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 第四章_第1页
土壤肥料学 第四章_第2页
土壤肥料学 第四章_第3页
土壤肥料学 第四章_第4页
土壤肥料学 第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土壤肥料学2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n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性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性n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水的基础知识土壤水的基础知识n第三节第三节 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n第四节第四节 土壤水的运动规律土壤水的运动规律n第五节第五节 土壤水状况及水分平衡土壤水状况及水分平衡3 34.14.1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性性q我国农业水资源状况我国农业水资源状况q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重要作用p82返回6 6我国农业水资源状况我国农业水资源状况 n我国人均占有水量是世界的我国人均占

2、有水量是世界的1/4,1/4,每公每公顷占有水量为世界的顷占有水量为世界的3/4,3/4,约有一半以约有一半以上的旱地得不到灌溉上的旱地得不到灌溉, ,是世界是世界1313个最缺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水的国家之一。资料资料返回二二. .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1.1.土壤水的含义土壤水的含义 n土壤水土壤水= =土壤溶液土壤溶液105105条件下能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水。条件下能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水。2.2.重要性重要性q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植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植物水成为五水转换系统的中心环节物水成为五水转换系统的中心环节。返回8

3、84.2 4.2 土壤水的基础知识土壤水的基础知识q土壤水分的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表示方法q测定技术测定技术(自学)(自学)q土壤土壤墒情墒情(了解)(了解)9 9一一. .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1 1、质量含水量、质量含水量( (水水w %) w %) (mass water content of soil) 计算土壤含水量时,以干土重为计算基础,这样才能反映土壤的水分状况。土壤样品干土重土壤样品干土重土壤样品水分重量土壤样品水分重量水水w %= 100p831010 容积百分数容积百分数( (水水v%) v%) 土壤所含水分的容积占土壤总容积土壤所含水分的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

4、数的百分数 根据水分的容积百分数可算出土壤中空气含量根据水分的容积百分数可算出土壤中空气含量并进而算出土壤固、液、气三相的比例。并进而算出土壤固、液、气三相的比例。2 2、容积百分数、容积百分数( (水水v%) v%) 水水v%=水水w%土壤容重土壤容重p831111土壤水贮量土壤水贮量是指一定面积和厚度土壤中含水的绝对数量。是指一定面积和厚度土壤中含水的绝对数量。在在土壤物理,农田水利学土壤物理,农田水利学、水文学水文学中经常要用到,它主要中经常要用到,它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有两种表达方式:3、土壤贮水量、土壤贮水量指在一定厚度指在一定厚度(h)一定面积土壤中所含的水量相当于相同面一定面积土

5、壤中所含的水量相当于相同面积积水层的厚度水层的厚度。可以推知。可以推知 hw与与v的关系如下:的关系如下: hwvh= m b h(mm)hw的方便之处在于与的方便之处在于与大气降水量大气降水量、土壤蒸发量土壤蒸发量直接比较直接比较1)水深水深(hw)例例4 如某如某土层厚度土层厚度为为10cm,容积含水量容积含水量为为25,求水深。,求水深。 Dw =(1025)2.5(cm)25(mm)1212n例:例: 容重为容重为1.2g/cm31.2g/cm3的土壤,初始含水量为的土壤,初始含水量为10%10%,田间持水量为田间持水量为30%30%,n降雨降雨10mm10mm,若全部入渗,可使多深土

6、层达田间持水,若全部入渗,可使多深土层达田间持水量?量? n 解解: : 先将土壤含水量水先将土壤含水量水w%w%换算为水换算为水v%v% n 初始含水量初始含水量 水水v%=10%v%=10%1.2=12%1.2=12%n 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 水水v%=30%v%=30%1.2=36% 1.2=36% n 因水因水mm= mm= 水水v% v% 土层厚度土层厚度n 土层厚度土层厚度= =水水mm/mm/水水v%=10/(0.36-0.12)v%=10/(0.36-0.12) =41.7 =41.7(mmmm)1313 即一定面积一定厚度土壤中所含水量的即一定面积一定厚度土壤中所含水量的体积

7、数体积数 在数量上,它可简单由在数量上,它可简单由hw与所指定面积与所指定面积(如如1亩、亩、1公顷公顷)相乘求出,但要注意二者单位一致性。相乘求出,但要注意二者单位一致性。 在灌排计算中常用到这一参数,以确定在灌排计算中常用到这一参数,以确定灌水量和排水量灌水量和排水量例:例:若都以若都以1m土深计,每亩含水容量土深计,每亩含水容量(以以V方方/亩表示亩表示)与水深之间的换算关系可推知,如式所示与水深之间的换算关系可推知,如式所示:V方方/亩亩(2/3)hw100hw100 单位:单位:mmV方方/公顷公顷(10)hw1002)容积水容积水1414 作用作用:与灌溉水量的表示方法一致,便于计

8、算库容和灌水量。与灌溉水量的表示方法一致,便于计算库容和灌水量。 例:例:一容重为一容重为1g/cm1g/cm3 3的土壤,初始含水量为的土壤,初始含水量为12%12%,田间,田间持水量为持水量为30%30%,要使,要使30cm30cm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的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的80%80%,需灌水多少(方需灌水多少(方/ /亩)?亩)? 解:田间持水量的解:田间持水量的80%为:为:30%80%=24% 30cm土层含水达田间持水量土层含水达田间持水量80%时时 水水mm=(0.24-0.12)1300=36(mm) 2/336=24(方方/亩亩) 方方/ /亩亩= =水水mmmm1/1

9、0001/100010000/15=2/310000/15=2/3水水mmmm 1亩地土壤水贮量亩地土壤水贮量(方方/亩亩)的计算公式为:的计算公式为:15154.4.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 of soil)n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相对含水量q实际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实际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n一般土壤相对含水量为一般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60%80%80%最适宜旱作物最适宜旱作物的生长。的生长。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相对含水量%= 1001616返回1717三三. .土壤墒情

10、(了解)土壤墒情(了解) p8318182.2. 墒情的判断墒情的判断墒情在空间上的层次性:墒情在空间上的层次性:表墒;表墒;0-200-20底墒;底墒;20-5020-50深墒深墒 50-10050-100墒情在时间上的季节性:墒情在时间上的季节性:与气候的季节性以及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密与气候的季节性以及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密切相关。切相关。返回19194.34.3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n土壤水分的保持土壤水分的保持 n土壤水分类型及特征土壤水分类型及特征n土壤水分的能量概念土壤水分的能量概念n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土壤水分的有效性2020一一. .土壤水分研究的形

11、态学特征与性质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特征与性质(一)土壤水分的保持(一)土壤水分的保持 吸附力:吸附力:毛管力毛管力 :毛管内水汽界面产生的弯月面力毛管内水汽界面产生的弯月面力2121(二)(二)土壤水分类型及性质土壤水分类型及性质土壤水的类型土壤水的类型 1 1、吸湿水、吸湿水(紧束缚水)(紧束缚水) 2 2、膜状水、膜状水(松束缚水)(松束缚水)3 3、毛管水、毛管水- -重要重要4 4、重力水、重力水p882222土壤水分类型土壤水分类型固态水固态水土壤水土壤水气态水气态水束缚水束缚水自由水自由水吸湿水吸湿水膜状水膜状水毛管水毛管水重力水重力水地下水地下水23231.1.吸湿水吸湿水(so

12、il hygroscopic water) q通常在通常在105105110110条件下烘干除去条件下烘干除去q性质:性质:近似固态水,是无效水近似固态水,是无效水 。q吸湿系数吸湿系数: :土壤吸湿水的最大量。土壤吸湿水的最大量。 风干土风干土 烘干土烘干土 吸湿吸湿水水有无p892424p904-24-24-14-125252.2.膜状水膜状水(soil film water)q性质性质: :溶解力差,移动缓溶解力差,移动缓慢,慢,部分有效。部分有效。萎蔫系数萎蔫系数 = =吸湿系数吸湿系数1.341.341.51.5 植物因干旱缺水而发生永植物因干旱缺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率。久萎

13、蔫时的土壤含水率。反映反映土壤有效水的下限土壤有效水的下限。p892626膜膜状状水水示示意意图图27273 3、毛管水、毛管水(soil capillary water)q性质性质: :溶解力强,溶解力强,能向上下左右移动,能向上下左右移动,速度快速度快(10-10-300mm/n300mm/n). .q是土中是土中最有效的最有效的水分水分p90根据是否与地下水相连分根据是否与地下水相连分: :毛管上升水毛管上升水: : 毛管悬着水毛管悬着水p912929毛管上升水毛管上升水: :地下水沿着毛管上地下水沿着毛管上升而保持水升而保持水. .n毛管水上升与质毛管水上升与质地密切相关。地密切相关。

14、壤土壤土粘土粘土沙土沙土土土 粒粒毛管毛管上升上升水示水示意图意图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水水沿沿着着毛毛管管上上升升毛管作用力范围:毛管作用力范围: 0.1-1mm有明显的毛管作用有明显的毛管作用0.05-0.1mm 毛管作用较强毛管作用较强 0.05-0.005mm 毛管作用最强毛管作用最强0.001mm 毛管作用消失毛管作用消失3232毛管悬着水毛管悬着水n毛管悬着水毛管悬着水: : 降水或灌水进降水或灌水进入土壤借助毛管入土壤借助毛管力保持的水力保持的水. .土土 粒粒3333毛管悬着水毛管悬着水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 : (field water holding capacity) n毛管悬

15、着水的最大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即粘土即粘土壤土壤土砂土砂土主要受质地、有机质含量、结构、松紧主要受质地、有机质含量、结构、松紧状况等的影响。状况等的影响。3434不同质地,土壤田间持水量有很大不同不同质地,土壤田间持水量有很大不同p9135354 4、重力水、重力水(soil gravitational water)n饱和持水量饱和持水量土壤孔隙全部充满水时的土壤孔隙全部充满水时的含水量含水量. .n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都存于土孔隙中,彼重力水都存于土孔隙中,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此相互联系,相互转化。p923636二、土壤水分的能量概念二、土壤水分的能

16、量概念土壤土壤A砂土砂土10%土壤土壤B粘土粘土15%水流向何方?水流向何方?3737(一)土水势(一)土水势(soil water potential)负值负值 1 1、概念、概念 土壤水与纯自由水的势能值之差土壤水与纯自由水的势能值之差. .q常用(常用()来表示。)来表示。q规定纯自由水的势能为零规定纯自由水的势能为零. .q随含水量增加,土水势增加。随含水量增加,土水势增加。q移动方向:土水势高处移动方向:土水势高处 低处运动低处运动. .38382.2.土水势的各分势土水势的各分势(了解)(了解)基质势(基质势(m m 0 0 ):毛管引力):毛管引力+ +吸附力引起吸附力引起溶质势

17、(溶质势(s s)0: 0: 溶质对水的吸附所产生溶质对水的吸附所产生. . 重力势(重力势(g g): : 重力作用产生的水势重力作用产生的水势. .压力势压力势(p p)0 0:土中水层产生的静水压:土中水层产生的静水压土水势土水势=m+s+g+pP93-943939土壤中的水势主要由重力势、基质势、渗透势、压力势构成。土壤中的水势主要由重力势、基质势、渗透势、压力势构成。 基质势(基质势( m)是土壤固相物质影响的量度,它包括了全部通是土壤固相物质影响的量度,它包括了全部通过固相物质对水所产生的作用力,如毛管力、表面分子过固相物质对水所产生的作用力,如毛管力、表面分子吸引力等对水所产生的

18、一切作用。吸引力等对水所产生的一切作用。 基质势是负值,当土壤饱和时最大基质势是负值,当土壤饱和时最大=0=0 土壤含水量越高,基质势也越高土壤含水量越高,基质势也越高4040 渗透势是由土壤中可溶性盐所引起的势,它在盐渍土中常具有较大的意义。相当于从土壤溶液中,透过半透膜抽吸单位数量的水所做的功。 渗透势是负值。土壤溶质浓度越高,渗透势越低。 渗透势只有当存在半透膜时才对水分运动起作用。 渗透势(渗透势( s)4141压力势(压力势( p)是指在土壤水饱和的情况下,由于受压力是指在土壤水饱和的情况下,由于受压力而产生的土壤水势的变化。而产生的土壤水势的变化。 压力势是正值。压力势是正值。只有

19、当土壤水分饱和时才有压力势,只有当土壤水分饱和时才有压力势,在不饱和土壤中压力势为在不饱和土壤中压力势为0。饱和土层越深,压力势越。饱和土层越深,压力势越高。高。重力势(重力势( g ),),土壤水一直是处在地球重力场的影响土壤水一直是处在地球重力场的影响之下的,重力势相当于使一定数量的水,由一个相应的之下的,重力势相当于使一定数量的水,由一个相应的水位抬高到一定高度所做的功。水位抬高到一定高度所做的功。 任何时候重力势都存在。任何时候重力势都存在。高于参比面时为正,反之高于参比面时为正,反之为负,参比面处重力势为为负,参比面处重力势为0。4242土壤水势是以上各分势之和,又称总水势(t) t

20、 = m + p + s + g土壤水饱和状态下 t = p + g土壤水不饱和情况下 t = m + g土壤水能态土壤水能态 4343(二)土壤水吸力(二)土壤水吸力(soil water suction)p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承受一定吸力的是指土壤水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所处的能态。情况所处的能态。p数量上与土水势相等,符号相反。数量上与土水势相等,符号相反。水吸力水吸力= =基膜势基膜势+ +溶质势溶质势如何用水吸力和水势判断如何用水吸力和水势判断水分运动的方向?水分运动的方向?请回答请回答p水分由吸力小处水分由吸力小处 吸力大处运动。吸力大处运动。(三)(三)能量单位及表示方

21、法能量单位及表示方法n土水势的标准单位:帕(土水势的标准单位:帕(PaPa),),常用百帕常用百帕(hPa(hPa) ),兆帕兆帕( (MPaMPa=10=106 6Pa)=10barPa)=10barn土水势或水吸力的表示方法,以使用土水势或水吸力的表示方法,以使用水柱高度水柱高度的厘米的厘米 数来表示最简便,最易理解数来表示最简便,最易理解 。qpFpF:水柱高度厘米数的对数:水柱高度厘米数的对数n1 1大气压大气压( atmatm ) n=1033=1033cmcm pF3.01 pF3.01barbar=1000=1000mbarmbar n 1atm 1 bar101atm 1 ba

22、r105 5 Pa =760 Pa =760Hg=1000Hg=1000水柱水柱4545土水势的测定方法土水势的测定方法(自学)(自学)张力计法,压力膜法,冰点下降法,水气压法张力计法,压力膜法,冰点下降法,水气压法2.压力膜法:根据土壤在不同压力下排水的原理测定,可测水吸力120bar。1、张力计法(负压计或湿度计),测定水不饱和土壤的基质势。p95适用范围适用范围800/850 hPa800/850 hPa以下的土壤水吸力。以下的土壤水吸力。1、张力计法(负压计或湿度计),测定水不饱和土壤的基质势。p954747(四)(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特征曲线(soil water chara

23、cteristic curve)概念概念 指土壤水指土壤水吸力与土壤含水量吸力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曲线。的关系曲线。p9648480 10 20 30 40 50 60 70土土壤壤水水吸吸力力粘土粘土壤土壤土砂土砂土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质地质地结构结构温度温度滞后现象滞后现象4949三、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三、土壤水分的有效性1.1.水分的有效性水分的有效性:。q萎蔫系数是土壤有效水的萎蔫系数是土壤有效水的下限下限;q田间持水量是土壤有效水的田间持水量是土壤有效水的上限上限。q超过田间持水量的水分为超过田间持水量的水分为多余水多余水 。5050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p965151图

24、:土壤持水量不同阶段的形态、能量指标和有效状况水分与土壤能量关水分与土壤能量关系(系(1 110105 5PaPa)土壤水分常数土壤水分常数吸湿水吸湿水膜状水膜状水重力水重力水毛管悬着水毛管悬着水. .上升水上升水最大吸湿量最大吸湿量凋萎系数凋萎系数 最大分子持水量最大分子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全持水量量全持水量量烘干烘干土壤水形态土壤水形态有效状况有效状况无效水无效水有效水有效水有效或多余有效或多余毛管水毛管水1000010000313115151616 6.256.251/31/31/101/100 052522.2.土壤中有效水含量的计算土壤中有效水含量的计算n土

25、壤有效水的最大土壤有效水的最大含量(含量(% %)= = 田间持田间持水量水量(% %) 凋萎系凋萎系数数(% %)n土壤有效水的实际土壤有效水的实际含量(含量(% %)= = 土壤含土壤含水量水量(% %) 凋萎系凋萎系数数(% %)5353图5-3 不同质地土壤的有效水分含量图45454土壤质地土壤质地砂土砂土砂壤土砂壤土 轻壤土轻壤土 中壤土中壤土 重壤土重壤土 粘土粘土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121218182222242426263030凋萎系数凋萎系数(%)(%)3 35 56 69 911111515有效水最大含量有效水最大含量(%)(%)9 91313161615151

26、5151515土壤质地与有效水最大含量的关系土壤质地与有效水最大含量的关系p97壤土粘土沙土壤土粘土沙土返回 水分高效利用的途径水分高效利用的途径: 合理开采、分配和管理;合理开采、分配和管理; 减少输水损失;减少输水损失; 提高灌溉效率。提高灌溉效率。5656小结小结q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q土壤水分类型及有效性土壤水分类型及有效性q土水势与土壤水吸力土水势与土壤水吸力q概念概念1.1.相对含水量相对含水量2.2.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3.3.萎焉系数萎焉系数4.4.土水势、土壤水吸力土水势、土壤水吸力5757第四节第四节 土壤水的运动规律土壤水的运动规律n液态水的液态水的运

27、动运动n气态水的气态水的运动运动n土壤土壤植物植物大气大气连续体连续体p98一一. .态水的运动态水的运动(一)(一)饱和流饱和流1 1、饱和流动形式、饱和流动形式2 2、饱和流的推动力饱和流的推动力q重力势重力势和和压力势压力势2 2、K K饱(饱(KsKs) :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粗孔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粗孔,孔径愈大、越多,导水率就愈高。孔径愈大、越多,导水率就愈高。 q=krq=kr4 4 砂土砂土壤土壤土粘土粘土qK K饱过大过小怎么样饱过大过小怎么样? ?p985959表表4-6 4-6 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饱和导水率(/h/h)的分级的分级分类分类级别级别砂砂砂质和粉质砂质和粉质土壤土壤

28、壤土壤土粘质土壤粘质土壤 碱化粘碱化粘质土壤质土壤饱和导饱和导水率水率0 0.125.1250.125-0.50.125-0.50.5-20.5-22-6.252-6.2512.5-2512.5-25p1006060(二)不饱和流(二)不饱和流1.1.不饱和流不饱和流主要主要2.2.不饱和流的不饱和流的推动力推动力:o主要是主要是基质势基质势和和重力势重力势3.3.不饱导水率取决于细孔不饱导水率取决于细孔q即粘土即粘土壤土壤土砂土砂土q不饱和流中,导水率随土壤吸力的增加不饱和流中,导水率随土壤吸力的增加而降低,砂土较为急剧,在粘土中较为而降低,砂土较为急剧,在粘土中较为缓和,壤土居中缓和,壤土

29、居中。p996161(三)(三)土壤水分的入渗与再分布土壤水分的入渗与再分布1.1.入渗:入渗:q供水期间,液态水自地供水期间,液态水自地表进入土壤的过程。表进入土壤的过程。q决定进入土中水分的数决定进入土中水分的数量量(蓄水量和供水量)(蓄水量和供水量). .q常使用的指标:常使用的指标:最后入最后入渗速率渗速率n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p99表表4-74-7几种不同质地土壤最后稳定入渗率几种不同质地土壤最后稳定入渗率/h/h土壤土壤砂砂砂质和粉砂质和粉质土壤质土壤壤土壤土粘质土壤粘质土壤 碱化粘碱化粘质土壤质土壤最后入渗最后入渗率率202010-2010-205-105-1

30、01-51-51 1p10063632.2.土壤水分的再分布土壤水分的再分布n土壤水分再分布土壤水分再分布q决定各深度在不同时决定各深度在不同时间内保水量间内保水量影响根区影响根区水分收支。水分收支。q土壤剖面水分分布土壤剖面水分分布(质地均一质地均一),如图,如图q无论表土下是砂层还无论表土下是砂层还是细土层,入渗最初都是细土层,入渗最初都能使上层土壤先积蓄水,能使上层土壤先积蓄水,以后才下渗以后才下渗. .n入渗中土壤水剖面p101返回6464二、气态水的运动二、气态水的运动(一一)气态水的运动特点气态水的运动特点1.1.推动力:土壤推动力:土壤水气压梯度水气压梯度温度温度2.2.运动形式

31、:运动形式:水汽扩散和凝结水汽扩散和凝结. .n“夜潮夜潮”现象和现象和“冻后聚墒冻后聚墒”现象是土现象是土壤水汽凝结的结果。壤水汽凝结的结果。n水汽凝结:水汽凝结:4 48 8/24h/24h ,6060100100/ /年年n顶凌耙地顶凌耙地p1016565(二)土面蒸发规律(二)土面蒸发规律(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保墒措施雨后或灌水后及时雨后或灌水后及时中中耕耕或或地面覆盖地面覆盖是减少土是减少土壤水损失的重要措施壤水损失的重要措施n土壤水分蒸发分哪三土壤水分蒸发分哪三个阶段个阶段? ?如何保墒如何保墒? ?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土壤导水力控制段扩散控制阶段p1016666三三. .土壤土壤

32、植物植物大气连续体大气连续体概念概念(soil-plant-air contiunm) (SPAC)q植物从土中吸水直到最后植物从土中吸水直到最后蒸腾到大气中去,看作是一蒸腾到大气中去,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物理过程和连续体个统一的物理过程和连续体系系。n在在SPACSPAC中水流总是由中水流总是由水势水势高处流向水势低处高处流向水势低处。SPAC循环体系循环体系图5-4 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过程模式图46868第五节第五节 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平衡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平衡n田间水分平衡田间水分平衡n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水分状况n土壤水分状况调节土壤水分状况调节6969第五节第五节 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平衡

33、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平衡一、田间水分平衡一、田间水分平衡(field moisture balance)水水= =水收水收- -水支水支水水= =水降水降+ +水灌水灌- -水径水径- -水漏水漏- -水蒸水蒸- -水腾水腾应用水平衡原理,可以了解作物应用水平衡原理,可以了解作物q日耗水量,在灌区还可作为确定灌溉时间的日耗水量,在灌区还可作为确定灌溉时间的依据。依据。 p103-1047070水平衡原理应用水平衡原理应用n例:某年例:某年4 4月月1818日灌拔节水前根层土壤含水量日灌拔节水前根层土壤含水量为为89.6mm89.6mm,当即灌水,当即灌水45mm45mm。到。到4 4月月2626

34、日再测同日再测同一根系土壤含水量为一根系土壤含水量为100mm100mm,这一时期若无降,这一时期若无降水,灌溉后又无深层渗漏,则这一时期作物的水,灌溉后又无深层渗漏,则这一时期作物的日耗水量为日耗水量为n(89.6+45-10089.6+45-100)/ /(26-1826-18)=4.3mm/d=4.3mm/d7171二、土壤水分状况(了解)二、土壤水分状况(了解)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水分状况我国北方周年内土壤水分状况可分四个时期:我国北方周年内土壤水分状况可分四个时期:1. 1. 土壤湿度相对稳定期土壤湿度相对稳定期2. 2. 春夏之交土壤失水期春夏之交土壤失水期3. 3. 夏季土壤水分聚集期夏季土壤水分聚集期4. 4. 晚秋至冬初的土壤失水期晚秋至冬初的土壤失水期p104-1057272三、土壤水分状况调节三、土壤水分状况调节 1. 1. 科学合理地灌水科学合理地灌水 2. 2. 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