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讲 岩石与地貌练习教师版1(2012上海卷)(七)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14.图中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以丘陵、平原为主 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以平原、盆地为主 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 B. C. D. 15. 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 山脊、山谷 B. 山脊、山脊C. 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答案】14.C 15.D(2012上海卷)(四)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7.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 地震使海底抬升 B. 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C. 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D. 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8.大洋
2、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 A. 岛弧和海沟 B. 海岭和海沟 C. 海岭和裂谷 D. 岛弧和裂谷【答案】7.C 8.A3图2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答案】D图5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9-l0题。9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 B C D10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答案】9.
3、D 10.C(2012北京卷)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1,回答第13题。2英国(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答案】D【解析】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英国西部海岸位于温带,而珊瑚生长在热带海域;英国地形以低山丘陵、平原为主,地势地平;岛屿面积小,河流短小,温带海洋性气候,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板块的分布、河流的水文特征。2012四川卷)图1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
4、地针叶叶林带。读图回答1-2题。形成图中结构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B. 褶皱弯曲 C. 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答案】1.A 2.B 【解析】1.图中的山体周围为断层崖,表明是断裂上升形成的断块山。2.山寺的位置在丛林之中,A错;由于海拔高,亚热带的山顶可见积雪,B正确;断层山坡度大,不适宜修筑梯田,C错;桑园位于平原区,D错。【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质作用、旅游景观。(2012安徽卷)35(24分
5、)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12分)(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2分)【答案】(1)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2)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
6、增多,林地遭到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断块、洪积冲积平原,从图中断层陡坡范围可知A地、B地分别为断层的两侧,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2)根据材料二中提示“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则这些将被破坏,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湿地减少、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污染
7、、环境质量下降等方面来回答。【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作用、地貌和大规模建设住宅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1年高考题】(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911题。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答案】B【解析】本组题利用青藏铁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图不清楚直接影响学生做题。第9题,该段铁路是上坡,所以铁路不可能沿等高线布线,A不正确。因为该段是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虽然是河谷,冬季河流仍然结冰,B正确。C、D选项做错的同学很
8、多,尤其是选D的多。题干中“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只是说“上坡段某处”在拉萨以北,并没有给出拉萨的位置与北方位所在(有点文字游戏的意思),C、D不正确。10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答案】C【解析】M、N间的堆积物在沟口处,所以是流水从沟里带来的沉积物堆积而成,C正确。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答案】B【解析】如果是防御坡部位崩塌T设施就不建在沟口处,A不正确。T设施相当于个隧道,铁路从下面穿过,让沟里的洪水与泥沙从上面流过,对铁路起到保护作
9、用,B正确。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T设施就与河岸平行,而非与河岸垂直,C不正确。由上面分析,T设施是为了保护铁路而不是为野生动物留下通道,D不正确。(2011年高考江苏卷)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图3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78题。7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地坡度最陡地分布有茶园 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答案】C【解析】地附近的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地位于瀑布上游地区,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是在瀑布的下游位置,地位于低山南侧的缓坡处,根据图中30N,可知该地有茶园。8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450米 5
10、00米 550米 600米【答案】A【解析】该考察线路起点海拔最低点,海拔为(100,200),最高点为地附近,海拔为(500,600),即该该考察线路的高差范围是(300,500),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2011年高考江苏卷)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5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11图5中、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向斜、背斜和断层 断层、向斜和背斜背斜、向斜和断层 背斜、断层和向斜【答案】C【解析】根据岩层弯曲情况和是否断裂并出现位移情况可知,、所对应的地质构
11、造依次是背斜、向斜和断层。12与图6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a图 b图 c图 d图【答案】D【解析】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从图中可知甲侧记录稀疏、乙侧记录密集、从甲到乙越来越密集,则可知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慢,说明在乙侧坡度增大了,为上坡,而在甲地为下坡速度快,即与图6相对应的剖面图是d图。(2011年高考全国卷)读图1,完成1-2题。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地幔【答案】D【解析】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火山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形成的火山岩,岩浆直接来自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12、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答案】C【解析】山体岩石是火山岩,属于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在地球表层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化为沉积岩。(2011年高考北京卷)图1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1题。1.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答案】A 【解析】以景观图为情境,考察地貌成因与旅游知识,较易试题。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或调动旅游景点知识即可作答。(2011年高考北京卷)图6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第8-9题。8
13、.图中( )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 B. 经历了先 侵蚀后沉积过程C. 处底层由下到上市连续的 D.河流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答案】D 【解析】以地质结构示意图为情景,考察地质过程以及地貌对聚落形成的影响(本题有人教版痕迹),思维能力的要求是推理、判断能力。第8题现实的的地质过程应该是距今110万年前,依次形成了四个比较明显的沉积层,后来地层受到挤压上升,形成向斜构造,并伴随断裂发生,沿断裂面左侧继续抬升明显,右侧相对较低区域发育了河流,外力作用以下切侵蚀为主,由于时间相对较长,形成侵蚀宽谷和阶地,在河漫滩处伴随沉积。由于距今2300万年岩层被侵蚀,可以判断河流形成于后,排除A;根据
14、地质过程推断,地应该为先沉积后侵蚀,排除B;处地层由下向上明显分为三层,不可能是连续的,排除C;根据河流流向和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特点,D项正确。9.该聚落(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坐落在河流冲击平原上C.自然景观以落叶林为主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答案】C 【解析】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阶地上,应该是外力侵蚀发生后,排除A、B;河滩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不适宜聚落的发展,排除D。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欧洲北纬50中部应该为落叶阔叶林,故选C。(2011年高考山东卷)图1为我国北方谋取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
15、地质量 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A B C D【答案】A【解析】从景观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处北方,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所以水土流失严重.甲地缓坡可平整土地开垦农田,乙地山麓出口处河流泥沙淤积应疏通河道防止洪涝灾害,丙地陡坡山脊应发展林牧业,丁地冲沟出口处可打坝淤地防止水土流失。4、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I、II B III、IV C I、III D II、IV【答案】D【解析】从图可看出、处是沉积岩层,是外力作用的结构,处是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处侵入岩是内力作用的岩浆侵入活动造成的。(2011年
16、高考天津卷)图4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5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8-9题。8.发生图4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D.地表堆积物较多【答案】B【解析】发生图4所示两种地质现象为滑坡、泥石流,其共同的必要条件是坡度较大的山地,突发地震可以引起滑坡,连降暴雨也可以引起滑坡,地表堆积物多少不是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必要条件,即选B。9.图5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4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四处房屋,位于阳坡(南坡)阳光射入时间长,同时位于山脊处受滑坡、泥石
17、流威胁小,a、c、d三处房屋位于山谷处,易受滑坡、泥石流威胁,所以b处符合要求。(2011年高考广东卷)1.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岩层的弯曲情况,可知乙处是背斜,丙处是向斜,甲处岩层断裂并发生明显的位移,即为断层,所以选B。(2011年高考广东卷)2.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 )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D.上游来沙量
18、减少【答案】D【解析】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注意对关键词“平均冲淤状态”的理解,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就是整体上河流的流水侵蚀强于流水沉积作用,而“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都会导致河流的流量减少、流速变慢,流水的沉积作用加强,D项“上游来沙量减少”,则淤积减少,由淤积转变为冲刷。(2011年高考浙江卷)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图1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3.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
19、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答案】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与分析。学生可以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分布情况,结合实习中观察的情况可以得知溪谷的坡度和溪流堆积物的粒径大小,溪谷的水深和流速也可以测量,但是溪谷的蒸发量和台风的降雨量需要气象站监测得出。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答案】 B 【解析】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溪谷发育地区,故甲和丙为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2011年高考上海卷)(八)右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资颗粒大小不同。19.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20、( )A.100/s B.200/sC.300/s D.400/s【答案】B【解析】考查提取信息能力,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200/s。20。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流速低于该物质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答案】D【解析】考查提取信息能力、河流沉积物的重力分选。【2010年高考题】(2010安徽卷)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为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
21、水”位置。完成下列问题。(1)“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 C 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2)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解析】(1)此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地貌。渭河平原为断裂陷落的地堑。(2)此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强,人们为了要开垦荒地,增加耕地,大量破坏了植被,使得古长安“陆海”不复存在【答案】(1)C (2)A(2010上海卷)(五)地壳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形成了矿物,矿物组成了岩石。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中已经发现9
22、0多种化学元素,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 )A氧、硅 B硅、铝 C铝、钠 D铁、镁(2)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A表面有大量气孔 B具有明显层理构造 C.含有动植物化石 D矿物颗粒定向排列(3)峰林、石芽等地表形态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A变质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解析】此组题考查地壳的物质组成相关知识。元素组成前几位的是氧、硅、铝、铁等。有大量气孔构造的多是岩浆岩;具有明显层理构造,含有动植物化石的多为沉积岩;矿物颗粒定向排列是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峰林、石芽为岩溶地貌,石灰岩溶蚀后产生的地貌形态。【答案】(1)A (2)D (3)D(2010江苏卷)20
23、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啊、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啊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2010年3月以来的冰岛火山灰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1)关键在于熟悉冰岛所在的纬度位置,题干中的“北太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已经有了明确的暗示,但需要说
24、明的是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只要知道这一点,很容易得到答案B.(2)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答案】(1)B (2)A (2010山东卷)图3为某地地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解析】(1)由题图及图例,该地为喀斯特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
25、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一般地,地下岩浆上升涌出,冷却凝固形成岩石。而在石灰岩分布广的地区,地表水沿着岩层裂隙垂直向下溶蚀,并有塌陷发生,成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垂直通道,称之为落水洞。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裂隙状落水洞、竖井状落水洞和漏斗状落水洞等。同时,重力水的堆积是溶洞堆积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可溶性岩的水滴断续的从溶洞顶部落下并不断积累,从而形成绚丽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石钟乳是一种呈倒锥状的岩溶堆积物,大的可达数米,小的只有几厘米,主要是岩溶水沿着溶洞顶部细小的裂隙渗出并在滴水处不断沉淀产生的。它紧紧与洞顶相连,不断向洞底延伸。石笋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积物,主
26、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断沉积的产物,它与石钟乳相对生长,一般呈笋状、塔状和锥状。按照上述形成过程的分析,很容易判断:在图中所示的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先有岩石的形成,然后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形成地下洞穴和暗河,再然后,就是岩溶水滴滴落沉积形成石钟乳和石笋等地下地貌景观,选项D正确。(2)由题图,因该地是喀斯特地貌地区,流水溶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壤土层瘠薄,土壤贫瘠,选项C正确。显然,选项A、D错误。而该地区是石灰岩广布的地区,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说明该地区的岩石为变质岩,选项B错误。【答案】(1)D (2)C(2010北京卷)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
27、,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和 B和 C和 D和(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解析】(1)山脊和山谷:如图所示,山谷和山脊几乎具有同样的等高线形态,因而要从等高线的高程来区分,表示山脊的等高线是凸向山脊的低处,如图中A处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则凸向谷底的高处,如图中B处。因此,由题图,可以判断出是鞍部、是山坡、是山脊、是山脊、是山谷,选项D正确。(2)由题意,题
28、干上讲: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这说明该地区的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质历史上的岩石形成,后来发生地球内部物质的上升运动,岩浆上升涌出侵入到地壳中,形成侵入型岩浆岩(即花岗岩侵入体),后来发生地壳上升运动,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然后是搬运等过程,选项C正确。【答案】(1)D (2)C(2010天津卷)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2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 )A陆地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C海面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2)在学生绘制
29、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海陆变迁与地壳运动。该地区目前为陆地,出现古海蚀地貌,只能说明陆地相对上升,或海洋相对下降。(2)本题考查的是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和作用以及比例尺的含义。地形剖面图作用是反映某条剖面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一般画地形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能够表示出剖面线上的最高和最低值为根据。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反映的
30、起伏状况越明显。【答案】(1)A (2)B(2010浙江卷)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下列问题。“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本题考查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图中乙曲线附近为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挤压形成褶皱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该地区地壳活动活跃,石灰岩受挤压变质成大理岩,故选B。【答案】B(2010安徽卷)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图10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含量分布。完成下列问题。(1)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
31、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2)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A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 C水循环 D岩石圈物质循环【解析】(1)此题考查风力作用与地貌。根据题意可知,北太平洋沉积物应当为风力作用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中纬度盛行西风的结果,所以选C。(2)此题考查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石英粉尘的移动是风力作用的结果,是大气环流的结果。【答案】(1)C (2)A (2010广东卷)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 ) A. 侵蚀一搬运作用 B. 搬运一堆积作用 C
32、. 风化一侵蚀作用 D. 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解析】流水的搬运作用与流速相关,三峡大坝的建设,河流流水落差增大,使三峡大坝附近河床的河水流速增大,搬运能力增强,从而侵蚀颗粒较小的泥沙并将其带走。【答案】A(2010重庆卷)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2)图中甲地多见芽、溶洞等地形,推断可知岩层应为(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3)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解析】(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
33、判断,意在考查学生通过岩层的走向来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在地貌上又是山地,因此属于背斜山。(2)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地貌类型判断岩石类型的能力,石芽、溶洞等属于喀斯特地貌,未知岩层为石灰岩。(3)该题考查植被类型的判断。该地区柑橘广泛分布,柑橘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因此乙地常见的植被类型应该是常绿阔叶林。【答案】(1)D (2)C (3)A【2009年高考题】(2009上海卷)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现象激发了多少探索者为之不懈努力。 (1)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A侵入岩 B喷出岩C变质岩 D沉积岩(2)下列地貌形态中,经过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34、A石林 B沙丘C海蚀柱 DV型谷【答案】(1)D(2)B 【解析】第(1)题,沉积岩是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下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层理构造显著;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风化作用即成化石。第(2)题,石林位于云贵高原,属喀斯特地貌,由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沙丘是风的堆积地貌;海蚀柱是海蚀地貌;“V”型谷是流水的侵蚀下切形成的。(2009江苏卷)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 B C D(2)古生物进入
35、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 BC D【答案】(1)D (2)A【解析】(1)看起来是考昆仑玉的形成过程,审题可知考查的是大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变质作用。(2)在外力的搬运和沉积作用过程中,古生物容易进入,最后形成沉积岩中的各类化石,化石是“记录岩石年龄的文字”,属于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2009北京卷)图4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4,回答(1)(3)题。 (1)图中( )A.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B.丙处侵蚀比对岸强C.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戊处位于背斜谷内(2)岛内最大零售商业点位于甲村,主要形成原因是该村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商业从业人口多 商业组织形式复
36、杂 人口数量大A. B. C. D.(3)在海岛开发过程中,该岛( )A.人口容量主要受耕地资源、矿产资源限制B.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甜菜、香蕉和橡胶C.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开阔,适宜建设深水港D.需要防范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答案】(1)D (2)B (3)D【解析】(1)河流冲积扇分布于河流流出山谷处,乙处为河口三角洲;由图中可以看出丙处为凸岸,泥沙沉积比对岸强;丁处矿床上部覆盖有砂岩,说明曾被侵蚀,天然气不会被保存;戊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2)由图可以看出此岛屿上甲处地形最为平坦开阔,交通便利,居民点多,人口数量较多,对日用商品的需求量大,利于零售商
37、业的发展。(3)由图可以看出本岛地形崎岖,平原面积狭小,而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主要受耕地资源、地形的限制。本区为热带,不适宜种植甜菜。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严重,不适宜建设深水港。热带岛屿多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因此需要加强防范。(2009重庆卷)图3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1)(2)题。 (1)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 )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2)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答案】(1)
38、B (2)C 【解析】甲图是喀斯特地貌景观,在喀斯特地貌区可常见石林、石峰、丛林、石芽、溶洞等。甲地地貌景观以石林、石芽为主。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流水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乙图景观为武陵源风景,外力作用以流水的物理风化作用为主。(2009广东卷)“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所,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
39、流量【答案】(1)B(2)A 【解析】第(1)题,图示河流西岸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明显;东岸为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乙地位于凸岸,应为新近堆积形成,符合“新住处”的情镜。由诗中“桑落洲”“平沙”等可知,该处河流堆积作用显著,多冲积沙洲,位于河流下游。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故河流处等高线应凸向海拔高处,故图示北侧地势较高,河流自北向南流。第(2)题,内力作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故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流向。(2009天津卷)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2.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D物质
40、沉积13.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答案】12.D 13.A 【解析】12.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质地貌,湖泊的地质结构没有变化,不可能是内力作用,只有外力作用中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13.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湖泊消亡引起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09海南卷)图5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5,完成下列问题。(1)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2)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41、)A洪涝 B干旱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3)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答案】(1)A(2)A(3)B 【解析】图中河流为地上河,且湖泊众多,海拔较低,应是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荆江河段地势平缓,河流曲折,排水不畅;上游的泥沙易堆积抬升河床,出现洪涝灾害。(2009上海卷)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A东非大裂
42、谷 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3)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A BC D【2008年高考题】(2008广东卷)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答案】A 【解析】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A项属于植物的风化作用,其余三项都是侵蚀作用形成的。(2008广东卷)下列等高线示意图(图2)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 A. B. C. D.【答案】A 【解析】是新月形沙丘,是山地,是陡崖,是
43、山谷。(2008广东卷)图4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 B. C. D.【答案】A 【解析】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从河流来水方向看,位于河流右岸,受流水侵蚀严重。(2008江苏卷)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读图回答问题。 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答案】B【解析】珠峰海拔高,冰川广布,冰川堆积的碎屑物颗粒大小不一。雁荡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地表径流众多,该处
44、的峡谷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2008上海卷)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图中,陡崖出现在_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2)在图中数码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3)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_性。【答案】(1)背斜 向斜 断层 丙 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该处容易形成断裂,岩石比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 (2) (3)不可逆【解析
45、】第(1)题,不管是从岩层的弯曲方向,还是从岩层的新老关系都可判断甲为背斜,乙为向斜。丙处岩层断裂,属于断层构造,地势陡峭,易形成悬崖。褶皱构造与地形的关系一般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有时候会出现地形倒置现象,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其原因是背斜顶部岩层因受到张力作用易被侵蚀成谷地。第(2)题,三叶虫是古生代早期的生物,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人类出现在新生代。第(3)题,考查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要注意设问中的“不可复生”,再结合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得出正确答案。(2008北京卷)读图5,回答(1)(3)题。 (1)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
46、作用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2)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3)与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地区是A.西欧平原B.湄公河三角洲C.五大湖沿岸D.墨累-达令盆地【答案】(1)D (2)C (3)B 【解析】第(1)题,该景观图中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属于喀斯特地貌中的石芽、石林、峰林等常见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和冲刷作用形成的。
47、第(2)题,喀斯特地貌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都有分布;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地形崎岖,一般交通通达性较差。第(3)题,喀斯特地貌一般降水丰沛,其坝子地带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与湄公河三角洲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西欧和五大湖地区主要为乳畜业,墨累达令盆地是混合农业。【2007年高考题】(2007江苏卷)图3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6.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A.喀斯特地貌景观 B.水文地理景观C.地质地貌景观
48、 D.人文景观【答案】5.C 6. D【解析】5.该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石灰岩在CO2和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而被侵蚀。6.该题考查了景观的分类,景观可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江南园林中的太湖石是人为修建的,因此属于人文景观。(2007上海卷)4.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答案】C【解析】煤是古植物遗体在沉积物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故煤只存在于沉积岩中。(2007上海卷)5.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答案】D【解
49、析】花岗岩属于岩浆中的侵入岩,砂岩属于沉积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2007上海卷)6.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答案】C【解析】三大类岩石都可以转化为岩浆,而岩浆冷却凝固后只能是岩浆岩。(2007北京卷)我国新近在冀东发现储量10亿吨的南堡油田。完成第5题。 5.良好的储油构造一般是A.盆地 B.断层 C.向斜 D.背斜【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对生产、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在找矿、找水、选址等方面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2007山东卷)3.图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 A.处的地表
50、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具体考查地质作用及其地貌形态的判断。处是石灰岩,经过长期的流水侵蚀形成峰林地貌;处是地下溶洞,也是流水侵蚀而成的;处岩层在内力作用下弯曲变形,形成褶皱,该岩层顶部在外力作用下变得波状起伏,之后由于内力作用下陷又重新接受沉积,形成砂页岩层。所以处岩层分界面曾遭受过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等)。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1)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国内轨道检查仪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有线电视野外型光接收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场景模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中国航空票务代理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预测与投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辛醇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空调器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试卷:英语歌曲与童谣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唐代诗人刘禹锡作品鉴赏试题
- 2025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测试题库(含2025年新变化)
- 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护理
- 2025年中国氢气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专题18-地质地貌形成过程(原卷版)
- 综合管理部门车辆安全生产职责模版(2篇)
- 《西游记》讲解学习
- DB33 766-2015 工业气体空分产品单位综合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 办公楼拆除施工方案
-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小升初真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方案
-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团体标准解读与实践 课件
- 手铐的课件教学课件
- 体育场馆消防设施提升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