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政治_第1页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政治_第2页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政治_第3页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政治_第4页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政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纲考向概览考纲概览考纲概览考向定位考向定位1.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收入分配方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收入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的维护。社会公平的维护经常式和社会公平的维护。社会公平的维护经常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2.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

2、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聚焦于分配方式和维护考查的重点,选择题聚焦于分配方式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材料题多立足生产、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材料题多立足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维分配、消费的关系,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 (如银行存款、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有价证券) )和不动产和不动产( (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如房屋、车辆、

3、收藏品等) )所获得的收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现在统计中常用的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由四部分构成,按照占比大小分别分构成,按照占比大小分别 是:工资性收入(工资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在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人均可支配收入入”中以中以“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

4、入”为主,大约占到为主,大约占到70%70%左右。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位置较小,占比大约在财产性收入占比位置较小,占比大约在2%2%左右。左右。 1 1、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工资等)(工资等) 68.9% 68.9% 2 2、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收入11(养老金等)(养老金等)22.8% 22.8% 3 3、经营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商业买卖收入等) 6.4% 6.4% 4 4、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1.1.9% 9% 1 1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必然性必然性: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

5、共同富裕的体现。现共同富裕的体现。1 1社会公平社会公平(1)(1)社会公平的体现:合理的社会公平的体现:合理的_。(2)(2)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_,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基本生活需求。2 2社会公平的维护社会公平的维护(1)(1)坚持和完善坚持和完善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制度保证。主干梳理相对平等

6、相对平等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合作探究】材料一:近十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在国民收入中比重在国民收入中比重19981998年年20032003年年20072007年年国家收入国家收入17.5%17.5%22%22%35.5%35.5%企业收入企业收入14%14%17.517.524.5%24.5%居民收入居民收入68.5%68.5%60.5%60.5%40%40%美国美国德国德国英国英国中国中国58.31%58.31%53.84%53.84%55.27%55.27%12-16%12-16%材料二:各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2000年)1、上图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7、2、(1)实现公平的重要举措就要增加居增加居民收入,民收入,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比重,努力,努力实现实现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同步。居民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降低上表说明什么分配问题?2.2.在初次分配领域,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政府可在初次分配领域,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以采取的措施: :提高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增加社会保障范围和力度,增加社会保障范围和力度,运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和贫富差距运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和贫富差距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A A B

8、 B C C D D D3企企业必须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建立业必须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这体现了常增长机制。这体现了(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进一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进一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答案C1. 什么是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的主要特点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

9、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是再分配的一种手段。2. 转移支付的分类转移支付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转移支付一般转移支付: :主要是对地方的财力补助,不指定用途,地方可自主主要是对地方的财力补助,不指定用途,地方可自主安排支出。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支出。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目的是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此类转移。此类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由接受拨款的政府自主安排使用,支

10、付不规定具体用途,由接受拨款的政府自主安排使用,目的是弥补财目的是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公共服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国一般性转移支付从。中国一般性转移支付从19951995年起实施,原称之为过渡年起实施,原称之为过渡期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按照公平、公正,循序渐进和适当照期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按照公平、公正,循序渐进和适当照顾老少边穷地区的原则,主要参照各地标准财政收入和标准财政支出的顾老少边穷地区的原则,主要参照各地标准财政收入和标准财政支出的差额及可用于转移支付的资

11、金数量等客观因素,按统一公式计算确定差额及可用于转移支付的资金数量等客观因素,按统一公式计算确定。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 :主要服务于中央的特定政策目标,地方政府应当按照主要服务于中央的特定政策目标,地方政府应当按照中央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中央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 名词点击物质生产部门(企业、公司)生产的财富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居民收入初次分配政府1、税收(个人所得税)2、财政支出(社会保障)3、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再分配税收等工资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是政府(主体)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内继续进行的分配。利润国民收入的分配技术、

12、管理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分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分配,本着谁参与生产,谁分配的原则,初次分配形成三部分收配,本着谁参与生产,谁分配的原则,初次分配形成三部分收入,即个人、国家和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入,即个人、国家和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主要由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范,不直接干预。再分配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

13、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节手段进行。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区分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区分初次分配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再次分配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社会救济) 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保护合法收合法收入,入,增加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调节过高收入过高收入,取缔取缔非法收入非法收入转移支付转移支付 3 3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_,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公平是提高经济

14、效率的_。(2)(2)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_的关系,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反对既要反对_,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_;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奉献精神奉献精神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保证保证物质前提物质前提考纲考向概览考纲概览考纲概览考向定位考向定位 1.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财政收入与支

15、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2.财政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障。3.3.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作用。4.4.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人;依法纳税 1. 1.从知识的考查看:围绕经济平稳从知识的考查看:围绕经济平稳发

16、展,重点考查财政和税收作为宏观发展,重点考查财政和税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考查调控手段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考查频率最高的为财政的作用和税收的作频率最高的为财政的作用和税收的作用。用。2.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多聚焦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多聚焦于财政政策、财政作用、税收的特点于财政政策、财政作用、税收的特点、个人所得税。材料题主要立足分配、个人所得税。材料题主要立足分配与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关系,考查财与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关系,考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政和税收的作用 高考复习策略1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凸显了一对关系、两

17、个方面、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凸显了一对关系、两个方面、三项作用和四种行为。一对关系就是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明确三项作用和四种行为。一对关系就是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明确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两个方面是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两个方面是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三项作用即财政的三项作用。四种行为是指违反税法的方面。三项作用即财政的三项作用。四种行为是指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四种行为。2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单元主要强调收入与分配,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单元主要强调收入与分配,财政属于国家参与分配的重要形式,所以立足社会公平的维护,财政属于国家参与分配的重要形式,所以立足社会公平

18、的维护,必须把握财政、税收在维护社会公平中的作用。立足整个教材,必须把握财政、税收在维护社会公平中的作用。立足整个教材,我们必须围绕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认识财政、税收与生产我们必须围绕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认识财政、税收与生产的关系,财政、税收与消费的关系,财政、税收与宏观调控的的关系,财政、税收与消费的关系,财政、税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关系。3 3本课时的主线是财政作用的发挥,所以复习中我们必本课时的主线是财政作用的发挥,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结合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结合“两会两会”财政收支计划,分析财财政收支计划,分析财政的具体作用。结合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与居民收入增长政

19、的具体作用。结合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认识国富与民富的关系。结合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收幅度,认识国富与民富的关系。结合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收政策的调整,认识税收的作用。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特政策的调整,认识税收的作用。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特别是促进经济发展与关注民生方面,认识财政、税收在经济平别是促进经济发展与关注民生方面,认识财政、税收在经济平稳运行与关注民生、实现社会公平中的作用。稳运行与关注民生、实现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1 1财政财政 (1) (1)含义:国家的含义:国家的_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

20、的两个方面。 (2) (2)本质:一种本质:一种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关系。关系。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 2财政的作用财政的作用主干梳理收入和支出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含义:财政的主体:财政的目的:财政的实现:财政的本质:填写以下内容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国家预算与决算国家参与社会分配(分配关系) 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财政部财政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报告上一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上一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下一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下一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审查批准审查批准决算决算预算预算国家的决算要向全国人国家的决算要向全国人大汇报以大汇报以接受审

21、查监督接受审查监督国家的预算要由全国人国家的预算要由全国人大批准才具有法律效力大批准才具有法律效力(2)实现过程: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_;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_。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这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拓展性讲解: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的区别与联系拓展性讲解: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的区别与联系国家预算国家预算国家决算国家决算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的区别与联系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区别:(1)(1)含义不同含义不同。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法定程序。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决算是上一年审

22、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决算是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2)(2)地位和作用不同地位和作用不同。预算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的起始阶段,是国家财政的一定时期财政分配的起始阶段,是国家财政的主要主要环节环节,预算可以对收入和支出加以控制,以实现国,预算可以对收入和支出加以控制,以实现国家的职能;而家的职能;而决算决算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过程的终结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过程的终结阶段,它可以检验预算的科学性,检查预算的完成阶段,它可以检验预算的科学性,检查预算的完成情况,总结一年经济工作的得失成败。情况,总结一年经济

23、工作的得失成败。联系:联系:两者共同构成了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是两者共同构成了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都可以成为国家宏观调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都可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预算是决算的前提,决算又是对预算的控的手段。预算是决算的前提,决算又是对预算的检验和评价,二者相辅相成。检验和评价,二者相辅相成。(1)(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质保障。谈谈材料反映了财政具有什么作用?谈谈材料反映了财政具有什么作用?4 4、财政的巨大作用、财政的巨大作用(2)(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

24、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国家财政是基础设施行业建设的主要支持力量国家财政是基础设施行业建设的主要支持力量) )个体不愿投资个体不愿投资(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支持国家财政支持改善资源配置改善资源配置(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投资风险大投资风险大资金投入大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建设周期长利润不高利润不高行业特点:行业特点:经济(_)经济(_)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过热滞缓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

25、(通货紧缩)扩张性财政政策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抑制总需求, 稳定物价稳定物价刺激总需求,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拉动经济增长长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如何判定财政的作用如何判定财政的作用1.1.凡是财政凡是财政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和改善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就属于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民生活条件的就属于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2.2.凡是财政加大对凡是财政加大对基础设施、大型工程,支持基础设施、大型工程,支持农村和区域发展的、加大科研投入农村和区域发展的、加大科研投入就属于促进就属于促进

26、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3.凡是凡是稳定物价、调节市场需求稳定物价、调节市场需求的就属于促进的就属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规律方法规律方法】 判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具体方法判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具体方法判定依据判定依据判定方法判定方法主体主体实施实施主体主体是国家就是财政政策,如果实施主体是是国家就是财政政策,如果实施主体是银行银行就是货币政策就是货币政策手段手段通过财政和税收调节属于财政政策,如果通过利率和通过财政和税收调节属于财政政策,如果通过利率和存贷款准备金率调节,则属于货币政策存贷款准备金率调节,则属于货币政策货币量货币量如果导致市场流

27、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属于扩张性的财如果导致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如果导致市场流通中的货币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如果导致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属于从紧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量减少,属于从紧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目标目标制定者制定者手段手段分类分类 联系联系区别区别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经济手段经济手段积极的财积极的财政政策政政策从紧的财从紧的财政政策政政策宽松的货宽松的货币政策币政策从紧的货从紧的货币政策币政策减少税收减少税收 增加财政增加财政或经济建设或经济建设支出支出 增增加国债发行加国债发行量量刺激需求刺激需求, ,降降低失业率

28、低失业率, ,拉拉动经济增长动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增加税收 减少财政减少财政或经济建设或经济建设支出支出 减减少国债发行少国债发行量量抑制总需求抑制总需求, ,稳定物价,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给经济降温下调银行存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贷款利率 下调存款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上调银行存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贷款利率 上调存款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备金率 减少减少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刺激需求刺激需求, ,降降低失业率低失业率, ,拉拉动经济增长动经济增长抑制总需求抑制总需求, ,稳定物价,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给经济降温国家财政部(政府)国家财政部(政府)中央银行中央银行都是经济政策,都

29、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起积极的作用。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起积极的作用。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 发行国债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发行国债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因为国家发行国债目的在于弥补财政赤字,策,因为国家发行国债目的在于弥补财政赤字,增加支出,意味着国家财政向市场投放的货币增加支出,意味着国家财政向市场投放的货币量加大。量加大。一、财政收入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2、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90%9

30、0%以上以上基本形式国有企业内债、外债服务收费、罚没国家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收入= =社会财富总量社会财富总量分配比例分配比例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影响: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国家国家企业企业个人个人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根根叶叶源源流流根深才能叶茂,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源远才能流长。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基础性的的。我国1990-2010年GDP及财政收入增长对照表把蛋糕分好制定合理分配政策 (兼顾国家、企业、个人)分配政策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收入不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提高财政收入过多不利

31、于财政增加财政收入过少不利于企业发展不利于个人收入的增加降低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调控力度不利于财政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行政管理、国防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财政收支关系:财政收支关系:收大于支收大于支支大于收支大于收收支相等收支相等财政盈余财政盈余财政赤字财政赤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42财政收支关系财政收支关系含含 义义影影 响响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盈余或略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有赤字财政资金得到了比较财政资金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运用充分的运用,能,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财

32、政盈余财政盈余收入大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意味着财政资金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对经济建设和发展不利对经济建设和发展不利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支出大于收入支出大于收入财政赤字可能财政赤字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引发通货膨胀,不利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但但在在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缓慢的情的情况下,况下,适当扩大财政赤字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则不会引,则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通货膨胀。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增长。要辩证地看要辩证地看 影响: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影响: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供求平衡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及其影响财政

33、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及其影响1 1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含义主干梳理概念概念税收是国家为税收是国家为_,凭借其,凭借其_,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理理解解税收的目的税收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实现国家职能凭借的力量凭借的力量国家政治权力国家政治权力 税收与财政的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关系税收是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财税收是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实现其职能实现其职能政治权力政治权力 2. 2.税收的特点税收的特点理解理解税收的主体税收的主体国家国家税收的依据税收的依据税法税法税收的本质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一种分配关系税收的基本含义

34、税收的基本含义主体主体目的目的凭借凭借依据依据特点特点地位地位国国家家为实为实现国现国家的家的职能职能政政治治权权力力法法律律无无偿偿取取得得财政收财政收入的基入的基本形式本形式强制性强制性无偿性无偿性固定性固定性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强制性无偿性无偿性固定性固定性区别区别国家凭借政治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纳税人必须依法必须依法纳税纳税,否则将受否则将受法律制裁法律制裁, ,税务机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关必须依法征税国家取得税收收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出任何代价国

35、家在征税之前就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规定了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和和征征收税额之间的数量比收税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例,不经国家有关部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联系联系税收的强制性决定了税收的无偿性,而税收的强制性又是无税收的强制性决定了税收的无偿性,而税收的强制性又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的固定性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的固定性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 税收的强制性,并不否认纳税人对税收的监督权利;税收的强制性,并不否认纳税人对税收的监督权利;税收的固定性,并不是说税收是永恒不变的,根据经济发展形税收

36、的固定性,并不是说税收是永恒不变的,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势,税率、征收对象税率、征收对象等是不断调整的;等是不断调整的;税收的无偿性,并不是说纳税人毫无收益,国家征税的税收的无偿性,并不是说纳税人毫无收益,国家征税的目的在目的在于用之于民。于用之于民。3、我国税收的种类、我国税收的种类流转性流转性资源税资源税所得税所得税财产税财产税行为税行为税 营业税(营业税(Business taxBusiness tax),是对在中国境,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37、。的一种税。 增值税(增值税(value-added taxvalue-added tax), ,是以商品(含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读一读增值税增值税 个人

38、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征税对象征税对象 纳税人纳税人 计税方法计税方法 生产经营中的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增值额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出口货物的劳务及进出口货物的单单位和个人位和个人 比例税率比例税率为为17%17%特特 点点 避免重复征税;防止避免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业的偷漏税行为作作 用用 促进生产专业化,体促进生产专业化,体现公平竞争;保证财现公平竞争;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个人所得额个人所得额 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

39、年,从我国境内外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 超超额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越低,税率越低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公平的有效手段 级数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40、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 %)1 1不超过不超过15001500元的元的3 32 2超过超过15001500元至元至450045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10103 3超过超过45004500元至元至90009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0204 4超过超过90009000元至元至3500035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5255 5超过超过3500035000元至元至5500055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0306 6超过超过5500055000元至元至800008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5357 7超过超过800008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4545工资、薪金所得超额累进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超额累

41、进税率表(注:指个人月工资、薪金所得减去(注:指个人月工资、薪金所得减去35003500元以后的余额)元以后的余额)“营改增营改增”的改革背景的改革背景 19941994年确立了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并存的货物年确立了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并存的货物和劳务税税制格局。和劳务税税制格局。 增值税与营业税是我国两大主体税种。增值税与营业税是我国两大主体税种。20122012年年,我国增值税和营业税合计征收约,我国增值税和营业税合计征收约4.24.2万亿,占万亿,占总税收的比例超过总税收的比例超过四成四成。 营业税营业税以交易额征税,抑制市场交易规模,且以交易额征税,抑制市场交易规模,且存在重复征税弊端,目

42、前世界仅有很少国家采存在重复征税弊端,目前世界仅有很少国家采纳。纳。 增值税增值税以增值额征税,消除重复征税、促进专以增值额征税,消除重复征税、促进专业化方面有优势业化方面有优势,从,从19541954年首次使用,到目前年首次使用,到目前已有已有170170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举个简单的例子,甲厂生产的商品由两个部件组成,售价为举个简单的例子,甲厂生产的商品由两个部件组成,售价为100100元,营业税税率为元,营业税税率为5%5%,它的税负本应该为,它的税负本应该为5 5元。但如果在元。但如果在实际生产中,该商品的两个部件分别由乙厂和丙厂生产,售实际生产中,该商品的两个部件分别

43、由乙厂和丙厂生产,售价分别为价分别为4040元和元和3030元,那么甲厂在购进这两个部件时,乙厂元,那么甲厂在购进这两个部件时,乙厂和丙厂就分别缴纳过和丙厂就分别缴纳过2 2元和元和1.51.5元的营业税,而甲厂最终以元的营业税,而甲厂最终以100100元的价格销售它的商品时,还需再缴纳元的价格销售它的商品时,还需再缴纳5 5元营业税。那么元营业税。那么,这种商品的实际税负就为,这种商品的实际税负就为8.58.5元,实际税率为元,实际税率为8.5%8.5%,远高,远高于于5%5%的法定税率,这就是营业税带来的重复征税的结果。的法定税率,这就是营业税带来的重复征税的结果。有网友晒出个人账单:“月

44、收入1万元,要缴14%个税,12%公积金,8%养老保险,4%医疗失业险,总共是3800元;如果你拿出所余的6200元全部消费,还需要为你消费的商品买单17%增值税及28%各种杂税共计2800元,所以这明税和暗税相加,一个月赚1万的人,你相当于只实赚3400元的小头,那大头的66006600元元全都向政府交了税月入万元月入万元“最高最高”税负多税负多少少1.1.认识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认识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1)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属于财政:税收属于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收入的主要来源

45、,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发展过冷,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发展过冷,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会总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2)(2)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引导居民合理消费: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消费: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通过调节税收,比如:观念和消费行为,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通过调节税收,比如:对奢侈品消费征税、征收白酒税等,可以调节居民消费行为。对奢侈品消费征税、征收白酒税等,可以调节居民消费行为。要点探究(3)(3)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护社会公平。(4)(4)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通过调节增:政府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型社会的建设。 (重庆卷)某同学为了研究烟草费税的控烟效果,选择基本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地进行比较,甲地在时进行了提高烟草消费税的试点,乙地未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