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_第1页
现代文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_第2页
现代文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文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内容摘要: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影响 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 文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传统的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 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心理 健康教育。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文学课堂,通过现代 文学教学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值得探究的。关键词:高等院校现代文学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 传统的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观点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运动、批评、创作做实事 求是的评价分

2、析,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常识,培养和提高文学 阅读分析和批评鉴赏能力。其实用性和目的性是显而易 见的,更多指向知识的获得。而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全面培 养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 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心理健 康教育虽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提出来的,但在人的 综合素质中,心理素质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一个 人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而 仅仅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或心理辅导往往收效甚微。心理健 康教育向文学教育渗透,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重要 渠道,也是文学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一项重要拓展。一.合理性探究 从人的心理接受角

3、度来说,利用生动形象的文学教学将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文学课程中应该是一种既合理,又容易 被接受的方式。一般高校的现代文学课程都安排在一年级, 这一时期正是学生刚刚从高中生变为大学生的转折时期,生 活环境、学习氛围和方式的变化,势必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一 定的影响。 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 员会”在最终报告中指出: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 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 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大学阶段是 人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人的独立意识、 自主意识、人生观、价值观正趋向成熟,此时对大学生进行 心理健康教

4、育也是最佳时期。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 堂,通过现代文学教学,从低年级开始利用文学潜移默化的 功能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 说是可行的。文学对思想的教育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潜移默化的效 果却是被世人认可的。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就曾深刻 地指出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是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 一要著,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 需要有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 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 要,其中的审美需要正好可以通过文学教育的熏陶来得到满 足。

5、王国维在教育杂感中说: “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 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 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 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也。 ”从他们的语 录和理论中可见,文学教育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审美 品味以及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功效和价 值。文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二.实践性尝试 (一)有意识地讲述名人的生平、轶事,引导学生阅读 名人传记。有研究表明,人们对名人都存在一定的崇拜和好 奇心理。读者不论年龄大小,甚至不论文化修养高低,对名 人的崇拜或好奇心几乎是一致的。因此讲述名人生平、轶事 对引起学生的兴趣

6、是很有益处的。名人们不朽的人格精神, 不仅给学生的生活增加勇气,还带来精神上的安慰。法国著 名的传记作家罗曼 ?罗兰在贝多芬传的前言里说: “所以 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作我们的养料吧!倘使我们太弱,就把我们 的头枕在他们膝上休息一会吧。他们会安慰我们。”所以,讲述名人的生平、轶事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又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励他们进步,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 心理健康的教育,其作用可谓一石三鸟。悲观的人往往认为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有宿命的思 想,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读过名人的传记。事实上很多 名人年轻时很普通、甚至很落魄。是他们的毅力、坚持

7、成就 了他们的辉煌。他们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励志教材。 在现代文学史上,这样的作家不少。如沈从文青年时代三次 了不起的“坚持”成就了他一生的追求。一是为写作坚持。 从湘西到北京有幸得到郁达夫的帮助,加上自己的勤奋,两 三年在文坛上就成为颇受注目的人物;二是为当老师坚持。 只有高小文化(实际上他在新式小学只读了两年书)的他却 先后在上海公学、武汉大学、国立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 京大学等高校任教。他第一次上讲台还十分好笑呢,居然一 个字讲不出,满脸通红,十多分钟后讲了一句“看到你们我 害怕”;三是为爱情坚持。就是因为他每天一封情书,有时 一天甚至二、三封的写给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张兆和才有了这

8、段姻缘。“勤奋”、“坚持”也似乎是每一个名人成功的秘密。 杨绛在钱钟书手稿集中谈到“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 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 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还有像鲁迅这样的,从年少时就对自己要求甚严,在课桌上刻上“早”字 来督促自己。后来把“迅”作为名字,就有告诫自己“愚鲁 之人应赶快做”之意。还有朱自清,原名朱自华,成年后深 知自己家境清平,也希望自己能成为清流,取“浊者自浊, 清者自清”之意改名为“自清”,自己也用一生来实践和证 明自己的理想。晚年因不吃美援面粉而饿死,表现出了文人 的气节;

9、还有如艾芜,从不惧怕生活的艰险心中总是充满阳 光。艾芜年轻时曾因不满当时的教育和旧式婚姻而离家出 走,过了一段较长的流浪生活,在流浪的过程中历经很多波 折、艰辛,但是他乐观、善良,充满对生活的热望,在流浪 途中从未停止写作,被誉为是“脖子上挂着墨水瓶的作家。 很多名人他们不仅勤奋、刻苦,而且还充满智慧,如茅盾, 原名沈德鸿。他在我走过的道路里说自己年轻时只读完 北大预科就毕业了,无力升学,拿着亲戚的介绍信到上海商 务印书馆找工作。介绍自己的名字时,接待人员不是很热情。 问他鸿字是否是江鸟鸿?他说:是鸿鹄之志的鸿。从这个回 答中可领略茅盾的智慧和志向。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美好品 质和优秀人格的不胜

10、枚举。这些名人的品质、智慧和学识都 是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可借鉴、学习的榜样。近代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就提倡读传记,他在国学入 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中谈到“二十四史”读法时指出: “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 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在一次 谈自己读西方传记的感受时说: “巴斯德是 15 世纪中法国的 化学家。这一个科学家的传记,使我这个外行人一直看 到夜里三、四点钟,使我掉下来的眼泪润湿了书页。我感觉 到传记可以帮助人格的教育。 ”现代的人格教育就是要培养 学生自尊自爱、 自强务实、 诚实正直, 具有责任心、 进取心、 同情心、恒心、爱心等心理素质

11、。名人的经历可以帮助人格 教育,培养健康人格,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利用文学教学对 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讲述名人生平,引导他们阅读名 人传记是必不可少的。(二) 合理有效地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 引导学生阅读。 所谓文学作品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文学文本的阅读,使 人在获得愉悦的同时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 道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大学生自立、合作、勇 敢、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文学作品的心理健康教 育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文学作品的心理健康 教育的功能,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指出, “文学的目的就是 帮助人了解他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 要求;就是

12、和人们中间的卑俗作斗争,并在人民中间找到好 的东西;就是在人们的灵魂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 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 舞自己的生活” 。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对 人产生自信心和认知力是有特殊作用的,它可以帮人们了解 自身、提高自信, 同时激励人们对真善美和真理不懈地追求。当我们以审美的态度欣赏文学作品时,不 仅获得了认知和判断决策的能力,心理品质也得以提高。鲁 迅的一件小事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第一次向劳动人民屈服 的宣言。“我”这个清高的知识分子在车夫这个劳动人民美 好的品质面前自惭形秽,鲁迅通过一件小事对“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产生了质疑,对知识分

13、子的灵魂也进行了深刻 剖析;冰心的小桔灯从木匠女儿的心灵美和情操美中看 到光明和祖国的希望; 郭沫若在 凤凰涅 ?中借助于凤凰涅 ? 的动人形象抒发了热爱祖国、期待祖国新生的热切情感。这 种热切的情感在当时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在青年人中产生了 强烈的共鸣;巴金的四世同堂则是通过几代几类人的思 想和言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进行了阐 释;朱自清的春 、郁达夫的屐痕处处则让我们在优 美的文字间,感受祖国江山的秀美;鲁迅的藤野先生则 在日常的记录中让学生懂得如何尊重师长。文学作品不仅能 让学生增长知识,还教会人们学会自我省视,同时还能培养 学生的爱国心、同情心、民族责任感、现代文明意识以及

14、对 自然和祖国的热爱等等优良的品质。此外,还可以针对文学作品中有性格弱点或人格变态的 人物进行分析,让学生在生动的形象分析中了解性格弱点存 在或变态人格形成的原因,以及避免和克服的方式,从而建 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如围城中的方鸿渐、 寒夜中的 汪文宣都是存在着一定性格弱点的,他们的婚姻和事业的不 成功和他们自身的弱点有密切的关系;如沉沦中的主人 公“他”、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雷雨中的蘩漪、 阿 Q 正传中的阿 Q、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等他们的心灵都是 扭曲的。除了受一定思想的毒害和社会制度的压迫外,他们 自身也存在弱点。他们都有自欺欺人和不正视现实,敏感、 多疑等弱点。蘩漪、曹七巧又可以作为女性健康

15、人格塑造的 反面教材。从人性建构来看,一般人性建构中存在着理性与 非理性的双重因素。理性与非理性即情和欲的对立。她们个 人欲望极端膨胀造成了非理性因素超越了理性因素最终造 成她们的变态。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合理的 控制自己情感的非理性因素,更理性的对待生活,同时明白 性格就是命运, 学会换位思考, 提高自己的情商。 学会剖析、 克服自身存在的性格弱点。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 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学作品 也可以赋予新的理解。比如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在心理学 上叫“自我安慰法” ,当一个人遇到不幸或挫折时,为了避 免精神上的痛苦或不安,可以找合乎内心

16、需要的理由来说明 或辩解,以求心理获得新的平衡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教育是 不提倡这种方法的,传统教育要求学生勇于面对现实,用坚 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和痛苦,用于攀登,鼓励学生“世上无难 事只怕有心人” 。其实这种理念出发点是好的,效果并不一 定好。因为很多事情本身就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人的能力都 是有限的。把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本作为心理辅导的原则 劝说学生暂时回避现实,减轻压力,渡过难关。来点阿 Q 精 神宽慰也未尝不可,这总比要求他们面对现实,痛不欲生、 精神崩溃要好得多。心理咨询师的实践也证明,在学生遇到 挫折时适当地利用自我暗示方法是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 性的。综上所述,健康的人格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克服困难的勇气,在逆境中成才的信念,开朗乐观的精神以 及面对压力自我释放的能力。而利用文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的目的是可以达到的,这种尝试应该说也是行之有效的。参考文献:1 鲁迅呐喊(自序) 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 1 月版。2 王国维.王国维全集 (第一卷) 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 年九月版。3 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 M ,华夏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