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相图PPT课件_第1页
结晶相图PPT课件_第2页
结晶相图PPT课件_第3页
结晶相图PPT课件_第4页
结晶相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凝固状态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引子:固体状态下原子的排列方式有无规则排列的非晶态,也可引子:固体状态下原子的排列方式有无规则排列的非晶态,也可以成为规则排列的晶体。决定因素有三方面。以成为规则排列的晶体。决定因素有三方面。1.1. 物质的本质物质的本质:原子以那种方式结合使系统吉布斯自由能更低。:原子以那种方式结合使系统吉布斯自由能更低。温度高时原子活动能力强排列紊乱能量低,而低温下按特定方温度高时原子活动能力强排列紊乱能量低,而低温下按特定方式排列结合能高可降低其总能量。这是热力学的基本原则。式排列结合能高可降低其总能量。这是热力学的基本原则。2.2. 熔融液体的粘度熔融液体

2、的粘度:粘度表征流体中发生相对运动的阻力,随温:粘度表征流体中发生相对运动的阻力,随温度降低,粘度不断增加,在到达结晶转变温度前,粘度增加到度降低,粘度不断增加,在到达结晶转变温度前,粘度增加到能阻止在重力作用物质发生流动时,即可以保持固定的形状,能阻止在重力作用物质发生流动时,即可以保持固定的形状,这时物质已经凝固,不能发生结晶。例如玻璃、高分子材料。这时物质已经凝固,不能发生结晶。例如玻璃、高分子材料。3.3. 熔融液体的冷却速度:熔融液体的冷却速度:冷却速度快,到达结晶温度原子来不及冷却速度快,到达结晶温度原子来不及重新排列就降到更低温度,最终到室温时难以重组合成晶体,重新排列就降到更低

3、温度,最终到室温时难以重组合成晶体,可以将无规则排列固定下来。金属材料需要达到可以将无规则排列固定下来。金属材料需要达到10106 6/s/s才能才能获得非晶态。获得非晶态。 在一般生产过程的冷却条件下,金属材料凝固为晶体,这时的凝在一般生产过程的冷却条件下,金属材料凝固为晶体,这时的凝固过程也是结晶过程。固过程也是结晶过程。第1页/共41页第二节 纯金属的结晶一、结晶的能量条件一、结晶的能量条件 吉布斯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G G和温度和温度T T的曲线总的曲线总是凹向下的下降形式,并且液体的曲是凹向下的下降形式,并且液体的曲线下降的趋势更陡。两曲线相交处的线下降的趋势更陡。两曲线相交处的温度温

4、度T Tm m,当温度,当温度T= TT= Tm m时,液相和固时,液相和固相的自由能相等,处于平衡共存,所相的自由能相等,处于平衡共存,所以称以称T Tm m为临界点,也就是理论凝固温为临界点,也就是理论凝固温度。当度。当T TT TT Tm m时,时,从固体向液体的转变使吉布斯自由能从固体向液体的转变使吉布斯自由能下降,是自发过程,发生熔化过程。下降,是自发过程,发生熔化过程。所以结晶过程的热力学条件就是温度所以结晶过程的热力学条件就是温度在理论熔点以下。在理论熔点以下。 第2页/共41页二、结晶的结构条件第二节第二节 纯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的结晶 在一定的过冷度下,液体中若出在一定的过冷度下

5、,液体中若出现一固态的晶体,该区域的能量将发现一固态的晶体,该区域的能量将发生变化,一方面一定体积的液体转变生变化,一方面一定体积的液体转变为固体,体积自由能会下降,另一方为固体,体积自由能会下降,另一方面增加了液固相界面,增加了表面面增加了液固相界面,增加了表面自由能,因此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自由能,因此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为:量为: 原子的热运动可造成局部能量在不断变化,其瞬间能量在原子的热运动可造成局部能量在不断变化,其瞬间能量在平均值的上下波动,对应的结构平均值的上下波动,对应的结构( (原子排列原子排列) )在变化,小范围可在变化,小范围可瞬间为接近晶体的排列。小于临界尺寸的瞬间为

6、接近晶体的排列。小于临界尺寸的( (也称为晶胚也称为晶胚) )下一步下一步将减小到消失;大于临界尺寸的进一步长大时吉布斯自由能下将减小到消失;大于临界尺寸的进一步长大时吉布斯自由能下降,可以不断长大,这种可以长大的小晶体称为晶核。降,可以不断长大,这种可以长大的小晶体称为晶核。第3页/共41页三、结晶时的过冷现象第二节第二节 纯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的结晶冷却曲线冷却曲线:材料在冷却过程中,由:材料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存在热容量,并且从液态变为固于存在热容量,并且从液态变为固态还要放出结晶潜热,利用热分析态还要放出结晶潜热,利用热分析装置,处在较慢的固定的散热方式,装置,处在较慢的固定的散热方式,并将

7、温度随时间变化记录下来,所并将温度随时间变化记录下来,所得的曲线冷却曲线,纯金属的冷却得的曲线冷却曲线,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如图示。曲线如图示。 过冷现象过冷现象:熔体材料冷却到理论结晶温度以下,并不是立即就形:熔体材料冷却到理论结晶温度以下,并不是立即就形成晶体,材料处在应该转变的理论温度以下,还保留原来状态,成晶体,材料处在应该转变的理论温度以下,还保留原来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过冷。这种现象称为过冷。过冷度过冷度:为了表述材料过冷的程度,将理论转变温度与实际所处:为了表述材料过冷的程度,将理论转变温度与实际所处在的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在的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 T = Tm T第4页/共41页四、

8、结晶的一般过程 第二节第二节 纯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的结晶温度变化规律温度变化规律: 材料的熔体在熔点以上不断材料的熔体在熔点以上不断散热,温度不断下降,到理论结散热,温度不断下降,到理论结晶温度并不是马上变成固态的晶晶温度并不是马上变成固态的晶体,继续降温而出现过冷。过冷体,继续降温而出现过冷。过冷到某一程度开始结晶,放出结晶到某一程度开始结晶,放出结晶潜热,可能会使其温度回升。到潜热,可能会使其温度回升。到略低于熔点的温度时,放出的热略低于熔点的温度时,放出的热量和散热可达到平衡,这时处于量和散热可达到平衡,这时处于固定温度,在冷却曲线上出现平固定温度,在冷却曲线上出现平台。结晶过程完成,没有

9、潜热的台。结晶过程完成,没有潜热的补充,温度将重新不断下降,直补充,温度将重新不断下降,直到室温。到室温。 第5页/共41页四、结晶的一般过程 第二节第二节 纯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的结晶组织的变化组织的变化:在一定的过冷度下,在液态的熔体内首先有细小的:在一定的过冷度下,在液态的熔体内首先有细小的晶体生成,这个过程称为晶体生成,这个过程称为形核形核。随后已形成的晶核不断的。随后已形成的晶核不断的长大长大,同时在未转变的液体中伴随新的核心的形成。生长过程到相邻的同时在未转变的液体中伴随新的核心的形成。生长过程到相邻的晶体互相接触,直到液体全部转变完毕。晶体互相接触,直到液体全部转变完毕。每个成长的晶

10、体就是一每个成长的晶体就是一个晶粒,它们的接触分界面就形成晶界。个晶粒,它们的接触分界面就形成晶界。 第6页/共41页五、形核 第二节第二节 纯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的结晶自发形核自发形核:在一定的过冷度下,在液态的熔融原子自身的热运动:在一定的过冷度下,在液态的熔融原子自身的热运动瞬间造成有序结构达到临界尺寸,可以长大的小晶体为晶核,这瞬间造成有序结构达到临界尺寸,可以长大的小晶体为晶核,这种在液体内部自身出现的形核过程称为种在液体内部自身出现的形核过程称为自发形核自发形核。冷却速度愈大,。冷却速度愈大,晶核的临界尺寸愈小,形核愈容易。晶核的临界尺寸愈小,形核愈容易。非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液态材料

11、中往往存在某些固态悬浮微粒,在一定的:液态材料中往往存在某些固态悬浮微粒,在一定的过冷度下,液态的熔融原子依附在这些微粒表面形核,称为过冷度下,液态的熔融原子依附在这些微粒表面形核,称为非自非自发形核发形核。由于利用原微粒与液体的界面能,形核比自发方式容易。由于利用原微粒与液体的界面能,形核比自发方式容易得多,如果微粒与形成的晶体的界面能愈低,作用愈明显。它是得多,如果微粒与形成的晶体的界面能愈低,作用愈明显。它是实际工程材料凝固结晶中的主要形核方式。实际工程材料凝固结晶中的主要形核方式。形核率形核率(N)(N):单位时间在单位母体(液体)的体积内晶核的形成:单位时间在单位母体(液体)的体积内

12、晶核的形成数目称为形核率。无论是自发还是非自发形核,冷却速度愈大,数目称为形核率。无论是自发还是非自发形核,冷却速度愈大,形核率愈高;同样冷却速度下,非自发形核的形核率比自发形核形核率愈高;同样冷却速度下,非自发形核的形核率比自发形核高得多,人为地向液体中加入有效的固体微粒(变质处理)来提高得多,人为地向液体中加入有效的固体微粒(变质处理)来提高形核率是工程中常用的方法。高形核率是工程中常用的方法。第7页/共41页六、晶核的长大 第二节第二节 纯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的结晶长大条件长大条件:液:液/ /固界面附近液体中的原子迁移到固态表面按固体固界面附近液体中的原子迁移到固态表面按固体的排列,实现了

13、晶体的长大(反之为熔化)。长大的自发过程也的排列,实现了晶体的长大(反之为熔化)。长大的自发过程也要求一定的过冷度,不过比形核小的多。金属材料要求的过冷度要求一定的过冷度,不过比形核小的多。金属材料要求的过冷度很小,仅很小,仅0.010.010.050.05。 平面推进的均匀长大平面推进的均匀长大:结晶潜热通过固体散热,快速长大部分散:结晶潜热通过固体散热,快速长大部分散热困难会放慢速度,缓慢长大部位散热改善会提高速度,最终均热困难会放慢速度,缓慢长大部位散热改善会提高速度,最终均匀生长。匀生长。有利环境优先的树枝状长大有利环境优先的树枝状长大:生:生长部位的前端因温度(合金中可长部位的前端因

14、温度(合金中可因成分)有利晶体的长大,快速因成分)有利晶体的长大,快速生长部位更会,不平衡的发展会生长部位更会,不平衡的发展会在快速生长部位产生分支,而形在快速生长部位产生分支,而形成树枝状的晶体。成树枝状的晶体。第8页/共41页六、晶核的长大 第二节第二节 纯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的结晶关于树枝晶关于树枝晶:按树枝方式生长的晶体称为树枝晶,先凝固的称为按树枝方式生长的晶体称为树枝晶,先凝固的称为主干,随后是分支,再分支。值得指出的是:主干,随后是分支,再分支。值得指出的是:纯净的材料结晶纯净的材料结晶完毕见不到树枝晶,但凝固过程中一般体积收缩,树枝之间若得完毕见不到树枝晶,但凝固过程中一般体积收缩

15、,树枝之间若得不到充分的液体补充,树枝晶可保留下来;不到充分的液体补充,树枝晶可保留下来;当当材料中含有杂质,材料中含有杂质,在结晶时固体中的杂质比液体少,最后不同层次的分枝杂质含量在结晶时固体中的杂质比液体少,最后不同层次的分枝杂质含量不相同,其组织中可见树枝晶。不相同,其组织中可见树枝晶。 关于长大线速度关于长大线速度:凝固过程中,晶体在不断长大,界面在单位时凝固过程中,晶体在不断长大,界面在单位时间向前推移的垂直距离间向前推移的垂直距离(G(Gdx/dt)dx/dt)称为长大线速度。称为长大线速度。 关于晶体缺陷关于晶体缺陷:生长中晶体分支受液体流动、温差、重力等影响,生长中晶体分支受液

16、体流动、温差、重力等影响,同方向的分支可能出现小的角度差,互相结合时会留下位错;同方向的分支可能出现小的角度差,互相结合时会留下位错;树树枝之间若得不到充分的液体补充,出现缩孔、疏松和空位;此外枝之间若得不到充分的液体补充,出现缩孔、疏松和空位;此外还有气孔还有气孔 、夹杂物、夹杂物 、成分偏析、成分偏析 等宏观缺陷。等宏观缺陷。第9页/共41页七、晶粒大小的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纯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的结晶 晶粒的尺寸指统计描述晶粒的大小,各晶粒的大小和形状并晶粒的尺寸指统计描述晶粒的大小,各晶粒的大小和形状并不全相同,这就是统计的含义,有多种来计量,例如单位体积内不全相同,这就是统计的含义,有多

17、种来计量,例如单位体积内的晶粒个数。在生产中用晶粒度,测定方法是在放大的晶粒个数。在生产中用晶粒度,测定方法是在放大100100倍下观倍下观察和标准的进行对比评级,察和标准的进行对比评级,1 18 8级级( (有更高的有更高的) ),级别高的晶粒细。,级别高的晶粒细。级别的定义为在放大级别的定义为在放大100100下,每平方英寸内下,每平方英寸内1 1个晶粒时为一级,数个晶粒时为一级,数量增加量增加 倍提高一级。用于计算的定量描述还用平均截线长来倍提高一级。用于计算的定量描述还用平均截线长来表示。表示。 第10页/共41页八、铸件晶粒大小的控制 第二节第二节 纯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的结晶决定晶粒尺

18、寸的要素决定晶粒尺寸的要素: 从液体凝固后,每个晶核生长成一个晶从液体凝固后,每个晶核生长成一个晶粒,晶核多晶粒的尺寸自然就小。凝固理论分析表明晶粒尺寸决粒,晶核多晶粒的尺寸自然就小。凝固理论分析表明晶粒尺寸决定于定于N/GN/G,即形核率高晶粒细小,而长大速度快,晶粒尺寸增大。,即形核率高晶粒细小,而长大速度快,晶粒尺寸增大。 控制原理与方法:控制原理与方法:生产过程通常希望材料得到细小的尺寸,为此生产过程通常希望材料得到细小的尺寸,为此控制晶粒尺寸的方法有:第一,降低浇注温度和加快冷却速度,控制晶粒尺寸的方法有:第一,降低浇注温度和加快冷却速度,如金属模、或加快散热,尽管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

19、提高,但形核如金属模、或加快散热,尽管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提高,但形核率的提高快得多,所得到的晶粒将细化,可是快冷却速度会增加率的提高快得多,所得到的晶粒将细化,可是快冷却速度会增加零件的内应力有时甚至可能造成开裂,有时因生产环境和零件尺零件的内应力有时甚至可能造成开裂,有时因生产环境和零件尺寸达不到快速冷却。第二,加变质剂即人为加入帮助形核的其它寸达不到快速冷却。第二,加变质剂即人为加入帮助形核的其它高熔点细粉末,如在铜中加少量铁粉或铝中加高熔点细粉末,如在铜中加少量铁粉或铝中加AlAl2 2O O3 3粉等,以非粉等,以非均匀方式形核并阻碍长大。第三,铸件凝固中用机械或超声波震均匀方式形核并

20、阻碍长大。第三,铸件凝固中用机械或超声波震动等也可细化晶粒尺寸。若希望晶粒粗大,如用于高温的材料,动等也可细化晶粒尺寸。若希望晶粒粗大,如用于高温的材料,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反的操作。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反的操作。 第11页/共41页九、凝固体的结构第二节第二节 纯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的结晶表层等轴细晶区表层等轴细晶区 晶粒细小,取向随机,晶粒细小,取向随机,尺寸等轴,因为浇铸时锭模温度低,大的尺寸等轴,因为浇铸时锭模温度低,大的过冷度加上模壁和涂料帮助形核,大的形过冷度加上模壁和涂料帮助形核,大的形核率使与锭模接触的表层得到等轴细晶区。核率使与锭模接触的表层得到等轴细晶区。柱状晶区柱状晶区 随模具温度的

21、升高,只能随锭随模具温度的升高,只能随锭模的散热而降低温度,形核困难,只有表模的散热而降低温度,形核困难,只有表层晶粒向内生长,不同晶向的生长速度不层晶粒向内生长,不同晶向的生长速度不一样,那些较生长有利的部分晶粒同时向一样,那些较生长有利的部分晶粒同时向内长大,掩盖了大量的晶粒,形成了较粗内长大,掩盖了大量的晶粒,形成了较粗且方向基本相同的长形晶粒区。且方向基本相同的长形晶粒区。 中心等轴晶区中心等轴晶区 凝固的进行后期,四周散凝固的进行后期,四周散热和液体的对流,中心的温度达到均匀,热和液体的对流,中心的温度达到均匀,降到凝固店以下后,表层晶粒的沉降、生降到凝固店以下后,表层晶粒的沉降、生

22、长中碎断晶枝的冲入可作为核心,且可向长中碎断晶枝的冲入可作为核心,且可向四周均匀生长,形成等轴晶。晶核数量的四周均匀生长,形成等轴晶。晶核数量的有限,该区间的晶粒通常较粗大。有限,该区间的晶粒通常较粗大。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 表层硬表层硬柱状区有方向形柱状区有方向形中心疏松、多杂质中心疏松、多杂质第12页/共41页第三节 材料的相结构 一、概念一、概念 合金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其中至少有一种为金属,: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其中至少有一种为金属,组成具有金属性的材料称为合金。组成具有金属性的材料称为合金。 组元组元:通常把组成材料的最简单、最基本、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通常把组成

23、材料的最简单、最基本、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称为组元。组元大多数情况下是元素;在研究的范围内既不称为组元。组元大多数情况下是元素;在研究的范围内既不分解也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的稳定化合物也可成为组元。分解也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的稳定化合物也可成为组元。相相: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物质均匀: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物质均匀组成部分,称之为相。在固态材料中,按其晶格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称之为相。在固态材料中,按其晶格结构的基本属性来分,可分为属性来分,可分为固溶体固溶体和和化合物化合物两大类。两大类。组织组织:人们用肉眼或借助某种工具(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人

24、们用肉眼或借助某种工具(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所观察到的材料形貌。它决定于组成相的类型、显微镜等)所观察到的材料形貌。它决定于组成相的类型、形状、大小、数量、分布等。形状、大小、数量、分布等。 组织组成物组织组成物:组织中形貌相同的组成部分。:组织中形貌相同的组成部分。第13页/共41页二、固溶体第三节第三节 材料的相结构材料的相结构1 1. . 固溶体固溶体: 当材料由液态结晶为固态时,组成元素间会象溶液那样当材料由液态结晶为固态时,组成元素间会象溶液那样互相溶解,形成一种在某种元素的晶格结构中包含有其它元互相溶解,形成一种在某种元素的晶格结构中包含有其它元素原子的新相,称为固溶

25、体。与固溶体的晶格相同的组成元素原子的新相,称为固溶体。与固溶体的晶格相同的组成元素称为溶剂,在固溶体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含量;其它的组素称为溶剂,在固溶体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含量;其它的组成元素称为溶质,其含量与溶剂相比为较少。成元素称为溶质,其含量与溶剂相比为较少。固溶体即一些固溶体即一些元素进入某一组元的晶格中,不改变其晶体结构,形成的均元素进入某一组元的晶格中,不改变其晶体结构,形成的均匀相。匀相。 溶质原子溶入固溶体中的量称为固溶体的溶质原子溶入固溶体中的量称为固溶体的浓度浓度。在一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元素在固溶体中的极限浓度叫做溶质元素在固溶条件下,溶质元素在固溶体中的极限浓度叫

26、做溶质元素在固溶体中的体中的溶解度溶解度。浓度或溶解度一般用溶质元素所占的重量百分。浓度或溶解度一般用溶质元素所占的重量百分比来表示比来表示( (%Wt%Wt) );有时也用溶质元素所占的原子数量百分比来;有时也用溶质元素所占的原子数量百分比来表示,这时也称为摩尔浓度表示,这时也称为摩尔浓度( (%Wa%Wa) )。第14页/共41页二、固溶体第三节第三节 材料的相结构材料的相结构2 2. . 固溶体固溶体的分类的分类 按溶质原子在固溶体按溶质原子在固溶体( (溶剂溶剂) )晶晶格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格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a) a) 置换固溶体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取代了溶质原子取代了部分部分

27、溶剂晶格中某些溶剂晶格中某些节节点上的点上的溶剂原子溶剂原子而形成的固溶体而形成的固溶体。 在置换固溶体中,一般溶质原子的溶解度有一定的限制,在置换固溶体中,一般溶质原子的溶解度有一定的限制,即形成即形成有限固溶体有限固溶体。 溶质元素与溶剂元素之间的化学性质相近、原子尺寸相近、溶质元素与溶剂元素之间的化学性质相近、原子尺寸相近、价电子数相近、晶体结构相近时对应的溶解度愈大。价电子数相近、晶体结构相近时对应的溶解度愈大。 当晶体结构相同、并且原子尺寸差小于当晶体结构相同、并且原子尺寸差小于15%15%时,化学性质时,化学性质较接近的有时可以出现无限互溶,构成较接近的有时可以出现无限互溶,构成无

28、限无限固溶体固溶体。这是把含。这是把含量较高的组元称为溶剂,含量较少的组元称为溶质。量较高的组元称为溶剂,含量较少的组元称为溶质。第15页/共41页二、固溶体第三节第三节 材料的相结构材料的相结构2 2. . 固溶体固溶体的分类的分类b) b) 间隙固溶体间隙固溶体 溶质原子嵌入溶溶质原子嵌入溶剂晶格的空隙中,不占据晶格剂晶格的空隙中,不占据晶格结点位置。结点位置。 间隙固溶体都是有限溶解固溶体。间隙固溶体都是有限溶解固溶体。 溶质元素相对于溶剂元素,原子尺寸愈小则对应的溶解度溶质元素相对于溶剂元素,原子尺寸愈小则对应的溶解度愈大。愈大。间隙固溶体的形成的基本条件间隙固溶体的形成的基本条件D

29、D质质/D/D剂剂0.590.59。 在金属材料中,通常是过渡族金属元素为溶剂,小尺寸的在金属材料中,通常是过渡族金属元素为溶剂,小尺寸的C C、N N、H H、O O、B B等元素为溶质等元素为溶质。第16页/共41页二、固溶体第三节第三节 材料的相结构材料的相结构3 3. . 固溶体固溶体的性能特点的性能特点1) 由于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相同,固溶体的性能由于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相同,固溶体的性能基本上与原溶剂的性能相近,换句话说,固溶体的基本上与原溶剂的性能相近,换句话说,固溶体的性能主要决定于溶剂的性能,或在溶剂性能基础上性能主要决定于溶剂的性能,或在溶剂性能基础上发生一些改变。发

30、生一些改变。 2) 固溶体的性能与原溶剂性能的差别,或称性能变化固溶体的性能与原溶剂性能的差别,或称性能变化的大小,随着溶质的浓度的大小,随着溶质的浓度( (含量含量) )的增加而加大。的增加而加大。 3) 以金属元素为溶剂的固溶体,随着溶质的溶入,强以金属元素为溶剂的固溶体,随着溶质的溶入,强度将提高,称为度将提高,称为固溶强化固溶强化,溶质的溶入可造成晶格,溶质的溶入可造成晶格畸变,材料的塑性变形的阻力加大,同时塑性略有畸变,材料的塑性变形的阻力加大,同时塑性略有下降,但不明显。在材料中是有效提高金属材料力下降,但不明显。在材料中是有效提高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途径之一。学性能的途径之一。 第

31、17页/共41页三、化合物( (中间相) )第三节第三节 材料的相结构材料的相结构1 1. . 化合物概念化合物概念 当溶质的含量超过了其溶解度,在材料中将出现新相。若当溶质的含量超过了其溶解度,在材料中将出现新相。若新相为另一组元的晶体结构,则也是另一固溶体。若其晶体结新相为另一组元的晶体结构,则也是另一固溶体。若其晶体结构与组元都不相同,表明生成了新的物质构与组元都不相同,表明生成了新的物质。所以,所以,化合物化合物是构是构成的成的组元相互作用,生成不同与任何组元晶体结构的新物质组元相互作用,生成不同与任何组元晶体结构的新物质。 化合物结构的特点,一是有基本固定的原子数目比,可用化合物结构

32、的特点,一是有基本固定的原子数目比,可用化学分子式表示,二是晶体结构不同于其任何组元。在以下将化学分子式表示,二是晶体结构不同于其任何组元。在以下将学习的相图中,它们的位置都在相图的中间,所以也称为中间学习的相图中,它们的位置都在相图的中间,所以也称为中间相。相。 在金属材料中,原子之间的结合除离子键和共价键外,金在金属材料中,原子之间的结合除离子键和共价键外,金属键在不同程度上也参与一定的作用,如果生成的化合物也具属键在不同程度上也参与一定的作用,如果生成的化合物也具有金属性,则称之为有金属性,则称之为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第18页/共41页三、化合物( (中间相) )第三节第三节 材料的相

33、结构材料的相结构2 2. . 金属化合物的类型金属化合物的类型1)1)正常价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 两组元服从原子价规律而生成的正常化学中两组元服从原子价规律而生成的正常化学中所称的化合物。通常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组元间电所称的化合物。通常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组元间电负性差起主要作用,两组元间电负性差较大,它们符合一般化负性差起主要作用,两组元间电负性差较大,它们符合一般化合物的原子价规律。例如合物的原子价规律。例如MnSMnS、AlAl2 2O O3 3、TiNTiN、ZrOZrO2 2等,其结合键等,其结合键为离子键;也有的是共价键,如为离子键;也有的是共价键,如SiCSiC;

34、少数也有以金属键结合;少数也有以金属键结合, ,如如MgMg2 2PbPb。 2)2)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电子浓度电子浓度 在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 (合金合金) )中,价电子数目中,价电子数目(e)(e)与原子数目与原子数目(a)(a)之比称为电子浓度。由于溶质和溶剂的价电子数可能不同,电之比称为电子浓度。由于溶质和溶剂的价电子数可能不同,电子浓度子浓度 e/a = Ve/a = VA A(1-x) + V(1-x) + VB Bx x。其中。其中x x为溶质的原子百分比浓为溶质的原子百分比浓度度( (摩尔分数摩尔分数) ),V VA A、V VB B分别为溶剂和溶质的价电子数。分别为溶剂和溶

35、质的价电子数。 第19页/共41页三、化合物( (中间相) )第三节第三节 材料的相结构材料的相结构2 2. . 金属化合物的类型金属化合物的类型2)2)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大多是以第这类化合物大多是以第族或过渡族金属元素与族或过渡族金属元素与第第至第至第族金属元素结合而成。它们也可以用分子式表示,族金属元素结合而成。它们也可以用分子式表示,但大多不符合正常化学价规律但大多不符合正常化学价规律。当当 e/a e/a 为某些特定值时形成一为某些特定值时形成一新的晶体结构新的晶体结构,并且电子浓度不同,其对应的晶体结构的类型并且电子浓度不同,其对应的晶体结构的类型也

36、就不同也就不同。常间的电子浓度值有常间的电子浓度值有21/1421/14、21/1321/13、21/1221/12。由于这。由于这类中间相与电子浓度有关,所以就称为电子化合物,主要出现类中间相与电子浓度有关,所以就称为电子化合物,主要出现在金属材料中,它们的结合键为金属键。一些常见的电子化合在金属材料中,它们的结合键为金属键。一些常见的电子化合物可参看教材。例如物可参看教材。例如CuCu3131SnSn8 8,电子浓度,电子浓度21/1321/13,具有复杂立方晶,具有复杂立方晶格。格。 第20页/共41页三、化合物( (中间相) )第三节第三节 材料的相结构材料的相结构2 2. . 金属化

37、合物的类型金属化合物的类型3)3)间隙化合物间隙化合物尺寸因素化合物尺寸因素化合物( (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 ) 主要受组元的原子尺寸因素控制,通常是由过渡族金属原子主要受组元的原子尺寸因素控制,通常是由过渡族金属原子与原子半径小于与原子半径小于0.1nm0.1nm的非金属元素碳、氮、氢、氧、硼所组成。的非金属元素碳、氮、氢、氧、硼所组成。由于非金属元素由于非金属元素(X)(X)与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M)(M)原子半径比不同,结构也有所原子半径比不同,结构也有所不同。不同。 当当r rX X/r/rM M0.590.590.59时,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也较复杂,通常时,形成

38、的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也较复杂,通常称它们为间隙化合物,相应的分子式也较复杂,如钢中常见的称它们为间隙化合物,相应的分子式也较复杂,如钢中常见的FeFe3 3C C、CrCr7 7C C3 3、CrCr2323C C6 6等。等。 第21页/共41页三、化合物( (中间相) )第三节第三节 材料的相结构材料的相结构2 2. . 金属化合物的类型金属化合物的类型3)3)间隙化合物间隙化合物通常晶体结构较复杂通常晶体结构较复杂 第22页/共41页三、化合物( (中间相) )第三节第三节 材料的相结构材料的相结构4 4)其他金属化合物)其他金属化合物拓扑密堆相拓扑密堆相(TCP(TCP相相) ) 属于这

39、类结构的有:属于这类结构的有:-W-W结构、结构、LavesLaves相、相、相结构等。结构的细节从略。相结构等。结构的细节从略。溶剂为化合物的固溶体溶剂为化合物的固溶体 溶质为化合物中的某一组元,相当于溶质为化合物中的某一组元,相当于原子比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晶格未发生变化。原子比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晶格未发生变化。也可能也可能溶质为溶质为化合物中组元化合物中组元之外元素的原子。之外元素的原子。 3 3. . 金属化合物的性能特点金属化合物的性能特点 大多数化合物,特别是正常价化合物,熔点都较高大多数化合物,特别是正常价化合物,熔点都较高(结合结合键强的表现之一键强的表现之一),力学性能表现

40、为硬而脆,单一由化合物在,力学性能表现为硬而脆,单一由化合物在金属材料中比较少见,而陶瓷材料则是以化合物为主体。少量金属材料中比较少见,而陶瓷材料则是以化合物为主体。少量硬度高的质点加入到塑性材料中,将明显提高材料的强度,即硬度高的质点加入到塑性材料中,将明显提高材料的强度,即第二相强化机制第二相强化机制 。 另一方面,化合物往往由特殊的物理、化学另一方面,化合物往往由特殊的物理、化学( (电、磁、光、电、磁、光、声等声等) )性能,从而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从而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第23页/共41页第四节 相图知识 一、概念一、概念 相相: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

41、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物质均匀: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物质均匀组成部分,称之为相。组成部分,称之为相。相图相图:相图又称为状态图,它是表示体系的成分、外界环境和组:相图又称为状态图,它是表示体系的成分、外界环境和组成相与相之间的平衡关系的几何图形。它是研究材料组织变成相与相之间的平衡关系的几何图形。它是研究材料组织变化规律的重要参考工具。外界环境主要是温度和压力,例如化规律的重要参考工具。外界环境主要是温度和压力,例如物理学中已经介绍的纯水和纯铁的相图。物理学中已经介绍的纯水和纯铁的相图。 第24页/共41页一、概念第四节第四节 相图知识相图知识二元相图二元相图:当存在两

42、个组元时,成分也是变量,但一种组元的含:当存在两个组元时,成分也是变量,但一种组元的含量为独立,另一组元则为余下部分。为在二维平面上表示,量为独立,另一组元则为余下部分。为在二维平面上表示,通常只考虑在常压下,取两个变量温度和成分。横座标用线通常只考虑在常压下,取两个变量温度和成分。横座标用线段表示成分,纵座标表示温度。平面上以按这时平衡状态下段表示成分,纵座标表示温度。平面上以按这时平衡状态下存在的相来分隔。存在的相来分隔。( (如图如图) ) 相图用途相图用途:1.1. 由材料的成分和温度预知平衡相;由材料的成分和温度预知平衡相;2.2. 材料的成分一定而温度发生变化材料的成分一定而温度发

43、生变化时其他平衡相变化的规律;时其他平衡相变化的规律;3.3. 估算平衡相的数量。估算平衡相的数量。预测材料的组织和性能预测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第25页/共41页一、概念第四节第四节 相图知识相图知识相图与冷却曲相图与冷却曲线的关系线的关系: 成分一定,在冷却过程中,不同的相热容量不相同,如果成分一定,在冷却过程中,不同的相热容量不相同,如果系统散热能力一样,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系统散热能力一样,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冷却冷却) )曲线上的斜率将曲线上的斜率将不同,曲线的转折点对应温度就是某些相开始出现或完全小时不同,曲线的转折点对应温度就是某些相开始出现或完全小时的温度,利用这一特点,由实测的冷却曲

44、线可以作出相图。的温度,利用这一特点,由实测的冷却曲线可以作出相图。第26页/共41页二、二元匀晶相图与固溶体的凝固 第四节第四节 相图知识相图知识1. 1. 相图形式相图形式 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都能无限互溶。如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都能无限互溶。如CuCuNiNi、AgAgAuAu形形成二元合金对应的相图就是二元匀晶相图。成二元合金对应的相图就是二元匀晶相图。相图的构成相图的构成:由两条曲线将:由两条曲线将相图分为三个区。左右两端相图分为三个区。左右两端点分别为组元的熔点。上面点分别为组元的熔点。上面的一条曲线称为液相线,液的一条曲线称为液相线,液相线之上为液相的单相区,相线之上为液相的单相区,

45、常用常用L L表示;下面的一条曲表示;下面的一条曲线称为固相线,固相线之下线称为固相线,固相线之下为固溶体的单相区,常用为固溶体的单相区,常用表示;两条曲线之间是双相表示;两条曲线之间是双相区,标记区,标记L+L+表示。表示。 第27页/共41页二、二元匀晶相图与固溶体的凝固 第四节第四节 相图知识相图知识2. 2. 两相平衡时的数量分配规律杠杆定律两相平衡时的数量分配规律杠杆定律 如图,合金如图,合金x x在温度在温度T T1 1将由两相长期并存,这时两相的成分将由两相长期并存,这时两相的成分和数量保持不变。过和数量保持不变。过x x点作水平线交液相线和固相线于点作水平线交液相线和固相线于a

46、 a、c c点,点,经热力学证明经热力学证明a a、c c点的成分分别为平衡的液体和固体的成分,点的成分分别为平衡的液体和固体的成分,设设m mL L和和m m 分别为两相的数量,分别为两相的数量,由物质不灭可推导出:由物质不灭可推导出:一般用占总体数量的百分一般用占总体数量的百分比的相对值来表示。如果比的相对值来表示。如果把线段把线段axcaxc当成一杠杆,则当成一杠杆,则他们满足杠杆力的平衡原他们满足杠杆力的平衡原理,所以称之为理,所以称之为杠杆定律杠杆定律。用杠杆定律来分析在理解和使用都有好的直观性和方便。适用所有两相平衡。用杠杆定律来分析在理解和使用都有好的直观性和方便。适用所有两相平

47、衡。第28页/共41页二、二元匀晶相图与固溶体的凝固 第四节第四节 相图知识相图知识3.3.固溶体材料冷却时组织转变固溶体材料冷却时组织转变:1 1点以上液体冷却点以上液体冷却1 1点开始凝固,固体成点开始凝固,固体成分在对应固相线处分在对应固相线处1 12 2之间,温度下降,之间,温度下降,液体数量减少,固体数液体数量减少,固体数量增加,成分沿液相线量增加,成分沿液相线和固相线变化,和固相线变化,到到2 2点,液体数量为点,液体数量为0 0,固体成分回到合金原始固体成分回到合金原始成分,凝固完成成分,凝固完成2 2点以下固体冷却,无点以下固体冷却,无组织变化组织变化过程:过程:第29页/共4

48、1页二、二元匀晶相图与固溶体的凝固 第四节第四节 相图知识相图知识3.3.固溶体材料冷却时组织转变固溶体材料冷却时组织转变:1.1.与纯金属凝固一样由与纯金属凝固一样由形核和长大来完成结晶形核和长大来完成结晶过程,实际进行在一定过程,实际进行在一定的过冷度下。的过冷度下。2.2.凝固在一温度范围内凝固在一温度范围内进行。只有在温度不断进行。只有在温度不断下将时固体量才增加,下将时固体量才增加,温度不变,液固数量维温度不变,液固数量维持平衡不变。持平衡不变。3.3.凝固过程中液体和固凝固过程中液体和固体的成分在不断变化。体的成分在不断变化。特点:特点: 如果冷却速度较快,液体和固体成分来不及均匀

49、,除晶粒细小外,固体如果冷却速度较快,液体和固体成分来不及均匀,除晶粒细小外,固体中的成分会出现不均匀,树枝晶中成分也不均匀,产生晶内偏析;冷却慢了中的成分会出现不均匀,树枝晶中成分也不均匀,产生晶内偏析;冷却慢了会出现区域偏析。工程中采用先快冷,再在固态较高温度下让成分均匀。会出现区域偏析。工程中采用先快冷,再在固态较高温度下让成分均匀。第30页/共41页三、二元共晶相图第四节第四节 相图知识相图知识1. 1. 相图形式相图形式 两组元在液态下无限互溶,固态下有限溶解,一组元溶入两组元在液态下无限互溶,固态下有限溶解,一组元溶入另一组元中时都使凝固温度下降,并发生共晶转变。如另一组元中时都使

50、凝固温度下降,并发生共晶转变。如PbPbSnSn、AgAgCuCu等形成二元合金对应的相图就是二元匀晶相图。等形成二元合金对应的相图就是二元匀晶相图。 相图的构成相图的构成:t tA AE E和和t tB BE E为两液相线,为两液相线,与其对应的与其对应的t tA AC C和和t tB BD D为两固相线;为两固相线;CGCG和和DHDH固溶体固溶体、的溶解度随温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线;度变化线;CEDCED为为水平水平共晶线。将共晶线。将相图分成相图分成三个单相区三个单相区 L L、;三个双相区三个双相区L L、L L、和和 一个三相区一个三相区L L,即,即CEDCED为共晶线。为共晶线。

51、 第31页/共41页三、二元共晶相图第四节第四节 相图知识相图知识2. 2. 共晶合金的凝固共晶合金的凝固过程过程 在在T TE E温度以上仅是液体的冷却温度以上仅是液体的冷却到达略低于到达略低于T TE E的温度,按的温度,按L L相区分相区分析应为从液体中析出析应为从液体中析出C C成分的成分的相,而相,而按按L L相区分析应从液体中析出相区分析应从液体中析出D D成成分的分的相。如果相。如果和和按一定的比例按一定的比例析出,最终液体的成分不变,两固相析出,最终液体的成分不变,两固相不断同时析出,即共同结晶,故称为不断同时析出,即共同结晶,故称为共晶转变,直到液体完全消失,结晶共晶转变,直到液体完全消失,结晶过程过程完成完成,得到的是两固相的混合物,得到的是两固相的混合物,称为共晶体。称为共晶体。在在T TE E温度以下仅是固体的冷却温度以下仅是固体的冷却成分为成分为E点点第32页/共41页三、二元共晶相图第四节第四节 相图知识相图知识2. 2. 共晶合金的凝固共晶合金的凝固特点特点 1)1) 在液体中在液体中和和同时具有析同时具有析出条件,都可以析出。出条件,都可以析出。2)2) 由于由于和和析出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