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例】 试设计图7.1.28所示某多层工业厂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楼面为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12mm厚板底及梁侧抹灰。可变荷载标准值7.0kN/m2。混凝土强度等级C20(=9.6N/mm2,=1.10N/mm2),梁中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300N/mm2),其余钢筋为HPB235级钢筋(=210N/mm2)。 【解】 1. 确定板、梁的截面尺寸板
2、 、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考虑刚度要求,板厚 (1/351/40)×2200=6355mm,考虑工业建筑楼盖最小板厚为80mm,板厚确定为80mm。板的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7.1.29。 次梁截面高度=(1/181/12)=(1/18/12)×5000=278417mm,考虑本例楼面活荷载较大,取=200mm×400mm。主梁截面高度=(1/141/8)=(1/141/8)×6600=471825m,取=250mm×
3、;600mm。2. 板的设计(1)荷载计算恒载标准值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0.02×20=0.40kN/m2 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00kN/m2 12mm厚板底抹灰 0.012×17=0.204kN/m2 =2.604kN/m2 恒载设计值 =1.2×2.604=3.12kN/m2 活载设计值 =1.3×7.0=9.1kN/m2 合 计 =12.22kN/m2 取1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则每米板宽 =12.22kN/m (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 中间跨 跨度差 ×100% = 1.0% < 10%,
4、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计算。板的计算简图见图7.1.30所示。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7.1.5。 表7.1.5 连续板各截面弯矩的计算截 面边 跨 中支 座 B中 间 跨 中中 间 支 座弯矩系数1/14-1/111/16-1/14/(kN.m)(1/11)×12.22×2.022=3.56(-1/14)×12.22×2.022=-4.53(1/16)×12.22×2.02=3.06(-1/16)×12.2
5、2×2.02=-3.49 (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000mm,=80mm,=80-25=55mm,0.35=0.35×55=19.25mm,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7.1.6。表7.1.6 板的配筋计算 截 面1B2C-板带-板带-板带-板带弯矩(N.mm)3.56×106-4.53×1063.06×1060.8×3.06×106-3.49×106-0.8×3.49×106 /(mm )7.229.380.356.144.857.060.355.570.35(mm2)3304292812
6、22323255选用钢筋(mm2)-板带8150As=3358110As=4578170As=296 8150As=335 -板带8150As=3358110As=457 8190As=265 8190As=265 注: -板带指板的边带,-板带指板的中带; -板带的中间跨及中间支座,由于板四周与梁整体连结,因此该处弯矩可减少20%(即乘以0.8)。 (4)板的配筋图在板的配筋图中(图7.1.31),除按计算配置受力钢筋外,尚应设置下列构造钢筋:按规定选用6250的分布钢筋,沿板面均布;按规定选用8200的板边构造钢筋,设置于板周边的
7、上部,并双向配置于板四角的上部;按规定选用8200的垂直于主梁的板面构造钢筋。 3. 次梁的设计次梁有关尺寸及支承情况见图7.1.32。 (1)荷载计算恒荷载设计值由板传来 3.12×2.2=6.86kN /m 梁自重 1.2×0.2×
8、(0.4-0.08)×25=1.92kN /m 梁侧抹灰 1.2×0.012×(0.4-0.08) ×2×17 = 0.157kN /m =8.94kN/m 活荷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q=1.3×7.0×2.2=20.02kN /m 合 计 g+q =28.96kN /m (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 取二者中较小值,=4.87m中间跨 =5.0-0.25=4.75m 跨度差 ×100%=2.53%10%,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计算。计算简图如图7.1.33所示。 &
9、#160; 次梁内力计算见表7.1.7、表7.1.8。表7.1.7 次梁弯矩计算表 截 面边 跨 中B 支 座中 间 跨 中中 间 支 座弯矩系数1/11-1/111/16-1/14/(kN.m)(1/11)×28.96×4.872=62.4(-1/11)×28.96×4.872=-62.4(1/16)×28.96×4.752=40.8(-1/16)×28.96×4.752=-46.67 表7.1.8 次梁剪力计算表 截 面边 支 座B 支 座B 支 座 (右
10、)中 间 支 座剪力系数0.450.60.550.55/(kN)0.45×28.96×4.755=61.970.6×28.96×4.755=82.60.55×28.96×4.755=75.6675.66 (3)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为:边跨 =×4870=1623mm=200+2000=2200mm, 取=1623mm 中间跨 =×4750=1583mm 梁高 =400mm, =400-40=360mm 翼缘厚 =80mm 判别T形截面类型=1.0×9.6×1
11、583×80×(360-)=389×106N.mm = 389kN.m62.4kN.m (边跨中)82.6kN.m (中间跨中)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第一内支座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400-60=340mm ,0.35=119mm。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取=360mm,0.35=126mm。次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分别见表7.1.9及表7.1.10。 表7.1.9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 面1B2.3C弯矩/(N.mm)62.4×106-62.4×10640.8
12、215;106-40.8×106 (跨中) (支座) 11.30 115.060.35 7.54 64.870.35 (跨中) (支座) 587 736 382 415选用钢筋414514212+116212+116实配钢筋截面面积(mm2)As=615As=769As=427As=427 表7.1.10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截 面边 支 座B 支 座(左)B 支 座(右)中 间 支 座(kN)61.9782.675.6675.66 (kN)172.8163.2163.2172.8
13、(kN)55.452.452.455.4选用箍筋26262626 (mm2)56.656.656.656.6(mm)按构造设置167307400实配箍筋间距(mm)200200不足用补充200200(N)82100777007770082100(mm2) 28.9 选配弯筋 114 实配钢筋面积(mm2) 153.9 次梁配筋详图如图7.1.34所示。
14、60; 4. 主梁的设计(1)荷载计算恒载设计值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1.2×7.44×4.75 = 42.4kN 主梁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 1.2×0.25×0.6×2.2×25 = 9.9kN 梁侧抹灰(折算为集中荷载) 1.2×0.012×(0.6-0.08) ×2.2×2×17 = 0.56kN = 52.9kN 活载设计值 =1.3×7.0×2.2×5=100kN 合 计 =152.9kN (2)内
15、力计算计算跨度 =6.6-0.12+=6.67m =1.025×(6.6-)+ =6.64m 取上述二者中的较小者,=6.64m 。主梁的计算简图见图7.1.35。 在各种不同的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进行,跨中和支座截面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式计算:,式中的系数由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表查得(见附录3 ),具体计算结果及及最不利内力组合见表7.1.11、表7.1.12。
16、60; (3)截面承载力计算主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为:= =2200mm=5000mm,=2200mm,并取=560mm,=0.55×560=308mm。判别T形截面类型=1.0×9.6×2200×80×(560-)= 912.4&
17、#215;106N.mm =912.4kN.m=262kN.m,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考虑布置两排主筋,取=600-80=520mm,=0.55×520=286mm 。主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7.1.13、表7.1.14。 表7.1.13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 面跨 中支 座(kN.m )262-338(kN.m) 152.8×=23(kN.m) 315(跨中) (支座) 22.61431mm=286mm需设置受压钢筋(mm2) 390 +(mm2) 2678 (mm2)
18、1592 选配钢筋225+220220 , 325+420实配钢筋截面面积(mm2)=1610=628 =2729 表7.1.14 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截 面边 支 座支 座 B(kN)118.5204 (N)3120031200(N)100000100000选用箍筋2626 (mm2)56.656.6 (mm)417 实配箍筋间距(mm)200200(N)138630138630 (mm2) 385续表截 面边 支 座支 座 B选配钢筋 220实配钢筋截面面积(mm2) 628 (4)附加横向钢筋主梁承受的集中荷载 =52.8+100=152.8kN 设次梁两侧各配36附加箍筋,则在=2×(565-400)+3×200=930(mm )范围内共设有6个6双肢箍,其截面面积=6×28.3×2=340(mm2)。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生儿骨折的临床护理
- 2024年汽车维修工考试学习路径
- 一年级语文考试模拟试题分享试题及答案
- 文化差异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4年宠物营养师考点提醒
- 全面考量汽车美容师考试内容试题及答案
- 商场服务测试题目及答案
- 全面备考的二手车评估师考试内容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市场监管政策分析试题及答案
- 公共事业管理自考重要考题试题及答案
- 2023汽车用铝电线束技术条件
- 机械设备租赁技术服务方案
- AB 753变频器简单操作培训(参数拷贝)
- 安庆港中心港区皖河新港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CQI-8分层过程审核
- 美能在儿科的应用消化科演示文稿
- 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 GB/T 41578-2022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T 4490-2021织物芯输送带宽度和长度
- GB/T 36266-2018淋浴房玻璃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件(公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