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_第1页
临汾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汾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临汾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临汾市规划局临汾市规划局二二0(八年四月十日八年四月十日目录目录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第二章第二章建筑用地使用建筑用地使用第三章第三章建筑容量建筑容量第四章第四章建筑间距建筑间距第五章第五章建筑物退让建筑物退让第六章第六章建筑高度和景观控制建筑高度和景观控制第七章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第八章第八章附则附则附录附录1制订依据制订依据附录附录2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附录附录3计算规则计算规则附录附录4离界距离图示离界距离图示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临汾

2、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技术规定、规范,结合临汾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市区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建筑工程。周边农村个人建房及各县(市、区)可参照执行。第三条第三条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详细规划没有作出规定或者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当按照上层次城市规划(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第四条第四条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均须执行本规定。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执行。第二章建设用地使用第二章建设用地使用第五条第五条本市建设用地分类,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第

3、六条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当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按照经批准的上层次规划和本规定(附表一)u1确定建设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执行。凡附表一未列入的用地类别或建设项目,可以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规划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用地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附表一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意见,按法定程序批准后执行。第七条第七条建设项目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总平面图时应先向规划部门申请规划设计条件。建设项目用地面积大于 1 万平米的成片开发地区,按规划设计条件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

4、实施;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建设项目用地面积小于或等于 1 万平方米的用地,应按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已批准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按规划设计条件或本规定要求编制总平面图,经批准后实施。第八条第八条城市重点控制地区或地段、建设用地大于 3 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城市主次干路两侧建筑、中心城区内 11 层以上高层建筑、5000 平方米以上重要公共建筑、规划市区内2 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公共建筑、3 万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建筑、5 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规划交通重点地段、重要位置(如平阳广场和火车站地区)的建筑、交通枢纽、长途客货运站场、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项目须委托编制交通影响

5、分析报告。第九条第九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应当遵守城市规划划定的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黑线、黄线要求。第十条第十条建设用地应整合周边地块形成片区,按片区统一规划建设。除公益性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外,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一)低层居住建筑,建筑基地未达到 500 平方米;多层公共建筑,建筑基地未达到 1000 平方米;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确定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规划部门可予核准建设:(一)邻接土地已完成建设;(二)邻接土地为既成道路、河道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三)因规划街区划分、危旧房屋改造、市政公用设施等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第十一条第十一条新建居住区

6、应同步规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活动空间。第十二条第十二条每个社区拟建居住建筑面积之和大于 3 万平方米, 应配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一所,活动场所的用地面积不得小于 150 平方米(可设置于建筑物架空层内),并配置健身活动设施。健身活动场所用地面积按 3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单位递增,并且宜结合小区绿地、社区文化活动站等配套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第十三条第十三条住宅楼底层严禁设置影响环境质量、居民休息的经营性项目。第三章建筑容量第三章建筑容量第十四条第十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u2(含建筑

7、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应按照城市规划分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关规定执行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由规划主管部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或其他上层次规划,并结合现状情况、服务区位、交通区位、环境区位、土地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后确定。第十五条第十五条建设用地面积大于 1 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严格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论证、评审、核定后批准实施;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二)多层居住建筑、三)高层居住建筑,建筑基地未达到 2000 平方米;四)高层公共建筑,建筑基地未达到 3000 平方米。第十六条第十六条建设用地面积小于或等于 1 万平方米的高、 多层居住建筑用地和高

8、、 多层公共建筑用地,其建筑容量指标在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已确定的,应按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执行。第十七条第十七条对混合类型的建设用地, 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划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设用地和综合楼用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指标。第十八条第十八条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技术规范、规定严格执行。第十九条第十九条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 在地块内临街增加开放的公共绿地公益性公共建筑配套设施和公共市政配套设施(如公共厕所、环

9、卫设施等),每增加一平方米绿化用地或设施用地, 并按规划要求建设, 在其本次开发建设项目中可以允许增加十平方米建筑面积奖励。第二十条第二十条在原有建设用地范围内,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达到或超出规定值的建筑物,一般不得在原有用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用地范围内原有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未超出其规定值,但其扩建、加层对原有空间布局有不良影响的也不得建设。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建筑物之间因公共交通需要,架设穿越城市道路的空中人行廊道的,应报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廊道的净宽度不大于 6 米, 廊道下的净空高度不小于 5.5 米;但穿越宽度小于 16 米且不通行公交车

10、辆的城市支路的廊道下的净空高度可不小于 4.6 米。廊道内不得设置商业设施。凡符合前款规定的廊道,其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范围。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建筑物架空层没有任何形式的围合,用作停车、绿化、居民休闲等公共用途的,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容积率。建筑物的架空层面积不得计入绿地。第四章建筑间距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建筑间距的确定应当综合考虑日照、消防、环保、管线敷设、国家安全、建筑保护、卫生以及土地合理利用等因素。在已批准的详细规划地区,应当按照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间距执行;在未编制详细规划或详细规划未经批准的地区按本章规定执行。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11、住宅建筑间距应符合不低于大寒日日照 2 小时的标准要求, 其中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 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 1 小时的标准要求。 以下两种情况除外:(一)、对已建成住宅,相邻新建建筑其侧向间距已满足本章相关规定要求时对已建成住宅不再作日照分析。(二)(二)、对新建建筑由于建筑布局和建筑艺术处理的需要,局部不能满足日照标准的住宅,不再作日照分析。住宅建筑间距除满足以上日照标准要求,并应符合以下规定要求:(一)、多、低层住宅间距1、多、低层住宅建筑平行布置主朝向为南北向时,其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 1.2 倍(旧城区 1.1 倍)主朝向为东西向时,其间距小不于影响日照的建

12、筑物高度的 1.1 倍。2、多、低层住宅建筑垂直布置最小控制间距多层为 13 米,低层为 4.5 米。垂直布置的多、低层建筑山墙宽度必须小于等于 13 米;大于 13 米的其间距按照平行布置的间距要求控制。3、多、低层住宅建筑并列布置的间距山墙最小控制间距多层为 6 米,低层为 4.5 米,并应同时满足消防及通道的要求。山墙开有卧室窗的,其山墙间距应适当加大。4、多、低层点式住宅次要朝向有卧室窗的,其间距按主朝向间距要求控制。5、中高层居住建筑布置方式朝向为南北向平行布置的,按第本条规定执行,其余方式按第二十五条规定执行。6、多、低层住宅对角布置时,其对角最小控制距离按并列布置间距控制。(二)

13、、高层住宅与高、多、低层住宅的间距1、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平行布置时最小控制距离不得小于下表所列值:高度(米)主朝向24VHV4040VHV6060VHV100南北向354045东西向253035u32、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垂直布置时最小控制距离不得小于下表所列值:高度(米)24VHV4040VHV6060VHV100最小距离182025垂直布置的高层住宅山墙宽度应小于等于 16 米, 大于 16 米时其间距按平行间距要求控制。3、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并列布置时最小控制距离不得小于下表所列值:高度(米)24VHV4040VHV6060VHV100板式山墙最小间距151820塔式山墙最小间距18202

14、54、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对角布置时,对角最小控制距离按并列布置间距控制。5、高层住宅与多、低层平行布置(1)主朝向为南北向时,高层住宅位于南侧时,其最小控制距离按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平行布置规定控制;位于北侧时其最小控制距离为 18 米。主朝向为东西向时,高层住宅同东(西)侧多、低层住宅最小控制距离 18 米。6、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垂直布置时最小控制距离 15 米。7、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并列布置时,山墙间距不少于 13 米并同时满足消防要求,山墙有卧室窗户的应适当加大。8、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对角布置时,对角最小控制距离按并列布置间距控制。建筑高度大于 100 米的高层住宅与各种层数住

15、宅的最小控制距离由规划部门具体核定。9、当被遮挡居住建筑有局部不能满足日照要求时,经与受影响方协商同意,可不考虑遮挡因素,但行统一建设的居住建筑除外。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低层独立式住宅应符合不低于大寒日日照 3 小时的标准要求, 且南北向最小间距为 13 米,东西向最小间距为 9 米。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的生活用房和大中小学教学楼应符合不低于冬至日照 2 小时的标准要求;幼儿园、托儿所的生活用房和教学用房应符合不低于冬至日照 3小时的标准要求。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非住宅建筑与住宅建筑的间距(一)、非住宅建筑位于住宅建筑南、东(西)侧时,其间距要求按第二十四条规定控

16、制;(二)、非住宅建筑(第二十六条所列非住宅建筑除外)位于住宅北侧时其间距要求按第二十八条规定执行。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非住宅建筑(第二十六条所列非住宅建筑除外)间距要求可参照住宅建筑间距要求适当减少,具体指标由规划部门核定。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间距(一)、当两栋建筑夹角小于等于 45 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平行布置的间距要求控制。(二)、当两栋建筑夹角大于 45 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垂直布置的间距要求控制。第三十条第三十条当相邻建筑所处场地有地形高差时,其建筑间距要求应增加(或减去)地形相对高差。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住宅建筑底层为商业、车库等非住宅用房时,日照影响分析以住

17、宅层的窗底标高为基准。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违法建筑、 临时建筑以及已办理拆迁手续的拟搬迁住宅建筑不视为被遮挡日照建筑,其间距由规划部门核定。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被遮挡日照建筑只考虑主要朝向, 当建筑物朝向的角度超过有效日照时间所规定的角度范围的不进行日照影响分析。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本章规定以外的建筑类型和布置形式的建筑间距由规划部门具体核定。第五章建筑物退让第五章建筑物退让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沿建筑用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渠)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文物、绿地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应符合消防、防汛交通安全要求外,并同时符合本章规定。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沿建筑用地边界建筑物,

18、其离界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但离界距离小于消防要求时,应按消防要求控制。(一)、相邻建筑双方各自从建筑用地界线起计算离界距离,离界距离不小于本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间距的一半控制,其最小控制距离不得小于下列表 1 所列值。表 1:文教卫生建筑住宅建筑非住宅建筑主要朝向低层653多层97.56高层181512次要朝向低层3.53按消防要求控制多层4.54.5按消防要求控制高层1099(二)、界外为住宅建筑,除须满足第一项离界距离规定外,须同时满足第四章的有关规定要求。(三)、界外为公共绿地的,各类建筑的最小离界距离为 3 米。(四)、地下建筑物的最小离界

19、距离为 3 米。(五)、低层独立式住宅,最小离界距离主要朝向 6.5 米,次要朝向为 4.5 米(六)、多、低层住宅次朝向宽度大于 13 米、高层住宅次要朝向宽度大于 16 米时,离界距离按主朝向控制。(七)、围墙经双方相邻产权单位协商同意后可不退地界。(八)、在符合日照标准的前提下经双方相邻产权单位协商同意后离界距离可适当减少,由规划部门具体核定。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除经详细规划另有规定的, 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最小控制距离不得小于下表所列值:表 2: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L60I60L40140L2525L151H24 米865524 米 VH40 米

20、12108640 米 VH60 米181512860 米 VHL15HL25HL40H60HV100 米(一)、建筑临两条(含两条以上)道路时,按较宽的道路规划红线宽度控制高度。(二)、建筑临接或其面前道路临接广场、河、(渠)道、电力线保护区、绿化带的在控制高度时,可将广场、河、(渠)道、电力线保护区、绿化带二分之一宽度计为道路规划红线宽度。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下列建筑物的地上层数设定:无电梯的住宅不应超过六层;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托儿所幼儿园教学、生活用房不应超过三层。第五十条第五十条多层住宅长度不宜超过 80 米,高层住宅长度不宜超过 60 米。第五十一条第五十

21、一条沿城市道路、建设用地的围墙宜用绿篱、透空围栏等形式,其高度不宜超过 1.8米。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主次干路两侧的建筑应符合景观要求,不得临街布置有碍市容观瞻的烟囱、锅炉房等建(构)筑物。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沿街建筑立面要全面装修、粉刷,其装修标准、装饰材料、色粉、格调及所要设置的牌匾、楹联、霓虹灯等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报规划部门批准后实施,装饰面应及时清洗、换新。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沿街建筑物不准擅自改门、 改窗、 掏孔、 挖洞; 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物造型和立面。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五条各类建筑用地内的绿地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以下称绿地率)

22、必须与建筑项目同时实施,一并交付使用。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六条建筑基地内的公共绿地面积在居住区内组团不少于 0.5m?/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 1m?/人,居住区(含小区域组团)不少于 1.5m/人,人,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 70%;在医疗、卫生、体育和教育科研用地中应符合有关专业的规定;在其他类别用地中应不少于总用地 5%。建设项目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 35%,旧区改建不宜低于 30%。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位于旧区改建的建筑基地确实难以达到本章规定要求的,经市规划部门和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管理部门同意,可将屋面地栽绿地面积(每块不得小于 100 折算成地栽绿地面积,其折算公式

23、如下:F=MxN式中:F地面绿地面积,M屋面地栽绿地面积,N有效系数(见表 4)表 4:屋面标高与基地面的高差(米)有效系数(N)HS1.50.71.5VH5.00.55.0VH120第五十八条第五十八条各类建筑均须按下列表 5 所列指标设置相应的机动车停车场:表 5:建筑物性质及分类配建单位建议机动车配建最低指标住宅别墅车位/户1.5建筑住宅车位/100 建筑面积0.8办公机关办公车位/100 建筑面积1建筑商业办公车位/100 建筑面积1旅馆、商业场所车位/100m?建筑面积1市场批发交易市场车位/100m?建筑面积1农贸市场车位/100m?建筑面积0.15-0.20餐饮、娱乐、服务健身车

24、位/100m?建筑面积3医院市级及以上医院车位/100m?建筑面积0.5市级以下医院车位/100m?建筑面积0.4博览建筑图书馆车位/100m?建筑面积0.5博物馆、展览馆车位/100m?建筑面积0.2市郊车位/公顷5.0体育场馆车位/100 座位1.5-5交通建筑火车站车位/年高峰日 1000 旅客2.2汽车站车位/年高峰日 1000 旅客2.2机场车位/年高峰日 1000 旅客2.2影剧院省市级影剧院车位/100 座位5普通影剧院车位/100 座位4第五十九条第五十九条非机动车停车场按有关规定设置。第八章附则第八章附则第六十条第六十条本规定所称日照影响分析,应同时注意以下要求:1、居室是指

25、卧室、起居室(也称厅)。2、高层建筑的主楼和裙楼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商业除外)。3、居住建筑受高层建筑遮挡的,其日照分析应对新建高层建筑和原有高层建筑遮挡日照产生的影响,进行叠加分析;同时还应对其周围方案经规划管理部门审定的,但尚未建设的高层建筑遮挡日照产生的影响,进行叠加分析。日照叠加分析的先后次序以设计方案的批准日期为准。4、一户住宅的主要朝向有两个以上居室受遮挡的,最少应有一个居室满足日照时间规定。5、一个居室有几个朝向的窗户的,以主要朝向的窗户作为日照范围,其他朝向的窗户不计;居室有转角直角窗户的,以主要朝向的窗户作为日照范围;居室有转角弧形窗户的,按圆弧的角平分线划分为两个朝向,

26、并以其中主要朝向作为日照的范围。6、对日照分析计算结果有异议,以市规划局备案的电脑日照分析软件分析计算结果为准。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一条本规定是实施临汾市旧城区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和临汾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的具体技术规定,违反本规定可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处罚。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二条本规定由临汾市规划局负责解释。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三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录 1制订依据制订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四、临汾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五、临汾市旧城区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六、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规划管理的决定附录 2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一、城市规划重点控制地区地段:(一)、中心城区:向阳路以南,五一路以北,迎春街以西,西城墙以东围合区域。(二)、城市重点控制地段):位于中心城区的平阳街以西、解放路两侧、鼓楼大街以东、五一路两侧。二、主干路:指规划红线宽度大于 40 米的道路。三、低层建筑:指高度小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