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暴发调查处理2ppt_第1页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2ppt_第2页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2ppt_第3页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2ppt_第4页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场暴发调查处理的基本步骤现场暴发调查处理的基本步骤贾春霞2009-10突然发生哪些情况要开展调查哪些情况要开展调查不明原因疾病可能涉及食物,水,药物,疫苗或其他产品较高的发病及死亡1出于控制规划的考虑出于政治/法律考虑保持流行病学家工作能力及时发现爆发或流行能减少病例数及时发现爆发或流行能减少病例数即时控制控制机会即时报告第一例病例病例数天如何发现暴发和流行?如何发现暴发和流行?定期回顾监测数据 区县公共卫生人员的报告通过和临床人员的讨论通过新闻媒介直接从公众获取从私人和政府机构获取暴发发生后如何调查?暴发发生后如何调查?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

2、本步骤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1.组织准备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1.组织准备2.核实诊断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1.组织准备2.核实诊断3.证实暴发存在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1.组织准备2.核实诊断3.证实暴发存在4.制定病例定义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1.组织准备2.核实诊断3.证实暴发存在4.制定病例定义5.病例搜索、个案调查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1.组织准备2.核实诊断3.证实暴发存在4.制定病例定义5.病例搜索、个案调查6.描述三间分布特征 现场暴发调

3、查处理基本步骤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1.组织准备2.核实诊断3.证实暴发存在4.制定病例定义5.病例搜索、个案调查6.描述三间分布特征7.建立假设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1.组织准备2.核实诊断3.证实暴发存在4.制定病例定义5.病例搜索、个案调查6.描述三间分布特征7.建立假设8.验证假设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1.组织准备2.核实诊断3.证实暴发存在4.制定病例定义5.病例搜索、个案调查6.描述三间分布特征7.建立假设8.验证假设9.实施控制措施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1.组织准备2.核实诊断3.证实暴发存在4

4、.制定病例定义5.病例搜索、个案调查6.描述三间分布特征7.建立假设8.验证假设9.实施控制措施10、信息反馈10.完成书面调查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描述流行病学:提出假设 分析流行病学:验证假设 实验流行病学:提供证据 一、组织准备一、组织准备 组织准备组织准备1.确定防护级别,准备好防护用品,第一时间采样第一时间采样2.报告单位和发生地的地址,联系人姓名、固定电话、手机号、传真号、电子信箱等3.相关技术资料4.常规采样的器械5.消毒的器械6.通讯工具7.交通住宿等费用二、核实诊断二、核实诊断核实诊断核实诊断1.对病例进行核实对进行报告的医疗单位所发生的病例进行核实。

5、根据国家“诊断标准”对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核实2.确定是否是一起群体性的疾病,各病例之间从三间分布看是否有流行病学的联系。3.调查走访暴发病例居住地及相关环境场所验证诊断验证诊断疾病是否如报告所述?目的:排除诊断错误和实验室错误对病人进行各项检查审核病历检查实验室错误 探访一些病人核实临床情况Step 3三、证实暴发存在三、证实暴发存在证实暴发的存在证实暴发的存在病例定义变了吗?观察到的数量超过了预期的数量了吗?存在任何可能导致虚报的因素吗?确定是单一疾病吗?值得花时间或精力调查吗?Step 2云南猝死特有的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性云南猝死特有的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性全部心源性猝死全

6、部心源性猝死All Cardiac SD云南猝死云南猝死Yunnan SD单个猝死病例单个猝死病例Single SD cases聚集性猝死聚集性猝死SD clusters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通过调查走访医疗机构,听取医疗机构的汇报,亲自查看病历和实验室检验及其它检查结果,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尤其是对首发病例的调查,根据国家“传染病诊断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和分级标准确定暴发和流行的存在。四、制定病例定义四、制定病例定义建立病例定义建立病例定义1.建立病例定义的目的:搜索病例。确定发现病例的统一标准。使发现的病例具有同质可比性,并符合疫情调查或其他工作的要求。

7、2.根据不同的目的建立不同的病例定义:3.病例定义的分类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4.病例定义的内容包括:流行病学信息(时间、地点、人群、具备危险因素或流行病学接触史等)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测信息等。甲型甲型(H1N1)(H1N1)流感病例定义流感病例定义 (一)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发病前7天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在无有效防护的条件下照顾患者,与患者共同居住、暴露于同一环境,或直接接触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或体液),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

8、国家或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甲型甲型(H1N1)(H1N1)流感病例定义流感病例定义 (二)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 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五、病例搜索、个案调查五、病例搜索、个案调查根据病例定义努力找到所有可能病例、确定病例数进行系统搜索:建立监测 利用多种信息来源将数据列表:一览表发现并计

9、算病例发现并计算病例D21六、描述三间分布特征六、描述三间分布特征描述性分析(三间分布)描述性分析(三间分布) 现场流行病学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目的是阐述哪些疾病正在流行,在何时、何地、何种人群中流行 从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现场调查资料中进行描述 为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系统的方法 可以明确事件所危害的人群,并提出有关病因、传播方式的假设时间分布:流行曲线时间分布:流行曲线 用直方图表示在适当的间隔时间(X轴)内所发生的病例数(Y轴) 按发病时间绘制的病例频率分布图 按照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 内容 发病时间 暴露于危险因素(致病因子)的时间 实施干预措施的时间绘制流行曲线的要点绘制流行

10、曲线的要点 时间间隔的选择 相等 1/2平均潜伏期 X轴的起点和终点 首例发病前2个潜伏期 末例发病后2个潜伏期 如爆发未结束末例后不留空白时间段 标记重要暴露信息流行曲线的作用流行曲线的作用 病因未知: 估算疾病的潜伏期 已知疾病: 推测可能的暴露时间 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 预测病例数量 形成假设区分暴露的类型(什么传播途径?) 某特殊事件与所研究的疾病具有时间上的关连 来源来源 快速上升快速上升快速下降快速下降不对称不对称 平均潜伏期平均潜伏期 最长潜伏期最长潜伏期最短潜伏期最短潜伏期点源点源 A镇镇116例病例发病时间分布例病例发病时间分布 接种接种甲肝甲肝疫苗疫苗应急注应急注射丙球射丙球

11、暴露时间暴露时间时间分布时间分布02468101214161820979899000102030405-15年份(年)发病率(1/100,000)浙江省全国某人群26日喝奶总人数发病人数罹患率(%)学生小班1214840中班2295223大班1143127学前1442115教职工 180020082008年年3 3月月2626日珠海市三所幼儿园日珠海市三所幼儿园食物中毒病例的人群分布食物中毒病例的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地区分布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道里道外南岗太平香坊动力平房呼兰阿城宾县方正依兰巴彦木兰通河尚志延寿五常双城发病率1/10万地地区区分分

12、布布每个点代表了感染炭疽的牛群。你发现了什么?每个点代表了感染炭疽的牛群。你发现了什么?某天下午,牛群的发病分布是沿着风向的某天下午,牛群的发病分布是沿着风向的七、建立假设七、建立假设假设是从事实、数据和信息中产生的可测假设是从事实、数据和信息中产生的可测试的推断试的推断 假设的质量取决于数据质量 调查质量取决于假设的质量建立关于该病的假设:A.危险因素来源、引起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B.传播的方式和载体;C.假设可能致病的暴露因子;D.高危人群建立假设建立假设完美假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完美假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 人 原因和并存因素 预期结果 剂量反应关系 时间效应关系在校学生因在11月10日

13、至15日期间饮用学校给水系统中未烧开的水导致了11月20日至12月15日间的副伤寒暴发 八、八、 验证假设验证假设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选择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选择一、分析流行病学首先是考虑采用那种方法(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卡方检验)二、确定选择方法后制定病例对照的个案调查表三、统计学检验四、统计学检验结果的解释许许河河发发热热病病例例对对照照调调查查(病病例例用用) 一、基本情况 1姓名: 2性别(1 男;2 女) 3年龄: (周岁) 4所在学校及班级_ 5.家庭住址: 乡 村_组 6电话:_ 二、发病情况 1 发病日期:_,最高温度_,是否咽痛、咽部不适_。 2 发病前 5 日是否接触发热病

14、人_,接触日期:_,病人为:家人、同学、邻居、其他。 三、相关因素 1 家庭是否养鸡_,养鸡方式(散养,规模养殖) 。邻居是否养鸡_,养鸡方式(散养,规模养殖) 。 2 发病前 5 日内是否与鸡有接触_,接触方式:喂鸡、到鸡舍停留、与鸡直接接触、拿过生鸡蛋 3 家庭是否养牛_,饲养数量_。邻居是否养牛_。其他家畜饲养情况_。 4 发病前 5 日内是否与牛有接触_,接触方式:喂牛、到牛舍停留、与牛直接接触、接触生牛奶 5 家庭是否共用毛巾等物品_。饭前是否有洗手习惯_。 6 发病前 5 天内饮食情况 a是否吃鸡蛋_,吃过何种鸡蛋(生鸡蛋、半生鸡蛋、煮鸡蛋、炒鸡蛋、其他_) ,鸡蛋来 四格表四格表

15、 病例病例 对照对照 合计合计暴露暴露 a b a+b未暴露未暴露 c d c+d合计合计 a+c b+d联系的测量联系的测量 量化暴露因素与卫生事件之间统计学联系的强度 队列研究:相对危险度,RR 病例对照研究:比值比,OR 横断面研究: 患病率比值 患病率比值比 患病率比和患病率比值比患病率比和患病率比值比 横断面调查:测定人群患病情况 用于测定暴露与患病联系强度的指标 患病率比 患病率比值比统计学检验统计学检验 RR、OR测量暴露与疾病关联的强度 -关联的可信区间 统计学检验关联的概率 精确概率计算法 :观察数较少的资料 2检验:体现剂量反应关系体现剂量反应关系自来水病例(n=122)

16、对照 (n=210)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从不饮用 2 8ref-很少饮用 3 13 1.00.2-11有时饮用 33 36 4.40.9-29总是饮用 62 42 7.21.5-47线性趋势的卡方值线性趋势的卡方值=19=19, P0.0001 , P0.05,无显著性差异 95CI,可信区间不包含1时,p0.05,显著性差异举例举例 有病 无病 合计 罹病率(%) 是 76 63 139 54.7 RR=1.3 食用凉粉 否 44 62 106 41.5 OR=1.7 合计 120 125 245 4.1710613912512044636276245X22)(非校正 P值=0.041 4

17、.16106139125120446362761-245X22)(hm P值=0.042 3.66106139125120(245/2)44636276(245)22校正 P值=0.056 关于实验室检验的有关问题 血清学诊断:用抗体测抗原 血清学鉴定:用抗原测抗体 生化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测金葡菌) 分子生物学方法:PCR 采样时间:如流感 第一份血24小时内 第二份血24周 九、实施控制措施九、实施控制措施实施控制和预防措施实施控制和预防措施 如何控制现有暴发?如何在同一地方避免再有类似暴发发生?如何避免在相似的情况下发生其他暴发?我们可以采取何种预防措施?Step 9控制措施贯穿始终;

18、以减少发病、伤残和死亡为目的;边调查边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控制效果又为验证病因假设提供依据;随着调查的深入,控制措施应不断修正、补充、完善。实施控制和预防措施实施控制和预防措施学校伤寒控制主要建议学校伤寒控制主要建议 恢复提供开水 封闭可被污水污染的井 改善监测和应对一般性建议一般性建议个人卫生防止食物污染治疗病例和防止复发避免提出无用建议避免提出无用建议消毒污水沟隔离学生消毒所有教室隔离检疫医学观察口服预防服药应急免疫预防接种药敏试验现场消毒终末消毒健康教育宣传常用预防控制措施常用预防控制措施隔离隔离 人传人(仅人传人的疾病更好) 人传人没有其他更简便、更有效措施控制 一般来说,最适合飞沫传播

19、 隐性感染少(但具有传染性) 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疾病没有环境和动物宿主 其他 疾病代价超过由隔离带来的损失 已证实有明确的效果 发病和死亡较高甲型甲型H1N1H1N1流感隔离措施流感隔离措施(一)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安排单间病室隔离观察,不可多人同室。同时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及早给予达非治疗。 (二)确诊病例确诊病例:由定点医院收治。收入甲型H1N1流感病房,可多人同室。给予达非治疗。检疫检疫 潜伏期/前驱期具有传染性 显性感染为主和易于识别(低隐性感染) 爆发和流行的范围较小 对大部分人来说暴露易于定义和识别 准检疫措施 医学观察消毒消毒微生物能在物品或媒介上存活一段时间已证实

20、或高度怀疑是存活微生物的宿主体微生物不能被简单清洗方法杀灭或去除现有的下水道或水处理不能有效去除或杀死病原体已证实有效剂量等方法能消毒的没有广泛传播和无症状感染时十、信息反馈十、信息反馈 1.疫情暴发调查报告应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学基本理论,侧重对疾病发生的三个环节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说明暴发疫情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等。2.不明原因疾病调查报告应在对事件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侧重分析事件发生可能原因的假设,开展的病因探索或验证工作,可能开展的预防控制措施等。3.中毒事件调查报告应侧重说明中毒发生的经过、影响范围、发生原因、采取的措施及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收集并保存所有情况

21、的记录!收集并保存所有情况的记录!背景 与病例接触的名单 临床信息 访谈信息 暴露信息 实验室信息 分析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一起群体性腹泻的调查一起群体性腹泻的调查背景资料背景资料 2005年9月日晨,天津市CDC接到某区CDC报告,称位于该区的某军训基地从8日晚22:00左右陆续有数名学生出现急性腹痛、腹泻症状,其中有几名较重的学生现在当地医院急诊室接受治疗,区CDC已派人分别前往基地调查了解情况。 问题问题1 1: 如果是你接到这样的报告电话,你还如果是你接到这样的报告电话,你还需要向报告人询问哪些信息?需要向报告人询问哪些信息?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发病者情况?(临床表现、就诊时间、做过

22、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治疗情况) 2、还有哪些人发病? 3、什么时候发病? 4、住在哪里? 5、他们认为自己因何得病?(危险因素、可疑暴露、可疑的传播方式、从其他发病与未发病者中能得到哪些线索) 6、医院是否在用药前对病人进行采样? 问题问题2 2: 你认为需要对该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你认为需要对该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吗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理论上,所有的可疑食源性疾病的爆发都应进行调查,为了预防其他人发病、发现潜在的可能存在问题的食物和制作程序、增加有关食源性疾病方面的知识。 由于目前多数卫生部门资源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个案进行调查或对所有的个案进行完全相同的调查。因此,应选择那些受到高度重视

23、高度重视的情况和个案进行调查和分析。 本次事件涉及学生问题,当前社会这是一个比较敏感、也比较受重视的人群,因此防病部门应该立即进行调查。 市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办公室随即给当地接诊医院打电话进一步了解病人的情况。据院方介绍,从9日凌晨2时37分开始,至早晨?时止,该院已陆续接收军训基地送来的腹泻学生40余名,现在还不断有新的病人被送来,病人的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问题问题3 3: 根据以上信息,紧接着你需要做哪些工根据以上信息,紧接着你需要做哪些工作作?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准备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的所有物品:文献资料、车辆、初步的调查表、采样用品等。 2、组织人员分工:

24、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方式、内容; 采样人。 市CDC到达现场后,一部分人员到当地医院了解情况,他们首先对正在急诊室接受治疗的学生进行调查,据被调查的学生反映,他们都认为自己发病和9月8日晚上的炒面有关; 调查完病人,工作人员又对9日凌晨以来的急诊室门诊登记进行回顾性调查,据统计,该院急诊室自9日凌晨2时37分以来,共收诊腹泻学生45人,其中有腹泻45人(100%)、腹痛44人(97.8)、恶心27人(60%)、呕吐14人(31.1%),2名学生有轻微发热(37.538.5),病人的腹痛部位多为脐周,腹泻症状以黄色水样便为主,血常规显示WBC计数升高,提示有感染发生,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

25、炎。 问题问题4 4: 列出急性胃肠炎爆发应考虑的疾病的列出急性胃肠炎爆发应考虑的疾病的种类种类?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细菌性:感染、释放毒素 2、病毒性 3、化学性:有毒物质 4、寄生虫性 5、生理性:癌症(有症状,无体征) 问题问题5 5: 你认为这些病例的发生是否表示发生你认为这些病例的发生是否表示发生了一起爆发了一起爆发? ?为什么为什么?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爆发定义: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突然发生比平时多的某一种病的病例。在不超10小时内,因腹泻就诊40余例,这么多病例证明爆发发生的可能性极大。 但还不能确定爆发只是局限于基地内,还是只是局限于学生, 基地外、教职员工是否有发病,还

26、有待于进一步搜索病例。 问题问题6 6: 如何缩小胃肠炎爆发的可疑致病因子如何缩小胃肠炎爆发的可疑致病因子的范围的范围?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主要的症状和体征 2、潜伏期 3、症状的持续时间 4、可疑食物 5、粪便、呕吐物、血液等的实验室结果另一部分人员在区CDC人员的陪同下赶往基地进行采样。当地CDC先前已采集可疑剩余样品18份,其中剩余食物5份,餐具等涂抹7份,呕吐物5份,粪便1份,市CDC到达后又采集剩余食物11份,粪便5份。全部样品立即送检,但结果还没有得到。 问题问题7 7: 送检标本还应附上哪些信息,这些信送检标本还应附上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有何作用息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参考答

27、案 1、识别信息识别信息: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用于追踪和报告检验结果,也可进行重复标本结果的比较。 2、日期日期:采样日期、发病日期、用药时间、送检时间等。 可以帮助实验室人员确定是在病人哪个阶段采集的标本,也可帮助实验人员确定标本情况(如:是否新鲜等)。 3、症状和体征症状和体征:可以提示某些特殊病原,指导实验室人员进行特殊检查。 调查人员又通过访谈的方式分别向基地负责人和校方在基地的负责人了解有关情况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此基地建于1998年,占地面积1075亩,是天津市各高校每年入学新生进行军训的基地之一,一次最多可接纳2000余人。在此次军训的学生统一实行封闭式管理。参加军训的学

28、生分别居住在基地的4座宿舍楼、7排宿舍营房和1座综合办公楼内,一日三餐均由基地提供。 调查人员又从校方负责人那收集到如下信息: 此次军训的是天津某大学大一新生,六个系(电子系321人、艺术系310人、汽修系200人、商贸管理系334人、职教系297人、自动化系431人)共1893人,他们9月5日入住基地,计划到9月15日军训结束撤离返校。 自入住基地以来,每天都有腹泻学生出现,但数量不多,故未引起重视。但到了9月8日晚10时左右,突然有一个系的辅导员报告说,他们系有几名学生几乎同时出现腹泻、腹痛症状。再问及其他系,均有数量不同的类似病例出现,而且新的病例还有不断出现。于是立即组织人员车辆把症状

29、较重的送往当地医院就医,其他症状轻微的分发抗菌药服用。 问题问题8 8: 此时应如何进一步搜索病例此时应如何进一步搜索病例?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先要确定病例定义,根据病例定义来搜索。 病例定义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群范围、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接触史、实验室检验结果。 本次病例定义:进入基地以来,腹泻3次/日,并且腹泻物性状出现改变作为病例。 根据上述情况,工作人员马上赶制群体性腹泻病例统计表,分发给各系辅导员,要求他们将本系自从入住基地后,所有出现过腹泻3次/日并且腹泻物性状出现改变的学生做详细登记,主要登记项目是病人的一般情况及发病情况。 就在当天的晚报上,此次事件被在报纸上刊登出来,媒体

30、表现提相当关注,并且称这是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问题问题9 9: 面对媒体,你应该做何解释面对媒体,你应该做何解释? ?这样的报这样的报道出现后,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调查道出现后,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调查?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目前为止,只能说这是一起食源性疾病引起的群体性腹泻事件。尚无确切证据证明此次事件与食物有关,因此现在报道这是一起食物中毒为时尚早。 鉴于这样的报道已经出现,就应该立即采取调查,提出科学可行的控制措施。如果病例样本过大,那么就采取科学的抽样方式,以能代表全部病例、利于调查为原则。 9月10日上午12时,所有统计表被收集上来,共收搜到病人397例,全部为学生,罹患率为20.97%,男

31、性居多,中69.27%,病人的平均年龄为19岁(17-23岁),发病高峰集中在9月8日20时到10日4时.病例中大多是来自外省市,占发病总数的68.3%。首发病例是电子系陕西籍学生张XX,9月6日14时他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未经治疗,数小时后症状逐渐缓解,之后,陆续有学生出现以上症状,并有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问题问题1010: 根据表根据表1 1计算各个系别及总体罹患率。计算各个系别及总体罹患率。 问题问题1111: 调查人员考虑在这次调查中采用面对调查人员考虑在这次调查中采用面对面调查、电话调查、和自我填写调查面调查、电话调查、和自我填写调查表的方式,以上三种方式的优缺点各表的

32、方式,以上三种方式的优缺点各有哪些有哪些? ?根据目前情况,你建议使用哪根据目前情况,你建议使用哪种方法种方法?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面对面调查面对面调查:应答率较高;可以使用更复杂的问卷(包括跳转等);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反应记录。但是,需要追寻被调查者并安排见面;隐私性不好,有些问题被调查者可能不会如实回答;会存在调查者偏倚;花费成本较高。 电话调查电话调查:可以较快的追踪被调查者;应答率较高;可以使用较复杂的问卷;能得到准确记录;花费较少。但是,隐私性不如自我填写好,有些问题被调查者可能不会如实回答;可能存在调查者偏倚;花费较自我填写多。 自我填写问卷自我填写问卷:对被调查者来说隐私性较好,

33、回答问题时更诚实;只要组织好,被调查者收到问卷,花费的调查时间少。但是,需要花很大精力设计问卷,以利于被调查者理解和回答;需要额外时间发问卷、等待填写;容易出现笔误;应答率低。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血常规检查和描述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提出了暴发来源的假设假设: 自9月6日以来,在基地提供的食品和/饮水中有细菌性致病因子。因此,调查人员检查了该餐厅并对餐厅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 问题问题1212: 在调查餐厅工作人员时,应重点询问在调查餐厅工作人员时,应重点询问哪些问题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餐厅工作人员情况(健康状况、人员分工、近期家里是否有人生病等)。 2、食品的进货渠道、加工制作过

34、程、储存方法、分发方式等。 该餐厅共有工作人员33人,其中从事食品制作处理工作的25人,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在过去2周内,他们当中没人请假,也没有人发病。 就餐地点分为大小两个食堂,教官、辅导员及回民学生在小食堂就餐,其他学生在大食堂进餐。大食堂提供统一餐具(不锈钢餐盘),每餐后,餐具由专人负责清洗,再用氯制剂浸泡消毒,最后用水清洗以备下次使用。小食堂餐具为瓷制盘、碗,清洗过程同大食堂。 一日三餐中,早餐一般是鸡蛋、馒头、稀饭和小咸菜,中晚餐为米饭、馒头、三个蔬菜和一个肉菜,进货渠道正规,加工制作过程合理,生熟分开 为了找出致病因子的来源,调查人员在基地的学生中进行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他们

35、在收集到的397名病例中,按照各系罹患率分层方法抽取学生50人作为病例组,再从各系中对应抽取相同数目无腹泻症状的学生50人组成对照组。使用统一的调查表,采用自我填写问卷的调查方法,对这100名学生进行回顾性调查。 问题问题1313: 调查表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哪些项目调查表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哪些项目?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原籍、系别、班级等。 2、时间:发病时间、就诊时间等。 3、主要症状和体征:阴性和阳性症状、体征,症状持续时间、出现的时间顺序等。 4、就餐情况:发病前72小时的进餐史(可以找食堂要来食谱, 5、饮水情况:饮水习惯、频次、饮水来源等。 问题问题141

36、4: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用什用什么指标反映危险程度么指标反映危险程度?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收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种因素的暴露比例,经过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达到验证假说的目的。 1、比值比(OR值):暴露组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组的多数倍。 2、OR95%可信区间:区间中有1,说明OR值无意义。 3、卡方检验: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的暴露率有无统计学的显著差异。 问题问题1515: 这些结果反映出什么问题?这些结果反映出什么问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进餐情况:多种食谱提供的食物OR值没有意义。 2、饮水情况:提示与发病相关,并且显示有剂量反应关系 总的来说,病例和对照在这三天的就餐情况同腹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