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 第3课 (超仔细文科)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 第3课 (超仔细文科)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 第3课 (超仔细文科)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 第3课 (超仔细文科)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 第3课 (超仔细文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第3课 宋明理学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开展。一、三教合一1.汉武帝以后2.魏晋南北朝时期3.隋朝时期4.唐朝时期一、三教合一1.汉武帝以后2.魏晋南北朝时期3.隋朝时期4.唐朝时期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一、三教合一1.汉武帝以后2.魏晋南北朝时期3.隋朝时期4.唐朝时期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佛教盛行并外乡化,道教传播广一、三教合一1.汉武帝以后2.魏晋南北朝时期3.隋朝时期4.唐朝时期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佛教盛行并外乡化,道教传播广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一、三教合一1.汉武帝以后2.魏晋南北朝时期3.隋朝时期4.唐朝时期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佛教盛行并

2、外乡化,道教传播广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三教并行政策,儒学受挑战一、三教合一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佛教盛行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佛教盛行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 动乱和战乱时代,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人民精神寄托;佛教盛行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 动乱和战乱时代,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人民精神寄托; 寺院占有大量土地

3、,僧尼不入户籍,可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形成独立的寺院经济;佛教盛行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 动乱和战乱时代,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人民精神寄托; 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户籍,可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形成独立的寺院经济; 佛教为了适应中国而进行自我改造。佛教盛行 白马寺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官修寺院,被尊为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中国第一古刹。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 洛阳奉先寺,建于唐初,

4、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辉。道教在民间传播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佛教盛行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在江南江北广阔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道教在民间传播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佛教盛行 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 道教圣地武当山

5、古建筑群,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儒学本身的缺陷一、三教合一道教在民间传播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佛教盛行儒学本身的缺陷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乏。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那么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一、三教合一道教在民间传播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佛教盛行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一、三教合一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三教合一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

6、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 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三教合一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 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 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三教合一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 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 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隋唐时期,儒学开展进入三教合一时期一、三教合一宋明理学

7、兴起的背景: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3、儒学体系的更新 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穿宇宙自然和人的生存原那么,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理学。三教合一 受佛道的冲击知识点拔 ?三教图?明丁云鹏图中的三教是: _ 、_、_儒 佛 道材料一 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材料二 宋代高僧智园曾经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正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

8、焉。 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开展呈现出怎样的历史趋势?对儒学的开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儒学独尊地位受佛道的冲击,但同时儒学又吸收佛、道精华,使儒学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为儒学的新开展奠定根底,从而重新确立儒学统治地位。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1、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预,学术活泼。 宋代儒家积极参政议政;就算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不低。 宋代科举下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含义:以“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代表人物:“二程、朱熹 朱熹和二程

9、兄弟所谓的“理,既指自然的普遍法那么,也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那么,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他们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用“天人一理的形式来表达,中国上古哲学中“天 的具象地位,开始被抽象的“理所代替。2.理学的含义和代表人物: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1、程朱理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程颐程颢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1、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2主要思想观点A、宇宙观: B、认识论:程颐程颢“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表达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表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客观唯心主义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二程的理学观点北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

10、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用“格物致知的方法来把握“理“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伦即天理朱熹的理学观点南宋:将天理与三纲五常紧密联系 对“格物致知的深化:“物的概念“存天理,灭人欲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1827欧阳厚均重刻。忠孝廉节碑小结: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小结: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小结: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存天理,灭人欲小结: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3.程朱理学

11、的主要思想:4.程朱理学的开展: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依据的教科书明朝初年,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大力推崇,巩固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学术思想影响海外 影响: 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同时又具有和谐意识,崇尚道德,注重气节,讲求自我节制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积极而深远影响。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派。 主要理论著作: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

12、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朝的王阳明开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1.陆九渊的生平:2、陆王心学 “反省内心以求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陆九渊的思想将理学开展到新阶段,号称“心学。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2.陆九渊的思想:3.王阳明的生平: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人。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

13、事事物物,那么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苟此心之存,那么此理自明。“致良知“知行合一4.王阳明的思想: 材料一 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欣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答复:“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王阳明曾经屡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材料一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是怎样

14、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观唯心主义。不合理。镇压农民起义容易,去掉人心中的私欲很难。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影响: 心学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把客观唯心主义开展为主观唯心主义,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理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对中国 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重视主观意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内容相同:“纲常伦纪,即为天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天理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人心主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