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益生菌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2019年益生菌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2019年益生菌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2019年益生菌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2019年益生菌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容目录益生菌的前世今生 .-. 5 -益生菌是肠道健康的润滑剂.- 5 -国内可食用益生菌名录尚有成长空间 .- 7 -研究开发与配套政策:起步晚,奋力追赶.- 9 -行业展望:个体小,价值大 .-. 10 -全球益生菌市场:平均增长率约在 10-15% .- 10 -产业链:上游外国垄断,下游多点开花.- 12 -重点产业介绍之一:酸奶与乳酸菌饮料市场未来空间大.- 15 -重点产业介绍之二:看好未来肠胃健康益生菌保健食品.- 21 -益生菌市场未来生存指南 .-. 25 -差异化与电商化,走在益生菌产业浪潮前端.- 25 -投资建议.-. 29 -风险提示.-. 29 -图表目录图表1:

2、肠道菌群分为有益菌、有害菌与中性菌三大类.- 5 -图表2:肠道内益生菌群比例决定了人群健康程度.- 6 -图表3:常见益生菌功能特性一览.-. 6 -图表4:益生菌具有四大类维持人体健康的功能特性.- 7 -图表5:经我国政府准许添加的动物饲料、可食用益生菌名.录.- 8 -图表6:益生菌研究与开发应用史.-. 9 -图表7:各国益生菌管理政策一览.-. 10 -图表8:2010-2014 全球益生菌消费市场规模. - 11 -图表9:2016 年全球益生菌市场地区结构. - 11 -图表10:2010-2014 年中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 - 11 -图表11:1985-2004 年三种益

3、生菌专利号申请情况.- 12 -图表12:1985-2004 年益生菌专利号基本被强国垄断.- 12 -图表13:雪印乳业、生物技术和养乐多在嗜酸乳杆菌的基础专利申请对.比. - 12 -图表14:全球益生菌原料市场CAGR5.6%.- 13 -图表15:国内益生菌厂商2017 年产值对比(万元).- 13 -图表16:国内益生菌供应商差异化技术解决方案.- 13 -图表17:益生菌产业链示意图.- 14 -图表18:全球益生菌产业链下游三大类产品占比.- 15 -图表19:不同国家的传统发酵食品与所用菌种.- 15 -图表20:发酵食品的优点.-.16 -图表21:我国消费者对发酵食品关注度

4、逐渐升高.- 16 -图表22:市售三种酸奶品类对比.- 17 -图表23:我国冷冻冷藏车保有量(千辆).- 18 -图表24:各国城市人均冷库占有量m3.- 18 -图表25:中国消费者酸奶购买意愿调查.- 18 -图表26:我国酸奶市场规模及预测(亿元).- 19 -图表27: 酸奶市场增长带来的乳酸菌需求增量(吨).- 19 -图表28:我国乳酸菌饮料市场规模及增速.- 19 -图表29:养乐多在我国日均销量构成(万瓶).- 19 -图表30:三国养乐多渠道收入对比.-. 19 -图表31:上海乳酸菌饮料市场格局.-. 20 -图表32:主流乳酸菌饮料规格对比.-. 21 -图表33:乳

5、酸菌饮料大瓶化逐渐成为趋势.- 21 -图表34:保健品、食品、药品区别一览.- 21 -图表35:电商平台益生菌膳食补充剂由外资品牌占据.- 22 -图表36:国内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多集中在肠道功能特性.- 22 -图表37:1997-2009 年日本保健品市场由益生菌整肠产品导入.- 24 -图表38:日本市场上的整肠产品.- 24 -图表39:2016 年我国人口结构与1995 年日本人口结构对比.- 25 -图表40:2010-2015 我国肠胃用药市场规模(亿元).- 25 -图表41:我国乳制品消费即将进入“档次高、品种多”的成熟.期.- 26 -图表42:我国羊奶历年市场规模(亿元

6、).- 26 -图表43:我国奶酪历年市场规模(亿元).- 26 -图表44:餐饮占我国酸奶消费渠道77% .- 27 -图表45:我国奶酪市场竞争格局.- 27 -图表46:市售小众发酵食品.-. 27 -图表47:按设备统计的网络购物渗透率(%) .- 28 -图表48:2006-2013 年酸奶及乳酸菌饮料销售增速.- 28 -益生菌的前世今生益生菌是肠道健康的润滑剂肠道中有益菌、有害菌与中性菌是否平衡决定了肠道健康。人体肠道系统中约有500-1000 种细菌,这些细菌可分为有益菌、有害菌与中性菌三大类。其中具有调节人体稳态作用的被称作益生菌,它们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促进

7、蛋白质的分解与矿物元素的吸收。而对人体有害的细菌能够产生致癌、破坏免疫系统正常运转。在观察人体肠道健康状况时,体内三类菌群的平衡情况是衡量肠道功能是否正常运转的重要标志。图表1:肠道菌群分为有益菌、有害菌与中性菌三大类主要是各种双歧杆 菌、乳酸杆菌等,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有益菌有害菌肠道菌群中性菌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或者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长以及增强人畜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特性。有研究指出,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与人体肥胖、免疫力低下、消化系统紊乱、过敏等现象密切相关,体魄强健的人肠道内有益菌的比例达到

8、70%,普通人则是25%,便秘人群减少到 15%,而癌症病人肠道内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即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益, 一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引发许多问题益生菌具有助消化、提高免疫力、促生长等多种功能特性。人体的肠道系统与生殖系统均中存在多种益生菌,这些能够维持人体稳态平衡的微小菌体虽然种类繁多,但在调整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助消化、促进生80%70%60%50%40%30%20%10%0%体魄强健人群普通人便秘人群癌症病人图表2:肠道内益生菌群比例决定了人群健康程度图表3:常见益生菌功能特性一览产品功能特性嗜酸乳杆菌抑制小肠细

9、菌增生;增强乳糖吸收;平衡肠道菌群罗伊氏乳杆菌抗过敏;缓解小儿便秘和腹泻;抑制病原菌鼠李糖乳杆菌增强免疫力;平衡和改善胃肠道;预防腹泻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干酪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乳双歧杆菌 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 短双歧杆菌 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唾液乳杆菌卷曲乳杆菌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抑制病原菌;缓解肠易激综合征抑制病原菌;缓解乳糖不耐症降低血压;促进钙铁吸收;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过敏提高免疫力;抗过敏;预防小肠损伤抑制病原菌;增强免疫力;缓解乳糖不耐症改善肠道健康;预防腹泻和便秘;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治疗肠炎;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改善肠道健康缓解中老年

10、人便秘;抗感染;抗衰老改善肠道健康;抗过敏;缓解炎症缓解便秘及腹泻;抗衰老;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缓解儿童腹泻;平衡消化系统;缓解炎症抗氧化;抑制病原菌调整过敏体质;提高免疫力;改善口部健康抑制致病菌;改善女性生殖健康图表4:益生菌具有四大类维持人体健康的功能特性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微生物及其数量处于一个动态微生态平衡的状 态,当机体处于应激或者感染某些疾病时,体内菌群比例就会失调, 益生菌可以产生蛋白多肽类抗菌物质,拮抗肠道病原细菌,抑制有 害菌生长。提高消化酶活性促进人体产生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提高人体内蛋白质和能量的利用率,最终达到助消化效果促进动物器官生理

11、机能成熟大量实验证明益生菌可以改善动物肠道结构、增加小肠吸收面积, 可减少肠道中内毒素、尿素酶的含量,并抑制腐败菌产生胺、吲哚、氨、硫化氢等致癌物质和其他毒性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益生菌可以提高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内T、B淋巴细胞的比例,增强动物的细胞免疫功能国内可食用益生菌名录尚有成长空间益生菌种类多,根据其生理特性可分为 4 大类。严格厌氧的双歧杆菌属:目前共有 32 个种,其中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 5 种已被允许在食品中添加;耐氧的乳杆菌属:已报道的有56 种,常用于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约有10 种,有嗜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干

12、酪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等;兼性厌氧球菌:如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等,应用型不强; 兼性厌氧的芽孢杆菌属:如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等。此外,还有一些酵母菌与酶亦可归入益生菌的范畴。可食用益生菌品种的扩充主要受限于国家标准。目前,益生菌产业上游原材料主要可分为益生菌干粉、发酵活菌种以及发酵原液三种形式,在加工工艺一定的情况下,可食用益生菌菌种的供应能否多样化主要受国家标准的限制。目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为安全的益生菌种有 40 种,日本厚生劳动省认可的有65 种,2016 年我国已有 9 大类菌属被政府准许在人畜食用产品、膳食补充剂中添加,与美、日两国相比仍有成长空间。图表

13、5:经我国政府准许添加的动物饲料、可食用益生菌名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乳酸亚种、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养殖动物青贮、牛饲料青贮饲料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黑曲霉、米曲霉、迟缓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丙酸丙酸杆菌、布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肉鸡、生长育肥猪和水产养 凝结芽孢杆菌殖动物肉鸡、肉鸭、猪、虾侧孢短芽孢杆菌可用于食品

14、的菌种名单双歧杆菌属青春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乳杆菌属链 球 菌 属 乳球菌属丙酸杆菌属明串球菌属片 球 菌 属 芽孢杆菌属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德氏乳杆菌乳亚种、发酵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乳酸乳球菌双乙酰亚种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凝结芽孢杆菌布拉迪酵母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嗜酸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

15、发酵乳杆菌、短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研究开发与配套政策:起步晚,奋力追赶图表6:益生菌研究与开发应用史我国对益生菌研究开发晚。早期对益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为欧洲大陆在益生菌开发中的领先奠定基础;日本在益生菌应用中的追赶始于1930 年,仅用 5 年就历史进程推向了产业化时代; 美国 1989 年由 CFDA 正式确立了益生菌的地位;我国对益生菌的应用正式开始于 1999 年,当前正处于由“益生菌产业化开启”向“益生菌产业化成熟”的过渡时期。阶段1857-1905人类初步认识、分离出益生菌1906-1930益生菌应用的 “石器时代”1931-1977益生菌产业化时代开启,掀起益生菌科学

16、研究热潮1989-今益生菌产业日趋成熟化,国际组织逐渐认可益生菌开发时间1857189218991905190819171919192219301935196219771979198819891996199920012002200320052007事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从变酸的牛奶中分离出乳酸菌德国妇产科医生Doderlein在研究阴道时提出产乳酸的微生物对宿主-人有益法国学者 Tissier 从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分离出双歧杆菌。并且发现双岐杆菌与婴儿患腹泻的频率及营养都有关系保加利亚科学第一次发现并从酸奶中分离了“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同时向世界宣传保加利亚酸奶俄国科学家Elie Metchn

17、ikoff发现长寿人群有着经常饮用含有益生菌的发酵牛奶的传统德国人Nissle利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的粪便中一株大肠杆菌治疗肠道感染疾病 怀着对巴尔干半岛有益酸奶和巴斯德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成果的极大兴趣,伊萨克 卡拉索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创立了公司(达能前身)Rettger和Cheplin报道了嗜酸乳杆菌酸奶所具有的临床功效,特别是对帮助消化的功能性医学博士代田稔博士首次成功地分离出来自人体肠道的乳酸杆菌,并经过强化培养,使它能活着到达肠内,这也就是现在的养乐多菌乳酸菌饮料养乐多问世,益生菌开始走向产业化日本学者光岗知足(Tomotari Mitsuoka)开始了肠内菌群的研究Bogdanov从保

18、加利亚乳杆菌中分离出了3种具有抗癌活性的糖肽,首次报道了乳酸菌的抗肿瘤作用Gilliland对肠道乳杆菌的降低胆固醇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通过降解胆盐促进胆固醇的分解代谢,从而降低胆固醇含量的观点。中国微生物学会人畜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会组建正常菌群学组,标志着中国益生菌研究时代的开始1988年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创刊;大连医科大学康白教授首先研制成功促菌生蜡杆芽胞杆菌丹麦的汉森中心实验室生产出超浓缩的直投式酸奶发酵剂,全球益生菌原料龙头由此诞生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以及美国饲料监察协会( AAFCO)公布了 40余种可直接饲喂且通常认为安全的微生物菌种名单欧共体启动益生

19、菌类食品的营养功能示范项目PROBDEMO我国农业部第 105号文件发布,第一次对外公布了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10月1日-10月4日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对益生菌作出定义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市FAO/WHO联合专家工作组起草了食品中益生菌的评价指南的法案我国卫生部84号文件批准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为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使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增加到10种我国农业部公布318号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我国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将陆续组织在乳制品、婴幼儿食品、饮料、糖果、烘焙食品、休闲食品等各类食品中添加益生菌。科

20、技部将益生菌的研究“乳酸菌资源库建设及益生菌发酵剂和制剂产业化示范”重点2009项目课题”列入“十一五”科技项目2010-2011卫生部办公厅继续增加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共计24种。我国益生菌配套管理政策尚未全面跟进。 我国对于益生菌的研究始于1988 年,但真正允许益生菌在终端产品中的添加还要再推10 年。日本在健康食品方面的立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早在 1991 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出台特定保健用食品FOSHU(Foods for Specific Health Uses)规程来管理对人体生理功能有作用的食品以及具有保健作用的声称标签, 同样,加拿大对益生菌产品也有 3 种声称标签。而我国尚

21、未出具如此明细的规定,国内市场监管模式粗放,与传统益生菌大国还有15-30 年的差距。图表7:各国益生菌管理政策一览国家管理办法设立年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日本欧盟FAO/WHO加拿大澳新两国食品标准审理部门FSANZ将益生菌列入非传统食品范畴(non-traditional food)中的新式食品,需要对其进行严苛的公共健康与安全性评价,并规定益生菌食品中益生菌的数量至 少为106 cfu/g厚生劳动省出台特定保健用食品FOSHU(Foods for Specific Health Uses)规程来管理对人体生理功能有作用的食品或健康声称标签。任何生产商为产品申报FOSHU号码时,必须提供严谨的

22、科学实验证明,对于益生菌胶囊、片剂等剂量形式的产品要求符合GMP生产规范和自主调查系统。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益生菌功能性食品评价”工程;欧盟安全 资格认证QPS也对益生菌进行了认可。益生菌菌株在使用前必须通过准确鉴定、菌种保存、体外动物 实验与安全性评价等环节。对益生菌及制品,FAO WHO推荐做3期临床试验,包括初步、标准和比 较试验。益生菌产品由加拿大天然健康产品部门(NHPD)立法监督和管理。加拿大的益生菌产品有3种健康声称,即:非特异性的结构/功能声称,疾病危险降低声称和治疗声称。19911991199620012006行业展望:个体小,价值大全球益生菌市场:平均增长率约在 10-15%

23、全球益生菌市场增长率稳定约 10-15%。益生菌对于健康的调节作用具有全球性共识,益生菌相关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与流通也一直保持 较好势头,产品形式也因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而变化。根据产业分析公司GIA 数据,2005 年至今全球益生菌产品市场的增长率约为10%-15%,是全球高速增长行业之一。另有数据显示,2010 至 2014 年间全球益生菌市场容量从 257 亿美元上升至 369 亿美元,CAGR 约为 13%。在全球益生菌行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亚太地区整体市场规模表现抢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数据显示,2016 年亚太地区益生菌消费规模占全球规模的份额进一步扩大,高达 47%

24、,其次是欧洲 22%(西欧15%、东欧 7%)、北美 16.5%和中东 6.5%。市场规模(亿元)YOY40035030025020015012%11%10%9%8%1005007%6%201020112012201320146.50%16.50%46%7%亚太西欧东欧北美中东15%图表8:2010-2014 全球益生菌消费市场规模图表9:2016 年全球益生菌市场地区结构我国益生菌产业起步晚,增速略高于全球平均。中国的益生菌产业开发落后欧洲、日本等地区约15-30 年,正式开始于20 世纪 90 年代末,但进入 21 世纪后,国内益生菌市场呈现奋起直追的态势。数据显示,2010 年我国益生菌

25、产品市场规模约 222 亿元,至 2016 年上升至 473 亿元, 平均保持在 17%的增长率。假设我国益生菌市场以当前的增长率保持在17%左右,预计 2020 年国内益生菌市场容量将达到 879 亿元。市场规模(亿元)YOY100020%90080015%70060050010%4003005%20010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E2018E2019E2020E图表10:2010-2014 年中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国际专利申请用途人体、动植物或其局部保存、杀生剂、害虫雪印乳业生物科技养乐多产业链:上游外国垄断,下游多点开花上游:专利申请强者恒强,原料供应寡头垄

26、断。目前,产业链上游主要可分为国际益生菌专利申请、益生菌原料销售与益生菌产品技术解决方案提供三类,我们认为全球益生菌产业链上游具有以下特点:国际专利多为发酵菌种。数据显示,1985-2004 年间全球益生菌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植物乳杆菌(80 件)、干酪乳杆菌(68 件) 和嗜酸乳杆菌(113 件)三种,均属于发酵用菌种。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发酵食品是益生菌产业中的开发重心。从应用层面来看,益生菌专利多集中在乳制品加工制作、生物生长调节剂、医疗卫生以及生物酶等应用领域。从国家层面来看,已公开的 3 种益生菌发明专利中,俄罗斯(含前苏联)持有 71 件, 日本 64 件,美国 36 件,我国 7

27、件,可见国际益生菌专利申请基本由传统的研发强国垄断。以嗜酸乳杆菌基础专利号为例,日本雪印乳业、养乐多公司,美国(Biotech Techniques Lab)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分别为10、4 和 2 条,我国尚没有公司在该时间段内拥有IPC。80113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68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前苏联)01020304050607080图表11:1985-2004 年三种益生菌专利号申请情况图表12:1985-2004 年益生菌专利号基本被强国垄断图表13:雪印乳业、生物技术和养乐多在嗜酸乳杆菌的基础专利申请对比趋避剂、植物生长调节剂010乳制品、食料、非酒精饮料311

28、医用、牙科或梳妆用的配置品320化合物或药物制剂、肽200微生物或酶制剂、微生物小类443分析测试材料100饲料110全球益生菌原料供应市场复合增长率约 5.6%。2008 年全球益生菌菌粉、发酵液、胶囊等原料市场规模约 7.9 亿美元,至 2013年原料市场的规模增长到 11 亿美元,CAGR 为 5.6%。其中, 作为酸奶制作中重要原料之一的乳酸杆菌整体销售额约占整体 益生菌原料市场的 61.9%。目前,全球益生菌原料供应前两名分别为丹麦科汉森与美国杜邦,根据年报,2016-2017 年科汉森发酵剂、益生菌及酶业务营收 6.17 亿欧元,有机增长率稳定保持在 7-8%;杜邦营养与生物科学销

29、售收入由 2016 年 9.7 亿美元上升至 2017 年 28.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9.9%。图表14:全球益生菌原料市场CAGR5.6%12108642020082013国内厂商另辟蹊径,提供差异化技术外包服务。目前,国内益生菌原料占比最大为美国杜邦(50%)与丹麦科汉森(35%)两家公司,约占国内整体原料市场 85%,其余厂商约 15%。国内厂商中,年产能及产值在千万规模以上的公司主要有江苏微康生物、北京科拓恒通、河北一然生物、上海润盈生物四家公司, 2017 年产值在 1 亿元以上仅有江苏微康生物,该公司专业专注于益生菌的研发、生产及应用,值得关注。14000120001000

30、080006000400020000江苏微康河北一然上海润盈口感:细腻、入口即化质感丝滑浓稠风味:焦香味酪香味脂香色泽:褐色图表15:国内益生菌厂商2017 年产值对比(万元)图表16:国内益生菌供应商差异化技术解决方案下游:涉及食品、饲料、保健与益生菌原料多种领域。 作为发酵食品、保健食品、药品、日化用品以及农畜牧等产业健康转型的探索方向,益生菌产业下游产品横跨发酵乳品、乳饮料、休闲零食、膳食补充剂、日化用品及动物饲料等多个领域,产品品类丰富。从应用角度出发,全球益生菌下游产品主要可分为功能性食品(85.9%)、保健食品与药品(8.6%)和益生菌原料(5.6%)三大类。第一是由益生菌参与发酵

31、的、后期添加活性益生菌的功能性食品,主要类别有酸奶大类、乳酸菌饮料、泡菜等,经过益生菌发酵后具有肠道润滑、调节血压血脂、增进消化等促进健康的效果。2013 年,全球含有益生菌功能性食品市场价值约为 170 亿美元,预计 2017 年可达到 400 亿美元,5 年 CAGR 为 18%。第二是被赋予特殊功能特性的保健食品及药品。如益生菌奶粉、各类益生菌粉冲剂、整肠产品、促消化药物。2013 年,全球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市场价值约为 17 亿美元,其中胶囊产品的销售额最大,占比约为 75%。根据BCCResearch 预测,2020 年全球益生菌膳食补充剂的市场价值将达到 88 亿美元。第三是各种益生

32、菌菌种原料、发酵果蔬汁、发酵乳原料,可用于循环生产,或作为市售果汁、酸奶的浓缩原料来源。图表17:益生菌产业链示意图饲料添加剂名录可食用菌种名录婴幼儿食品可添加名录药用益生菌活菌种发酵原液益生菌制剂(胶囊、颗粒)菌粉益生菌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原料发酵食品酸奶乳酸菌饮料泡菜添加活性益生菌食品奶粉婴幼儿孕产妇奶粉微生态制剂肠胃药抗菌药保健品整肠提高免疫抗过敏动物饲料果蔬发酵液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5.6%8.6%保健食品/药品功能性食品原料85.9%图表18:全球益生菌产业链下游三大类产品占比重点产业介绍之一:酸奶与乳酸菌饮料市场未来空间大我国发酵乳制品的消费规模占国内益生菌整体市场的 78.4%,

33、是国内益生菌产业重要增长动力之一。现代生活随处可见的酸奶类产品就是最经久畅销的益生菌发酵乳制品,全球约有 4-5 亿消费群体定期消费益生菌发酵乳制品。作为酸奶消耗大国,2007 - 2013,美国酸奶消费量保持 8%左右的高增长率,2016 年全美益生菌发酵酸奶市场规模超过 95.2 亿美元。我们认为,酸奶受欢迎原因主要有两点:(1)发酵后食物营养更佳。发酵食品是指由有益的微生物参与发酵的一类食品,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黄酒、啤酒、葡萄酒等的制作过程涉及发酵。与未经发酵的原材料相比, 发酵食品往往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或是更佳的口感与风味。世界 各国都有独具有国家特色的发酵产品

34、,不同的发酵产品也具有相 应的功能声称。图表19:不同国家的传统发酵食品与所用菌种国家韩国日本泡菜纳豆产品俄罗斯大列巴中国四川豆豉所用菌种豆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润肠通便酵母乳酸菌开胃健食功能声称促消化、提胃口预防高血压降低胆固醇祛风散寒预防脑血栓延长货架期、易于保存安全可靠,可长期食用发酵食品易消化,提高营养利用率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图表20:发酵食品的优点改善香气和风味特征调节免疫系统,延缓衰老(2)消费者对益生菌发酵食品关注度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重视,发酵食品在日常饭桌上出现的频率不断提高。有数据显示,当前世界食品消费量的1/3 都属于发酵食品,酒、酸奶、发酵茶是消费量前三的发酵食品

35、。我们在收集了纳豆、豆豉、酸奶、乳酸菌饮料等关键词在百度的搜索量后发现,国内消费者对于发酵食品的关注度在不断升高。图表21:我国消费者对发酵食品关注度逐渐升高益生菌豆豉乳酸菌饮料图表22:市售三种酸奶品类对比常温酸奶与低温酸奶对比:常温储运便利、低温品质纯正。目前,我国对于酸奶中乳酸菌浓度规定为 106 cfu/mL,但根据灭菌方式,市售酸奶又可以分为常温酸奶、低温酸奶和活性乳酸菌饮料,不同种类实际所含有的益生菌浓度其实大有不同,总体来说低温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益生菌消耗量大于常温产品,我们对此归纳如下:分类2015 年市占率低温酸奶34%常温酸奶16%对原奶进行巴氏杀菌后添活性乳酸菌饮料31%加

36、工方式将发酵菌种添入灭菌处理 加发酵菌种。待发酵完成的原奶进行发酵。发酵完 后再次热处理,消灭会导成后,不再进行灭菌处理。 致酸奶变质的一切菌类,包括有益菌以酸奶为原料,经过稀释后添加复合调味剂与特定种类的活性益生菌是否有活菌是否二次添加益生菌储运条件保质期蒙牛是是 低温约 1 个月冠益乳否否 常温个月纯甄是是 低温约 1 个月优益 C所含菌种BB-12 双歧杆菌畅优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光明莫斯利安活力 C 菌植物活力伊利所含菌种ST-III 国家专利菌种畅轻活性益生菌L99 安慕希专利植物菌ST-lll 每益添所含菌种活性Pro-A BB 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活性乳酸菌酸奶未来趋势探讨:短

37、期常温酸奶高速增长,长期低温酸奶蓄势待发, 看好整体酸奶市场增长空间。目前,常温酸奶由于突破了运输、存储温度的限制,正处于迅速填补需求缺口的高速发展时期。但我们认为长期来看,随着国内冷链建设的跟进,低温酸奶仍有望主导市场的成长:(1)冷链、冷库建设释放低温酸奶潜力。目前,我国冷冻、冷藏运输车辆保有量持稳定上升态势,至 2014 年共有冷链运输车辆近10000 辆。冷库建设方面,当前中国城市人均冷库占有量为0.116 立方米,远低于国际水平,冷链马甲预计至2020 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人均 0.3 立方米,冷链物流的完善将直接促进低温酸奶的增长。冷藏车冷冻车20018016014012010080

38、6040200中国日本美国英国201020142018E00.10.20.30.40.50.6图表23:我国冷冻冷藏车保有量(千辆)图表24:各国城市人均冷库占有量m3(2)经过市场教育后,我国消费者的选择将“不忘初心”。调查显示, 我国消费者在选购酸奶时,最看重的卖点是“对肠胃健康有益”:有 60%的中国酸奶消费者因为“促进消化”而购买酸奶;而在酸奶种类的决策中,消费者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添加益生菌,83%的消费者倾向购买宣传益生菌的酸奶品牌。由此可见,消费者本着改善肠道健康的初衷购买酸奶产品,但是正如前文比 较,常温酸奶中是没有活性益生菌存在的,当市场条件成熟后,给予消费者正确教导,

39、消费者对酸奶的选择最终依然会回到低温酸奶中。70%60%50%40%30%20%10%0%图表25:中国消费者酸奶购买意愿调查酸奶市场增长将带动益生菌原料市场。 但是不论是低温或是常温,从酸奶市场整体体量来看,国内整体市场近年来保持了 2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假设这一增长率不变, 2020 年我国酸奶市场将达到1902 亿元。以贝恩凯度公布的 14.5 元/kg 的平均酸奶售价和每吨发酵乳品所需菌种 30 克计算,预计 17-18 年间国内酸内市场将增加4.4 万吨益生菌发酵菌种原料需求。图表26:我国酸奶市场规模及预测(亿元)图表27: 酸奶市场增长带来的乳酸菌需求增量(吨)25002000

40、150010005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 2019E 2020E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 2019E 2020E乳酸菌饮料:近几年保持近 2 位数的增长。我国乳酸菌饮料市场在2012-2016 年之间平均保持 10%的增长率,2017 年市场规模达到680 亿元。我们认为,国内益生菌市场未来发展驱动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1)渠道多元化,宅配将成为重要销售途径。当下我国沿海地区乳酸菌市场受海外品牌冲击较大,2015 年上海快消品杂志数据显示,我国上海地区乳酸

41、菌饮料市场中来自日本的养乐多市场份额占比达到 37.2%。养乐多最初以沿海地区便利店为主要打入点,零售渠道占比可达 88%,但在日本国内,养乐多妈妈系统贡献了约 53.1%的销售收入。市场规模(亿元)YOY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0%15%10%5%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 2019E 2020E图表28:我国乳酸菌饮料市场规模及增速图表29:养乐多在我国日均销量构成(万瓶)图表30:三国养乐多渠道收入对比广州上海北京其他零售 宅配100%80%60%40%20%0%日本中国印尼图表31:上海乳酸菌饮料市场格局品牌规格( ml/

42、瓶)售价(元/瓶)上海市场占比图表32:主流乳酸菌饮料规格对比大瓶化包装或成为趋势。当前市场上,容量在 450mL 以上的乳酸菌饮料年均增速预计超过100%。2006-2013 年,中、大瓶包装的销售占比逐渐上升至 50%,小瓶占比则下降了约 30%。大瓶中瓶小瓶120%100%80%60%40%20%0%20092010201120122013图表33:乳酸菌饮料大瓶化逐渐成为趋势养乐多100237.2%味全4204.929.2%植物活力2706.516.3%优益C80019.63.1%每益添90013.62.9%重点产业介绍之二:看好未来肠胃健康益生菌保健食品保健食品面向人群:亚健康人群。

43、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 食品中心数据,截至 2014 年 5 月,我国已批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为133个,约占已批准保健食品总数的 0.9%,产品形态可涉及硬胶囊、片剂、口服液、饮料、粉及颗粒等多种形式。保健食品是狭义上的功能性食品, 它虽然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但以调节人体健康为出发点进行开发,在 法律上归属于我国 2016 年 7 月 1 日颁布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管理。图表34:保健品、食品、药品区别一览国内电商平台膳食补充剂市场现状:由外资品牌占据。益生菌膳食补充剂方面,我国市场依旧主要由外资品牌占领,大量外资品牌选择避开需要“蓝帽”申请的药店渠道进入电商国际平台进行销售

44、。数据显示,2017 年淘宝平台销量前三甲为澳洲life space、美国 swanson 和日本酵素reperfe,占整体规模的 65%。9.52%life spaceswanson3.95%5.74%47.36%6.67%7.40%reperfe hyperbiotics nutrition care jarrow formulas culturellenova全敏宁其他11.64%图表35:电商平台益生菌膳食补充剂由外资品牌占据市售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关键词:母婴、肠道健康。我们整理市售 9 种(功能太过重复者未列举)益生菌菌粉的功能声称后发现,孕妇、婴儿、肠道健康是益生菌菌粉产品的主要关键

45、词,免疫力增强次之。从价格分布来看,普遍在 100-200 元/盒/月,属于家庭可承受的合理范围。图表36:国内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多集中在肠道功能特性商品公司所用菌种功能特性规格单价(元) 图例康萃乐儿童益生菌粉美国知名益生菌品牌,美旗下拥有婴儿、儿童、成人鼠李糖乳杆菌减少偶发性消化不良30包 /盒139功能合 生元法国合生元用心专注母婴营养与瑞士乳杆菌、婴儿维护婴儿肠道益生菌稳26盒袋 /176儿 童生菌粉益健康,在我国推出多款益生菌奶粉双岐乳杆菌态民 生 普瑞 宝 益生 菌 固体 饮 料冲剂三系列,主打“为抵抗力添动力”民生普瑞宝牌益 嗜 酸 乳 杆生菌颗粒是拉曼 菌、长双歧公司生产的药品,

46、 杆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等提高天然抵抗力、增强免疫系统肠道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30袋 /39盒的服务和“关爱母葆 婴 益嗜 酸 乳 杆婴、关爱生命”的生菌粉菌冻干粉和黄健宝保健品有限公司的知名乳双歧杆菌、鼠李增强婴儿抵抗力30袋 /盒278智 灵 通品牌,为首批通过糖乳杆菌婴 儿 益国家标准良好生生菌粉产规范国家认证(GMP) 的保健品企业美国葆婴以其高品质的产品、专业免疫力低下、肠道功能紊乱盒装68经营理念在母婴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汉臣氏 12 年坚持母婴健康行业,旗鼠李糖杆菌、罗氏孕妇调理36袋 /198盒下拥有多款母婴乳杆菌营养补充剂汉 臣 氏益 生 菌粉未来可发展方向:学习

47、日本以整肠产品导入市场。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 1995 年前后的日本国内人口结构较为相似:具有25 岁和 50 岁两个人口高峰。(1) 日本:彼时的日本社会已经步入严重的老龄化人口结构,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数 14%以上,社会中坚消费群体为占比 22.6%的 30-60 岁人群。陷入老龄化困境的日本社会约有 10%的人口患有各种各样的成人病,在高福利保障和高医疗条件的社会背景下,陷入初老窘境的中年人群和庞 大的高医疗福利老年群体对于预防或改善消化系统疾病、免 疫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和老年高发病具有极高的消费需求。庞大的健康消费需求促进了日本保健品市场的腾飞。我们发现,日本的保健品市场

48、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2003 年 之前为整肠产品导入阶段,主要特征为市场以益生菌整肠产品占据主导(60%-90%),新批准保健品数量不断增加,保健品整体市场由 1997 年 1315 亿日元上升至 2003 年的5669 亿日元;(2)2003 年之后为产品差异化阶段,这段时 期整体保健品市场增速放缓,减脂、防龋齿、控血糖、降血 压等关注于修复老年病的保健品出现,整肠产品的市场占比 下降到 60%以下,市场日趋成熟。日本保健品市场健骨降血糖 降血脂 降血压 口腔健康减脂益生菌整肠91.4%91.2%81.4%64%58.8%51.1%55.7%图表37:1997-2009 年日本保健品市

49、场由益生菌整肠产品导入图表38:日本市场上的整肠产品(2) 我国:当前,我国 30-60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 21.1%, 仅比 1995 年的日本低 1.5%。数据显示,约 57%的 33-55 岁的中国城市居民有肠胃超龄的问题,我国肠胃药物2015 年市场规模达到 465 亿元,助消化药物市场规模达到 873 亿元,侧面反映我国居民在紧张的城市生活下日趋严重的肠胃问题,我国居民同样被多种慢性疾病困扰。而与日本相比, 我国保健品缺少一款能够引起消费者集中关注的明星爆款 产品来导入市场,建议不妨从整肠产品入手进行导入。5%4%3%2%1%0%1995年日本年龄结构30-60岁人口占比22.6

50、%男性女性5%4%3%2%1%0%2016年我国年龄结构30-60岁人口占比21.1%男性女性图表39:2016 年我国人口结构与1995 年日本人口结构对比图表40:2010-2015 我国肠胃用药市场规模(亿元)肠胃药物助消化药物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益生菌市场未来生存指南差异化与电商化,走在益生菌产业浪潮前端指南之一:消费升级下,差异化的益生菌产品将更受欢迎。以发酵乳制品为例,我国人均可支配的收入提升传导到乳制品消费端表现为居民对乳制品的保健功能与种类多样化提出更高要求,我国乳制品消费即将进入以“档次高、品种多”为特点的成熟期。市场上普通白奶销售受挫, 酸奶、含有活性益生菌的乳饮料销量持续上升,酸奶引申品类中的发酵果蔬汁、发酵植物蛋白饮料等创新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