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14. 我国社会体制改革有关问题初探士鼎省教育评估中心, 230022摘要:社会体制,是围绕社会管理活动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规和措施。本文就建国以来社会体制的涵和演变进展了梳理,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从强化政府公共效劳职能、培育现代社会组织、壮大中间力量等方面,建立现代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词:社会体制;改革;探索Research on Problems of Chinas Social System ReformYao ShidingAnhui EducationalEvaluation Institute,Anhui,Hefei 230022Abst
2、ract:Thesocial system is a series of systems, rules and measures that are based on social management activ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connot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systemSince the founding of China and points outthe e*isting problems in Chinas social system。The article e*plores how to
3、establisha modern society management pattern and constructthe harmonious societyfrom the aspects of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functions, cultivatingmodernsocial organization and e*panding of middle strength。Key words:Social system;Reform;E*ploration一、社会体制的涵及我国社会体制的历史演变社会体制,也叫社会管理体制
4、,是围绕社会管理活动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规和措施,目的是为了处理社会事务、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满足公众正当的社会需求,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1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是指多元群体的社会地位的构造,包括阶级、阶层、利益群体、公民、社会组织等;二是指社会物质资源、精神资源的占有与分配的体制;三是指社会主体的权利和权力构造;四是指社会权力和国家权力的互动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体制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形成稳固阶段。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方案管理的经济体制及难以流动的户籍管
5、理机制。社会管理以执政党和政府为唯一主体,单位管理作为补充。依靠严密的社会控制维持了社会秩序。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使人们的需求局限于解决温饱问题,对自由和权利的诉求不高,社会的创造活力不够。,第二阶段:传统社会管理体制趋于解体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布局了我国改革开放总思路。放权让利调动各方积极性伴随着整个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各级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赢得了自主权和积极性,个体、私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相伴而生,并呈现迅速开展的趋势。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执行,使农民有时间、有精力向城市和工业、效劳业的流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日益松动。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强劲活力,人们的社会事务和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流
6、动的围加大,流动的速度加快。政府作为唯一的社会管理主体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单位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或逐渐丧失社会管理的功能或没有承当社会管理的责任。第三阶段:现代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奠定根底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期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强,推动了国民经济尤其是个体和私营经济较快的开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政府的简政放权,社会分化加剧,产生了许多新型社会组织及新的社会阶层。在人们的根本生存需求逐渐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展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公民自我保护、意识、表达权、参与权日益高涨。随着城市和工业、效劳业的开展,大量农村充裕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催生了子女入
7、学、劳动保障流动人口管理等问题。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管理。诸如加强社区建立、加强农村村民自治、强化社会组织依法登记管理。所有这些都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建立奠定了根底。第四阶段: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开场自觉构建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社会领域却出现了诸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人们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权利需求越来越强烈,法律意识、公平意识在提高。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新事务需要处理和解决。社会资本的自由流动,分配制度不完善,加大了贫富差距、强化了阶层的分化。城市化过程中,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量流动人口
8、要融入城市,成为市民而社会却又无法满足,产生了社会失衡和社会焦虑。凡此种种都对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维护社会秩序为己任的社会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中央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战略。对加强社会建立、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建立、社会管理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二、当前我国社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了社会管理的组织机构、政策
9、法规和资源支持,以及覆盖城乡的根本公共效劳体系,为社会管理的科学开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2但也积累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风险,具体而言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政策体系建立中,首先是社会管理主体不明,国家层面负责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从事社会建立和管理的党政部门和群团组织有数十家之多,却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社会建立和管理的领导协调机构及常规化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其次是社会领域一些根本法律缺失或不全。例如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工作法、地方自治法、结社和社团法、紧急状态法等仍然缺位。二是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由于我国经济开展水平不均衡,而社会保障主要由地市级统筹,各地的财政实力,决定了社会保障水平上
10、下,从而造成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显著,城市社会救助水平远远高于农村低保和其他种类的社会救助水平。社会保障双轨制和异地接续难度极大的问题也同时存在。三是在利益诉求体系中,社会阶层分化趋于严重,底层社会上升的渠道不畅、出现阶层固化,底层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得不到表达和尊重。由于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缺乏可资利用的集体谈判机制和平等协商机制,使得失地农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城镇拆迁户、农村居民在土地征用、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经济社会决策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很难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四是在社会组织体系中,实行的是“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依然没有跳出方案经济窠臼,许多社团在“双重管理
11、之下仍然属于“二政府、“准官办,行政化、营利化倾向明显。现在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来鼓励、引导和规社会组织的开展和运营。五是在管理效劳体系中,由于根本公共效劳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过大,非户籍常住人口难以享受所在城市的根本公共效劳,同时社会管理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错位、越位现象严重。参与社会管理部门和人员管控思想严重,效劳意识淡泊。六是在社会工作体系中,由于重经济建立,轻社会管理的理念,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储藏缺乏,虽然实际从事社会工作人群数量庞大,但专业化、职业化、规化、社会化水平不高。存在着准行政化特征和专门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七是在社会平安体系中,农村大量人口外流,社会管理缺失,导致农村地
12、区治安状况恶化;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很容易成为漂泊的社会人,使犯罪概率增加,非公经济组织注重生产,无视社会管理使劳资矛盾突出,治安问题严重,平安事故频发。八是在社会应急体系中,信息公开性、准确性不够,反响不及时,协调难度大,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参与严重缺乏。以上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当前的社会管理体制还很不健全、很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而党的十八大报告也首次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进展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社会管理体制、根本公共效劳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等一系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畴,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容。三、关于社会体制改革的假设干对
13、策建议一必须要有“深刻的革命意识。社会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务艰巨繁重。随着社会力量的日益增长,国家要不断地还政于民、还权于社会,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政治进程。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应当着力扩大公民参与和社会协同功能,拓展群众权益保障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而政府要敢于自我革命,切实改变以前的“大包大揽、无所不管的状况。坚持以人为本尤其要以弱势群体为本,保障人的权益、维护人的尊严、改善民生、开展。坚持公平公正,妥善协调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二必须强化政府公共效劳职能。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不是弱化政府管理。政府应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职能,为社会的稳定和有序运行
14、,提供良好的公共效劳。社会体制改革中,政府需要强化三个方面:一是民生体制保障方面的改革,二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效劳供应的体制改革,三是社会分配体制的改革。政府应提供根本公共效劳,建章立制,坚持管理和效劳并重,把效劳为先贯穿始终。三必须纳入法制保障。为实现依法治国的要求,社会管理体制就必须纳入法制保障,以提高社会管理体制的规化、法制化程度。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就要提高体制构造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以促进社会管理的精细化、合理化,确保社会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法治秩序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社会秩序,建立刚性社会规体系的目的就是传递稳定的预期,即所有人都要按规则“出牌。四必须培育现代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介于政府
15、组织和企业组织中间的地带。如果社会组织长期过小、软弱,社会就必然缺少自主稳定的机制。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领域效劳需求、矛盾协调需求等大增,大力开展现代社会组织,既能承当起政府“好帮手的角色,依靠建立公共空间的社会协调机制来化解各种矛盾,又能使公众实现有组织、有秩序地表达个人利益诉求。要跳出传统的政府职能部门作为业务主管部门的窠臼,不拘一格扶持各类社会组织开展,这本身也是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五必须壮大中间力量。稳定有序的社会体制需要强大的中间社会力量。人数居多、财产稳定的中等收入阶层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剂,一方面他们收入的增加和稳定,得益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合理的政策、体制。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改革等问
16、题的思考趋于中性,希望循序渐进,温和推进,反对走极端之路。六必须重视虚拟社会管理。虚拟社会发源于现实世界,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是对现行社会管理机制的一个挑战,它需要参照现实社会的一些管理方法,但又需要超越这一机制。政府不能仅仅通过行政命令的形式来管控虚拟的空间,而应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积极营造虚拟社会开展的良好环境,善打“组合拳。一是要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法规加强虚拟空间的管控,提高网络世界的可靠性、平安性。二是要善于引导,主动占领网络舆论空间,改良网络教育和舆论方式,以广阔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主旋律。三是要运用技术手段提高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防虚拟社会的偏失,净化网络空间,提高网络平安管理水
17、平。同时,要加强虚拟社会的行业自律。互联网效劳提供商和互联网容提供商都要自司其责,加强网络硬件和软件的建立和管理,强化网络行为的监管,引导行业自律,净化网络环境。总之,社会建立的主要领域有三个方面,即根本民生建立、社会平安建立和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建立,其核心就是要构建一个政府行政管理、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社会管理和单位、组织管理有机结合、多种手段综合利用、管理和效劳相互融合、让人民满意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有学者把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界定为“建立在合理利益和公正决策边界下的公众参与,即在合理利益和公正决策边界下,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发动公众参与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社会要受到约束,由国家来提供人人享有的根本公共效劳。3在当代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计
- 食品工程课程设计 列式
- 2024年大型设备定期维护服务合同
- 趣味身体认知课程设计
- 2024年农村天然气推广:供气项目实施合同
- 普法学法知识考试题库(100题附答案)
- 中药加工贮藏与养护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诗词默写(二)-2023年中考语文重点必刷100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 热水、中央空调销售合同(2篇)
- 管网课程设计感谢语
- 期中模拟检测(1-3单元)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
- 四川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期中考试(1-4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 2024年广西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财政学-第16章-政府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 期末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至2030年中国手机配件产业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 时间介词in,on,at的区别 教学课件
- 强度计算.常用材料的强度特性:陶瓷材料: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计算
- 形势与政策24秋-专题测验1-5-国开-参考资料
- 课题开题汇报(省级课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