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人口地域分布 人口地域分布概述人口地域分布概述 影响人口地域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地域分布的因素 人口地域分布的基本态势人口地域分布的基本态势第一节 人口地域分布概述一、人口地域分布的涵义一、人口地域分布的涵义 人口地域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地理空间中的构人口地域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地理空间中的构成状况,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由于成状况,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由于人口所包含的属性很多,所以人口分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人口所包含的属性很多,所以人口分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分。 广义的人口分布是指人口现象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广义的人口分布是指人口现象在空间上的
2、表现形式,或者说人口现象在空间上的差异性。或者说人口现象在空间上的差异性。 狭义的人口分布是人口分布的传统概念,即指人口数狭义的人口分布是人口分布的传统概念,即指人口数量的空间分布。量的空间分布。 人口分布有静态分布和动态分布之分。人口分布有静态分布和动态分布之分。二、人口地域分布的度量二、人口地域分布的度量 人口密度是表现人口分布的主要形式和指标。人口密人口密度是表现人口分布的主要形式和指标。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拥有的人口数量,通常以每平方千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拥有的人口数量,通常以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来表示,反映人口的稠密程度,也可以用亩、米的人口数来表示,反映人口的稠密程度,也可以用
3、亩、公顷等面积度量单位。公顷等面积度量单位。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d)=(d)=人口总数人口总数(p)/(p)/土地面积土地面积(s)(s) 在所计算的区域范围内,视人口为均匀分布。区域范在所计算的区域范围内,视人口为均匀分布。区域范围越小,就越能反映人口分布的真实情况。围越小,就越能反映人口分布的真实情况。 人口分布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显示人人口分布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显示人口密与疏的意义。口密与疏的意义。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 2、接近度、接近度 接近度是指研究区域内在假定其人口呈等距离分布接近度是指研究区域内在假定其人口呈等距离分布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接近程度的指标,人
4、口的等距离分布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接近程度的指标,人口的等距离分布将可能存在两种情况将可能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呈正方形分布,一种呈正六边一种呈正方形分布,一种呈正六边形分布。形分布。 当人口呈正方形分布时,接近度当人口呈正方形分布时,接近度h h1 1为一个人占据的面为一个人占据的面积的正方形的边长。接近度积的正方形的边长。接近度h h1 1可通过将人均面积开平方可通过将人均面积开平方得到:得到:1ShP 在人口呈正六边形分布时,接近度在人口呈正六边形分布时,接近度h2h2可通过接近度可通过接近度h1h1求求得:得:h2=1.0746h1 3、人口经济密度、人口经济密度 人口经济密度是指某地区达
5、到一定经济水平时所拥有的人人口经济密度是指某地区达到一定经济水平时所拥有的人口数,它是把某地人口数量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加以对比。口数,它是把某地人口数量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加以对比。 人口经济密度人口经济密度= =某地人口总数某地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人口经济密度,可按不同的国民经济部门进行计算,反映人口经济密度,可按不同的国民经济部门进行计算,反映各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与人口的关系,如人口工业密度、人口各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与人口的关系,如人口工业密度、人口农业密度、人口运输业密度等就是用工业、农业和运输业的产农业密度、人口运输业密度等就是用工业、农业和运输业的产值或产量与总人口分别进行比较计
6、算的结果。值或产量与总人口分别进行比较计算的结果。 4、营养密度、营养密度 营养密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营养密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量。 5、比较密度、比较密度 比较密度是指单位农业用地面积上的人口数。农业用地比较密度是指单位农业用地面积上的人口数。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多年生作物及草原牧场。草原牧场以包括耕地、多年生作物及草原牧场。草原牧场以3:13:1的比例折的比例折算成耕地,以便于不同地区、不同的土地资源的人口密度进算成耕地,以便于不同地区、不同的土地资源的人口密度进行比较。比较密度能反映一个地区内人口对农业的压力。行比较。比较密度能反映一个地区内
7、人口对农业的压力。 6、人口集中指数、人口集中指数 在一区域范围内,人口是集中分布在某些特定的地区,在一区域范围内,人口是集中分布在某些特定的地区,还是均匀地分布于不同地区,人口的集中程度如何,可用人还是均匀地分布于不同地区,人口的集中程度如何,可用人口集中指数来表达:口集中指数来表达:iiSPC21 在同一区域范围内,因地区划分的不同(如地区数量、面积的在同一区域范围内,因地区划分的不同(如地区数量、面积的不同),会引起不同),会引起C C值的变化。值的变化。 7、人口分布重心、人口分布重心 “重心重心” 概念源自于物理学,指一个物体各部分所受重概念源自于物理学,指一个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产生
8、的合力的作用点。人口重心,即假设人口所在区域为力产生的合力的作用点。人口重心,即假设人口所在区域为一个同质的平面,而每一个人都是平面上的一个质点,具有一个同质的平面,而每一个人都是平面上的一个质点,具有相同的重量,即一定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一点。重心相同的重量,即一定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一点。重心位置取决于人口分布状况,如果人口分布是极端均匀的,人位置取决于人口分布状况,如果人口分布是极端均匀的,人口重心则应处于该区域的几何中心,偏离均衡态的人口分布口重心则应处于该区域的几何中心,偏离均衡态的人口分布则导致人口重心的旁移。则导致人口重心的旁移。P XPYiii iXYPPii 8、人口
9、分布的平均高度、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 iiipphHH:区域人口分布的平均海拔高度;hi:第i个单位区域的海拔高度;pi:相应区域的人口数。江西省人口分布变化图(江西省人口分布变化图(20002010)江西省大专以上人口分布变化图(江西省大专以上人口分布变化图(20002010)江西省老龄化分布变化图(江西省老龄化分布变化图(20002010)第二节 影响人口地域分布的因素一、自然环境因素一、自然环境因素 1 1、地形、地形 2 2、气候、气候 3 3、水体、水体 4 4、土壤、土壤 5 5、地质和矿产、地质和矿产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的分布决定着人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的分布决定着人口
10、的分布。归纳起来,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布主要从以的分布。归纳起来,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布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人口的分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下三个方面对人口的分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第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供养人口自身生第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供养人口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决定了供养人存和繁衍的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决定了供养人口所需的物质生产资料。因此,一定地区的生产力口所需的物质生产资料。因此,一定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定地区的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定地区的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二、经济因素二、经济因素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反映在产业部门的结第二,生产力的发展
11、水平也反映在产业部门的结构上,不同的产业部门结构对人口分布有很大的影响,构上,不同的产业部门结构对人口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凡以第一产业部门为主的地区人口分布呈大分散、小凡以第一产业部门为主的地区人口分布呈大分散、小集聚状况;而以第二、第三产业部门为主的地区,人集聚状况;而以第二、第三产业部门为主的地区,人口分布的集聚程度高,城市人口的比重大。口分布的集聚程度高,城市人口的比重大。 第三,生产力布局在地域上的延伸或变化,也必第三,生产力布局在地域上的延伸或变化,也必然引起人口的再分布。因此,各地区生产力布局的改然引起人口的再分布。因此,各地区生产力布局的改变,决定了人口重新分布的变化。变,决定了人
12、口重新分布的变化。 人口的地域分布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延人口的地域分布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也表现出其自身的惰性。续性,也表现出其自身的惰性。 不同地区人口自然变动的快慢影响人口分布状况。不同地区人口自然变动的快慢影响人口分布状况。 政策变化、社会动荡、战争等改变人口分布。政策变化、社会动荡、战争等改变人口分布。三、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三、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第三节 人口地域分布的基本态势一、人口地域分布的趋向性一、人口地域分布的趋向性1、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纬度北半球南半球02010.46.1204049.43.5406030.00.260以上
13、0.4小计90.29.8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 2、趋向低平地区、趋向低平地区海拔m20020050050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世界56.22411.64.42.31.5世界不同海拔高程人口比重 3、趋向岸边(海岸、河岸)、趋向岸边(海岸、河岸)距海岸km0505020020050050010001000世界27.522.523.517.58.6世界距海岸不同地带人口比重 二、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态势二、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态势区域区域总量(亿人)总量(亿人)比重(比重(%)年份190019502005190019502005世界16.525.263.7810010010
14、0发达地区5.48.1410.4232.732.716.13发展中地区11.117.0654.1967.367.383.87亚洲9.4713.9938.7157.455.560.7非洲4.085.488.6924.721.813.6欧洲1.332.217.268.18.811.4北美洲0.821.715.135.06.88.0南美洲0.741.673.674.56.65.8大洋洲0.060.310.330.40.50.5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三、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态势三、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态势(1 1)地理分布不平衡)地理分布不平衡 经纬向分布经纬向分布 据第
15、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9494的人口居的人口居住在只占全国总面积住在只占全国总面积4545的东南部,占全国总面积的东南部,占全国总面积5555的西北部仅居住着全国总人口的的西北部仅居住着全国总人口的6 6。造成了。造成了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1 1、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中国人口分布特点8002000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2000年中国人口分布密度图年中国人口分布密度图 海陆向分布海陆向分布 从海陆关系来看,我国人口明显集中于
16、沿海,越从海陆关系来看,我国人口明显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距离(千米)020020050050010001000以上人口(万)39054267403345210344占总人口数35.924.330.49.4面积(万平方千米)97133235495占总面积(%)10.113.924.551.5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40720114221 距离海岸不同距离带人口分布距离海岸不同距离带人口分布 垂直向分布垂直向分布 我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山地与平原高程相差我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山地与平原高程相差很大,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为低平的地区很大,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
17、较为低平的地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海拔(米)020020050050010001000200020004880人口(万人)73345.119427.88047.510037.11590.8人口比重(%)64.917.27.78.91.4面积数量(万平方千米)144.597.2162.539.9315.9面积比重(%)15.010.216.925.032.9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507.6199.953.241.85.0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我国人口
18、垂直分布状况(2 2)城乡分布不平衡)城乡分布不平衡 几千年来,我国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村人几千年来,我国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尽管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批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尽管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批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由口转为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由19491949年年89.489.4下降到下降到20102010年的年的50.3250.32。19501950年我国共有城市年我国共有城市132132座,座,19861986年增加到年增加到353353座,座,19901990年达到年达到461461座,座,20002000年增到年增到741741座。座。中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中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19491949年的年的10.610.6上升到上升到20102010年的年的49.6849.68。目前从比重看,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城。目前从比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供销合作合同书范本2
- 专项借款合同
- Module 8 Time off Unit 3 Language practice (1)教学设计 (2)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餐饮技术培训合同(30篇)
- 二手店面销售代理合同(28篇)
- Unit 5 Grammar Focus (3a-3d)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年)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公司员工学习合同
- 2025年改进型室内设计用工合同
- 2025年企业长期租车合同文本
- 2025年建筑工程合同价格确定方法
- 《银行保险理财沙龙》课件
-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怎么做-怎么教-
- 酒店公共区域清洁培训
- Lesson-1.-spring-festival(双语课件-春节)
- 客服呼叫质检述职报告
-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3Look-at-me说课比赛课件
- 高级持续威胁检测方法
- 2024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与设备配置规范
- 中建“百项新技术”更新推广应用清单附表
- 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读书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