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物流绩效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_第1页
港物流绩效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_第2页
港物流绩效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_第3页
港物流绩效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_第4页
港物流绩效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代码:10254密 级:论文编号: 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MASTER DISSERTATION论文题目: 上海港物流绩效分析与评价研究 学科专业: 产业经济学 作者姓名: 潘丹丹 指导教师: 陈雪玫 副教授 完成日期: 二零一二年五月 论文独创性声明本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不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差不多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感谢。作者签名:_日期:_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学有关保留、

2、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复印件,同意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能够网上公布论文的全部和部分内容,能够采纳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_导师签名:_日期:_摘 要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国际贸易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港口的核心功能从海陆中转中心转变为促进经济进展和服务于国际贸易的综合物流中心,逐渐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枢纽,在社会经济进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港口是国际物流的集散中心,港口物流涉及到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检验检疫、海关等诸多方面。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进展港口成为了进展物流的突破口,有助于实现良性循环。因此,港口物流绩效状况是

3、反应港口服务水平、作业成本以及竞争力等的有效指标。此外,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上海港加快港口物流业的进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上海港物流绩效进行研究具有现实与指导意义。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要紧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结构框架、技术路线。第二章阐述了港口物流及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并介绍了绩效评价的要紧研究方法。第三章从上海港物流概况、水陆空交通运输、港口吞吐量以及其经济腹地等方面分析了上海港物流进展的现状,提出了上海港物流绩效评价的必要性。第四章构建了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模型。第五章采纳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造了港口物流绩

4、效评价体系,定量分析了上海港物流绩效。第六章分析了世界典型港口物流的进展模式并借鉴其成功之道,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优化上海港物流绩效的措施。第七章结论,归纳了本文的要紧结论以及创新点,并指出其中不足。关键词:上海港,物流绩效,评价体系,模糊综合评价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key function of port transforms from sea-land transit center to integrated logistics center w

5、hich facilita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role of port obvious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economy, and gradually gets a key position in modern logistics. Port is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and port logistics relates to various sides such as

6、 transportation, storage, loading and unloading, processing,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and the customs. The development of ports becomes a breakthrough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which helps a healthy cycle. The performance of port logistics reflexes the level of port service, costs and competitivene

7、ss. Besides, the constructing of Shanghai to be a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industry. Therefore, the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Shanghai port logistics is of more realistic and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The struct

8、ure of this paper is as follows:Chapter 1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the analysis on the background and meaning of the issue as well as the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2 deals with the relevant theory on port logistics and the evaluation of its performance, and introduces several popular research

9、 methods. Chapter 3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hanghai port log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ts brief int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port turnover and its hinterlands,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Shanghai port logistics. Chapter 4 builds up the performan

10、ce evaluation model. Chapter 5 comes to the case study of the essay, employs the methods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AHP and mak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level of Shanghai port logistics performance. Chapter 6 analyses successful mode of port logistics around the world and draws le

11、ssons from them.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ng result,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performance. Chapter 7 concludes the above contents and innovation points,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age. Pan Dandan( Industrial Economy) Directed by Chen Xue

12、meiKeywords: Shanghai Port, Logistic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24322296 第一章 绪论 PAGEREF _Toc324322296 h 1 HYPERLINK l _Toc324322297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PAGEREF _Toc324322297 h 1 HYPERLINK l _Toc324322298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3243222

13、98 h 2 HYPERLINK l _Toc324322299 一、国内研究状况 PAGEREF _Toc324322299 h 2 HYPERLINK l _Toc324322300 二、国外研究状况 PAGEREF _Toc324322300 h 4 HYPERLINK l _Toc324322301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PAGEREF _Toc324322301 h 5 HYPERLINK l _Toc324322302 第二章 港口物流及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PAGEREF _Toc324322302 h 8 HYPERLINK l _Toc324322303 第一节 港口物流

14、 PAGEREF _Toc324322303 h 8 HYPERLINK l _Toc324322304 一、港口物流的概念及差不多要素 PAGEREF _Toc324322304 h 8 HYPERLINK l _Toc324322305 二、港口物流的特征 PAGEREF _Toc324322305 h 8 HYPERLINK l _Toc324322306 第二节 港口物流绩效评价 PAGEREF _Toc324322306 h 10 HYPERLINK l _Toc324322307 一、港口物流绩效评价的概念及进展历程 PAGEREF _Toc324322307 h 10 HYPER

15、LINK l _Toc324322308 二、港口物流绩效评价研究方法 PAGEREF _Toc324322308 h 10 HYPERLINK l _Toc324322309 第三章 上海港物流进展现状及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PAGEREF _Toc324322309 h 13 HYPERLINK l _Toc324322310 第一节 上海港物流的进展现状 PAGEREF _Toc324322310 h 13 HYPERLINK l _Toc324322311 一、上海港物流概况 PAGEREF _Toc324322311 h 13 HYPERLINK l _Toc324322312 二、

16、上海港交通运输状况 PAGEREF _Toc324322312 h 15 HYPERLINK l _Toc324322313 三、上海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PAGEREF _Toc324322313 h 15 HYPERLINK l _Toc324322314 四、上海港经济腹地 PAGEREF _Toc324322314 h 16 HYPERLINK l _Toc324322315 第二节 上海港物流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PAGEREF _Toc324322315 h 18 HYPERLINK l _Toc324322316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要求 PAGEREF _Toc32432231

17、6 h 18 HYPERLINK l _Toc324322317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PAGEREF _Toc324322317 h 18 HYPERLINK l _Toc324322318 三、港口传统产业的重要战略措施 PAGEREF _Toc324322318 h 18 HYPERLINK l _Toc324322319 第四章 港口物流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PAGEREF _Toc324322319 h 20 HYPERLINK l _Toc324322320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PAGEREF _Toc324322320 h 20 HYPERLINK l _T

18、oc324322321 第二节 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指标因素 PAGEREF _Toc324322321 h 21 HYPERLINK l _Toc324322322 一、港口基础设施及物流规模 PAGEREF _Toc324322322 h 21 HYPERLINK l _Toc324322323 二、港口现代化经营治理水平 PAGEREF _Toc324322323 h 22 HYPERLINK l _Toc324322324 三、港口物流服务的客户中意度 PAGEREF _Toc324322324 h 23 HYPERLINK l _Toc324322325 第三节 评价方法选择 PAGER

19、EF _Toc324322325 h 24 HYPERLINK l _Toc324322326 一、层次分析法 PAGEREF _Toc324322326 h 24 HYPERLINK l _Toc324322327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PAGEREF _Toc324322327 h 27 HYPERLINK l _Toc324322328 第五章 上海港物流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PAGEREF _Toc324322328 h 30 HYPERLINK l _Toc324322329 第一节 实证分析 PAGEREF _Toc324322329 h 30 HYPERLINK l _Toc32432

20、2330 一、上海港 PAGEREF _Toc324322330 h 30 HYPERLINK l _Toc324322331 二、上海港与国内其他港口物流绩效的比较分析 PAGEREF _Toc324322331 h 36 HYPERLINK l _Toc324322332 第二节 评价结果分析 PAGEREF _Toc324322332 h 36 HYPERLINK l _Toc324322333 一、上海港物流优势分析 PAGEREF _Toc324322333 h 36 HYPERLINK l _Toc324322334 二、上海港物流劣势分析 PAGEREF _Toc32432233

21、4 h 37 HYPERLINK l _Toc324322335 第六章 提高上海港物流绩效水平的措施 PAGEREF _Toc324322335 h 40 HYPERLINK l _Toc324322336 第一节 世界典型港口物流模式的经验借鉴 PAGEREF _Toc324322336 h 40 HYPERLINK l _Toc324322337 一、鹿特丹港 PAGEREF _Toc324322337 h 40 HYPERLINK l _Toc324322338 二、新加坡港 PAGEREF _Toc324322338 h 41 HYPERLINK l _Toc324322339 三、

22、安特卫普港 PAGEREF _Toc324322339 h 43 HYPERLINK l _Toc324322340 第二节 提高上海港物流绩效水平的建议 PAGEREF _Toc324322340 h 44 HYPERLINK l _Toc324322341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港口集疏运方式 PAGEREF _Toc324322341 h 44 HYPERLINK l _Toc324322342 二、积极拓展港口物流联盟,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PAGEREF _Toc324322342 h 44 HYPERLINK l _Toc324322343 三、加强口岸环境建设,进展港口物流增值

23、服务 PAGEREF _Toc324322343 h 45 HYPERLINK l _Toc324322344 四、加强政府的规划引导,推进港口民营化进程 PAGEREF _Toc324322344 h 47 HYPERLINK l _Toc324322345 第七章 结论 PAGEREF _Toc324322345 h 48 HYPERLINK l _Toc324322346 致 谢 PAGEREF _Toc324322346 h 50 HYPERLINK l _Toc324322347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24322347 h 51 HYPERLINK l _Toc3243

24、22348 附录一: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PAGEREF _Toc324322348 h 53 HYPERLINK l _Toc324322349 附录二:绩效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PAGEREF _Toc324322349 h 56 HYPERLINK l _Toc32432235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硕士论文 PAGEREF _Toc324322350 h 58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日益进展,全球运输服务逐渐进入综合物流时代,港口在社会经济进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它已不再被游离于生产、贸易和运输之外,其功能已从传统单一的装

25、卸、仓储和运输功能转化为经济、贸易进展的催化剂,对周围地区和腹地产生巨大的辐射功能,成为国内外市场经济的交汇点。港口是物资海陆联运的集散地,又是国际物流的集散中心,是国际物资运输链和世界经济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物流业进展的重要环节,其战略地位日益加强。在物流活动中,港口以其独特优势为客户提供服务。据资料显示,港口承担着世界90%以上物资的中转任务。港口作为海运的起点和终点,是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聚拢点。港口拥有不可替代的规模化集散功能优势,总是能有效解决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大批量物资交易流通,从而在进行物资仓储、加工等商业活动中取得规模效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要

26、紧节点,能否提供便捷、高效、灵活的综合物流服务,是决定其腹地经济乃至一个国家经济进展的关键因素。在当今世界港口竞争激烈的条件下,现代港口必须抛弃以往单一运输中转节点的定位,进一步拓展港口的服务功能,逐渐向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增值方向进展,使港口成为整个供应链的枢纽和增值服务中心。目前,我国港口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不高,港口物流涉及到运输、仓储、港口装卸、包装加工、检验检疫、海关监管、信息处理等行业的方方面面,进展港口成为了进展物流的突破口。作为全球物流网络中的重要环节,港口面临着提高服务水平、降低作业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巨大压力。面临多样化的需求以及激烈的全球竞争,如何完善物流系统,对港口物流绩效进行有

27、效评估和改善差不多变得尤为重要。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当前,传统的港口绩效评价更多的是基于港口运作层面,要紧对港口的生产,包括装卸,船舶靠泊,集疏运等作业的绩效进行评价,而没有将港口作为社会物流系统和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缺乏对港口物流系统从整个层面上进行研究和评价。一、国内研究状况庞瑞芝和李占平(2005)指出目前绩效评估方法专门多,但要紧以财务及营运状况为衡量指标,专门少注意到创新学习及顾客中意度方面。因此他们使用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d,BSC)法建立了包括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四个方面的港口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该方法的提出关于提高企业治理能力与水平是一种突破1

28、。杨勉(2010)利用DEA-CCR模型对福建省4个要紧沿海港口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莆田港的相关港口指标(2008)进行分析,计算出各港口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2。姜宝、李剑(2008)运用DEA和增长率分析数值对东北亚港口的绩效进行评价研究,揭示了2001-2007年中国、日本、韩国集装箱港口的竞争地位的变化,通过比较港口增长率和进展效率值对这些港口的技术效率和竞争地位进行排序。最后通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和波士顿矩阵分析方法,为港口经营者的以后规划和进展提供必要的经营信息,为提升港口竞争力提供针对性建议3。陈剑、张玮(2007)运用SCP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产

29、业绩效的整体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港口物流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行为体现出局部垄断和竞争合作的双重性,阻碍了市场结构的完善和市场绩效;另外,市场绩效也阻碍着产业结构和市场行为。通过技术统计及理论分析能够看出我国港口物流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其经营绩效显著优于其他物流行业并呈现出较好的进展势头4。吉阿兵和朱道立(2005)利用极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Super-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对集装箱港口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利用极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析了集装箱港口生产效率存在差异的阻碍因素,把各阻碍因素进行有效排序,并提出把客户比较关注的

30、港口作业效率、港口拥挤程度及船舶进港时刻延滞程度等指标引入模型。通过计算得出最有效率的港口,并指出了阻碍港口绩效的最重要因素。对港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港口物流国际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5。马永刚(2007)认为港口物流体系的竞争力不是单一指标能够全面评价的,它不仅涉及港口物流能力、物流运作时刻、服务水平、治理水平和增值服务等自控要素,还涉及到地理条件、周边物流环境和享受的相关政策等非自控要素。认为港口物流体系的竞争力必须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因此首创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FCE-AHP)的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的数学模型和指标体系,对上海港和釜山港的竞争

31、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上海港的国际物流竞争力稍强于釜山港的结论6。杨华龙、任超、王清斌和蔡丹(2005)从经济学角度提出港口效率是投入产出能力、竞争能力和经营治理水平的总称,对其进行评价能够促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他们从定量的角度动身,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并加以改进,选取集装箱港口的泊位长度、码头面积等作为输入指标,集装箱吞吐量及其年均增长率作为输出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7。任伟等(2007)在探讨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的过程中通过对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优劣的比较,最后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多层次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对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32、8。王玲、魏然、李克娜和杨静蕾(2005)重新定义并分析了港口物流系统及其内涵,提出将港口物流系统分为自然地理条件、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物流运营、相关产业和协调支持等六个子系统,并阐述了这六个子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9。JIAO Xinlong,LIU Xuelian(2009)运用Delphi法和AHP法构建了FCE-AHP数学评价模型,使用赋权法计罢了各指标权重,采纳加权平均法对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对宁波港港口物流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将其结果与青岛港、大连港、宁波港和上海港港口物流绩效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与这几个港口实际进展情况差不多吻合10。二、国外研究状况Khalid Bicho

33、u和 Richard Gray(2003)指出目前港口物流绩效评价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但物流和供应链治理关于某些目的来讲却是一种综合的方法。由于物流方法通常在功能、过程甚至供应链上使用费用均衡分析,在指导相关物流增值服务的港口策略方面,该方法可能有效。因此,试图从物流和供应链治理方法中概念化的港口的角度,基于对港口治理者和其他国际问题专家的调查,提出了衡量港口绩效的大体框架11。Estache Antonio,Gonzalez Marianela和Trujillo Lourdes(2001)分析了1993年墨西哥港口改革的案例,指出其效率每年增长6-8%,港口绩效也有所改观,指出港口基础结构

34、的改革对港口绩效有专门大的促进作用12。Cristina Gimenez和 EvaVenturat(2005)针对供应链治理的特点,研究了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以及它们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关系。提出社会和企业一体化进程的关系对公司物流服务绩效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并通过对西班牙快速消费品部门的实证研究,得出销售物流的一体化物流绩效的阻碍不大,供应商之间的联合能有效降低成本的结论13。Beamon B.M. (1996)认为一个高效的评估系统应该拥有包容性、普遍性、可度量性及一致性的特点。但通过对多种评估方法比较,发觉专门多评价方法并不能专门好的包含以上四种标准,最常见的是缺少包容性。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在

35、设计评价指标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相关方面14。 Tongzon J L.(2001)采纳数据包络分析法,预先给定每一个指标权重,使用真实的数据,从全面的角度,对港口绩效进行评价并得出相关结论 15。P. Bernal Valverde(2003)指出港口物流对运输和仓储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出西班牙港口约有70%的成本花费在卸载和仓储上,并首次提出以后港口物流进展对环境的阻碍16。Mentze等(2003)以绩效评价为目的,在探讨研究过程中将物流活动进行类不划分,要紧评价了仓库、运输等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然而他们并没有涉足到阻碍物流绩效的比较关键的指标,比如服务方面的指标。因此讲,其研究存在较

36、大的不足17。Keble(2005)通过分析认为物流绩效评价有一定的必要性。他认为与物流活动有关的货代需要加以考虑,因为他们对物流整体效率的提升有直接的阻碍作用18。Sterling(2000)通过大量探究和分析研究,认为阻碍物流绩效的两个最要紧指标是成本和客户,他认为成本代表投入,客户服务代表产出。这一研究思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在建立指标体系的时候,未考虑阻碍物流绩效的其他一些关键指标,比如,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因此,也存在一定不足19。C.Junmo(2009)对模糊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于物流绩效评价中,认为模糊评价法能够专门好的幸免推断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主成

37、分分析法存在误差较小、可靠性较高的优点,关于评价指标众多,且样本复杂的综合评价比较有用。因此,企业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依照企业自身特点,在遵循客观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选择20。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研读,能够发觉,一方面目前关于港口绩效评价在评价指标确立方面还没有统一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在评价方法的应用方面缺乏权威、科学有效的应用模型和决策支持数据库模型;仍然缺乏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改进方法及模型。另一方面,国内外关于港口绩效的评价,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只是选取少量的评价指标,然后进行简单的绩效评价,而将港口那个复杂的大系统过于简单化,另外一种确实是选取大量的指标进行繁

38、琐冗余的计算,却没有合适的定量评价模型或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价,违背了评价指标选取中的可操作性原则,从而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针对以往研究的成果与不足,笔者扬长避短,选取了21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港物流绩效进行客观全面分析,最大限度地幸免了研究结果与实际进展相偏离的情况。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7章,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简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要紧物流绩效研究做了综述。由于篇幅关系,只是选取了一些重要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回忆。第2章港口物流及绩效评价理论分析与方法综述,着重介绍了港口物流的概念、差不多要素、

39、特征以及港口物流绩效的概念、进展历程以及4种当前关于绩效评价要紧的研究方法,并选取了模糊综合分析法作为本文的要紧研究方法。第3章上海港物流进展现状及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从上海港物流概况、水陆空交通运输、港口吞吐量以及上海港的经济腹地等方面分析了上海港物流进展的现状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上海港有必要进行港口物流绩效评价。第4章港口物流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通过探讨层次分析法的差不多原理,重点研究了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和评价因素集的建立以及评价指标权重集和备择集(评价集)的建立。第5章上海港物流绩效评价实证分析。首先应用前面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数学评价模型,对上海港港口物流绩效进行了

40、实际验证,得出上海港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评价结果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其绩效状况,与上海港港口实际进展情况差不多吻合。此外,对上海港物流绩效评价过程进行分析,要紧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与其他港口相比,上海港在物流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二是分析了上海港物流绩效存在的优化上升空间。第6章提高上海港物流绩效水平的措施。分析了世界典型港口的物流进展模式,借鉴其成功之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提高上海港物流绩效的措施和途径。第7章结论。归纳了本文的要紧结论,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与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本文的技术路线如图1-1:绪 论港口物流及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上海港物流进展现状及绩效评价必要性分析港口物流绩效模糊综合

41、评价模型的建立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上海港物流绩效评价实证分析提高上海港物流绩效的措施世界典型港口物流模式的经验借鉴提高上海港物流绩效的建议结 论 图1-1 本文的技术路线第二章 港口物流及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第一节 港口物流一、港口物流的概念及差不多要素目前,国内外物流界对港口物流(Port Logistics)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本文参照200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规定,认为港口物流以港口为核心,以铁路、公路运输为延伸,以内陆无水港为节点,以信息网络为纽带,实现物品、尤其是大宗物品从供应地向同意地的实体流淌过程。以港口的装卸、搬运和中转功能为依托,依照实际需要,

42、与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差不多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港口物流活动一般具备三个最差不多的要素,即流体、载体和流向。流体是通过港口的物资。港口物流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流淌。实现有效流淌的前提是部分物资需要储存在港口的库场中,而所有储存在港口的物资仍需装卸、搬运等来实现空间的移动。因此港内物资处于不断流淌的状态。载体指流体借以流淌的设施和设备。港口物流载体的状况直接决定了港口物流的质量、效率和效益。通常,载体分两种,一种是基础设施,如码头、港池、港内道路、航道等;另一种是直接载运流体的设备,如搬运设备、装卸机械等。流向指港内流体从起点到终点的流淌方向。物流的流向一般有四种:第一种是自

43、然流向,是由物资进出口的不同所决定的,依照合理路线安排的物资在港内搬运、装卸的物流方向;第二种是指定流向,例如,为了各港区任务的平衡,港口治理机构人为地指定港内物资的流向;第三种是市场流向,即依照货主或承运人的意图指定物资在港内的流向;第四种是实际流向,指物资在港内实际发生的流向21。二、港口物流的特征1. 港口物流在国际物流链中居于中心地位港口拥有独特的“大进大出”的集疏运能力和较好地物流网络基础,是水陆交通运输衔接的唯一节点,在综合物流服务链中处于专门的地位,成为现代物流业的主导和重点,港口的建设和服务水平是整个物流链能否顺畅运转的关键。2.港口物流的进展体现了整个国家物流进展总水平港口独

44、特的地理优势以及比较完备的硬件设施使其拥有了一定的先天优势,由此汇合了大量的货主、航运企业、代理企业、零售商等,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交汇中心,因此,港口物流总是能最早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治理理念。作为国际物流链的中心,港口的功能之一确实是使这些先进的技术与治理通过物流链渗透到陆向腹地。港口物流的进展程度体现了整个国家物流进展的总水平。3. 港口物流具有整合效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港口物流必须向系统化、规模化、国际化进展,港口物流与陆路、航空物流的全方位合作及其内部整合,都将势在必行。同时,港口物流的服务功能也将凸现“一体化”的特点,实现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将充分借鉴港口腹地运输、拆装

45、箱、包装、质量操纵、库存治理等方面的服务以及物资在港口、海运及其他运输过程中的最佳物流解决方案,从而使港口物流的服务更加专业、完善。4. 港口物流面临较其他物流更加激烈的直接竞争随着国际贸易迅速进展,航运竞争逐渐白炽化,船舶大型化、集装箱化和高速化成为港口进展的方向,各港口竞相进展物流中心,使得港口物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各经济腹地的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运输网络的完善,传统的腹地概念差不多被打破,物资的流淌性、迁移性和蔓延性得到强化。同一区域内或邻近区域内的要紧港口关于船公司和货主而言已不仅仅考虑距离上的优劣,还要紧看各港口的服务,尤其是港口物流水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航运企业间的激烈竞争

46、使其较港口更早的意识到了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国际上闻名的大航运企业一般差不多上大型跨国公司的全球物流承运人和代理人,因此,大航运企业选择哪些港口作为其物流分拨基地,或作为其物流通过的口岸,对港口的兴衰至关重要。第二节 港口物流绩效评价一、港口物流绩效评价的概念及进展历程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是指对适当数据的采集、整理、分类、分析、解释和传播,采取相应的评价模型和评价计算方法,来对以往行为的效力或效率进行量化,并据此做出相应决策,采取相应行动的过程和结果22。从历史的进展角度看,港口物流绩效的进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即:物流的技术时期、一体化物流、物流战略以及绿色物流。第一时期:物流的技术时期。在那个时期,

47、企业差不多意识到客户服务的重要性,现在的物流仅限于存储、运输、调整和订货加工等功能,受计算机进展的阻碍以及客户服务成本核算的需要,物流绩效通过监控物流作业活动成本进行评价;第二时期:一体化物流。受竞争压力的阻碍,物流界限逐渐扩展到供应、生产和分配循环,从而能够操纵和改进整体供应链绩效。同时,物流开始以功能为导向并与商业生产功能合为一体,这使得以信息技术能力为基础的一体化物流更加合理化、效率化。现在的物流绩效通过成本操纵、质量和截止期限进行评价;第三时期:物流战略。由于大多数企业的生存需要日益迫切,使得物流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材料流与信息流的治理成为增强竞争力的关键。这一时期,企业建立了适应

48、内、外部物流作业活动一体化的网络,产生了新的技术方法(JIT),导致订货的即时加工以及信息相关成本降低。现在期,物流绩效通过单位作业活动成本的降低进行评价;第四时期:绿色物流。随着全球竞争力的加剧,促使企业必须在产品和市场以外的其他领域开发价值增值,而环境则为市场开发提供了更宽敞的空间,它从不同角度制造效率并为改进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企业进展了一些治理并减少产品环境阻碍的项目。在现在期,结合物流绩效与绿色供应链优点构建环境绩效评价,通过短期评价指标反应长期进展观。二、港口物流绩效评价研究方法目前,常用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要紧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DEA法、主成分分析法等,需要比较多的数

49、学知识,且评价模型的建立过程比较复杂,数据搜集量大。以下对要紧方法进行简要介绍:(一)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20世纪70年代由闻名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的,是一种将评价者的定性推断和定量计算有效结合起来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差不多原理是:评价者首先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组成要素,并将这些要素按支配关系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并将这些要素按支配关系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然后再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各层次诸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最后综合各层次要素的重要程度,得到诸要素的综合评价。由于层次分析法中推断矩阵的构造要凭人们定性的经验,

50、具有一定的主观人为性,从而使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受到阻碍。(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简称PCA)通过将各原始变量作数学变换,使之成为相互独立的事项,然后再对这些事项计算综合评价值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一,对原始变量进行数学变换后形成独立的事项,从而消除了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阻碍;二,对多指标降阶后削弱了指标间的多重相关性,减少了指标选择的工作量;三,由于以较少的主成分来综合替换原来的多指标,采纳信息权数有助于客观地映样本间的现实关系,因此所选取的主成分能够尽可能的反应出原来的指标信息。(三)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

51、ent Analysis,简称DEA)由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提出的,它用于研究多指标输入和多指标输出决策单元(DMU)相对有效性。DEA分析不仅能够评价同一类型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而且还能够分析各决策单元非DEA有效的缘故及其改进方法,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治理决策信息。由于DEA方法不需要预先可能参数,故其在解决比较复杂的多指标输入、多指标输出效率评价中具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四)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简称FCE)由Zadeh L A首先提出,它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现象的物流绩

52、效问题。差不多原理是利用模糊集理论对一个与各种模糊因素有关的事物加以综合考虑,并进行评价的方法,依照最大隶属度原则,采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去评价对象所属的等级。由于模糊综合评判法能够较好的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因此它是目前最常用的物流系统评价方法。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得到对港口竞争力比较直观和明了的评价结果和排序。然而该方法最大的缺点确实是评价过程中的人为主观因素太大,使得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参考价值大大降低;其次,其采纳的绝大部分指标差不多上定性的,指标的采集受专家知识结构和主观性的阻碍太大。由于港口物流绩效的评价指标专门多,假如采纳其他的评价方法可能导致评价的片面性。因此本文运用模

53、糊综合评价法,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绩效进行分析,目的是能够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结果,对港口的经营活动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第三章 上海港物流进展现状及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第一节 上海港物流的进展现状一、上海港物流概况上海港位于我国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毗邻全球东西向国际航道主干线,以广袤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为要紧经济腹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集疏运网络四通八达。主业领域包括大宗散货、港口集装箱和件杂货的装卸生产,还包括与港口生产有关的理货、船舶拖带、仓储、驳运、集卡运输、引航、船货代理、国际邮轮服务等港口物流业务。上海港物流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港口物流的进展方向。

54、目前,上海港被全球业界公认为“最具效率、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东方大港”。 2011年,上海港物资吞吐量凸显增长态势,港口物资吞吐量为7.3亿吨,同比增长11.4%,其中:海港物资吞吐量6.24亿吨,内河港物资吞吐量1.03亿吨,全港内贸物资吞吐量3.9亿吨,外贸物资吞吐量3.4亿吨。受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利好,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以及外贸出口优势突出等因素带动,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超新加坡港,成为全球最繁忙港口。201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TEU,达到3173.9万TEU,同比增长9.2%,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第一集装箱大港;国际出口航线1212.0万TEU,国际进口航线1141.

55、5万TEU23。资料来源:2011-2012中国港口进展报告图3-1 2006-2011年上海港吞吐量增长情况随着外高桥物流基地的建设,港区物流功能从以往简单的装卸、集散物资为主的运输功能逐步扩展到仓储、物资分类、包装、加工等新的服务领域,同时使港区物流的辐射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也不断得到了新的提升。受益于长江口航道疏浚、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以及洋山深水港区建设等有利因素,上海港水水中转比例由2004年25.4上升至2011年的42%。表3-1 2011年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吞吐量2011年排名2010年排名港口名称2011年箱量(万TEU)2010年箱量(万TEU)同比增长(%)11上海3173.90

56、2905.009.322新加坡2993.702842.505.333香港2422.402343.203.444深圳2249.902250.970.055釜山1617.501419.4014.0066宁波-舟山1463.931315.1211.3077广州1430.801252.0014.388青岛1302.041201.178.499迪拜1200.001160.003.41010鹿特丹1190.001110.007.2数据来源:全球港口进展报告(2011)二、上海港交通运输状况上海港拥有畅通的后方集疏运体系,已差不多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是国内最大的交通枢

57、纽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中转物资运输最为便捷、总运输成本最低的港口。陆路方面:铁路干线有沪杭线、沪宁线、津沪线以及新开通的京沪高铁,港区的开平、北票、张华浜军工路码头均有铁路专线。公路通过204、312、318、320国道,分不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并与国内其他要紧公路干线相通;与204国道相连的沪嘉(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与302国道连接的莘松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这些铁路、公路线把上海港和南京、武汉、重庆、烟台、昆明、乌鲁木齐、拉萨七个经济圈和28个中等都市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航空方面:上海是国内唯一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都市,浦东、虹桥机场的货运吞吐量占中国大陆的5

58、0%以上。上海的虹桥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国内航线遍及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30多个大中都市,国际航线可通往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10多个要紧都市。与此同时,UPS、DHL于2007年相继落户浦东机场,使浦东机场成为全球第一家拥有两个国际转运中心的机场,航空物流大大提速。海运方面:优良的环境吸引了全球数十家班轮公司以及上千家货运代理机构入驻上海,目前全球最大的20家船运公司全部进驻上海,上海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运公司和港口建立了贸易关系,班轮航线遍布各大洲,每月国际航班超过1000班次,占中国航线覆盖面75%以上,是唯一在全球12个航

59、区都有航班的中国港口。三、上海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当前国际港口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全球物流业对运输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船舶周转能力,减少船舶的在港时刻,不仅能够增加船东的收益,还能够加快产品到达市场的时刻,增加生产厂商和销售厂商的边际收益。因此,基础设施条件的优劣直接阻碍着货主和船公司对港口的选择。上海港物流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港口码头建设接着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进展。上海港区总面积3618.3平方公里,其中长江口水域面积1107平方公里、吴淞口水域33平方公里、陆域5.3平方公里。截止2010年底,上海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16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型泊位150个,码头线总延长为119.2公

60、里,物资吞吐量4.6亿吨。其中:公用码头泊位185个,码头线总延长为29.9公里(其中,生产性泊位147个,码头线延长为28.1公里),共有集装箱专用泊位41个;货主专用码头泊位975个,码头线总延长为89.3公里(其中,生产性泊位455个,码头线延长为44.4公里),最大靠泊能力30万吨级。到2020年,洋山港布置集装箱深水泊位50多个,设计年吞吐能力1500万标准箱(TEU)以上24。到2010年为止,上海港建设的集装箱码头以及泊位情况如表3-2所示。四、上海港经济腹地要在激烈的港口都市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航运中心,同该都市经济腹地进展状况紧密相关。不管是安特卫普、鹿特丹、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