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
2、,是个人的损失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因此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ABC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宣泄 全愈 断章取义 断壁残垣B慰藉 剽悍 心有灵犀 味同嚼腊C贮存 鞭挞 漠不关心 彬彬有礼D镌永 狡黠 纷至沓来 川流不息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沉淀/破绽 懈怠/百战不殆 循规蹈矩/目光如炬B凭据/拮据 卷曲/手不释卷 排除万难/患难与共C创新/悲怆 弹劾/言简意赅 含辛茹苦/莘莘学子D晕车/黄晕 倔强/强词夺理 宁缺毋滥/宁死不屈4下列有关文学
3、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记,小石潭记中潭水映照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内心的凄凉。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衬出欧阳修被贬后消极遁世的思想。B红星照耀中国纪录的 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查得来的事实,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C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但安分守己,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鲁智深是林冲的结拜兄弟,他胆大心细,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有勇有谋。D在钢铁是怎祥炼成的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保尔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他在患伤寒症病愈后,在烈士墓前进行的。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的
4、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B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6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题目。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希望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
5、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材料二是“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用简洁的语言分别介绍画面内容;分别说说两幅宣传画的寓意。为“世界读书日”活动拟写一句宣传标语。7古诗文默写。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_。(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秋草独寻人去后,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雾凇沆砀,_,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_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后来啊,_。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余光中乡愁)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_。(穆旦我看)杜甫月夜忆舍
6、弟的颔联是:_,_。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8儒林外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儒林群丑图,儒林众生丑相毕现,请选择相应的人名填入表格。严贡生 王惠 匡超人 牛浦郎人物丑相丑行恬不知耻自夸,误用“先儒”,酿成笑话。以掌舵人吃了自己昂贵的药(云片糕)为由,讹船家的船钱。慕他人之功名,冒名顶替,招摇撞骗。被任命为南昌知府,南赣道台,后投降宁王叛军。二、阅读9诗词欣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是一首抒情作品,极其出色地运用了_的写法,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游子的_。2这首小令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情味的画面
7、,请你简要描述一下这个画面。10文言文阅读。给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清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_)A精妙,微妙。 例: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列传)B如果没有。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C细小,微小。 例: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梦溪笔谈)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荆轲刺秦王)(_) A旧,旧的。 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B陈列,摆列。 例: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C陈述,陈说。 例:恐惧不敢自陈。(荆轲刺秦王)下列哪个年龄段与“伛偻提携”中的“提携”差不多?(_)A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8、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C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D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11文学类文本阅读换糖刘国芳孩子跟着母亲去外婆家,路有点儿远,坐了一上午的车。才到不久,孩子就听到外面丁丁当当的声音。孩子走出来,看见一个人挑着一副担子,那丁丁当当的声音,就是这个挑担子的人敲出来的。孩子不知道这个人在做什么,就跟在后面。见孩子跟着,挑担子的人就说:“拿东西来换糖。”挑担子的人又说:“废铜烂铁、旧书旧报、牙膏皮都可以换糖。”孩子知道了,这是个换糖的人。孩子住在大城市里,没人换糖或者说没见过换糖的,现在听说牙膏皮也可以换糖,孩子就来劲儿了,孩子掉头就跑了回去。孩子出来时,手里拿着一个牙膏皮。
9、随后,孩子得到很小的一块糖。把糖放进嘴里,孩子觉得津甜津甜。孩子吃着糖回家时,母亲很惊讶,说:“你吃的什么?”孩子说:“糖。”母亲说:“哪来的?”孩子说:“牙膏皮换的。”母亲听了,更惊讶,说:“那么脏的东西,能吃?”孩子的外婆也在边上,说:“那是麦芽糖,怎么不能吃?”第二天,孩子又听到丁丁当当的声音,孩子知道换糖的来了,又跟在后面。换糖的人见孩子跟着他,就说:“拿东西来换糖。”换糖的人又说:“废铜烂铁、旧书旧报、牙膏皮都可以换糖。”孩子又跑回家,这回,孩子找了一块烂铁来。孩子又得到一小块糖,放进嘴里,孩子觉得很甜很甜。孩子后来听到丁丁当当的声音,就会从家里找东西出来。好多次好多次以后,孩子就觉
10、得家里再找不出什么东西来。没有东西换糖,孩子只能跟在后面。换糖的人见孩子跟着,就说:“拿东西来换糖。”换糖的人又说:“废铜烂铁、旧书旧报、牙膏皮都可以换糖。”孩子说:“没东西了。”孩子说着,仍跟在后面。孩子的母亲,这天看见孩子跟着换糖的,便把孩子拉了回来,说:“回去,不怕换糖的把你换了糖呀?”孩子嘟嘟嘴。天天都有换糖的人到村里来,孩子也天天听得到丁丁当当的声音。这天,换糖人又来了,孩子仍像以前一样,又跟着。换糖的人出村了,孩子仍跟着。换糖人见孩子还跟着,就说:“你还跟着我做什么?”孩子笑笑。换糖人说:“你再跟就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孩子仍笑。换糖人见孩子不肯走,就放下担子,敲了一小块糖给孩子。孩
11、子吃着糖,不跟了。换糖人走了,不见了。孩子这时转身想回家,但忽然,又听到丁丁当当的声音从另一边传来。孩子一听到这声音就来劲儿了,寻着声音过去,跟在后面。换糖人看孩子跟着,也说:“拿东西来换糖。”孩子说:“没东西了。”说罢,孩子仍跟着。天不早了。孩子这时离村远了,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但跟在换糖人后面,孩子一点儿也不害怕。天黑后,换糖人发现孩子还跟在后面,换糖人大吃一惊,说:“你怎么还跟在后面呀?”孩子笑笑。换糖人说:“现在天黑了,你住哪儿呀?”孩子说:“我外婆家住邓坊村。”换糖人说:“十多里,你怎么回去呀?”孩子没回答,仍笑。这天,是换糖人把孩子送回村的。一到村里,孩子就认识路了,孩子跑回家去。但
12、到家后,孩子没看到一个人,外婆还有母亲,一个人都不见。孩子就害怕了,哇一声哭了起来。在孩子哭着时,孩子的外婆和母亲回来了。见了孩子,她们一把搂着,带着哭腔说:“你回来了呀,我们以为换糖的把你换了糖哩。”(选自湛江文艺2018年第11期)1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小金:小说以“换糖”为题,文中的孩子分别用什么东西来换糖呢?小语:我知道,孩子先用“_ ”来换糖,再找了“_”来换糖。小文:是的,小说中明确写了孩子两次“换糖”的事情,后来,孩子没有东西换了,但换糖人还是_2联系上下文,揣摩相关句子,完成下列问题。(1)小东要在课堂上朗读下面这段话,请你指导他如何有感情地朗读,
13、并简要说明理由。换糖人大吃一惊,说:“你怎么还跟在后面呀?”孩子笑笑。(2)文中6次出现了“仍”字,请结合文意,分析这个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说一说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4读了这篇小说,小金、小东、小语因小说主旨产生了分歧。你赞成谁的看法呢?请作出选择,并结合小说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阐述理由。小金:我觉得这篇小说在歌颂真善美。小东:我觉得这篇小说反映的其实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小语:我觉得这篇小说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_12腊梅不是梅小雪前后,江南阳光还不很单薄,常青植物还绿着,花却少了,猛的闻到浓郁的香气,才知道今年的腊梅
14、开了。于是拍照,题名“绮窗梅”,朋友笑道:腊梅不是梅。查资料才知道,我错了很多年。腊梅属蜡梅科蜡梅属,灌木,花开多黄色,亦有白色,色如蜜蜡,质地也似蜡质,故称“蜡梅”。因其花开腊月,久而“蜡”讹传为“腊”;因其香近于梅,故而称之为“梅”。久之,蜡梅就成了“腊梅”了。梅是蔷薇科杏属,落叶乔木,花开稍迟,一般为早春一二月,它的姐妹是桃、杏、李,近亲是玫瑰、蔷薇、月季等,是以从花瓣花蕊上看,梅花还是有一份妖娆的,只不过因为梅花是最早的春花,带着冷艳,与桃李终究不同。那么,古人吟咏的梅,究竟是哪一种呢?试以几首诗分析之。最著名的梅花诗,当属林和靖的山园小梅,最有名的句子,当属“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
15、月黄昏”。其描写的神韵有二,一是瘦,二是淡,典型的东方审美情趣。腊梅与梅花都是先花后叶,叶与花不相见面,枝干皆称得上“瘦”,都可以疏影横斜。但在此处,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写的显然是梅,因为还有“暗香浮动”。梅的香是淡雅的,而蜡梅的香是浓郁的,崇尚“淡”的中国趣味,必然拒绝浓烈。是以,岁寒三友里的梅,是梅花而非腊梅。王安石的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写到了暗香,便让人产生了疑问。香的浓与淡,除了与其本身的浓淡有关外,还与距离和空间大小有关,仅凭“暗香”不能确然断定。腊梅凌寒而放,常常枝丫壅雪,是否可以因此而断定此处是腊梅?还是不行,因为梅花紧随腊梅,雪里红梅是常见景致,雪里白梅更得虚实难明的
16、趣味“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此处大片的梅绝非腊梅。那么,怎可武断此为腊梅?有名的“一字师”的掌故,来自于齐己的早梅,名句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才子传载,齐己求教于郑谷,郑谷读到原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拜为“一字师”。此处是否可以因为时间上的早来断定为腊梅呢?还是不能。齐己是否能明辨梅与腊梅呢?不得而知,所知的是,早梅不是咏物这样简单,一枝与数枝也绝非谁更“早”这样直白。齐己早年热衷功名,屡屡受挫,咏物抒怀之时,以高标孤傲的“一枝”凌寒于深雪,更多精神层面的自许。那么,“素艳”的梅,是否更接近于精神呢?不仅如此,梅落结
17、子为“梅子”,“梅子黄时雨”的梅子,诗意;而腊梅结子为“土巴豆”,有毒,但可入药腊梅又落了下乘。由此看来,梅在中国语境里,代表的是一种孤高冰洁的精神,腊梅不招人待见,便有人写诗笑道:“泾河渭水两分明,偷得梅花半个名。”其实也不必,腊梅自有自己的好,比如说在严冬时,它芬芳了空气,美丽了枝头,给人以春意,还可以做药医人。腊梅不是梅,腊梅没有去偷梅的“半个名”,她骄傲地开着,孤独地开着,名既没有,利也缺乏,她只是做着自己。如果说梅是雅,那么腊梅就是俗,是温暖的俗,而历来的雅,不都是俗的土壤上开出的花吗?就像腊梅开后梅花开,就像疾病去后诗意来,所以她也得到了热情的歌颂:“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
18、。”好一个“破”字!1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了“腊梅不是梅”?结合具体内容概括回答。2文章第段画横线部分的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以第段为例,简要分析语言特点。13现代文阅读喝热水也能消暑降温吗家里老人常说冰饮太寒凉,三伏天喝热茶更解暑,这其中有没有科学道理呢?其实,喝冰饮一时爽,但喝点热的也不会让你再热到哪里去,出点汗就凉快了。美国人一年四季都要喝冰水,电水壶和保温杯则是东方养生哲学的代表。中医强调哪怕三伏天也要少食生冷,这样才能通出体内的“寒气”。虽然现代科学无法解释“寒气”到底是个啥,但夏天喝温水,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能让人凉快点儿。悉尼大学运动科学高级讲师杰伊(Ollie Jay
19、)在他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过,喝温水和喝冷水到底哪个能让身体降温更多。在他设计的实验中,被测试者们在24、相对湿度23%的环境中低强度骑车75分钟,并分别喝下温度为1.5、10、37和50的水。他发现,尽管身体核心温度的变化量没有太大区别,但喝热水能更有效地降低人体的蓄热。这是因为,食道和胃部的温度感受器在热水刺激下令人出汗,从而带走大量的热。根据测算,运动中的人喝50的水要比喝1.5的水时多出22%的汗。要知道,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汽化热大约为2440焦/克,这可比喝冰水跟身体进行热交换来得有效多了:一个成年人一次能灌下一公升水就不错了,而这只占体重的1/6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杰伊的
20、实验是在汗液蒸发完全的条件下进行的,换句话说也就是环境通风良好、湿度比较低、人也穿得很少。如果出了汗也不能很快消散,比如在极度闷热潮湿、坐着不动也能汗如雨下的南方,或许吃冰才是降温和补充水分的更好办法。杰伊的研究也兼明,参加耐力运动时喝冰水并不是好主意,因为这样会降低散热效率,不利于运动员发挥;而运动之前喝点冰的倒是无甚大碍,而且或许能提神。除了喝温水之外,吃一顿热辣大餐也有类似效果,因为辣椒素这类物质可以作用于口腔和食道中的接收器,发汗降温,无论巴蜀湘鄂还是印度、东南亚的人民应该早就参透了这个道理。你若问我吃火锅就冰啤到底能不能解暑,这还真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虽然还没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但关键
21、无疑在于你到底出了多少汗,以及汗有没有迅速蒸发。是以空调房火锅大概是吃不痛快的,习习江风配麻辣锅底才是夏夜之选啊。(选自南都周刊2017.11)1下列关于“喝热水的作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的( )A家里老人常说冰饮太寒凉,三伏天喝热茶更解暑,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能让人凉快点儿。B食道和胃部的温度感受器在热水的刺激下,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的蓄热。C喝冰水并不是好主意,运动中的人喝热水比喝冰水跟身体进行热交换更有效。D在极度闷热潮湿、坐着不动也能汗如雨下的南方,只有吃冰才能降温和补充水分。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设问的形式,引出说明对象喝热水可以降温,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文章
22、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了运动中的人喝热水更能让身体降温。C文章第段中加点的词“或许”表示推测,不能删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主要说明了人们喝热水,在某种情况下能消暑降温。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美国人一年四季都要喝冰水,电水壶和保温杯则是东方养生哲学的代表。B文章中运动科学高级讲师杰伊的实验是在闷热潮湿、人也穿得很少的条件下进行的。C巴蜀湘鄂以及印度、东南亚的人民,应该早就参透吃热辣大餐能发汗降温的道理。D文章结尾作者发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仅喝热水可以降温,吃火锅也可以。三、语言表述14一天,某中学七年级(五)班的王强正要上学,他
23、妈妈突然发病晕倒,不省人事。在众邻居的帮助下,妈妈被及时送进了医院。王强要向班主任陈老师请假,还要把此事告诉出差在外的爸爸。现电话已接通,请你带王强讲话,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1)王强对老师说:“_。”(2)王强对爸爸说:“_。”四、写作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种仪式。有人认为,仪式有传承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去。以上文字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仪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4、或议论文。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请用化名代替。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解析】此题注意是总提,分别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谈浪费时间的害处,谈机遇与时间的关系,收束语段。因此选B。2、C【解析】A.全愈痊愈。B.味同嚼腊味同嚼蜡。D.镌永隽永。3、B【解析】A.沉淀(din)/破绽(zhn)、懈怠(di)/百战不殆(di)、循规蹈矩(j)/目光如炬(j);B.凭据(j)/拮据(j)、卷曲(jun)/手不释卷(jun)、排除万难(nn)/患难与共(nn);C. 创新(chung)/悲怆(chung)、弹劾(h)/言简
25、意赅(gi)、含辛茹苦(xn)/莘莘学子(shn);D.晕车(yn)/黄晕(yn)、倔强(jing)/强词夺理(qing)、宁缺毋滥(nng)/宁死不屈(nng)。B项每对读音都不同。4、A【解析】A项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衬出欧阳修被贬后与民同乐的积极思想,原题表述不正确,故选A。5、C【解析】C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改为: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6、(1)“世界读书日”的设立和宗旨(目的)。(2)第一幅图上,书籍卷成了望远镜的样子;第二幅图上,两摞书搭成了秋千架,一个女孩悠然的荡着秋千。第一幅图寓意通过阅读,掌握了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的更多,看得更远;第二幅图寓意为阅读会使
26、人心情愉悦,快乐生活。(3)示例: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阅读,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让我们来一场飞扬身心的阅读之旅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能力,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的时间,“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2)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语文中考试题中的一个亮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一幅图用望远镜的造型告诉我们,阅读可以使我们的眼界更开阔;第二幅图说明了阅读可以给人带来快乐。(3)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
27、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此题可以运用对偶的修辞,点明阅读的意义。7、黄昏吹着风的软寒林空见日斜时天与云与山与水江山如此多娇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娇”“墓”“凝”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
28、、同音字的辨析。【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要求学生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避免作答时出现错别字。8、匡超人 严贡生 牛浦郎 王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儒林外史有关的文学常识。“恬不知耻自夸,误用先儒,酿成笑话”虚伪狡诈、迂腐辛辣的士林丑恶之人的代表认为是匡超
29、人。“讹船家的船钱”的是严贡生。“冒名顶替,招摇撞骗”是牛浦郎。“投降宁王叛军”的是王惠。二、阅读9、1 景物烘托 悲哀 2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雅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诗歌的写法和抒发的情感。马致远这首小令,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
30、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很好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游子的悲哀之情。点睛: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此题主要是借景抒情和末句的直抒胸臆。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做具体的解释。2试题分析: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
31、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一定要把冷落、萧瑟、凄暗的景象描绘出来。10、(1)A(2)B(3)B【解析】(1)考查文言实词的义项。A项加点词与题干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都是“精妙,微妙”之意。(2)考查文言实词的义项。B项加点词与题干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都是“陈列,摆列”之意。(3)考查文化常识。B项词语所指的年龄段与“伛偻提携”中的“提携”差不多。“提携”与“垂髫”都是指儿童。A“加冠”:男子二十。C“束发”:十五岁。D“期颐”:百岁高寿。11、1 牙膏皮、 烂铁、 敲了一块糖给孩子。 2(1)示例:“大吃一惊”“怎么还”重读,语调上扬,读出惊讶的语气。“孩子笑笑”这句语调
32、平缓,平静。把孩子对换糖人的信任表现出来。(有理即可)(2)文中四次写到孩子“仍”跟着换糖人,表现出孩子对糖的喜爱,两次写到“仍笑”,这六个“仍”字,表现出他信任换糖人,对换糖人毫无戒备,反映出孩子的纯真。3这个母亲爱干净,看到孩子吃糖,就认为是脏的。其实也是对农村的厌恶。她不理解孩子的天性,孩子很好奇,爱吃糖,但母亲不理解,只是一味的阻止和恐吓。她对陌生人有戒备心,总以为换糖人是坏人,换糖只是幌子,其实是为了带走孩子。4示例:我赞成小东的观点。文中对母亲的刻画虽然并不多,但从仅有的三处描写中看出,母亲虽出生农村,但对农村并不喜欢,她是个生于农村却忘本的人。她不相信人性美好,对换糖人心存戒备,
33、孩子要换糖吃,总是吓唬孩子,要被换糖人换了去。母亲是孩子是第一任老师,长此以往,孩子身上的纯真美好的品德也会消失殆尽。所以,我以为这篇小说对母亲的刻画,反映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让孩子意识到“陌生人”的危险,并不是只靠说教和恐吓,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解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即可。出结合“孩子出来时,手里拿着一个牙膏皮。”得出:牙膏皮;处结合“孩子又跑回家,这回,孩子找了一块烂铁来。”得出:一块烂铁;处结合“换糖人见孩子不肯走,就放下担子,敲了一小块糖给孩子。”得出:敲了一块糖给孩子。2(1)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应该结合“语速、语调、轻重等朗读技巧”分析。“大吃一惊”“
34、怎么还”重读,语调上扬,语速较快,读出意外、惊讶的语气。“孩子笑笑”这句语调平缓,平静。把孩子对换糖人的信任和孩子的纯真表现出来。(2)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仍”是依然的意思。结合语境分析:“孩子说着,仍跟在后面。”四次写到孩子“仍”跟着换糖人,表现出孩子对糖的喜爱;两次“孩子仍笑。”表现出孩子对换糖人的信任。3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结合“母亲听了,更惊讶,说:那么脏的东西,能吃?”得出:这个母亲爱干
35、净,看到孩子吃糖,就认为是脏的。其实也是对农村的厌恶;结合“孩子的母亲,这天看见孩子跟着换糖的,便把孩子拉了回来,说:回去,不怕换糖的把你换了糖呀?”得出:她对陌生人有戒备心,总以为换糖人是坏人,换糖只是幌子,其实是为了带走孩子;结合 “你回来了呀,我们以为换糖的把你换了糖哩。”得出:她不理解孩子的天性,孩子很好奇,爱吃糖,但母亲不理解,只是一味的阻止和恐吓。4答案不唯一,首先指出赞成谁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阐述记得理由即可。如:我赞成小语的观点。文中的母亲始终对换糖人有戒备之心,先是怀疑“糖”脏,再是怀疑换糖人会把孩子换走。而文中的孩子天真活泼,对人毫无戒备,相信换糖人不是坏人,两者形成了
36、强烈的对比。同时,当孩子没有东西换糖吃,换糖人无偿的给他糖吃;又送他回家。换糖人的善良与母亲的固执又形成了对比。母亲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代表,她出生农村,但最终厌恶农村,不相信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换糖人的行为对她是极大的讽刺。不要固执地认为陌生人都是坏人,要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12、1腊梅与梅科属、花色、花期等不同;腊梅与梅香气浓淡不同;腊梅与梅在文学作品中精神意蕴不同;腊梅与梅果实不同。2引用(引资料)。作用:说明不能因为时间上的早来断定为腊梅;说明咏物抒怀中的梅多有高标孤傲的精神意蕴;照应第段内容,齐已早梅为古人咏梅诗一例;增添文学色彩,增强文章的可读性。3准确、严密的特点:“花开多黄色,亦
37、有白色”中的“多”“亦有”、“其香近于梅”中的“近于”都极具分寸,将腊梅花色、花香的特点准确表达出来。简洁、典雅的特点:二字、四字、五字、六字句,极简短,无多余字,十分简洁;“多”“亦”“似”“故”“其”“之”“久而”“久之”这些单音字、古汉语常用字的运用,使本段语言既简洁又典雅。科学性:用“科”“属”“灌木”这些术语来介绍腊梅特点,体现科普文语言的科学性。【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文明开头的作用。在说明文中,作者在文章开头往往会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用传说故事、引用谜语或者诗歌等。通过这些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或引起读者的思考;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
38、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或者引起下文,对说明对象的具体说明;运用某种说明方法,来说明对象的某种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作答即可。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事物的特点。答题格式:说明方法+说明作用+对象特点。本题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岁寒三友里的梅,是梅花而非腊梅的情况。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作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分析文章前面所写的内容,再概括后面的内容,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补写的内容。填写的句子要使文章内容衔接得
39、当,往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小题4】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锁定有效信息范围,即文中的具体位置,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对筛选出的信息认真比较,做出准确判断,去伪存真。然后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语或句子作答。本题可对文章的2、5、8段相关内容筛选并归纳作答。13、1D2B3B【解析】1D项“只有吃冰才能降温和补充水分”关于“喝热水的作用”的说法有误。原文为“或许吃冰才是降温和补充水分的更好办法”。2B项“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对本文分析有误。
40、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3B项“实验是在闷热潮湿、人也穿得很少的条件下进行的”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杰伊的实验是在环境通风良好、湿度比较低、人也穿得很少的条件下进行的。原文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杰伊的实验是在汗液蒸发完全的条件下进行的。换句话说也就是环境通风良好、湿度比较低、人也穿得很少”。三、语言表述14、(1)张静对赵老师说:“赵老师,您好!今天早上,我妈妈突然发病晕倒,现已送医院抢救。因为爸爸出差去了,我要在医院照顾妈妈,不能去学校上课,要请假一天,好吗?”(2分) (2)张静对爸爸说:“爸爸,今天早上妈妈突然发病,邻居已帮我把她送到医院去了。请你安排好工作,早点回来,好吗?” (2分)【解析】试题分析:语言交际一般要有称呼语,语气要委婉,用语要简明得体。答案设计合情合理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四、写作15、仪式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仍在眼前:长辈们恭谨地洒下纸钱,淋上黄酒,将甘蔗整齐码在坟头,孩子们在烛光前虔诚地叙述思念“繁琐”的仪式,我们一步也不肯落下,那牵引出来丝丝缕缕情意与悠悠中华文化,令人动容。快节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解析几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哲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西方音乐史专题研究》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课件怎样播放教学课件
- 淮阴师范学院《普通生态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4420T+54-2024《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管理规范》
- DB2310-T 151-2024珍珠梅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 2020年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公共设施管理的城市景观规划考核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试卷(含答案)
- 第七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综合测试卷(新高考专用)(学生版)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练(新高考专用)
- 大学美育(同济大学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2024年离婚协议书模板
- 福建省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美甲师)参考试题及答案
- 中考英语过去将来时趣味讲解动态课件(43张课件)
- 广西邕衡教育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检测试题 英语 含答案
- 江苏盐城射阳县招考聘用部分村(居)宣传文化管理员42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频炉维修合同模板
- 液化石油气泄漏应急处理考核试卷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