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证据法理论基础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1页
第二讲证据法理论基础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2页
第二讲证据法理论基础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3页
第二讲证据法理论基础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4页
第二讲证据法理论基础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 证据法的理论根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吕泽华授课内容引子:1认识论2方法论3价值论4伦理道德论5证据法的认识论根底司法证明是认识活动吗?真实能发现吗?你能分清这几个概念吗?客观真实、法律真实、证据事实和裁判事实?如何理解中国当今的“命案必破?司法证明像考古吗?司法证明是科学实验吗? 法律工作者认识到,诉讼不是也不可能是发现真情的科学调查研究。诉讼中应调查的事项是由诉讼当事人决定的。当事人可能排除科学家会坚持考虑的许多因素。法院没有发现当事人不知道的或未经他们披露的信息渊源的手段。法院必须主要依赖利害关系人提供的信息资料事实审理者只能取得双方当事人有能力并愿意提出的信息。摩根司法证明是一种

2、特殊的认识活动其一,司法证明受证据规那么、法律标准以及其他各种人为因素的制约;其二,司法证明有着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其三,司法证明是认识向证明的转化,认识主体与裁判主体在职能上有别离;其四,司法证明以“证据为据,司法裁判的场域是一个法律的“证据场域;其五,真实并非司法证据的唯一目的。不同的证据法受不同认识论的指导哲学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开展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认识论的根本问题:思维与存在关系: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认识的起源:唯理主义、经验主义和批评主义认识确实实性:独断论、疑心论、批评论与实证论;认识的本质:观念论、实在论与现象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证

3、据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可知论反映论物质论绝对真实相对真实客观真实法律真实程序真实证据事实诉讼证明中的真实 “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恩格斯?反杜林论?推荐阅读书目一著作1.何家弘主编:?证据法学新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1页下2.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743页3.吴宏耀,魏晓娜:?诉讼证明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51页4.陈浩然:?证据学原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727页5.何家弘主编:?

4、证据法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81206页6.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版 7.田心铭:?认识的反思?第十七章第一局部“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二论文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张继成:?对“法律真实和“排他性证明的逻辑反思?,载何家弘主编:?证据法论坛?第二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陈光中、陈海光、魏晓娜:?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兼与误区论、法律真实论、相对真实论商榷?,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陈瑞华:?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载?法学?20011卞建林,郭志媛

5、:?论诉讼证明的相对性?,载?中国法学?20012何家弘:?证明的目的和标准?,载?法学研究?,2001,6 张建伟:?证据法学的理论根底?,载?现代法学?20022江伟,吴泽勇:?证据法假设干根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载?中国法学?20021陈光中:?构建层次性的刑事证明标准?,载?诉讼法论丛?第7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9月版。王敏远:?一句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载?公法?第四卷,王敏远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张卫平:?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何家弘:?司法证明标准与乌托邦答刘金友兼与张卫平、王敏远商榷?,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宋英辉

6、、吴宏耀、雷小政:?证据法学根本问题之思考?,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6期 思考题谈谈你对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物质论对证据法指导意义的理解?谈谈你对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反映论对证据法指导意义的理解?谈谈你对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可知论对证据法指导意义的理解?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者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通。毛泽东方法论司法证明的“桥和“路中东阿拉伯国家流传的内史路丁毛拉(Mulla Nasrudin)审判的故事。方法论的金字塔证据法专门方法论哲学科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

7、法论方法论的体系哲学方法论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一般方法论经验方法论观察法、实验法、模拟法等;理性思维方法论直觉思维法、归纳演绎法、假说方法等;横向学科开展起来的现代方法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概率论等证据法专门方法论取证方法、举证方法、质证方法、认证方法与开示方法等。辩证法与证据法联系与开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的方法“两造具备,师听五辞、“兼听那么明,偏听那么暗;现代的居中裁判、控辩对抗诉讼证明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一点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系统科学与证据法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调论、突变论一信息论与证据法1.证据的信息特征:1证据具有知识的

8、秉性2证据具有不守恒性3证据是量和质的统一4证据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的二重性1948年【美】贝尔 公司研究所的申农发表了?通讯的数学理论?案件发生的信息转移原理 司法证明的证据流程 案件过程中 案件过程中人人信息转移模型 人场所信息转移过程当事人信源当事人、证人信宿案件行为信道现场、关联场所信宿当事人信源案件行为信道获取阶段加工处理阶段反响阶段传输阶段同案犯赃款赃物账款赃物其他涉案工具作案人被害人作案工具犯罪现场证人证人其他知情人同案犯作案人关联场所被害人其他知情人作案工具其他涉案工具犯罪现场关联场所二系统论与证据法1.证据元素、证据子集与证据系统2.证据元素与证据3.证据元素的联系方式1证据元

9、素间的联系直联系逆联系平行联系逆平行联系2证据子集间的联系20世纪30年代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概率论与证据法 “法官所认定案件事实是一种盖然性事实,而非确定性事实。一概率论可用于评断单一物证的证明力案例:1910年法国巴黎大学教授勃泰柴氏Balthaiar的指纹概率统计: 100个指纹细节特征,每个特征包含起、终、分、结四个细节点,共计指纹特征数: 4100=3.251071一个世纪生产的人口以50亿计算,手指数: 5010810=51010出现指纹相同的情形,需要几个世纪: 3.25107151010=6.51060百年此外,DNA的概率统计,手足工枪等痕迹都需要借助概率统计

10、进行证据价值分析。恭如心与“世纪遗产案指纹特征鉴定标准化问题经验法那么与概率论高尔顿为什么并没有实际比对60亿人的指纹,就能断言相同指纹出现概率是1/60亿?同理,为什么科学家无需比对全人类的DNA指纹图谱,就能判定人类的DNA形状几乎是绝对差异性的?法官评断证据证明力靠的是经验、理性的经验法那么概率论的优势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利用数理统计进行司法证明盖然性的推导。二概率论可用于评断一组证据的证明力概率论的乘法法那么抛硬币游戏0.50.5 0.5=0.1254个证据认定事实的联合作用图示事实裁判证据2证据3证据4证据1案件事实二概率论可用于评断一组证据的证明力概率统计根本公式:1.Bayes定

11、理的优势形式:2.Hi是i=1,2,r,一组互不相容且互补的事件,那么有:PrH pE,I PrEH p,I) PrHpI PrHdE,I Pr (EHd ,I) PrHdI PrEHi,IPrHjIPrHiE,I= rj=1PrEHj,I)Pr(HjI)克林斯案件“工程 特征 独立概率A: 一辆黄颜色汽车 1/10B: 胡须较长的男性 1/4C: 头发较长的女性 1/10D: 鬓发较浓的黑人 1/10E: 金发白人 1/3F:一辆气车内同坐不同种族的夫妇 1/1000该案统计概率:ABCDEF=1/12,000,000.请问:你认为本案案件行为人概率统计是否正确?蓝色出租车问题条件:晚上目击

12、出租车绿色:85辆蓝色:15辆目击准确概率:80%目击者认为其看到的是蓝色的出租车问:正确的概率是多少?解答:850.8=68绿、真;850.2=17绿,假蓝150.8=12蓝、真;150.2=3蓝,假绿判断蓝色的正确概率:12/29=41.1%三概率论可用于评断全案证据的证明力“信度理论四概率论可用于评断一方当事人是否有过失的问题“汉德公式The Hand FormulaBPLB:预防本钱;P:概率;L:实际损失的金额案源:利尔德汉德法官和“合众国诉卡洛尔波音公司案注:此外,还有“理性人标准等五概率论可用于解决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实定问题“概率心证说:赔偿数额以损害事实认定的概率为根本,按照证

13、明的程度计算。赔偿额=求偿额事实认定的概率科学运用概率分析的原那么一、证据力合成中的“证据独立性原那么二、消除个体差异原那么三、最大限度搜集证据原那么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传统: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 陈一云,1991融合研究的方法、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研究的方法樊崇义,2004社会调查的方法、系统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分析的方法、继承与创新的方法 陈卫东、谢佑平,2005实证研究方法、价值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社会学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吴丹红,2006价值论 解决争执和查明真相这两个目的,并未给评价法律程序提供可用的标准,因为它们过于笼统。解决争执

14、是全部法律程序法与实体法的目的之一。与纯科学不同,法律的目的并不在于发现真相,并不在于发现全部真相,并不纯粹在于发现真相。这不但代价过高,而且往往与解决争执的目的不沾边。不过,置真相于不顾,照样也能解决争执。武断的命令或抛硬币也可以行之有效地用来解决许多争执。因此,要评价法律程序,需有多种具体目的。迈克尔D贝勒斯Michael D Bayles 证据法中的价值观实体正义 vs 程序正义发现真相 vs 解决纠纷打击犯罪 vs 保障人权司法利益 vs 社会利益批判性思维:证据法会促进真相的发现么促进真相的发现 VS阻碍真相的发现一、司法证明是一种价值权衡的活动权衡的总原那么结合具体国情,确定一个适

15、宜的平衡点,以保证证据立法和司法活动的正当性。平衡点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1取此舍彼所要到达的目的;2被舍弃的价值有无依理性的其他替代方法获取的可能性;3被舍弃的价值没有依理性的其他替代方法获取的可能性时,这种舍弃是否值得。二、法律价值与其他价值的平衡一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二司法公平与经济效率三司法正义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社会观念三、法律价值内部的平衡一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二案件真相与解决纠纷三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案例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弟代姊嫁,姑伴嫂眠。爱女爱子,情在理中。一雌一雄,变出意外。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燃;以美玉配明珠,适获其偶。孙氏子因姊而得妇,搂处子不用逾墙;刘氏女因嫂而

16、得夫,怀吉士初非衔玉。相悦为婚,礼以义起。所厚者薄,事可权宜。使徐雅别婿裴九之儿,许裴政改娶孙郎之配。夺人妇人亦夺其妇,两家恩怨总是风波;独乐乐不假设与人乐,三对夫妻各偕鱼水。人虽兑换,十六两原只一斤,亲是交门,五百年决非错配。以爱及爱,伊父母自作冰人;非亲是亲,我官府权为月老。已经明断,各赴良期。 案例二:“白宫门案件伦理道德与证据法仁、义、理、智、信人格尊严 女性尊严、个人隐私、人格尊重人伦亲情 “亲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忠诚等根本人伦之理 人之常情 经济、平安、职业常理补充阅读1.卞建林:“略论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根底,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11期2.陈瑞华:“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载?法学?2001年第1期3.陈光中、陈海光、魏晓娜:“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4.何家弘:“试论刑事司法与证据制度的价值取向,载?犯罪研究?2001年第1期5.张建伟:“证据法学的理论根底,载?现代法学?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