态度及背后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并从中获得借鉴价值。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及作者对待人生“风雨”的态度。2、理解并学习词中写景、咏史、抒情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3、感受苏词豪放的风格。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这两首词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

11、和作者的人生态度。2、把握这两首词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赤壁赋首段导入:壬戌之秋。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的文如此的精彩,那作为豪放派奠基者的苏轼的词又是怎样的风貌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与赤壁赋写于同时期同一地点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他的定风波。二、老师范读,全班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三、回顾赤壁赋的写作背景,并总体感知词的结构。1、回顾写作背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不准佥书公事”,前此一年,苏轼已经营了东坡,盖好了雪堂,颇有终老于此的打算。在黄州的那段日子,苏东坡开始钻研佛道。以后的作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2、让学生概括词的结构:上片:赤壁(描景)(铺垫)江:淘尽人物赤壁:

12、三国周郎江山:多少豪杰下片:怀古(对照)(抒情)遥想当年公瑾雄姿英发多情应笑我(苏轼)早生华发四、研讨词中语句的含义及特点:1、首句写景有何特点?明确:境界阔大:“大”“千古”包容着时间和空间的广泛内涵;风格雄浑:“东去”二字势不可挡,“淘尽”二字势不可回;显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脉相承历史的长河带走了一切,就是风流人物也不能幸免。对历史的咏叹升华为哲理的咏叹。2、作者为何说“人道是”?明确:作者不去深究真正的赤壁在何处,而是将错就错,假托赤壁以抒胸怀。清人朱日浚赤壁怀古“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就是这样说的。3、“乱石穿空

13、,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明确:“穿”以动写静,“堆雪”以静写动,“惊”“拍”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卷”“千”境界广阔。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可补哪三个字?明确:“竞折腰。”5、“初嫁”“出嫁”有何不同?明确:初嫁,刚刚出嫁。6、“小乔初嫁了”时周瑜二十四岁。赤壁之战,周瑜三十四岁。苏轼有意为之,这是为何?明确:以绝世美人为英雄作陪衬,使人物不仅有“雄姿英发”的一面,也有温柔缠绵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突出周瑜“少年得志、春风得意”的形象。7、“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明确:夸张、借代。8、概括周瑜的形象。明确:少年得志、春风得意、英俊潇

14、洒、本领高超、扭转乾坤、从容镇定。9、“多情应笑我”的主语是周瑜?是苏轼?明确: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主语是苏轼更确切一些。10、怎样理解“人生如梦”?明确:理解一:所谓“人生如梦”,既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指命运如梦般的难以自我把握。即临江仙词所说的“长恨此身非我有”。这是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同时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理解二:苏轼禀赋中,原来有一种积极用世之意。因此,在与周郎的对比中,表达了一种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带有一种消极苍凉的思绪。(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五、理解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人生态度。1、作者写赤壁“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聚焦于周瑜?明确:明写史,写周瑜,实写

15、苏轼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周瑜 苏轼年龄:34岁 47岁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这里既有对周瑜的仰慕,更有对自身一生坎坷、命途多舛的观照。为下文抒发情感作铺垫。2、“多情”的含义是什么?明确:表达了苏轼对周瑜的仰慕,体现了苏轼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3、“人生如梦”是消极悲凉之辞,是言不由衷的感慨,是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辞,还是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明确: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4、“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明确:理解一:借酒浇愁。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理解二:痛苦消解后的超脱、自适、旷达。(学生可以有不同

16、的见解)5、从词中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既执著于人生又超然物外,既深切地感受到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的痛苦,又力求自我超脱、消解痛苦的旷达。六、词的感情基调:关于这首词,有“热烈沸腾,豪迈奔放”说,有“消极悲观,内心矛盾”说,你认为怎样?明确:理解一,热烈中有理性的思考;痛苦中有力求自我超脱的旷达。理解二,虽有壮志难酬的苦闷,在常人看来也有一些苍凉消极的思绪,但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七、了解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明确:写景不离人,景是人物活动之景。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咏史,写历史人物,表达了作

17、者的向往和人生追求,更有作者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对自身经历坎坷、命途多舛的观照。景中含情,史中含情。直接抒情则是在与周瑜形象的对比(咏史)中,感到壮志未酬、华发早生后进行的。其抒发的感情含有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表现了作者的豁达、豪放的人生境界。三者完美结合,了无痕迹。八、背诵这首词。板书设计: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赤壁(描景)(铺垫)江:淘尽人物赤壁:三国周郎江山:多少豪杰苏轼词两首教案知识与技能第3篇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及作者对待人生“风雨”的态度。2、理解并学习词中写景、咏史、抒情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3、感受苏词

18、豪放的风格。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这两首词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和作者的人生态度。2、把握这两首词的艺术特色。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赤壁赋首段导入:壬戌之秋。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的文如此的精彩,那作为豪放派奠基者的苏轼的词又是怎样的风貌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与赤壁赋写于同时期同一地点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他的定风波。二、老师范读,全班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三、回顾赤壁赋的写作背景,并总体感知词的结构。1、回顾写作背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不准佥书公事”,前此一年,苏轼已经营了东坡,盖好了雪堂,颇有终老于此的打算。在黄州的那段日子,苏东坡开始钻研佛道。以后的作品也就染

19、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2、让学生概括词的结构:上片:赤壁(描景)(铺垫)江:淘尽人物赤壁:三国周郎江山:多少豪杰转载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下片:怀古(对照)(抒情)遥想当年公瑾雄姿英发多情应笑我(苏轼)早生华发转载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四、研讨词中语句的含义及特点:1、首句写景有何特点?明确:境界阔大:“大”“千古”包容着时间和空间的广泛内涵;风格雄浑:“东去”二字势不可挡,“淘尽”二字势不可回;显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脉相承历史的长河带走了一切,就是风流人物也不能幸免。对历史的咏叹升华为哲理的咏叹。2、作者为何说“人道是”?明确:作者不去深

20、究真正的赤壁在何处,而是将错就错,假托赤壁以抒胸怀。清人朱日浚赤壁怀古“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就是这样说的。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明确:“穿”以动写静,“堆雪”以静写动,“惊”“拍”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卷”“千”境界广阔。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可补哪三个字?明确:“竞折腰。”5、“初嫁”“出嫁”有何不同?明确:初嫁,刚刚出嫁。6、“小乔初嫁了”时周瑜二十四岁。赤壁之战,周瑜三十四岁。苏轼有意为之,这是为何?明确:以绝世美人为英雄作陪衬,使人物不仅有“雄姿英发”的一面,也有温柔缠绵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突出周瑜“少年得志、春风得

21、意”的形象。7、“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明确:夸张、借代。8、概括周瑜的形象。明确:少年得志、春风得意、英俊潇洒、本领高超、扭转乾坤、从容镇定。9、“多情应笑我”的主语是周瑜?是苏轼?明确: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主语是苏轼更确切一些。10、怎样理解“人生如梦”?明确:理解一:所谓“人生如梦”,既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指命运如梦般的难以自我把握。即临江仙词所说的“长恨此身非我有”。这是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同时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理解二:苏轼禀赋中,原来有一种积极用世之意。因此,在与周郎的对比中,表达了一种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带有一种消极苍凉的思绪。(只要能自圆

22、其说,即可)五、理解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人生态度。1、作者写赤壁“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聚焦于周瑜?明确:明写史,写周瑜,实写苏轼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周瑜 苏轼年龄:34岁 47岁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这里既有对周瑜的仰慕,更有对自身一生坎坷、命途多舛的观照。为下文抒发情感作铺垫。2、“多情”的含义是什么?明确:表达了苏轼对周瑜的仰慕,体现了苏轼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3、“人生如梦”是消极悲凉之辞,是言不由衷的感慨,是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辞,还是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明确: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4、“一尊还酹江

23、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明确:理解一:借酒浇愁。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理解二:痛苦消解后的超脱、自适、旷达。(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5、从词中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既执著于人生又超然物外,既深切地感受到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的痛苦,又力求自我超脱、消解痛苦的旷达。六、词的感情基调:关于这首词,有“热烈沸腾,豪迈奔放”说,有“消极悲观,内心矛盾”说,你认为怎样?明确:理解一,热烈中有理性的思考;痛苦中有力求自我超脱的旷达。理解二,虽有壮志难酬的苦闷,在常人看来也有一些苍凉消极的思绪,但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七、了解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明确:写景不离人,景是人

24、物活动之景。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咏史,写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的向往和人生追求,更有作者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对自身经历坎坷、命途多舛的观照。景中含情,史中含情。直接抒情则是在与周瑜形象的对比(咏史)中,感到壮志未酬、华发早生后进行的。其抒发的感情含有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表现了作者的豁达、豪放的人生境界。三者完美结合,了无痕迹。八、背诵这首词。板书设计: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赤壁(描景)(铺垫)江:淘尽人物赤壁:三国周郎江山:多少豪杰苏轼词两首教案知识与技能第4篇【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5、。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二、能力培养目标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三、德育渗透目标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

26、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板书课题)2.写作背景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3.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

27、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

28、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心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29、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

30、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人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4.关于定风波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1.教师范背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生划出节拍,按范背提示标出韵脚,然后诵读。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2.思考、讨论:谈谈词人在赤壁所见所想。【明确】上片写所见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

31、。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见锦绣山河中产生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所在,点出所想之人:周郎。“乱石”三句转为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宵,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句是在这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又转到写人。下片将上片提及的周郎作了扩展。美景美女衬英雄,更见周瑜潇洒英姿,“羽扇”三句写周瑜战场上的从容儒雅,词人渴望自己能像公瑾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也表明他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多情”后四句,是词人由他人想及自己。人生几何,何苦烦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位旷达明理、善于自解自嘲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浑然为一。3.【提问】念奴娇最突出的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