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1页
高三复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2页
高三复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3页
高三复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4页
高三复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纲要求:考纲要求:“一五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大跃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过渡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年年社会主义建设起步社会主义建设起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年 经济建设曲折发展经济建设曲折发展 “文革文革”十年:十年:19661976年年 国民经济的劫难国民经济的劫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年至今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国民经济腾飞国民经济腾飞建国后历史分期建国后历史分期复习备考策略复习备考策略(1)把握一条主线,两个时期把握一条主

2、线,两个时期。本单元的主线是中国特色社。本单元的主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两个时期,一是毛泽东为首的党的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两个时期,一是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19491976年年),这一时期的探索既有,这一时期的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曲折的教训,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成功的经验,也有曲折的教训,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正确地对待挫折与问题,吸取经验教训。二是题,正确地对待挫折与问题,吸取经验教训。二是1978年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探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探索,复习这一时期

3、的核心是抓住改革开放这一主线,对内改索,复习这一时期的核心是抓住改革开放这一主线,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革,对外开放。(2)近几年高考考查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近几年高考考查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其中考查的重点围绕着农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其中考查的重点围绕着农业、农村问题。业、农村问题。 复习重点可以从工业化,经济体制变动等角度展开。复习重点可以从工业化,经济体制变动等角度展开。 中国不可能走由家庭手工业中国不可能走由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近代近代机器工业这一正常发展道路,于是就有一班封建官僚出机器工业这一正常发展道路,

4、于是就有一班封建官僚出来讲求自强之道,倡办新式工业,因为他们有权,可以来讲求自强之道,倡办新式工业,因为他们有权,可以利用封建国家的力量,助长新式工业的发展。所以洋务利用封建国家的力量,助长新式工业的发展。所以洋务运动出现,是中国社会历史决定的,历史决定中国近代运动出现,是中国社会历史决定的,历史决定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是由一部分官僚来承担的。化的第一步是由一部分官僚来承担的。 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一段由萌芽到原始积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一段由萌芽到原始积累的准备过程累的准备过程, ,地理大发现,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经地理大发现,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经过这样一个过这样一个“用血和火的文

5、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资本的资本原始积累,而给中国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所准备的财富原始积累,而给中国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所准备的财富是极其有限的。是极其有限的。 中国工业化的发轫中国工业化的发轫 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西方相比中国工业化有何特点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西方相比中国工业化有何特点?标志:洋务企业的创办。标志:洋务企业的创办。特点:特点:1、工业化道路:先军事工业后民用工业,先重工业、工业化道路:先军事工业后民用工业,先重工业后轻工业。(西方:从轻工业开始,继而发展重工业)后轻工业。

6、(西方:从轻工业开始,继而发展重工业)2、领导力量:地主阶级洋务派。(西方:资产阶级)、领导力量:地主阶级洋务派。(西方:资产阶级)3、资金来源:缺乏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资金来源:缺乏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依靠政权力量,官办为起点。(西方:资本的原始积累,民依靠政权力量,官办为起点。(西方:资本的原始积累,民间自发创办为先导)间自发创办为先导)4、工业化结局: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失败告终。、工业化结局: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失败告终。(西方:工业革命后,英法美等国相继成为工业国。)(西方:工业革命后,英法美等国相继成为工业国。)考点整合考点整合1:近现

7、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历程及:近现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历程及特点。特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因为我国过去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因为我国过去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半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半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就实

8、现了国家的工业化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新中国成立以后选择了怎样的工业化道路,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以后选择了怎样的工业化道路,为什么?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原因:(1)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2)面临帝国主义的威胁,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面临帝国主义的威胁,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实力;防实力;(3)借鉴苏联工业化经验)借鉴苏联工业化经验考点整合考点整合1: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历程及: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历程及特点。特点。思考: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思考: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材料1: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

9、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材料材料2:中国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本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材料材料3:苏联过去所走过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现代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根据苏联的经验从重工业

10、开始。 毛泽东“一五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有时得到充分发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有时得到充分发挥

11、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江泽民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根据材料指出新时期我国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根据材料指出新时期我国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十六大后,我国走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十六大后,我国走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考点整合考点整合1: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历: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历程及特点。程及特点。归纳:归纳:近现代中国工业化的基本进程及特征近现代中国工业化的基本进程及特征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2、“一五计划一五计划

12、”的顺利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的顺利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定了初步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左左”倾错误发展影响了倾错误发展影响了工业化进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扩大工业化进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扩大。(农轻重比例失调)(农轻重比例失调)4、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工业化进、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加快程加快。(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5、十六大以后,我国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以后,我国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息化带动工业化

13、)考点整合考点整合2: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的几: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的几次重大变动次重大变动 材料一:材料一:1952年,年,1956年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年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私经济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经济成分1952年年1956年年公有制性质公有制性质国营经济国营经济19.1%32.3%合作社积极合作社积极1.5%53.4%公私合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个体经济71.8%7.1%根据材料一,分析根据材料一,分析1952年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特点,年我国所有制结构

14、的特点,到到1956年又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年又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特点: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私有制经济占优势。特点: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变化: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私有制经济占优势的变化: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私有制经济占优势的 多种经济形式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多种经济形式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 势的计划经济体制。势的计划经济体制。原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原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材料二、材料二、1978年、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分比较表年我国几种经济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经济成分1978年年1992年年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全民

15、所有制全民所有制经济经济80.8%51.4%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经济经济19.2%35%私有经济私有经济城乡个体经城乡个体经济济07.8%私营经济、私营经济、合资、外商合资、外商独资经济独资经济05.8%根据材料三,分析从根据材料三,分析从1978年到年到1992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又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变化: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变化: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划经济) 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转变为公有制经

16、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存的社会主义经济。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点整合考点整合2: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所有制: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的几次重大变动结构)的几次重大变动第一次:建国初第一次:建国初1956年,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公有制为绝年,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

17、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第三次:第三次:20世纪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全党对三大改造完成后的我国全党对三大改造完成后的我国国情还缺乏准确的把握;国情还缺乏准确的把握;因因为胜利,党内滋长了相当普遍的骄傲自满情绪、脱离实际,长为胜利,党内滋长了相当普遍的骄傲自满情绪、脱离实际,长官意志,官意志,夸大主观努力的作用夸大主观努力的作用等。等。 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历史十五讲 1958-19601958-1960年间的大跃进,这场国家的灾难,是年

18、间的大跃进,这场国家的灾难,是直接由毛直接由毛主席造成的;主席造成的; 不过,这次是在经济发展领域不过,这次是在经济发展领域他们运他们运用延安时代已经运用的说服办法,制定用延安时代已经运用的说服办法,制定斯大林式的指令经济,斯大林式的指令经济,并且命令周围的农民照章办事。并且命令周围的农民照章办事。 伟大的中国革命伟大的中国革命 周恩来结果没能实现他的诺言,终其一生也没能把中国决定周恩来结果没能实现他的诺言,终其一生也没能把中国决定性地带入一个明显有着更高生活水平的更先进的工业和技术发展性地带入一个明显有着更高生活水平的更先进的工业和技术发展的现代社会。严格地说,这不是他的错,而更多的应归因于

19、的现代社会。严格地说,这不是他的错,而更多的应归因于客观客观条件的无情。任何想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条件的无情。任何想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迅速取得巨大进步迅速取得巨大进步的的人都难免会遭到巨大挫折。人都难免会遭到巨大挫折。 周恩来周恩来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20世纪世纪50至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有哪些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有哪些成功与失误?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成功与失误?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 有些指标逐级提高,层层加码,把本来需要几年或者十有些指标逐级提高,层层加码,把本来需要几年或者十几年才能达到的要求,变成一年或者几个月就要做到的指标。因几年才能达到的要求

20、,变成一年或者几个月就要做到的指标。因此就此就脱离了实际脱离了实际, 有些有些经济法则和科学规律轻易被否定经济法则和科学规律轻易被否定 只要提出政治挂帅,就可以代替一切只要提出政治挂帅,就可以代替一切 政治挂帅不可能代替经政治挂帅不可能代替经济法则,更不能代替经济工作中的具体措施。济法则,更不能代替经济工作中的具体措施。 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写给毛泽东的信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写给毛泽东的信 毛主席家乡的那个公社,去年搞的那个增产数,实际没有那毛主席家乡的那个公社,去年搞的那个增产数,实际没有那么多嘛。我去了解实际只增产了百分之十三。么多嘛。我去了解实际只增产了百分之十三。“浮夸风浮夸风”,“小高炉小高

21、炉”等等,都不过是表面现象,等等,都不过是表面现象,缺乏民主、个人崇拜缺乏民主、个人崇拜才是才是这一切弊病的根源这一切弊病的根源 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的讲话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的讲话问题探究:问题探究:20世纪世纪50至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有哪些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有哪些成功与失误?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成功与失误?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 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说:无产阶级和资年反右派斗争中,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产阶级的矛盾, 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2、。 毛泽东毛泽东要求全党对资产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要求全党对资产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提出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的口号。问题探究:问题探究:20世纪世纪50至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有哪些成功与失误?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索有哪些成功与失误?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 失误原因:失误原因: 1、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民主法制民主法制观念淡薄观念淡薄,容易出现,容易出现盲目服从盲目服从; 2、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

23、展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3、国情认识不清。国情认识不清。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制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度下,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4、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用行政手。(用行政手段处理经济问题,照搬苏联模式)段处理经济问题,照搬苏联模式) 成功原因成功原因:正确认识国情,尊重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国情,尊重客观规律,及时纠正错误。及时纠正错误。失误失误正确:正确:中共八大中共八大19561956“大跃进大跃进”1958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958国民经济的调整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1960

24、启示一:社会主义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三年经济困难三年经济困难59-6159-61启示二:社会主义启示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启示三:生产关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应。启示四:要坚持民启示四: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十年十年“文革文革”1966-19761966-1976问题探究:问题探究:20世纪世纪50至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年代我国社会

25、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有哪些成功与失误?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有哪些成功与失误?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追踪社会热点追踪社会热点命题视角命题视角预测探究预测探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在十七大胡锦涛在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的报告中表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进报告中表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然而在建国初的一段时间里曾出现强大生

26、机活力。然而在建国初的一段时间里曾出现过急的情况,对比过去,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过急的情况,对比过去,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航向,深刻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要求经济主义建设的航向,深刻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要求经济发展之发展之“快快”,可使我们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可使我们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尝试命题尝试命题1(2011年梅州模拟年梅州模拟)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 )人民建设社

27、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B C DC尝试命题尝试命题2(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综合测试)1962年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先抓吃穿用”,下,下联是联是“实现农轻重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横批应是()A一化

28、三改一化三改 B综合平衡综合平衡C多快好省多快好省 D以粮为纲以粮为纲 B用现代化史观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用现代化史观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探索性、复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探索性、复杂性、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特点。以现代化为主性、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特点。以现代化为主题,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题,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准备与启动准备与启动(1949(194919561956年年) );曲折与延误;曲折与延误(1956(195619761976年年) );重振与辉煌;重振与辉煌(197

29、6(1976年后年后) )。 特别关注经济建设的内容。学会归纳每个历史特别关注经济建设的内容。学会归纳每个历史阶段经济建设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关注一些重阶段经济建设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关注一些重要年份,如要年份,如19561956、19581958、19781978、19921992等具有重大转折等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年份。意义的年份。关注新史观关注新史观命题视角命题视角预测探究预测探究高考例析高考例析(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列曲线图反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年相对应的是()C经济建设中需要注意的一般规律。经济建设中需要注意的一般规律。 前提:前提:制订政策必须适合本国国情制订政策必须适合本国国情目的目的:可持续的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持续的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动力动力: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能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如何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引进调动人的积极性;(如何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引进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方法与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