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权《经典案例辨析共同危险行为》_第1页
王权《经典案例辨析共同危险行为》_第2页
王权《经典案例辨析共同危险行为》_第3页
王权《经典案例辨析共同危险行为》_第4页
王权《经典案例辨析共同危险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页 共6页共同危险行为王权 1211240066 12级法本法硕一、案情介绍2012年5月17日,包工头王某在某施工工地现场给工人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结算工钱,包工头王某合计应发工资为2400元,而4个工人却坚持表示工资共计4000元,双方就工资的具体数额产生争议,协商无果,4个工人就对王某进行殴打。由于4个工人都是架子工,平时都带扳手,在打斗过程中,王某被扳手击中面部,当即血流不止,被直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后经司法鉴定:右侧颧弓粉碎性骨折,右上颌骨骨折,评定为九级伤残。事后,由于4个工人均称当时未带扳手而拒绝履行赔偿义务,王某将4人起诉至法院。二、判决结果法院认为,共同危险行为是

2、指二人或者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危险行为并造成的损害结果,而实际侵害行为人又无法确定的侵权行为。本案中,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对王某共同实施了殴打行为,该行为危及王某的人身安全并造成王某受伤的损害后果,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均未能举证证明其当时未携带扳手进而证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未能确定实际侵权人。依据侵权责任法第十条“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

3、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应当依照 HYPERLINK http:/ t _blank 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危险行为人能够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和证据规则第四条“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之规定,本案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构成共同危险行为,故判决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对王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三、共同危险行为侵权责任的原理(一)概念共同危险行为也称为“准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二人或者

4、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危险行为并造成的损害结果,而实际侵害行为人又无法确定的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是广义共同侵权行为的一种,在民法通则中,对这种侵权行为及其责任没有规定。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应当依照 HYPERLINK http:/ t _blank 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危险行为人能够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此解释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明确规定共同危险行为及其责任,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法律适用的依据。共同危险行为规定源于德国民

5、法的规定,在英美法系中也被纳入共同侵权行为中。也就是说损害事实已经发生,并可判明损害确系数人的危险行为所致,但不能判明确究竟为何人所致,这就是共同危险行为。(二)构成要件侵权责任法第十条“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1.数人同时或者相继实施具有危险性的行为。共同危险行为的行为主体必须是二人或二人以上,这是共同危险行为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一个人实施的行为即使造成他人损害,也只是一般侵权行为,不是共同危险行为。但是,此行为的实施不是同时的或者相继的,不存在任何时间上

6、的相继性、同一性或密切性,同样不构成共同危险行为。本案中,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对王某共同实施了殴打行为就是四人同时实施的侵犯王某身体健康权的危险性行为。2.数人的行为均具有危险性。这样的行为都具有危险性,而且均是积极作为,这种危险性表现为:它所威胁或将要损害的或已经损害的客体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他人的民事权益;这种危险是现实存在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或者盖然性。本案中,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均对王某实施了殴打行为,每个人的行为均具有侵犯王某身体健康权的危险性并现实存在。3.具有危险性的共同行为是致人损害的原因。在共同危险行为中,就行为而言,共同危险行为的危险性虽然是一种可能性;但就

7、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而言,这种危险性已经转化为现实的、客观的损害结果,具有危险性的共同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客观的因果关系。共同危险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的,不构成共同危险行为。本案中,王某“右侧颧弓粉碎性骨折,右上颌骨骨折”的伤害系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的殴打行为所致。(原因的整体性,可以反正不存在)4.损害结果不一定是共同危险行为人全体所致,但不能判明谁是加害人。在共同危险行为中,必须确认,损害结果的发生,不是全体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行为所致,如果是全体共同危险行为人所致,即为共同侵权行为人;但是在全体共同危险行为人之中,又不能判明谁是真正的加害人,如果已经判明谁是加害人,再应由已经判明的加

8、害人来承担赔偿责任。只有损害结果不是全体共同危险行为人所致,又不能判明谁是加害人,才能构成共同危险行为。本案中,王某的伤系扳手打击所致,由于韩某、赵某、黄某、张某均是是架子工,平时都带扳手,但是事后4人均否认自己当时携带扳手而不能确定具体是谁携带了扳手并使用扳手打了王某。(结果统一性推定)5、共同危险行为的侵权后果,是全体共同危险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至于每个人所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份额,则根据每个人的行为造成损害的概率确定,一般应当承担同等的赔偿责任份额,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每个共同危险行为人行为造成损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相等的份额基础上,实行连带责任。法院判决韩某、赵某、黄某、张某对王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6、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共同危险行为人能够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这就是说,如果共同危险行为人之一能够证明自己实施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不是造成损害的原因,则免除侵权责任。这种证明责任由主张自己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的人承担。能够证明者,免除责任,不能证明或者证明不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均不能举证证明自己当时未携带扳手并未参与斗殴,换言之,不能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四、评析本案中,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工人都是架子工,平时都带扳手,因工资具体数额与包工头王某产生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