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解剖小脑_第1页
精美解剖小脑_第2页
精美解剖小脑_第3页
精美解剖小脑_第4页
精美解剖小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精美解剖小脑精美解剖小脑5 一般将小脑分为蚓部与两半球,前者在种属发展史中属较古老的部分,因名旧小脑(paleo-cerebellum),两半球是较新的结构又称新小脑(neo-cerebellum),旧小脑中絮结叶中更古老的部分因名原始小脑(arechi-cerebellum),原始小脑在高等动物较小,而新小脑仅出现于哺乳动物,它与大脑皮层的发育有相应的关系。C. The Cerebellum (小脑小脑)1.Location: in the posterior cranial fossa.2.Relationship: anteroinferior: attached to the

2、brain stem by cerebellar peduncles ( (小脑脚小脑脚) ) posterosuperior: tentorium cerebelli (小脑幕小脑幕)3. External feature lateral: left & right cerebellar hemispheres (小脑半球小脑半球) median: cerebellar vermis (小脑蚓小脑蚓)SubdivisionsAnatomical(解剖解剖)Functions( (功能功能) )Phylogenetic(种系发生种系发生)Connection(联系联系)Anterior lob

3、e(前叶前叶)Muscle tone & synergy of muscle ( (肌张力肌张力, ,肌协调肌协调) Motor execution ( (运动执行运动执行) )Paleocerebellum(旧小脑旧小脑)Spino-cerebellum(脊髓小脑脊髓小脑)posterolateral fissure (前外侧裂前外侧裂)Posterior lobe (后叶后叶)Coordination of musclesMotor planning( (协调运动协调运动) )(运动计划运动计划) ) Flocculo-nodular lobe (绒球小结叶绒球小结叶)Maintainin

4、g equilibrium coordinating eye movements(保持平衡保持平衡, , 协调眼运动协调眼运动)Archicerebellum(原小脑原小脑)Vestibulo-Cerebellum( (前庭前庭小脑小脑) )Cerebro-cerebellum(大脑小脑大脑小脑)Neocerebellum(新小脑新小脑)primary fissure (原裂原裂)cerebellar vermis (小脑蚓部小脑蚓部) intermediate hemisphere (半球中间部半球中间部)lateral portion of hemisphere(半球外侧部半球外侧部)8三

5、小脑诸核 在每侧小脑半球白质之中,各含有四个游离的灰质块,从外向内依次为齿状核、栓状核、球状核和顶核。前三者位于半球白质之中,顶核位于蚓部白质之中。环路环路101. 齿状核 乃诸核中的最大者,位于诸核的最外侧,外观很象下橄榄核,是一片褶皱的灰质,当中有白质,其开口正对中线。主要接受新小脑皮层的输出纤维和部分旧小脑的输出纤维, 由大多极细胞的传出纤维经小脑上脚到对侧红核首端的小细胞而后到丘脑腹外核,有一部分直接到腹外核,形成齿状核丘脑束。112.栓状核 位于齿状核的内侧及门口, 主要接受来自旧小脑和部分新小脑皮层的纤维,经小脑上脚到对侧红核尾端的大细胞群与锥外系统连系。3. 球状核 位于栓状核的

6、内侧,接受来自旧小脑皮层的纤维,其轴突经小脑上脚到对侧红核尾端的大细胞群,也与锥外系统连系。124. 顶核 位于最内侧的蚓部白质中,中线两旁。相当于第IV脑室顶部,乃诸核中最古老的成分,接受来自前庭诸核的纤维,发出纤维通过顶核脑干束到前庭核网状结构。13四小脑的外部连系 小脑的传入与传出均经过三对小脑脚。一般言之,凡是进入小脑的纤维均止于小脑皮层,传出纤维均起于小脑诸核。仅有的例外是起于前庭核的纤维止于顶核,部分起于小脑前叶皮层的纤维止于前庭核。14(一)小脑下脚 乃连系小脑与脊髓和延髓的通路。其中大部分纤维止于蚓部及前叶,下脚中主要的传导束有:1. 脊髓小脑后束: 起于同侧脊髓的Clarke

7、背核,通过苔状纤维主要止于小脑前叶的颗粒层,有一部分纤维止于新小脑的后半月小叶。152橄榄小脑束: 主要起于对侧下橄榄核,通过看爬行纤维止于蚓部和小脑半球,传达基底节信号。3前庭小脑束: 起于同侧前庭上核和外侧核以及直接来自前庭神经的纤维,通过苔状纤维主要止于絮结叶,部分止于顶核。4. 背外及腹外弓状纤维: 前者起于双侧的薄束核及双侧楔状束核,后者起于旁正中网状核和延髓外侧网状核,均通过苔状纤维止于小脑前叶皮层。16 苔状纤维是粗的有髓纤维与颗粒细胞、浦细胞和高基氏细胞建立兴奋突触,爬行纤维是细的有髓纤维主要与浦细胞突触。(二)小脑中脚: 主要为连系大脑与小脑通路。1. 桥脑小脑束:乃大脑桥脑

8、束的二级纤维,起于对侧桥脑核的横行轴枝通过苔状纤维止于小脑半球后叶。172. 小脑大脑束:起于小脑核到对侧额顶区皮层。(三)小脑上脚:主要为连系小脑与大脑的通路,传出纤维始于齿状核,经齿状核丘脑束到对侧丘脑腹外核,传入纤维有腹脊髓小脑束,在四叠体下丘平面经上脚止于小脑前叶皮层。18小脑机能的综合理解19 小脑是在动物的活动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在前庭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当动物生活于水中,以蛇行运动为主时,首先了现的是絮结叶;当动物在水中靠鳍向前划行,需要不断地调节肌肉张力和肌肉运动时开始出现蚓部;当动物靠肢本撑离地面,运动形式益趋复杂时,乃出现小脑半球;当人类靠下肢行走,上肢成为劳动

9、器官后,小脑半球高度发展。20 本世纪六十代以来,很多人提出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应按区划分的主张,即将小脑皮层从中线两则的每侧纵向划分为三个区:内侧区(蚓部)发出纤维到顶核;中间区(旁蚓部)发出纤维投射到栓状核和球状核;外侧区(小脑半球)发出纤维投射至齿状核。并认为内侧区整合躯干的姿势、肌张为、位相运动和平衡。中间区和外侧区整合同侧肢体的姿势和运动。21 小脑之所以能完成上述调节(控制)是靠下述三条通筵来接受信息的:1. 脊髓小脑通路:通过脊髓小脑束将肌梭、肌腱、关节、皮肤的传入冲动送往同侧小脑前叶。2脑干小脑通路:通过前庭小脑束,将迷路冲动送往絮结叶。3. 大脑小脑通路:通过皮质-脑桥-小脑

10、束和锥外皮层-橄榄小脑束将大脑和基底节的指令送往新旧小脑皮层。22 除简单的反射性调节外,一切去往小脑的信息均到小脑皮层,一切离开小脑的信息均通过小脑核。所有的小脑核细胞对小脑以外的中枢,诸如红核、前庭核、网状结构和丘脑而言均呈兴奋作用,但小脑的总输出枢纽小脑核细胞并不是以相同强度和相同时限向小脑外中枢输出,小脑核细胞的兴奋作用都经过浦肯野细胞的抑制性控制;同样浦肯野细胞也不是以相同强度和相同时限发挥其抑制性影响。23 有人于清醒的猴,当其手臂做快速伸屈运动时,观察了浦肯野细胞和小脑诸核的放电情况。发现某些浦肯野细胞的放电加速(300-400cps)时,另一些却减慢(20-30cps),而浦细

11、胞安静时的放电是70cps。小脑核细胞的放电也呈同样规律。24 当动区皮层的冲动沿锥体束下行去兴奋横纹肌,以完成某种行为时,同时也将冲动模式的副本通过皮层、桥脑、小脑束、橄榄小脑束去往小脑。而当肌肉响应运动性指令,肌梭、肌腱、关节感受器、外周感受器也都发生冲动,通过脊髓小脑通路回报给小脑的相应部位。待外周信号与皮层信号在小脑整合后再发出传出性部动,以由齿状核丘脑束回输到原来发起运动性冲动的皮层区。这样在大脑、小脑、肌肉之间乃形成一个回路,它很象工业上的伺服机构。25 正是利用这种机构,我们才能把大脑的“意向”和躯体的“执行”进行比较(运算),如小脑“发现”运动器官(肌肉)未达到大脑的意向时乃发

12、挥其易化作用,反之如小脑发现运动器官超越原来的意向时乃发挥其阻尼(damping)作用 。26 小脑如何对执行运动指令的肌肉发挥其易化或阻尼作用?在去大脑动物,刺激小脑前叶中间区可导致同侧伸肌抑制,屈肌兴奋;刺激前叶外侧区可导致同侧伸肌兴奋,屈肌抑制,是通过抑制支配伸肌的纤维放电增加肌梭的传入性冲动而实现的,而上述两种不同的影响又都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区和抑制区实现的,所谓易经乃协同肌或称主缩肌(agonist)的作用获得加强而言,所谓阻尼乃指拮抗肌的作用加强而言。27 小脑这个背伏在脑干轴上的庞大部件,虽然其机能如此复杂,但它本身所具有的细胞元件却只有五种:即颗粒细胞,星状细胞,篮状细胞

13、,高基氏细胞和浦肯野细胞。所具有的输入纤维不外乎两种:即苔状纤维和爬行纤维,这些纤维的传导速度都是属于快传导型的。28 从小脑各皮层结构中唯一的输出是浦肯野细胞的轴突,整个小脑的主要输出是齿状核丘脑束。 五种细胞中除颗粒细胞呈兴奋作用外,其它四种细胞均呈抑制作用。各细胞间的接线方式非常复杂,一般言之与细胞体之间的抑制性突触作用最强,与第三级树突作用较弱。就是这些细胞单元和接线构成小脑的非凡调节效应。29 通过前庭神经来自半规管有关动态平衡的信息必须在小脑絮结叶整合,相对言之,来处椭圆束、黄斑的静态平衡信号对絮结叶并不敏感,絮结叶病损(幼儿常见的原因是随母细胞瘤),常导致不能预测躯体有关平衡的信

14、息,因而不能采取相应的姿势,临床上呈现躯干性共济失调。30 人类躯体的各式运动都是振子样运动,肢体的任一活动,根据惰性定律,运动的肢体应沿开始的力线直冲出去,欲使运动停止,必须克服此种惰性,否则振子运动必须超越原来的目标。小脑的阻尼作用就在于防止这种超越。如失去阻尼作用,大脑的觉醒中枢发现某肢超越时必将向相反的方向发出指令,但还是由于惰性定律,向相反方向运动时又必然要出现超越,于是该肢体就陷入灾难性的振荡,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为意向性震颤(intention tremar),呈现于眼球时称为眼球震颤(nystagmus)。31 属于小脑下半月小叶的内侧区,能从听到的声响和看到物象的进行速度预测躯

15、体将以怎样的速度接近听觉或视觉目标,如在下半月小叶的中线部位造成一个病损而后让实验动物(猴)在走廊里自由活动,能发现它偶然会将头碰到墙壁上,这种现象称预测障碍(prediction disturbance)。32 同样属于小脑半球的外侧区也能协助预测运动肢体的未来位置。如有关区域发生病损,则肢体做快速动作时,将丧失对该肢体所在空间的意识,小脑也将不能适时地运用其阻尼作用,以便在运动肢体达到意向点时停止,这种对肢体的距离失去控制的现象称为辩矩不良(dysmestria),临床上习惯地称为共济失调(ataxia)。33 这种障碍如表现在发音肌肉,则呈现构音障碍(dysarthria)。这种障碍表现

16、在说话的连合动作时,则呈爆发性语言(explosive speech)。 因小脑的输出对小脑外各中枢而言都是呈兴奋性影响,所以小脑的广泛性病损或其总的输出枢纽(齿状核丘脑束)的病变,则在临床上表现出肌张力减退(atonia)。351. 齿状核 乃诸核中的最大者,位于诸核的最外侧,外观很象下橄榄核,是一片褶皱的灰质,当中有白质,其开口正对中线。主要接受新小脑皮层的输出纤维和部分旧小脑的输出纤维, 由大多极细胞的传出纤维经小脑上脚到对侧红核首端的小细胞而后到丘脑腹外核,有一部分直接到腹外核,形成齿状核丘脑束。362.栓状核 位于齿状核的内侧及门口, 主要接受来自旧小脑和部分新小脑皮层的纤维,经小脑上脚到对侧红核尾端的大细胞群与锥外系统连系。3. 球状核 位于栓状核的内侧,接受来自旧小脑皮层的纤维,其轴突经小脑上脚到对侧红核尾端的大细胞群,也与锥外系统连系。37 苔状纤维是粗的有髓纤维与颗粒细胞、浦细胞和高基氏细胞建立兴奋突触,爬行纤维是细的有髓纤维主要与浦细胞突触。(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