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课将相和|部编版(2)_第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课将相和|部编版(2)_第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课将相和|部编版(2)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9页 共9页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课将相和部编版(2)将相和 电 子年纪年级教年纪案年级备课简表 _年级_班 教师_ 课题: 将相和 课时数: 2 教学 目标 A类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及14个新词。 2、理清文章的思路。 B类 1、明确文中所讲述的三个故事,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弄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3、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C类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果敢品质,以及顾大局、忍辱退让的博大胸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 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难点:1

2、、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预习 作业 1、预习本课7个生字及14个新词。 2、课前要求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浏览,了解战国期间的历史资料.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相关词语。 (二)给文章分段。明确“将”、“相”所指人物,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播放视频资料子午书简读书长智慧中的强硬与谦让的蔺相如的开头部分。师:通过刚才的观看,相信我们同学对课文里要介绍的人物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个人物就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蔺相如,那么围绕他的聪明才智,文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下课文。 (二)初

3、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抄写有关生字词。不认识的字标出来,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1、指导读准字音。 注意多音字的读法: 将:1(jing)将军2(jing)大将 相:1(xing)互相2(xing)丞相 和:1(h)和睦 2(h)应和 3 (hu)和面 4(h)和牌 2、认清字形,注意形似字的区别。 璧(和姓璧)允(应允)侮(侮辱)颇(偏颇)壁(墙壁)充(充满)悔(悔恨)波(波涛)3、理解词意。 三、联系上下文,并通过(词典)理解词意。 有关人物及历史背景介绍: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 “和氏璧”是一块宝玉的

4、名称,有这样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四、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用横线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 事? 学生读完之后,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有同学概括为:不辱使命、虎口脱险等基本也符合段意)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有同学概括为:险中求胜、虎口拔牙等基本也符合段意)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有同学概括为:言归于好、志同道合等基本也符合段意)五、理顺文章脉络,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 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

5、宝,立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由居功不满到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文中的三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中发生的三个小故事,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是哪几个故事?(教师借机板书)2、复习分段。 (二)围绕一个 “骗”字教学“完璧归赵”: a、自由读课文110自然段,理清层次,

6、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b、在这个故事中,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c、细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d、教师小结。 (三)围绕“逼”字教学“渑池之会”。 a、这段主要讲了哪些事情?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b、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c、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d、教师小结、过渡。 (四)围绕“避”字自学 “负荆请罪”。 a、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b、检查自学情况。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7、。 事情的结果是:廉颇领会蔺相如的良苦用心,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2)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3)“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五)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六)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几大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七)布置作业。七、布置作业: 1、复述这三个故事。 2、根据“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写一篇至少400字的感想。 板书设计:

8、 起因:秦强大,骗取和氏璧完璧归赵 经过: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捧、退、靠、举)结果:完璧归赵 起因:秦王要报复 相 渑池之会 结果: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起因:廉颇不服气 课后反思: 学生课堂练习单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自学 读准生字的读音 自渎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意思。 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学生说这里的“将”指谁?(廉颇);“相”指谁?(蔺相如);“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和氏璧”意思 学生再读课文 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主要交代了时代背景)2、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后面三个故事发生的总起因)阅读分析p 第一个故事,思考问题: 1、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齐读1115自然段,思考问题: 1、“瑟”是什么?“缶”又是什么? 瑟古时候的一种弹奏乐器。 缶瓦制的器皿。(瓦罐)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深谋远虑)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找出故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