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教材重点解读_第1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教材重点解读_第2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教材重点解读_第3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教材重点解读_第4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教材重点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政治思想史教材重点解读马工程任课教师示范培训 一、全书结构与重点分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包括中国古代和中国近代两个部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与朝代大体同步,但也有变化之处。诸多源起于先秦的政治思潮则是贯穿于整个古代社会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以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为界。此前基本是一个思潮取代另一个思潮,此起彼伏;此后则呈多元发展态势。本教材正文十四章,加上导论和结语,共计48万字,如果是一个学期的课程,周3学时,则根本讲不完。为此,就需要任课教师把握本教材的基本结构予以重点讲解。 一、全书结构与重点分布(一)全书结构先秦时期(第1、2、3章):殷商、西

2、周、春秋战国。(上古三代)。政治思想的萌生和创新时期。春秋战国: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轴心时代”,思想巨人辈出,号称诸子百家。中华文化之渊薮。时代特征:政治多极,思想多元:王纲解纽,权力下移,诸侯争霸,百家争鸣。一、全书结构与重点分布秦汉时期(第4章)秦朝、西汉、东汉。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主体的定型时期。儒家思想从民间学术上升为帝国政治意识形态,即国家政治指导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西汉中期以后,经学的谶纬化神秘化与庸俗化。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5章)汉末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导致国家分裂。思想多元:拨乱致

3、治的法家思想;反思汉代经学的玄学思潮;批判乱世的无君思想,等等。一、全书结构与重点分布隋唐时期(第6章)隋朝,唐朝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圣王李世民:传统政治思想的正面展现。佛道思想的泛滥,延续汉代经学汉唐经学。疑经惑古之风与回归原典政治思维:启发后世理学。宋元时期(第7章)北宋、南宋、元朝。宋代积弱积贫:变法图强思潮。传统政治思想的变局:程朱理学。元朝:理学从民间学术上升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一、全书结构与重点分布明清时期(第8章)明朝、清朝中国古代社会的后半段,君主专制统治达到极致,政治思想出现异端。王阳明心学及阳明后学;社会政治反思与批判思潮。鸦片战争时期(第9章)18401850晚清:遭遇

4、扩张性的世界资本主义,从此陷入危局。龚自珍(1792-1841)、林则徐(1785-1850)、魏源(1794-1857)从“睁开眼睛看世界”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一、全书结构与重点分布太平天国时期(第10章)18511864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洪秀全、洪仁玕。洋务运动时期(第11章)18601895面对危局,屡战屡败的清朝统治者的自强运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郭嵩焘、张之洞求富求强、中体西用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开端。一、全书结构与重点分布戊戌变法维新派(第12章)1898君主立宪:政治改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中国实践。从经济、科技到政治。辛亥

5、革命时期(第13章)1911共和国:政治革命帝制结束,政体上进入近代。孙中山、宋教仁、章太炎。三民主义、政党政治、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省思。一、全书结构与重点分布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19)各种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来到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一个新的局面。(二)重点时段先秦、西汉初、汉末三国、唐初中期、北宋南宋、明朝中期、明末清初。近代的每个政治思潮都很重要。一、全书结构与重点分布具体思想家与流派周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李斯、贾谊、董仲舒、曹操、玄学、李世民、韩愈、王安石、程朱理学(含周敦颐、张载)、阳明心学、李贽(泰州学派、王门后学)、黄宗羲、唐甄、戴震。魏源、洪仁玕、

6、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宋教仁、李大钊。 二、先秦部分一、周公惟命不于常:政治合法性。敬天保民:重民思潮的源头。慎刑罚。二、儒家孔子:天下有道与无道,礼、仁。孟子:人性善,仁政置民以恒产。君臣关系。荀子:人性恶,化性起伪,礼治为主法治为辅。道高于君(周易易传) 二、先秦部分三、道家老子:道:天地万物的本原、自然法则;无为之治(小国寡民);弱用之术。庄子:人性自然,对社会政治的批判,至德之世。(庄子后学:无为之治)四、墨家历史观,尚同,兼爱,尚贤。 二、先秦部分五、法家商鞅:人性好利,历史进化,耕战政策,重罚主义的法治思想。韩非:人性好利,历史进化,君权至上,势、法、术统治思想体系。(前

7、期法家:李悝的法经,慎到的贵势思想,申不害的术治思想后世谓之“申韩之术”)三、秦汉部分李斯:思想文化专制政策:别黑白而定一尊。 督责术。秦的统一是法家思想的胜利,李斯是秦统一天下的功臣,也是强秦二世而亡的罪魁。贾谊:总结强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具有真理性的认识。重民思想的认识顶峰。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论。天的体系,人副天数,君权天授,天谴论,阴阳合分论,三纲说,德治教化。在政治理论上解决的权力合法性、相对制约、秩序原则与政策原则。儒家思想成为君主政治时代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是尤其内在的必然性的。四、汉末三国曹操:以法治国治军。 唯才是举促成玄学的原因之一。关于人才标准的讨论。玄学思潮(约240-316

8、,即曹魏正始至西晋元康): 主题:本末有无。 贵无派(何晏、王弼)、竹林派(嵇康、阮籍)、崇有派(裴頠、郭象)。名教本于自然(无中生有)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即自然(存在即合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三次突破问题。五、唐初中期唐太宗李世民:明君的典型。重民:“君民舟水”说。仁政主张。纳谏:从谏如流。贞观之治!韩愈:道统论文起八代之衰,回归儒家原典。重申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真理性,引发疑经惑古之风,为理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六、两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政治调整。大明法度,众建贤才人才思想最具特色。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从李觏到王安石的变法思潮。程朱理学:传统学术的一大变局。主题:性理之学。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难点:理一分殊;性说。完成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本体论突破七、明朝中期王守仁:阳明心学心即理、致良知、破心中贼明德亲民:万物一体,天下一家。地方治理思想。李贽:最富于个性的思想家。王门后学百姓日用即道(王艮、何心隐)童心说、平等观、义利论。赞许秦始皇,批评孔圣人。迫害致死。八、明末清初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出谁是社会政治主体的问题。学校议政:具有近代议会政治的思想因素。对于黄宗羲政治思想的评价: 民主政治因素? 深刻批判了君主政治,但未能脱离君主政治的基本政治格局。明夷待访录对近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