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 点 集 训【P284】一、选择题1下表反映了海国图志的销售和阅读情况。1843年海国图志正式出版时,国内有绅士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人有300多万,最终在国内印刷仅有千册左右1851年海国图志销往日本1854年日本人干脆在国内连续翻印了海国图志,引起了大规模的阅读热潮这反映出海国图志(B)A仍然属于封建思想,不适应中国的需要B对当时中国的实际启迪作用有限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得到了日本的认同D迎合了当时日本明治维新的需要【解析】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抵御外侮,其爱国主义思想适应当时中国的需要,A项错误。海国图志虽然得到了日本的认同,但它并没有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C项错误。注意表中“18
2、54年”,海国图志迎合了当时日本救亡图存的需要,并确实对明治维新有影响,但不合材料时间,D项错误。材料“有能力读此书的人有300多万,最终在国内印刷仅有千册左右”说明海国图志对中国的实际启迪作用是有限的,故B项正确。2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促使林则徐“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此处对“全新”的解读准确的是(B)A主张禁绝鸦片走私B主动学习西方技术C反对闭关锁国政策D编纂海国图志【解析】结合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与林则徐相关的是A、B两项,排除C、D;结合“看世界”的引导词可知不是针对中英贸易,而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排除A。3(2016附中)1866
3、年,恭亲王奕奏请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招收满汉翰林、进士、举人、贡生,以及科举正途出身、五品以下满汉京外各官入馆学习,招聘西人充当教习。奏折引起轩然大波,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这场论争(A)A焦点是如何对待西学问题B使自然科学开始传入中国C属于不同阶级的思想交锋D表明满洲贵族们思想僵化【解析】增设天文算学馆引起的是统治阶级内部洋务派与顽固派之间新旧思想的论争,争论的是要不要学习西学,反映的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锋。故A项正确。B、C两项中“开始”“不同阶级”不准确,D项与材料不符,奕也是满洲贵族。4同治年间(18611875年),清朝统治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有所增长,士大夫阶层将
4、其称为“同治中兴”。然而西方学者对其评论道:“同治中兴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这一评论的历史依据是(B)A清朝统治者仍固守天朝上国的心态B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的思想C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势力联合镇压D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扼杀【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同治中兴”的时间判断,这个事件实际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技术,而且也不再称西方人为“夷人”而改为“洋人”。据此可知,A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B项“中体西用”,即只学西方技术,符合材料中“表面上的近代化”,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时间不对,维新变法是在1
5、898年,排除。故选B。5“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这批评的是(A)A洋务派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早期维新派体系不完整C维新派试图变革清朝封建制度D革命派建立的民主共和国【解析】材料信息“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表明材料认为改革需要除旧布新,这是在批评洋务派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封建制度,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与材料无关。61875年郑观应在易言中写道:泰西列国“设有上下议院”,“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
6、西之良法,体察民情,博采众议则长治久安之道,固有可预期矣”。这一认识(B)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B对洋务派的思想有所突破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D为维新变法奠定思想基础【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75年”判断,该思想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设有上下议院”“则长治久安之道,固有可预期矣”体现了郑观应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突破了此前洋务派仅主张学习西方器物的局限。A、C两项内容与材料不吻合;D项指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的意义。故答案为B。7百年回首功过难分康有为中认为:“作为维新领袖的康有为与装扮成孔教教主的康有为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前者是宣扬先进思想的启蒙者,后者却把人们引向蒙昧康
7、有为的维新事业被落入传统思想文化窠臼的另一个康有为亲手葬送了。”下列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康有为(D)A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披上了儒学的外衣B利用儒家思想宣传变法减少了变法阻力C其主张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D其思想主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两面性【解析】“作为维新领袖的康有为与装扮成孔教教主的康有为前者是宣扬先进思想的启蒙者,后者却把人们引向蒙昧康有为的维新事业被落入传统思想文化窠臼的另一个康有为亲手葬送了”体现出康有为思想的复杂性和两面性,由此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可以排除。8维新变法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认为:“夫中国人主之权雷霆万钧,惟所转移,无不披靡。昔齐桓公
8、好紫,举国皆服,秦武王好勇士,举国尚斗。”只要君主支持,“何施而不可,何欲而不得哉?”这说明(D)A康梁等主张实施君主专制B变法时君主权力得到强化C变法成功的前提是推翻君主专制D康梁等对变法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解析】康梁等人主张君主立宪制,材料表明康梁等人认为中国君主权力强大,只要有君主的支持,变法便会成功,这说明他们对变法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故选D。A项说法错误,B项与史实相悖,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9“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五书集中表达了“维新派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变”的观点。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B)A急于求成的急躁心态B与传统体
9、制决裂的勇气C“跪着”变法的策略D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康有为主张实行“大变”,这与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相比更进一步,力图改变君主专制政体,据此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与之吻合。10研究者发现,自戊戌变法失败后,当时思想界在讨论中国的各种问题时,大都不再使用传统的儒学语言,而改为运用近代西方的社会政治理论语言。这种现象说明(B)A传统的君主政体已不再为资产阶级所认同B清朝专制统治的正当性受到质疑 C戊戌变法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材料中“戊戌变法失败后不再使用传统的儒学语言,而改为运用近代西方的社会政治理论语言”说明传
10、统的儒家政治主张已不能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近代政治思想成为人们探讨中国政治改革的主要理论工具,反映出清朝专制统治已不被人们所接受,专制统治的正当性受到质疑;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戊戌变法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依然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表明:中国的教育制度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波浪式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形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但这些变化遭到了嬴秦执政时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沉重打击。两汉以来,中国古代教
11、育制度创新有三个大高峰,即西汉高峰、隋唐高峰和北宋高峰。入汉之后,汉代教育制度从文教政策和教育目的方面作了较大的调整,形成了第一个教育制度创新的高峰。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元融合的教育思想的开创,到隋唐时多元融合的教育制度得以确立,形成了第二个高峰。而发展至宋,教育思想创新与教育制度创新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形成了第三个高峰。摘编自李国钧、王炳照主编的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人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甲午战争失败后,维新派积极推进新式学堂的开办。维新派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为了变法,必先改革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到各省的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等
12、各教学机构纷纷成立。长沙创办的时务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掌故学等列为普通学,以高等算学、格致学、农学、矿学、商学、卫生学等实学为专门学。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代的教育制度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有何变化?(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维新派与洋务派教育改革的共同之处。如何认识教育与时代发展的关系。【参考答案】(1)变化:教学内容由百家学说到儒家经典;办学形式由私学为主到官学与私学并行;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备的教育体系;通过举办太学,考试选拔人才,充实官僚队伍。(2)共同之处:课程内容设置重视西学;兴办教育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开启民智,培
13、养新式人才;创办新式学堂,推动教育近代化。认识:教育是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变化发展的;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12“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乃至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之际,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中国人发现他们带来的很多东西是中国很早就有的。另一方面,当时中国人需要改革,但是不能通过直接否认自己来学习西方,而承认西方是进步的、但源头来自中国,因而提出了“西学中源”说。被誉为清初“历算第一名家”的清初科学家梅文鼎,也是最早提出这一观点者。他生于明代官宦之家又受教于明朝遗老,后又受到清朝皇帝的宠爱,潜心钻研西学却又有“奉耶稣”而“弃
14、儒先”之虞,这种矛盾的境遇促成了他积极地鼓吹“西学中源”说。在天文学领域,他宣称西方的地球五带源于周髀算经,又说黄帝内经“地之为下”是地圆说的肇端。在数学领域,论证了几何学即始于勾股的理论。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近代以来,“西学中源”说被日益放大,最后变成什么都源于中国了。许多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乃至顽固守旧派,在涉及中西文化交流时,都从各自的文化观念出发,不同程度地利用“西学中源”说。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不仅大力主张“西学中源”说,还将其改造成为“中体西用”说。梁启超于1902年写古议院考,论证中国古代“虽无议院之名,而有其实也”,早已有了类似议院的机构。康有为等都将中国上古的尧舜禹时
15、代比作西方的民主、民权时代。章太炎、梁启超还试图证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和均田制具有社会主义的成分。顽固派、保守派认为西学在中国既然古已有之,就没必要再去学习西方了。黄敏兰近代开放史上的“西学中源”说材料三随着时代的推移,中国人引进西学的阻力越来越小。甲午战争后,人们开始觉得“西学中源”说没有道理,此后的革命家、改良家就开始一概否定中国文化,从而放弃“西学中源”说。“西学中源”说便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黄敏兰近代开放史上的“西学中源”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梅文鼎等人倡导“西学中源”说的主要观点和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各派倡导“西学中源”的观点,简析“西学中源”在近代引起广泛共鸣的社会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后“西学中源”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参考答案】(1)观点:西方的科技成就是源于中国的,地球五带理论、地圆说、几何学都是从中国引入的。背景: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引进;接触西学的中国知识分子深受传统文化束缚;既认识到西学的先进又不敢大胆承认;迎合统治者的旨意。(2)观点: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户外活动的横幅标语(10篇)
- 围手术期护理
- 成功演讲稿(15篇)
- 居民低保申请书15篇
- 愚人节微信活动策划4篇
- 闭合复位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 平安圣诞节主持开场白范文(10篇)
- 机场航空器故障应急处理策略
- 二零二五个人房产买卖合同(含贷款服务及风险评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行业客户满意度售后服务合同2篇
- 春节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12123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寒假实践特色作业设计模板
- 《数据采集技术》课件-XPath 解析库
- 财务报销流程培训课程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 标准
- JGJ10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 春节慰问困难职工方案春节慰问困难职工活动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药学技能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氢氧化钙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